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属于70、80后记忆的故事,你还记得多少?

明阳话春秋


◇那些专属于70、80后的记忆故事,我已近记不得多少了,只记得想起了一些,不知道这些在你们的记忆中是否存在!

僵尸道长林正英

相信不少人都看过林正英主演的僵尸片,英叔主演的僵尸片的好看程度绝对是毋庸置疑的,相信不少人都觉得林正英是一个僵尸片专业户。

如今也不能在看到英叔新的抓僵尸镜头了。

武侠宗师——金庸

“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金庸先生的大名,我想在60后我估计没有人不知道。初中,小学痴迷武侠剧的我,几乎有武侠剧是必看的,我钦佩于乔峰的忠义,尊敬于郭靖的侠义,感动于杨过的情义。可以说金庸大师的小说对我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如今我依然看着您的小说,却只能默默怀念着您。

传说中的BB机

圣诞树 倒上一种水水就能开花 有印象嘛!

竹蜻蜓

东南西北

小霸王游戏机(超级玛丽、魂斗罗····)

步步高随身听

夏天每次放学,都会去河边摸鱼,那是河水很轻,河里的鱼是可以肉眼看见的,可现在。。。

小时候,常和朋友比赛滚铁圈,大街小巷的跑 。

怀念呀!再也回不去了,只能让这些留在记忆中,成为宝贵的回忆!


小熙带你看世界


我是一位80后,确切的说是80后的“领头羊”,我出生在80年代初,那个时候改革开放没多久,有很多新生事物出现在生活中,有些事情到现在还记忆犹新。如果各位看官对那个年代感兴趣,容我娓娓道来。

1、新生的家用电器

记得我上幼儿园的时候,家里就已经有四大件了,当时人们叫它们“三转一响”,分别是缝纫机、自行车、手表和收音机。三转一响应该是从60年代开始流行的,这阵“流行风”一直刮到80年代初,三转一响基本代表着富裕、幸福,有条件的家庭都会置办齐全,当时我们当算是“富裕”家庭了。

到了80年代中期,我们家买了一台黑白电视机,当时我们住在厂区的宿舍楼,楼内住的都是我父母的同事。当年家里有台电视机可是很新鲜的事,整个三层小楼就我们家第一个买电视机,所以,每到晚上,隔壁的大叔大婶就会搬个小凳子到我们家看电视。

后来更多的人有条件买电视机了,买的还是彩电。除了这些,又开始流行80年代的四大件:彩电、冰箱、录音机和洗衣机。我记得家里买了一台双喇叭的录音机,这个能唱又能录的机器一直陪我长大。

2、单调的电视节目

家里刚有电视机那会儿,只有一个电视频道:中央电视台。而且节目很单调,但没过多久港台片传入了内地。我记得在我们家热播剧是:霍元甲,再后来又流行看《上海滩》,每次在播放港台剧的时候,同楼道的大叔大婶们就会到我们家追剧。后来等大伙都有电视机了,节目也开始慢慢丰富起来,在节目单中已经出现动画片、神话剧了。我最喜欢看的就是《西游记》、《黑猫警长》和《葫芦娃》,这三部剧贯穿了我整个童年。

3、“万元户”概念兴起

在70到80年代,家家户户都不富裕,记得那个时候压岁钱最大的2元,小的也有几毛钱的。在我上小学那会儿,经常上街买早饭,当时的油条价格是5毛钱,冰棍、绿豆汤等冷饮也就几毛钱的概念。所以,当时100元就是巨款了,更别说是1万元了。后来,悄悄地在社会上流传了“万元户”的叫法,人们通常把积蓄超过一万元的家庭称之为“万元户”,可想而知,作为万元户,当时是有多“土豪”。

4、简单家装成为流行风

80年代还没有商品房的概念,我住在厂区宿舍楼,当时的住房是分配的,产权归公家所有。但没有人能非常清楚的区分公有房和私有房,只是单纯的认为:“我住在这里,这里就是我的家”,所以每户人家的房间里都会进行简单的装修。说是装修,也就是在地板和墙壁上刷层油漆而已,当时我家刷的是绿色油漆,等地面干透了,就开始脱鞋入户了。这阵装修风吹了好久,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流行精装修的。

