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从“制造”到“智造”,疫情下的新场景

在新冠肺炎疫情形势趋缓后,如何统筹好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工作千头万绪,充满挑战。一手抓防疫,一手抓经济,是必行之事。但问题的关键是:受疫情影响,各地的人员、车辆流动受限,大部分地区劳动要素仍未处于充分流动状态。各地复工复产普遍面临着返岗人员不足、产业链配套难、交通物流不畅等诸多困难。

客观来说,新冠肺炎疫情不可避免会对经济社会造成较大冲击,尤其会对中小企业的生存发展产生一定压力。不少行业开始主动寻求新方式、开拓新渠道、探索数字化转型。在很多服务型企业,加速推进“少人化、智能化”,让更多的智能产品走向抗疫前线,助力企业复工复产。

为了避免人跟人之间近距离接触,在线化智能化已日益成为产业发展新趋势,不但正在改变产业形态,也改变了我们诸多习以为常的生活方式。

大大小小的社区、写字楼都严格进行了封闭式管理,小区门口的保安们全副武装,应用无感测温、高通量快速测温,借助智能安防系统,排查进出人员。

一些外卖平台和餐饮企业推出“安心送”“移动食堂”等“无接触配送”服务,在预订、制作、配送等环节,尽最大可能减少消费者与企业员工直接接触,确保食品安全。

各大招聘平台上线“24365校园招聘服务”专栏,为高校毕业生提供海量优质岗位。在高校毕业生与企业达成面试意向后,可通过视频面试安全有效地解决面试问题。

互联网、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新经济企业充分利用已有技术储备,面向抗疫的具体场景需求,快速开发出智能语音辅助系统、医护机器人、影像系统、移动医疗、远程会诊、无感测温等数字防疫技术和产品,极大地提升了医护效率。

国家高新区深入推进数字政务服务和数字治理服务,利用移动互联网、5G、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数字化手段,以及政务云平台、手机APP、小程序等途径,营造“不见面”的办事环境,满足企业生产及居民生活需要,提升疫情防控效率,保障城市平稳运行。

目前受疫情影响,人员复工的不可控因素依然存在,但从“制造”向“智造”发展,已然成为不可抵挡的趋势。疫情过去之后,应用智能机器人等新产品新技术,提升城市治理的智慧化、现代化,这一需求不会消退,对无接触服务、智能医疗、智能识别、智能物流、在线办公、在线教育等新场景的需求仍将不断增加,这将加速数字化变革与跨界融合,加快智慧城市、智慧园区进程,为疫情之后经济发展提供新的机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