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高衙内两次调戏林娘子,丫鬟锦儿为何都能在人海中找到林冲报信?

用户68037212


古时大户人家的丫鬟虽然地位卑微,如果遇上好主人,并处理好主仆关系,忠于职守,往往能赚个好的归宿。就拿《水浒传》中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林冲娘子的贴身丫鬟锦儿来说,由于聪明伶俐,两次报信救主,最后得到好归宿。事实是不是这样呢,我看在锦儿身上存在陷主的诸多疑点。

林冲虽然官小位卑,但与世无争,高衙内为何单单盯上了林娘子?

林冲家里有四口人,老丈人张教头、林娘子和贴身丫鬟锦儿。常言说:苍蝇不叮无缝蛋,林冲一家与世无争、本本分分过日子,高衙内如何清除地掌握林娘子动向,对林娘子实施调戏呢?是不是家庭内部有人和高衙内勾搭连环呢?

张教头何许人也,水浒传中没有明确说明,从字里行间看出,能当教头,武艺不会很差,已经退休赋闲,在女婿家颐养天年。林冲被高俅、高衙内所恶,张教头明白问题的严重性,但没有选择自保,而是极力奔走。林冲发配临行前给老婆写了一纸休书,张教头埋怨林冲不该如此,看来他明白林冲的良苦用心,因此他向林冲保证:我会好好照管你的家,你刑满释放回来,我会还你一个完整的家。足以说明这个老丈人是厚道之人。

有如此明理的老爹,作为林娘子的女儿也差不到哪儿去。事实证明,林冲老婆确实是个好女人。试想,被高太尉的干儿子看中,如果此事放在潘金莲、潘巧云、阎婆惜身上,可能是皆大欢喜的结果。林冲犯罪被发配,一纸休书结束了婚姻关系,林娘子失去了丈夫保护,也解脱了婚姻约束,但依旧守身如玉,甚至以死相抗,充分证明其品行端庄。有妻如此,夫复何求!

从林冲、林娘子和张教头的品性来看,无论如何不会自己作践自己,剩下的就是丫鬟锦儿了。锦儿是林娘子的贴身丫鬟,自然是在张教头家长大成人的,能当小姐的贴身丫环,也肯定聪明伶俐、知冷知热。要知道,贴身丫鬟随小姐出嫁,还是有机会脱离奴仆身份,晋升小妾地位的。从锦儿出场的只言片语来看,主仆关系很是融洽,而且两次报信救主,也似乎没有反常迹象。

2、锦儿两次通风报信救女主人,都能在人海茫茫中准确定位林冲,难道她有特异功能?

从品性和动机方面查究,林冲不会靠出卖妻子攀高枝,张教头不会把女儿推向火坑,林娘子不会自误。锦儿则不同,她有足够的动机:将主母推给高衙内,自己可以补缺空位,晋升新的林娘子。细究两次报信,确实存在诸多疑点。

第一次报信,发生在林冲和夫人去敬香还愿的岳庙。汴梁怎么说也是京都,虽然不像现在的大都市一样繁华,但在当时也是天下首屈一指的大都会,在人山人海中找一个人,也是不容易的事情。林冲携娘子离家去了岳庙还愿烧香,高衙内如何知道这个行动路线,就那么巧地和林娘子不期而遇,而且是林冲去了大相国寺和鲁智深师兄弟会面的时候。锦儿是林娘子的贴身丫鬟,在熙熙攘攘的烧香人流中,首要任务是贴身保护主母,怎么会掌握男主去了哪里呢。高衙内调戏林娘子,锦儿报信,在偏僻的大相国寺找到林冲,说明锦儿跟随主母的分寸把握得十分讲究,暗中掌握了林冲去向。一来为高衙内提供方便,二来把握时机为男主报信,免除自己的嫌疑。

第二次报信,发生在陆谦请林冲吃酒、富安报假信骗林娘子到陆谦家里,给等候在陆谦家里的高衙内图谋不轨提供方便的时候。既然陆谦和富安制定的计策那么周全,高衙内纠缠羊入狼口的林娘子,不可能不在陆谦家里布置家丁打手,锦儿一个弱女子能随便跑出来给林冲报信?