5、没有超市,只有百货商店

那个年代大家最喜欢逛的地方是百货商店,当时物资匮乏,有的商品并不多。大多是一些生活用品,比如脸盆、搪瓷杯子、痰盂、肥皂等等。百货商店是有人值守的,你要什么东西,付了款后,由营业员到背后的货架上拿给你,顾客是不能走进柜台的,营业员如果看哪个顾客不顺眼,完全可以爱搭不搭的,所以营业员这个职业还是很抢手的。

6、家里没有厕所,如厕用痰盂

70、80年代很少有家庭是住在套房里的,我记得我们住的厂区楼房,大多是20-30平米的单间,家里摆上一张床、一张桌子和一组沙发,基本房间里就满了。一家三口就住在拥挤的房间里,烧饭就在门口的过道上。就这种条件,当时也没人觉得不适。但我觉得最不方便的是上厕所,楼房旁边有一个公厕,距离楼道有很长一段路。所以,除了大号之外,小号都在自已家里解决的。那个时候,人人家里会备一个痰盂,痰盂不是用来吐痰的,用来存小便。每天晚上,如果有人起夜了,就会听到刺耳的声音,这个声音到现在还是余音绕梁的。

以上是小编亲身经历的事情,我相信许多70、80后也有相同的经历,也许经历比我丰富。所以,也请各位小伙伴积极留言,分享属于你们的往事吧。


大喵史节


我是80后,我对那个时代记忆有很多,但记得最深刻也最难忘的有这几个画面:

第一个场景就是儿时家里收庄稼的场景,我们是皖北地带,家里一年种两样,冬小麦与夏大豆,当我小的时候,家里还没有什么机械化,全靠人力,人收人运人打,最好的帮手是家里的牛马,如果家里没有这些牲畜的,那就会更累,就拿收麦子来说,一户约十来亩地,最少需要十天半个月,才能把地里收完,那个辛苦劲相信我不说,同龄人都有很深的体会。可以说一袋子小麦半袋子汗,一个季节就靠双手撑起来了,那个时候,小学也会放麦收假,帮着家里做些送水送饭,下地拾麦,翻场打垛的事,这些大家肯定印象深刻。

第二个场景那就是上学,我们那时候上学的学校已经是红砖房了,但冬冷夏热,但对于我们来说很开心,只要是上学,那非常积极,母亲用碎布做的书包,父亲用药瓶做的煤油灯,放学打纸片,上课勤学习,上学下学都是自己,哪有什么家长送不送之说,感觉那真是个美好的时代,虽然条件不怎么样,大家都很珍惜,现在同学一聚会,说的都是这些时候的故事。

记得第三个场景是家里用电的时候,那时候应该是上小学三四年级的时候,从来没见过电是什么的我第一次看到电线杆拉到了村口,第一次有人到我家装电线,第一次拉开开关,看到白炽灯里面的钨丝发出了神奇的光芒,用电第一天晚上,几乎所有的家里的电灯都是开着的,虽然电压不够,不是很亮,但这个神奇的光彻底把我们的好奇心打开了,往后就有了电视,那时候一个村里没几个电视, 为了看电视,在全村到处窜门,有电视的人家都不在屋内放,直接放到院子里,人很多,热闹地很,《西游记》《渴望》,《人在旅途》等就在在那个时候看的,记忆非常深刻。

其他的还有很多,就不一一说了,不知道我说的这些大家有没有很深的印象?


闻鸡晓读


每一个年代都有属于他们的故事,我是八零后,我来分享一下小时候去江里抓鱼的故事。

我出生在农村,记得小时候我们那有一条江,江里的鱼特别多,有柳根的、鲶鱼、鲤鱼、鲫瓜的、红铃的鱼等等。那时候我们几乎天天在江边,用一个罐头瓶子,瓶口再用塑料弄个漏斗形状,里面再放些炒过的苞米面,然后把瓶子放到江的支流里。

