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为了参加优质课评选,老师让学生一遍一遍的参与表演磨课,大家怎么看这样的优质课?

茶余饭后谈教育


我是初中英语老师,也参加过优质课评选,我说说我的感受。

一般是在知道优质课评选的题目课内容后,老师开始准备。准备时间至少有一个星期左右。而制作课件一般也就是一两天。然后就是在自己的学校里找班级试讲,在试讲过程中发现需要改进的地方和内容,逐步修改和完善。在参加优质课比赛前,如果能够知道在哪个学校比赛最好。那样可以提前了解这个学校的学生学习情况,特别是班里的学生上课气氛和学生学习等情况。这些情况对于老师讲课非常重要。当年我讲课前了解到这个班级的学生一般不愿意回答问题。在讲课时就提前少预备了问题,主要以小组展示为主,减少了学好个别回答问题的数量。

可以说优质课比赛的确能够考察老师的一些能力,如:上课对课堂的驾驭能力、对课堂环节的随机应变能力和一定的课件设计能力等。但是,任何一个老师在参加优质课比赛前都会在自己学校讲了很多遍。我参加讲课比赛前就在自己学校里找班里讲了四五遍,对于讲课内容几乎能够非常流利的背诵了。这种讲课的确有时像是一个表演。如果能够提前知道自己使用哪个班级讲课,一般老师有机会提前安排好,那样的讲课更是一个表演。但是现在很多讲课比赛已经开始改革。在讲课比赛前才知道自己在哪个班级讲优质课。这样真的能够锻炼老师的能力。同时,优质课的讲课比赛的确能够让听课的老师学习很多内容,特别是课件设计思路、讲课过程的过渡等,这些都能够给听课老师一些感悟和学习。

希望以后优质课比赛比赛能够让老师们有更多的学习地方,多一些实用,少一些表演。


初中人教版英语


记得年轻时市里让我讲公开课,教研员也是老让我们磨合,我非常反感。于是让我磨合我就凑合,结果人家批评我,还差点不让我去。当然我也不想去,特别是这样作假的课。后来,我没磨合也讲了,也不错呀。课是备了,但大都临场发挥,老教师说这样才叫上课。

我也曾在全国性的英语教学大会上直接向到会的专家指出: 这种弄虚作假的课都是你们需要的,老师们把课上成这个样子是不得不的,谁不知道这样没法讲课。获得了大家的共鸣。

反复备课,上成样板课不是不可以,因为组织一次活动就是要传达一定的意见。不过还是要关注常规课,因为常规课有借鉴意义,对于别人有实现的可能。假的东西大家一看就明白。


StLawrence


我觉得这个很正常!优质课的展示不仅是自己教学水平和综合能力外,同时也是让其他老师学习的课。,所以我们必须通过这种课给其他老师展示足够的能够让他们学习的地方,同时也有大家值得研究的地方。其实整个打磨过程也是老师自己成长的过程。

记得刚刚上班的时候为了上一节课,当时做教具需要每个孩子制作一个,整整花了几天的时间才完成,那个时候没有多媒体,完全是手工打造一些学具!后来慢慢有了多媒体,也懂得一些制作课件的方法,记得有一次帮一个老师做课件,因为在这个整个打磨过程当中,很多时候试讲几次次,每次推倒重来,所以我前前后后给他改了10多次课件,很多时候都是完全重新制作。毫不夸张的说,为了一堂优质课,所以经历简直就像地狱般的痛苦,再也不想上第二次展示课。很多时候一堂课下来就会发现,这堂课实际上不是你的思想,你仅仅就是去表演而已。



当然现在这种事情是可能已经失去了它原有的本意,很多都是因为拿一个证书参与职称评审而已。当然不管怎么样,年轻人如果有机会参与这样的比赛活动,就要积极参与,锻炼自己,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不断的成长。顺便拿个证书,何乐而不为?


欢迎把你的优质课痛苦经历留言,分享分享!我就怕给别人做课件!