陆谦、富安双掌连环计,锦儿怎么知道细节,在酒店里找到和陆谦吃酒的林冲,将整个细节和盘托出,林冲急忙赶到陆谦家救人。可见,锦儿绝对不简单。可以推测:高衙内第二次骚扰林娘子,目的有两个:一是将事情扩大化,为下一步陷害林冲添一把火;二是给锦儿洗脱嫌疑,为代替林娘子创造条件。

高衙内不是傻子,走狗陆谦、富安不是傻子,如果高衙内在陆谦家里将将林娘子“就地正法”,毫无疑问会触动林冲的底线,别看他平日里懦弱,如果真正伤害了林娘子,豹子头的名头不是白来的,就是舍了自己的命,也会枪挑了罪魁祸首。这是高衙内和锦儿都不愿意看到的。只有将林冲彻底整垮,高衙内才能放心地将林娘子变成高娘子,锦儿才有可能得到林冲,退而求其次,也能得到林家的家产。

事实果然朝高衙内和锦儿的谋划方向发展。高衙内因得不到林娘子而“生病”,自然惊动高俅。高俅参手此事,林冲获罪被发配。没想到的变数是,林娘子不是潘金莲、潘巧云,宁可玉成碎不为瓦全,一条白绫结束了自己的生命,也让高衙内竹篮打水一场空。张教头因为家庭变故,经受不住打击,也染病身亡,其乐融融的一个家庭就剩下锦儿一人。

以高衙内的人性,林冲一家烟消云散,狐狸没打着白惹一身骚,绝对不会甘心,林家的家产就算自己看不上眼,打散给一帮狗腿子也是一种满足,但他分文未动,便宜了锦儿。锦儿还招了个上门女婿,过上了富足的生活。难道一场变故让高衙内学好了!可惜《水浒传》对此事留了个尾巴,没有片言只语的暗示,事情的原委究竟是什么,只有天知地知、高衙内知、锦儿自己知。

特别鸣谢醉卧阳关外聊文化

文化领域创作者


藏璽翡翠


如果说在岳庙林娘子被调戏的时候,锦儿出来报信成功。那第二次,高衙内的人是不是应该派人看紧林娘子的丫鬟呢?以防止她再次报信呢?

其实这个问题不用想的很复杂。林娘子第一次被调戏,丫鬟锦儿一看苗头不对,立即出来找林冲。试问,高衙内为什么调戏林娘子而不调戏锦儿呢?这说明,锦儿在美貌上,不及林娘子。加上岳庙人多,一个不被在意的丫鬟完全可以跑出来。

林冲听说妻子被调戏,立马赶去营救。试问,在场的人怎么会知道就是丫鬟报的信呢?因为锦儿毫无存在感,所以,高衙内的人不会怀疑是不是有人报信。

第二次在陆谦家里,高衙内要调戏的是林娘子,锦儿一看势头不对,立马跑出,这时候即使有人发现她逃跑,也不会放在心上,他们的重点是林娘子,只要她逃不掉就行。一个人遇到危险逃跑是很正常的。他们也不会怀疑锦儿能出去做出什么事情来。但他们想不到,一个小丫鬟很聪明,她又去报信了。





松树柁


首先,说明林冲生活轨迹单一,比较容易找。单位、平常固定的喝酒地方,家,三点一线,反映了林冲普通公务员的单调生活,也说明了林冲本分、低调,不张扬的性格。

其次,丫鬟锦儿是个颇有心机的丫头。锦儿太熟悉林冲和林娘子的生活规律,尤其是林冲的生活轨迹,说明了丫鬟锦儿的机灵和尽职尽责,但也反映了锦儿渴望获得林冲的青睐,做个填房丫头,甚至取代林娘子,得到相应的名份。

所以,林娘子第一次被高衙内调戏,身为一个不起眼的丫头,锦儿能直奔林冲喝酒的地方,是因为她一直在观察林冲,太熟悉林冲了。

而第二次在陆虞候府中,林娘子再次遭遇调戏,按锦儿想要取而代之的想法,完全可以拖延时间。第一次紧急报信是尽责的表现,第二次则有很多借口拖延时间,给高衙内创造机会,致使林娘子被玷污,甚至于含羞而死,这也是给自己机会,但她没有,说明丫头锦儿良心未泯灭,虽然她自己也爱着林冲。

后来,林冲发配沧州,岳父被气死,林娘子上吊自尽,小说讲到丫鬟锦儿招缀女婿的情节。既然是招缀,说明林家产业最终被她继承,这也是她的一个目的的实现,同时,也算是善良的回报吧!

总之,丫鬟锦儿两次快速找到林冲,表面上反映的是她的机灵和尽责,实质上却揭示了丫鬟锦儿内心对林冲和林娘子不为人所知的爱恨情仇。


龍戰於野888


我觉得这是故事设定。

大家知道故事不一定要是真实的,脱离实际的故事其实更能表现它的趣味性,正所谓无巧不成书。


淮阴青年


林冲属于公众人物,辨识度高,而且作为丫鬟记住长相等特征不是应该的吗?