也就一个小时左右,当从水里拿出来的时候,瓶子里面密密麻麻都是鱼,特别过瘾。等到再大一些的时候,我们就用鱼网去抓鱼,鱼网有两种。第一种是抬网:需要四五个壮汉在下游抬着一张大网,然后上游两个人用一条上面绑满了颜色各异塑料的绳子拉到水底,然后把鱼往下游赶。

鱼看到水里的绳子就会往下游跑,最后大网一抬起来全是鱼,蹦蹦跳跳的,而且鱼还不小,那种兴奋劲真的是这辈子都难忘。

还有一种网就是找到一块相对水流不是特别急得地方,一片一片把网下到水里,大概等个四五十分钟去收网,好的时候每一片上都挂满了鱼,不过往下摘鱼是个技术活,弄不好会把网给弄个窟窿。

再有就是下趟钩,就是把一条绳子上挂满了钓鱼的鱼钩,然后两岸插入两个木头棒子,把带有鱼钩的绳子拴上去,在水流湍急且水不深的地方下沟,这个很有意思,鱼一会就会钓一个。最有意思的是那时候钩上有鱼再动,也不知道是谁家的鸭子去咬鱼,直接挂在了鱼钩上。

小时候真的江里鱼特别多,每次抓鱼都会满载而归。回家晒鱼干,炖着吃,或者熬汤喝,那时候调料也没现在这么全,但是那种味道是现在多么高级的大厨也做不出来的。也许那就叫做童年的味道,年代的味道吧。

谨以此文向我们回不去的时光致敬。








江湖丶笑


我是70年代初,

出生在偏远贫穷的小山村(当时整个村子不足四十户,)是个土生土长的农村人,那时候还是大集体,每天早上吃过早饭,村里的钟就被队长敲响了,几乎整个村都能听到,(所谓的钟就是一块坏了不能用的铁犁铧,用绳子穿上吊起来,)钟一响社员们就陆续的到生产队集合,再由队长分派任务!那时候住的是茅草房(能把有炕的屋子墙上糊上报纸或书就很不错了,),照明是煤油灯(还常常没有灯油),吃的是大碴粥就咸菜,小米饭泡着疙瘩汤,(疙瘩少,面汤多的那种)一套衣裳穿到年顶年,洗的退了色补着别的颜色的补丁,穿的鞋都是自己家做的,穿的都磨的露着脚趾头了,家用电器连手电筒都没有……没有学前班,幼儿园,上学就是一年级,小学是五年制,一到三年级在本村上(我11岁才上小学一年级)那时候上学要交书费,(记得总共就1.5元,家里都没有)学杂费,(本子,笔,橡皮,尺子铅笔旋子……自己买)一所学校三个年级,(三个年级才二十多个学生)都在一所房子里,两个学生少的班级在外屋,中间连个门都没有,只有一个老师只教语文和数学!一下雨阴天的,放学就特别早,屋里特别黑,字都看不清楚。那时候学校里连个足球都没有,冬天冻手冻脚的,连个火炉也没有,有时候老师就领着大家戴着帽子手套去围着教室跑一阵,跑热乎了再回来接着上课!

有时候也上体育课都是自由活动,女生就玩儿,跳格,捯口袋(用六块大小一样的布,缝的比拳头小的小口袋,口袋里面装上粮食)踢毽子,欻石子儿……

男生玩儿,打白片(就是薄片能立住的石头,中间画条线在线的这边拿石头砸线那边立着的石头,打倒了才算赢,会进级,难度越来越大,有,一公鸡,二公鸡,三轮踢,四扶马五哑巴,六后跟…),打弹弓,撞拐,……。

到了春天,去甸子上挖婆婆丁(蒲公英,)田地里挖曲麻菜可以蘸酱吃的野菜,山坡上采酸木浆(一种扒皮生吃的植物,特酸)山杏,去小河里游泳,拿筛粮食的筛子去捞鱼……秋天到树林里采榛子,采蘑菇(都是纯野生的),

当时最好走的路是出了村子,向东走三里路才能到达去往镇上的铺着沙子的路,(当时叫县道)其它的都是土路,一下雨,就是一片泥泞,特别不好走!交通工具是牛,马拉的车,去趟镇里,来回8公里,回到家都下午了。

