03.07 佛陀的三个儿子:两个成为大阿罗汉,一个堕入阿鼻地狱

我们都知道,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还没有出家时,本为迦毗罗卫国净饭王的太子,曾娶天臂城

耶输陀罗公主为妃,生有一子,名罗睺罗(又译“罗云”)。

佛陀的三个儿子:两个成为大阿罗汉,一个堕入阿鼻地狱

然而,不太为人所知的是,据《十二游经》、《五梦经》等记载,释迦牟尼在出家前,曾有过三位妃子:瞿夷、耶输陀罗和鹿野

正因如此,净饭王才为太子立“三时殿”——“暖殿以拟隆冬,凉殿以拟夏暑,中殿以拟春秋”。

她们一共生育了三个孩子,罗睺罗是长子,也是嫡子(由太子正妃耶输陀罗所生);

另外两个儿子是善星(又译为“须那刹多罗”等)和优波摩那(又译为“优婆摩耶”等)。不过他俩谁是老二、谁是老三,佛经中却没有说明。

佛陀的三个儿子:两个成为大阿罗汉,一个堕入阿鼻地狱

这些情况,在我国南北朝以来至唐宋时期的佛教界,并不是什么秘密。

比如:僧祐的《释迦谱》、智俨的《华严经搜玄分齐通智方轨》、法藏的《华严经探玄记》、澄观的《华严经疏》等著述中,都或多或少地提到过。

隋末唐初僧人、三论宗创始人吉藏,在他的《法华义疏》中还引“经云:佛有三子,一善星,二优婆摩那,三罗睺罗”

佛陀的三个儿子:两个成为大阿罗汉,一个堕入阿鼻地狱

佛陀的三个儿子中,罗睺罗最有出息,修行成就最高,广为人们所知。

尽管他在做沙弥时,也有过种种不如法的行为,为此还受到佛陀的训诫;但他后来严守戒制,精进修道,得阿罗汉果,位列佛陀十大弟子之一,以“密行第一”著称。

所谓密行,就是三千威仪、八万细行,罗睺罗都能了知,都能奉行。

佛陀的三个儿子:两个成为大阿罗汉,一个堕入阿鼻地狱

关于优波摩那的事迹,佛经中记载不多。他亦随佛出家修行,后来成为得道的阿罗汉。曾为阿提目多比丘解答过有关方便修习“七觉分”的问题。

在阿难(佛陀十大弟子之一,也是佛陀的堂弟)之前,优波摩那也做过佛陀的侍者,后又与阿难一起照料佛陀晚年的生活(罗睺罗在佛陀之前入灭)。

据《大般涅槃经》所说,佛陀涅槃前三个月,在毗舍离视优波摩那为“顾命比丘”,可见佛陀对其的重视程度。

佛陀的三个儿子:两个成为大阿罗汉,一个堕入阿鼻地狱

与其两个兄弟相比,佛陀的第三个儿子善星,则是佛教中的反面人物。

《大般涅槃经》中将他与背叛、谋害佛陀的提婆达多(阿难的兄长)并列;《楞严经》中甚至将他与诛灭释迦族的恶王——毗琉璃王并列。

其实,在出家之初,善星修行精进,断除了欲界的烦恼,从而引发获得第四禅定

但后来,善星却开始逐渐懈怠,不再精进努力,又亲近外道恶友,渐次变坏,还自甘堕落,与佛陀唱对台戏,不仅退失了四禅,最后还堕入地狱。

佛陀的三个儿子:两个成为大阿罗汉,一个堕入阿鼻地狱

佛经中载有善星的劣迹很多,例如:

一次佛为帝释天说法,不觉时间很久。按照当时僧团的规矩,弟子应当在师父之后入睡。善星等得不耐烦了,于是心生恶念,吓唬佛说:快回来吧,薄拘罗鬼来抓你啦!因此受到佛陀的斥责。

还有一次,一个名叫苦得的外道否定因果,却被善星赞为“世间若有阿罗汉者,苦得为上”。佛陀告诉他,此人并非阿罗汉,也不懂罗汉之道。可善星却认为,佛陀这么说,是出于嫉妒。

佛陀继续耐心开导他,并预言苦得七日后会因腹胀而死,且被其同修拉至寒林中。为了使佛陀的预言落空,善星提前将此事告知苦得。即便如此,七日后,佛陀的预言依然应验了。

佛陀的三个儿子:两个成为大阿罗汉,一个堕入阿鼻地狱

善星接受外道之说,不仅否定因果,而且认为无佛、无法、无有涅槃。为了挽救善星,佛陀与大迦叶一起来到善星的住处。远远望见佛陀前来,善星竟生恶邪之心,由此生身堕入地狱,无法救拔

因为按照佛教的因果之说,谁作谁受,自作自受,别人是代替不了的。善星“自妄所招,还自来受”,即便是贵为天人师的佛陀,也改变不了。

据《大方广三戒经》、《大般涅槃经》等记载,善星曾在佛陀身边随侍二十年,得佛陀耳提面命,亲自教诲,可是最后仍一步步走向堕落,无疑是非常令人惋惜的。

佛陀的三个儿子:两个成为大阿罗汉,一个堕入阿鼻地狱

对此,唐代高僧、中国律宗开山祖师道宣,在《广弘明集》中曾评价说:“阿难、调达(提婆达多),并为世尊(佛陀)之弟;罗睺、善星,同为如来之胤(后嗣)。而阿难常亲给侍,调达每与害逆;罗睺则护珠莫犯,善星则破器难收。”

在佛教看来,每个人乃至一切众生,都“各无定性,但随心变,唯逐业生”;关键在于每个人对自己要有期许,并为实现这种期许付诸行动,不懈努力!

也有说法讲,根据佛教的生死轮回理论,善星经地狱之苦,在未来之世改恶从善,勤修梵行,最终还是证得了阿罗汉果。

/完.

佛陀的三个儿子:两个成为大阿罗汉,一个堕入阿鼻地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