杨锅来了


我也很反感磨课,一节课反复磨七八节还叫什么上课,表演还差不多!所以每次我上校外公开课领导叫我磨课我都是应付过去没磨,若我的学生没学过就在班上先上一节,若我的学生学过了就不再上,直接去上公开课,最终每次也不比别人差,甚至还更好!


山城也有阳光


不要混淆视听,夸大其词!

我刚组织了本区(县级)的送教下乡培训。我自己上了示范课,参加培训的老师们也是人人备课上课磨课。但我们都是换班级学生进行上课,每位学生对每堂课都是全新的认知。说得通俗点——是磨老师而不是磨学生。不存在题主所说的师生一遍遍表演的现象。


欣雨吧


为了参加优质课评选,该不该磨课?

为了参加优质课评选,老师让学生一遍一遍地参与表演磨课,这种优质课常被人们称为“作秀”。要不要“作秀呢”?

对于上课的老师来说,要想上一堂优质课,得比平时付出多倍的努力,实属不易。

前不久,我和几位同事参加了市上为期两天的优质课竞教活动的听课,老师们精彩的表演和学生密切的配合让我们惊叹不已,每个参赛选手都非常优秀,不分伯仲,学生个个赛诸葛,真让我们开了眼界。事后,我们问及个别老师,这堂课怎么上得这么好啊?他们说,都磨了半个多月了。先是同年级同学科每个老师自己设计教案,在自己班上上,然后在全校统一上,选出最优秀的那一个,最后再集体备课,集众人智慧,反复修改教案和教学方法,然后借几个班上,要磨好几遍之后才来参赛。真上“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啊!

对于听课的老师来说,能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对自身业务水平的提高大有裨益。

经过多次的磨课,展现在我们面前的一定是值得学习和借鉴的优质课,起到了引领和示范作用,对提高我们的教学水平有很大的帮助,也使我们能在自己的教学工作中学习别人的先进经验和教育理念,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从而提高自身业务素质。

不过,这种“作秀”的课在教学实际工作中很难做到。

一则是因为老师没有多少时间来钻研教材,更没有多少时间反复修改教案,尝试各种教学方法,这种“作秀”的课就只有在表演给别人看的时候才用得上。

二则是因为这种“作秀”的课,一般容量较大,几乎面面俱到,表面看似热热闹闹,气氛活跃,可是时间有限,很多地方都如“蜻蜓点水”,成了名副其实的“花架子”。一堂课下来,学生究竟掌握了多少知识呢?在实际教学工作中,上过这种课的又“炒回锅肉”的例子也不在少数。

因此,一遍又一遍地“磨”出来的优质课,对参赛教师和听课教师还是有好处的,但对于学生就很难说了。我们应该一边学习,一边借鉴,一边总结,一边取舍。


19一凡


刀不磨要生锈,课不磨讲不透!

我也参与了市级公开课比赛,很荣幸获得一等奖,现在回想起那节公开课,我觉得功劳应该是大家的。能够获奖的优质课,都经过很多遍磨课,且有表演的成分。要上好一堂优质课,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从老师知道参赛的课题开始,老师基本上就为这节公开课而忙碌,教导处和教研组的老师都会为这堂课献计献策,从教学设计到板书内容,老师都会仔细斟酌,然后根据设计的内容给学生进行试讲。


老师第一次试讲时,出现的问题往往是最多的,学校评委会为老师提出指导性意见,老师根据评委指出的问题又一次组织学生上公开课。评委对老师的要求越来越严格,从老师的语速、神态、肢体语言以及对时间的把控方面进行要求,尽量把这堂课上得完美。自己为了能够脱颖而出,往往还会对公开课进行打磨。这堂课凝聚着很多老师的心血,给老师提供了一个学习和交流的平台,这种印象往往是最深的。

磨课的目的是抛砖引玉,并不是每堂课都要像这样来磨,经过磨课后,老师知道怎么来上公开课,有利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有的老师认为这是在浪费时间,是老师在作秀,其实,这是老师专业发展的一个方向。

老师的肢体语言能够很好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老师上课的质量决定了学生的学习成绩。一堂优质的公开课能够启迪老师的思维,能够给人以美的享受,我建议每位老师都要准备一堂优质的公开课。


Lance课堂


现在的优质课评选问题很多,师生都有怨言!