那时候五块钱能买好多东西。铅笔7分钱一支,本子7分钱,铁文具盒(里面带乘法口诀的那种)才几毛钱,很大的水果糖1毛钱十几块,小时候最高兴的事就是村里来了放电影的,大家都早早的吃完晚饭,去等着看电影,没有专门放电影的屋子,都是在露天地下,找个地方把幕布固定住,是放映机的那种,(放电影之前还要起动电锅的那种,现在只记得放映员把电锅一启着,电锅一响电影就快放映了,)看过,自古英雄出少年、骆驼祥子,七品芝麻官,画皮……(还记得电影画皮是有一年的秋天看的,那时候正好出蘑菇,第二天一帮小伙伴,去山上采蘑菇大伙都不敢分开去采,谁也没采多少早早就回家了,)

过年蒸几锅馒头,吃几顿肉,买点糖块,散饼干都分分,一人几块,炒点瓜子,榛子也用茶缸分分,我都十几岁了,才吃过大米饭,都是过年的前一天,才去镇上的供销社买几斤大米,过年那天的中午吃顿大米饭,剩下的就留着掺小米熬二米粥喝了,那时候的豆腐也特别的好吃,村子里只有一家做豆腐卖的,还是只做大豆腐,是用毛驴拉磨的那种,做好了豆腐再用驴车拉着,满村的叫买,没有用钱买的,都是用黄豆换豆腐,为了省油,豆腐都是用小葱拌着吃,或者整块豆腐抹点自家做的黄豆酱,用筷子挖着吃。

到了十几岁才通上电,怕费电,平常都用15度的灯泡,只有过年的时候才会换上60度的灯泡,过了初五就换回原来那15度的,而且还三天两头的停电。

有了电以后,有几家买了电视机,都是十几寸的黑白电视,我小时候就不爱去热闹的场所,所以我只去别人家看过几次电视,都没有看过开头和结尾,只记得看过几集八仙过海,墨西哥电视连续剧,坎坷,聪明的一休……在我19岁那年我家买了17寸的黑白电视,真是不知道那时候我家咋有那么多的活,每天都要忙到很晚…后来的日子就一天比一天好了!

这些年让我念念不忘的电视剧就是墨西哥的那部我即没看着头也没看着尾的女主人公叫玛丽雅娜(现在都回忆不起来玛丽.雅娜这几个字到底是不是这样写的了)的电视连续剧。那时候觉得八仙过海也非常好看,老是想要是自己家也有电视,要是活计少点,能多看点电视该多好啊,前段时间找出八仙过海看了看,觉得没意思也看不进去,还是那个人,那部电视剧,就是没有了当初的心情!


家里的绿萝


70、80后的故事,是年代的故事,还是人的故事呢?不论什么故事都有,有些故事让你绞尽脑计都回想不起来,恰恰有时是靠偶然的灵感会把故事搬到恰到好处的地方。

那是我在读二、三年级的时候,老师教我们学打算盘,老师是怎么教的,我怎么学的都记不得了。那天放学的时候,从1十36又从36一1我都不会,在放学的路上一个一个的问高年级的同学从1十36结果始终不正确。回到家里。那时我家是30、40年修建的土木屋。大门口有一块石头,我就灰不溜秋的坐在那里,把算盘放在前面,不停地加,加一遍错了又加二遍,如此反复不知加了多少遍,直到最后加正确了,才松手。

第二天放学的时候,老师说:从1十36谁先加正确了谁就先回家,加不正确的要留学。"先上阵的几个同学都被留下来了。轮到我的时候,一股脑儿的就加完了,给果很正确,老师也表扬我手法也不错。我第一个先放学回家。

第二天到学校,我也没问过其他同学他们都学得怎么样。老师也没继续教,对我们这班学生也没有什么要求。可是我们这位老师他自己都只读过小学8册。

到了下学期,又换了一位老师,教我们打乘除法。也只是把定位讲了一下,也没有教我们怎么练,更没有要求要我们熟念掌握,用到生活中去。全班同学都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这位老师还是读过初中。

我哥比我们幸运,他们的老师是“文革“的高中生下放来的,他们全班同学没一个没学会的。

为什么在前些年要把成绩最好的录为师范生。

作为一个合格的教师,首先是自己要有合格的,过硬的专业知识,并且对学生真正要有严历的要求才行。要正确的引导他,也可以说是逼着他去勤学苦练,只有这样才能学到过硬的知识,取得好的成绩。

虽说现在不用这个老办法,留给我们的遗憾,是这一历史时期对农村的穷孩子是一个伤心的感叹号!


