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人生有一種錯覺,叫自己的父母和別人的不一樣

人生有一種錯覺,叫自己的父母和別人的不一樣

01

看到一段魯豫對導演王為念的採訪,王為念在談完和小香玉的十年婚姻後,又談到了自己的父母。

王為念說,他一直認為自己的爹媽跟別人的爹媽不一樣。

王為念十幾年沒有回山西過年,他的父母幾乎在過年的時候連電話都不打。

從11歲就開始在外面闖蕩的他,以為父母早就習慣了自己過節跟平時是一樣的。

可是,有一次當王為念的搭檔王芳把父母請到節目現場,問二老:“兒子回不回家過年你們是不是並不是很在意?”

結果,王為念的父親老淚縱橫,他說:“能不想嗎?但我要給他打電話,他能安心搞那些節目嗎?”

正是因為怕耽誤孩子影響春晚的錄製,所以老兩口有一個共識,就是過節的時候不給孩子打電話。

王為念終於徹底明白,父母是扮演了十幾年的不在意啊!

人生有一種錯覺,叫自己的父母和別人的不一樣

“扮演”這個詞用得特別恰當,有多少父母,一生都在孩子面前扮演著自己,給我們造成了錯覺,讓我們以為他們和別的父母不一樣啊。

直到有一天,直到某一個時刻,我們才猛然認識到,我們的父母原來和別人的父母一樣,沒有任何特別之處。

02

我們的父母,其實和別人的父母一樣想我們。

有很長一段時間,我覺得自己的父母也是與眾不同,他們特別的開通。

剛結婚時,我們從來沒有因為去誰家過年發過愁。

父母從來不反對我們去孩子的姥姥家,有時候甚至還特別支持。

有時候,我們怕他們過節孤獨,會分開各回各家、各陪各媽,他們堅決不同意,總是說,你們一家人直接去吧,我們無所謂的。

後來才明白,他們不是不想和我們一起過節,而是不想讓我們為難。

現在,我每個星期天都要回家,媽媽總是說她很好,不用來,但每次回家的時候,她都是站在門口張望。

沒有不希望孩子陪伴自己的父母,這是他們人生最大的幸福。

他們想你的人,想你的電話,想聽你的聲音,想知道你好,這是他們永遠的感情需要。

但有時候,他們為了我們著想,會掩蓋自己的需要。

人生有一種錯覺,叫自己的父母和別人的不一樣

03

我們的父母,也和別人的父母一樣會老去。

日復一日單調而繁忙的生活,讓我們感覺不到時間的流逝。

於是,我們總是以為,日子可以永遠這樣過下去,總是以為,今天的父母還和幾十年前一樣,總是以為,我們還有太多可以孝順他們的時間。

直到有一天,猛然發現他們走路越來越慢,他們的背已經直不起來,他們的白髮都已經稀疏,他們已經老得我們不敢相認。

我們終於發現,父母的衰老,原來只在一瞬間!

從不相信,自己的父母也像別人的父母一樣,也會遭遇生老病死。

但終於,在某一個時刻你不得不承認,他們和別人完全一樣,沒有一點點特殊。

甚至,一切都那麼突然,讓我們沒有一點點準備。

沒有人能抵抗時間的腳步,不管是父母,還是我們。

04

覺得自己的父母和別人不一樣,是很多人都曾經有過的感覺。

其實,天底下的父母都是一個樣子,如果你覺得他們和別人不一樣,只不過是他們在偽裝,我們也在欺騙自己。

如果,你覺得他們不一樣,原因只有一個,那就是愛。

他們愛你,才掩蓋了自己的需求,讓我們產生了錯覺。

王為念說,現在他一有時間就開車回山西,跟爸爸媽媽住在一個房間裡頭,睡著的時候父母在自己的腦袋上摸一摸。他很享受這種感覺。

王為念導演是幸福的,父母已經90歲了,身體還非常健康,他還有家可回。

很多人,卻已經沒有了機會。

人到中年,還有父母可以孝順,是父母的福分,也是兒女的福分。

如果可能,我們都應該儘量早地認識這一點,感受父母的所愛,瞭解他們的所想,知道他們終將也會老去。

盡孝不能等,陪伴不能待。多回一趟家,多給父母打個電話,讓他們感受到天倫之樂,是每一個兒女應該做的事情。

畢竟,我們每天奮鬥的目的,就是讓愛自己的那個人幸福。

明珠絮語(ID:tsliuchanghai),以教師和家長的雙重視角看教育,解答青少年和家長的教育困惑。新書《為自己讀書》正在熱賣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