本来评选优质课的目的是好的,评出好的课件推广开方便大家交流学习,使授课水平得到提高,被评上的学校和老师也能得到荣誉和表扬。

但为了这节课所要耗费的人力物力和精力却是远远超出实际所需。为了这节课一般老师都要反复演练多次,不管学生的感受,直到老师感觉可以了为止;还有的老师心里没底,即使已经磨课很多次,自己都认为可以了,只要时间还没到,还是想办法找出时间继续练习!这样容易大量挤占学生的其它时间,使学生产生厌烦和抵触情绪。

上面这些还是可以理解的,但严重的是这里的弄虚作假问题。

比如有的老师感觉自己班有很多差生会影响讲课,那就和其他班换学生,把两个或三个班的好学生聚一起来讲优质课,这样的课各方面表现肯定好很多;还有一个情况就是讲优质课的时候,设计的课件跟平时上课是不一样的,讲优质课会把能有的器材尽量用上,尤其比较先进的多媒体器材,而平时上课可能顶多用点简单的器材比如幻灯机之类,所以优质课一般都是比较高大上的!

通过上面两个方面可知,优质课与实际教学脱节严重,各方对此多有诟病,有关部门应该想办法解决,使之能更真实地反应教学情况。


英雄一无悔


愚友在四十多个春秋的教学生涯中,不但自已担任过多次县区乡校的优质课评选的主讲(有众多奖证为凭),而且听了无数次的观摩课,示范课,优质课,探讨课等。

时至今日,愚友终于弄明白了一个道理,那就是:每位教师面对的学生都是一个个智力、基础知识、学习习惯、学习方法各不相同的个体。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教必得法。才是老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遵循的基本原则。

什么观摩课,优质课…,很多时候都是根据教学理论,精心准备,多次踩排而表演出来的一种"花拳绣腿"。学习的人照搬照抄,是用不灵的。

其实,接受到教育,获得知识的过程,是在从感性到理性,再回到实践,(通过作业,实验,参观的动手、动脑、动口)的活动中,通过潜移默化后,在灵魂深处进行的。

一堂课讲得再好,再深动,那怕你讲得像语言大师相声演员那样生动,那怕你讲得让学生听得张开了嘴,流出了口水,但你一但讲结束,让学生背出几句台词来,的确是件难事的,如若不相信,你去试试。

在二十多年前,我应邀去参加过一次通过精心准备的公开课。课堂的教学过程,师生配合,通过说,唱,讨论,讲,答,练真是天衣无缝。

课时结束,我提议:检测一下教学效果行吗?

经同意后,当面检测,当面改卷,其结果是:人平仅17分。参会者当场哑然。

这也许是个例吧?


李勇8194


刚进学校的时候,没教学经验,提起来优质课三个字,总觉得高不可攀,离我很遥远,慢慢地发现,原来优质课都是再演戏。

每年学校都有各个学科的优质课比赛,市里区里也听了很多观摩课,听完感觉一个个老师们都很有能力,但仔细一咂摸,在正常的教学中,根本就不可能实行,一节优质课少则一个月磨课,多则半学期,正常教学中哪有那么多时间可以排练,优质课的存在只是为了争荣誉,为了好评职称。

反而,我觉得在正常教学中,应该多听听随堂课,一节随堂课也许没有那么紧凑,没有那么多环节,但随堂课上老师的教育机智才最真实,也能借鉴到自己的课堂管理中。

优质课是40分钟的表演课,有的人适合表演,有的人不擅长展示,人各有不同,看自己喜好。对于我而言,观看优质课,学到的课堂处理方法很难运用在自己教学中。不过参加优质课比赛,很能锻炼人,磨练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