用户92481446533


我是60尾的,70年代我只有几岁,也就是上小学吧,可我对那个年代的事还真的记得不少呢!

我父母生了哥哥、我、妹妹共兄妹仨人,哥哥大我五岁,我大妹妹三岁,哥哥跟我是60后的,妹妹是70后的,我们是在外婆庄上出生的,离爷爷奶奶家有一百多里路程。

70年代那会出远门的交通工具是轮船,轮船是有班次和线路的。

一百多里路在现在根本算不了什么,可在七十年代交通不便的情况下就是很远的路程。

因为生活在外婆庄上,所以我们只能在寒暑假才能去爷爷奶奶家。

记得我八岁那年的暑假,学校刚放假,哥哥就迫不及待的要领着我跟妹妹去爷爷奶奶家。轮船码头离我家有五里路程,中间隔着一条大河,要过渡船。去爷爷家的那趟轮船班次是中午12:30分,另一个去县城的班次是13:00整。

从我家到轮船码头步行至少要花40分钟。已经是中午12:10了,哥哥为了早点见到爷爷奶奶,不管三七二十一,拉着我跟妹妹就往轮船码头跑,妈妈在后面喊:时间来不及了,赶不上轮船了,明天再去吧。可哥哥拽着我们头也不回的往前跑,假装不听见,根本不理会妈妈。

到了轮船码头,去爷爷奶奶家的那趟轮船早开走了,我们不想回头,就上了去县城的轮船,因为哥哥心里有个小九九,县城有个叔伯的大爷在供电局食堂工作,我们去他那可以美美的吃上一顿好的,第二天大爷也会把我们送上去爷爷奶奶家的那趟轮船。如意算盘,两全其美。

坐在轮船上靠窗口位置,看着河里的水被轮船推向两岸形成波浪,想着快要到嘴的美食,心里老高兴了。

每每想起过去的事,心中不禁佩服小时候我们兄妹仨的主意多。





旧时青笙


七十年代忆苦思甜

七十年代早期我上当地中学。记忆最深的一次忆苦思甜会。

那天会场设在中学大操场上,会场中央搭有主席台。中心挂着主席画像,两边挂着红旗。横幅上大书不忘阶级苦,牢记心泪仇!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学黄帅,斗私批修!

我们中学生按班级分座在主:席台下,管校干部及请来贫下中农代表坐在主席台上。

会议第一项内容是吃忆苦思甜饭。所谓忆苦思甜饭实际上就是学生从野外采取各种野菜加上米糠等制作而成,不加食油盐。老师先带头吃,然后学生吃。师生一边吃,一边流泪。会场有人喊口号,不忘阶级苦,牢记血泪仇!师生齐喊口号。

会议进行第二项由贫下中农代表讲过去的苦。第一个上台发言是位七十多岁的老奶奶。管校干部介绍了老奶奶的身世。她五岁时父母死于战乱。七岁到地主家当奴婢。十岁当童养媳。解放前支前受伤,后来当上村妇女干部。

那位老奶奶讲起过去的苦时说到她怎么到地主家,那地主家老太婆善良信佛。待她她孙女一般好。

讲着讲着老奶奶说,她人生最苦的是1959一1962年。村里没有粮食,野外能吃都挖着吃了。人长期缺营养浮肿。出现饿死人的事。老人说不下去,越哭越伤心。在场的人大多流泪。

接下来几个农民代表上台发言他竟然说,想起过去的苦,吃饭有豆腐。想起今日的甜,无米又无盐。

管校干部一听急了,赶忙中止会议。请贫下中农代表下台回村劳动。

会后老师费尽心机解释,可能是这些老人年纪大了。记忆力不好把吃苦的年份说错了。

从那以后学校忆苦思甜会这才算结束,接下来学黄师斗私批修活动开始了。

八十年代

八十年代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平反,重返工作岗位。地富反坏右摘帽。

农村落实承包责任制,分田地分牲畜。调动农民积极性。农民终于能吃饱饭了。

八十年代初,我村李书记从县里开会回来。召集村党员和村组干部到我校教师办公室开会。他首先宣布今年将落实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实际就是原来刘少奇提出分田地单干。除极少人不明白外,多数人表示欢迎。村干部讨论如何公平合理分配土地,村集体农业资源。

没几天工夫农民代表丈量土地,公布分配制度。农民们很有智慧看起挺矛盾的事,他们能公平合理地解决!