盼猫的小鱼儿


一个很好玩的问题。提问者是个挺用心的人。

说起来,林冲的娘子两次被高衙内调戏,中间的逻辑应该是:第一次是偶然碰到,高衙内被林娘子的美貌迷住了,这个横行霸道惯了的家伙就明目张胆的在众目睽睽之下公然调戏林娘子。

在大相国寺这么个热闹的地方,来来往往的人很多,所以围观的人不会少,但是看热闹的人当中没有一个站出来哪怕是“好言相劝”的阻止高衙内,大概是因为大都畏惧高衙内的干爹,那个殿帅府的高俅高太尉。另一方面其实也从一个角度说明,在东京汴梁号称八十万禁军教头的林冲,其实是没什么朋友的。

高衙内第二次调戏林娘子就不是什么偶然碰到,而是有计划有预谋的准备强暴林娘子了。高衙内在第一次见到林娘子调戏未成,但是他也看到了作为林娘子的丈夫的林冲的懦弱,这给了他再一次作恶的底气。既然林娘子的老公也奈何不了他,那他就不客气了。加上林冲的那个从小一起玩大的朋友陆谦急于巴结高太尉,就给高衙内出了这么个缺德的主意,他把自己家当成了协助高衙内作恶的地方,而他自己也主动的配合高衙内把林冲诱骗到酒馆喝酒。

林冲没几个朋友,而这个最好的朋友却拿他当做升迁的垫脚石,林冲的识人水品挺让人揪心的。

言归正传。

林娘子两次被高衙内调戏都是她的贴身丫鬟锦儿跑去给林冲报信,并且都能迅速准确的找到林冲的位置,这的确是件挺神奇的事情。这种巧合真的可信吗?

其实,小说就是小说,基本的套路离不开巧合,才有所谓的“无巧不成书”得写法,通常的一句话是:“书来也巧……”。

那么锦儿两次都顺利的,准确的,迅速的找到林冲都是巧合吗?从小说的故事情节当中来看,锦儿第一次找到林冲是符合逻辑顺理成章,而第二次依然如此,就只能用“说来也巧……”来解释了。

说说理由。

第一次林娘子被调戏,是因为去大相国寺烧香许愿,估计是一直没个孩子的缘故吧。林冲夫妇带着丫鬟锦儿一起去大相国寺,到了之后,林冲没有陪林娘子进香,而是逛风景去了,相比分手的时候,林冲回告诉他一个大致的方向或者目的地。所以林娘子被高衙内纠缠,锦儿见势不妙拔腿就去找林冲,她的方向一定是正确的,况且所谓大相国寺的规模其实不会太大,至少比现在的规模要小。锦儿很快找到林冲的可能性极大。所以迅速的找到林冲是符合逻辑的。

但是第二次就完全不是一回事了。急于报信的翠儿根本不知道林冲干什么去了,找人没有方向。另外林冲在酒馆和陆谦喝酒,即使是满大街的的人,有几个恰好是在酒馆见到林冲然后在街上等着锦儿找林冲然后告诉锦儿酒馆的地点呢?

第二,按道理陆谦既然是配合高衙内作恶,也应该把林冲带的更远一点那我想才大。锦儿满大街像个无头苍蝇乱撞,没个把时辰在东京汴梁还真不好找。

所以,小说的设计大体上解决了一些逻辑上的问题,设置了两个先决条件:第一,有人看见武松在酒馆喝酒,第二,锦儿找林冲的时候,恰好林冲尿急跑到街上找茅房,碰巧遇到锦儿,听说林娘子又被高衙内纠缠,顾不得找茅房直接就奔陆谦家去了。

这就是小说的手法,主要是为了内容服务,要是真的找不到,那事情就是另说了。


步武堂


林娘子第一次被调戏,丫鬟锦儿一看苗头不对,立即出来找林冲。试问,高衙内为什么调戏林娘子而不调戏锦儿呢?这说明,锦儿在美貌上,不及林娘子。加上岳庙人多,一个不被在意的丫鬟完全可以跑出来。

林冲听说妻子被调戏,立马赶去营救。试问,在场的人怎么会知道就是丫鬟报的信呢?因为锦儿毫无存在感,所以,高衙内的人不会怀疑是不是有人报信。


最蜜的


第一次,林冲带着妻子和丫鬟锦儿去岳庙还愿的时候,林冲看到隔壁菜园里鲁智深在耍禅杖,所以,让妻子和锦儿自己去。林冲则是在菜园里观看。

两地相隔并不远,而且锦儿知道林冲在这,所以很快就找到并不稀奇。

第二次,在陆谦家里,锦儿冲出来找林冲,遇到一个卖药的张先生,知道林冲在酒楼喝酒,所以锦儿直奔林冲喝酒的酒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