中国的农民真伟大!



维海805


我不是那个年代的人,但是家在农村,而农村并不像城市那么容易遗失传统,所以,小时候还算是经历过一些。


马上要到2019年,正好可以说一下过年传统。我家在中原,小时候记忆中的过年传统最不可或缺的就是拜年了。

新年穿新衣,在大孩子的带领下,一家家一户户挨着串门拜年。一般都是晚辈给本家长辈拜年,进门先招呼一声长辈,正堂屋门口“噗通”一声跪下,愣头愣脑的,也不会说什么吉祥话,就只知道傻傻地磕头,直到长辈说“好了,好了”,然后发上压岁钱。压岁钱一般都给一块两块的崭新票子,那时候在我们老家农村,可不算少了,一块钱可以买五盒“摔炮”。

隔壁的邻居也是要拜的,但是不必下跪,随便说上一两句“大伯大妈过年好”之类的,就能混上一块压岁钱。


除了大年初一要拜年,除夕晚上,都会守着家里的黑白电视观看中央台的《春节联欢晚会》,最期待的就是小品相声了。

看完春晚就是守岁了,除夕晚上是允许熬夜的。最喜欢做的就是一群小伙伴守着一个火堆,旁边小桌上放着瓜子花生糖果,还有平常喝不到的“健力宝”。一群小孩子,你一句我一句也不知道在说些什么,反正就是很快乐。不说话的小子最“精”,手上嘴上不停,零食饮料轮番往嘴巴里招呼。




现在许多人都已经不再看春晚了,守岁的传统也早就不知道什么时候被丢掉了。倒是消失多年的“健力宝”,在购物网站上又焕发了第二春,在老家某些超市也能买到。但是,却再也喝不出当年的味道。


听老人讲,以前大家都很穷,吃没得吃,穿没得穿。当时的主食就是红薯,只有逢年过节的时候才能吃上一回白面馒头。老人嘴上反复嘟哝一句话:“红薯汤,红薯馍,离了红薯不能活。”


肉类更是奢望,就连食用油也要等到节日时,生产队分发一些,还要留到过年过节时才舍得用。


说来,这些已经距离我们的生活越来越远了,虽然现在的生活比之过去好上数十倍,但是也遗忘了太多的传统。


行问休


哈哈,这个题目很有意思,我也来凑个热闹。

我的老家,在豫南的一个丘陵地带,因为土质和气候的原因,我们哪里盛产烟叶。我小的时候,家家户户都种烟叶。所以我的初中,高中的暑假生活都是围绕着这个进行的。种植烟叶是一件非常繁琐劳累的事情。从烟苗到烟叶可以成熟到采摘,全都是活儿。非常辛苦。我记得最多的就是打烟叉,烟叉就是烟叶之间发出的小的芽芽,不打掉的时候会影响烟叶的质量,所以要及时的掰掉它。夏天的天气,又闷又热 ,我们姊妹三个,妈让我们一人把一行,那时候烟叶已经很高,我们都躲到烟叶下面,边做便玩耍 。累了就坐到烟颗下面看小动物。那时候不像现在农药化肥用的多,土地里有很多的小动物。千足虫最多,好多的腿一起动,非常好玩,还有烟叶上的大清虫,非常恶心,我弟弟逮到它就把它穿到草上来吓我们。最吓人的就是土蝎子,地里靠山的那一面最多,看到它我们都吓跑了,累了,渴了,就在地里找野瓜吃。呵呵童年。

记忆中的童年总是那么的美好,长大的我们,再也没有那么快乐的时候了。难忘我们的童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