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實現“零增長”,祕訣在哪裡?

鄖陽:科技助陣,我有“掌中寶”

自2月14日以來,佔地3863平方公里,轄區擁有64萬人、16個鎮、5個鄉、1個林場和1個經濟開發區的湖北十堰鄖陽區,確診病例零增長。

保持這樣的疫情防控成效,防疫“掌中寶”立了大功。中國石油大學(華東)海洋與空間信息學院青年教師何亞文稱,這個“掌中寶”就是他們團隊自主研發的疫情專題地圖和疫情App。2017年初以來,何亞文一直通過鄖陽區扶貧辦為鄖陽脫貧攻堅精準扶貧工作提供大數據支持。

1月底,省內各市州均成為重災區,這事急!何亞文火速召集團隊,討論研發方案,開始了網絡協動、遠程辦公。完成疫情數據收集、數據分析、地圖製圖、建立疫情數據庫和移動端App開發工作……由於有近3年的工作積累,何亞文團隊兩天便完成了“鄖陽疫情”App的開發和“鄖陽實時疫情專題地圖”的製作。“我們從網上看到的疫情地圖一般是省、市、區(縣)一級,而‘鄖陽實時疫情專題地圖’則到了鄉鎮、村、戶一級。”

據2月1日的統計,鄖陽自武漢返鄉人員多達7000多人,其中發熱人員近100人,形勢非常嚴峻。鄖陽當地各級政府正是藉助何亞文研發的App和地圖進行疫情研判、指揮調度,做到科學防治、精準施策,很好地實現了以社區(村)為單元的返鄉人數、武漢返鄉人數、發熱人數、確診病例的核查與管理,有效控制了疫情的輸入、傳播和蔓延,實現了疫情登記全覆蓋、疫情監測全過程、疫情管理數字化、疫情研判科學化。自2月14日以來,全區已多日無新增確診病例。

谷城盛康鎮:劃細劃小作戰單元,確保排查全覆蓋

抗擊疫情,谷城縣盛康鎮通過劃細劃小作戰單元,實現排查“不落一戶、不漏一人、不斷一天”。

盛康鎮轄28個村(社區),6.98萬人。由於山區的特殊地貌,人口分佈不均,丘陵地區人員稠密,山區地廣人稀,給疫情防控帶來挑戰。

2月10日開始,盛康鎮以自然村、自然街為區域,全鎮劃分165個作戰小組,最大的作戰小組125戶500人,最小的作戰小組5戶12人。同時,組織全鎮黨員幹部、退伍軍人、志願者500多人充實到小組,併成立“尖刀班”,責任具體到人,工作細化到組。

在篩查甄別過程中,各個小組單獨建立微信群和聯繫方式,同每戶村民互動,及時瞭解村民身體健康狀況。對於重點人群和不會使用微信、電話人群,採取上門詢問、測量體溫,保證不漏一人。對於排查出的發熱、咳嗽、咽痛等症狀人員,及時上報,一律送至鎮衛生院做CT篩查診療。

通過劃細劃小作戰單元,盛康鎮防控新冠肺炎疫情“不落一戶、不漏一人、不斷一天”。截至2月28日,全鎮排查發熱人員137人、咳嗽人員109人,及時預檢分診,免費CT篩查,做到應排盡排、應治盡治,實現當日清零。全鎮28個村(社區)中,27個村(社區)無疫情發生。

襄陽萬達小區:看緊門,管住人,服好務

襄陽高新區紫貞辦事處萬達小區,是一個僅0.5平方公里、住著1868戶居民的人口高密度小區,曾經有11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9個疑似病例。通過“零接觸”方式阻隔病毒侵襲,至2月29日,這裡已連續20天實現確診病例“零增長”。

襄陽萬達小區是怎麼做的?2月底,湖北日報全媒記者連續數日前往實地探訪。

1月31日晚,該小區封閉管理。小區分南北二區,平時共有6個出入口。小區封閉後,南北區一共只留2個相鄰的出入口,現場有公安、城管、小區在職黨員、志願者、社區幹部值守,每班每個大門5人,分別執行消毒、測體溫、登記、卡點防控等任務,空閒時再分2人到小區巡查。

記者發現,小區大門口設有84消毒液踏腳墊,和多個75%酒精噴壺,進出人員均嚴格遵守“測溫、消毒、登記”步驟。值守人員笑著說,進出該小區的“標準版”肢體三動作是:“扭一扭、踏一踏、挨一槍”。

“有人通過消防通道鐵柵門,往小區內傳東西。請南北兩區各增加2個人巡邏,重點看好6個消防通道。”2月26日下午,萬達社區黨支部書記肖麗對社區防控專班下達指令,要求從次日起,執行更嚴格的巡邏值班表。

據瞭解,萬達小區隔離期間產生的生活垃圾,也不用下樓扔,每天只需定時放入貨梯即可,小區每天兩次派專人運走。“我們最大限度為居民營造‘零接觸’的生活環境。”肖麗介紹,關鍵就是做好日用物資的供應配送。

2月26日中午12時許,小區7號樓樓棟長申紅軍在本樓棟業主群發佈信息:“今天訂購了生活用品的業主,物品已放入電梯,請各自領回。”

申紅軍告訴記者,超市配貨從地下車庫進入小區,將貨品放到業主相應客梯轎廂,消毒後告知樓棟長;樓棟長通知業主取貨;業主在各自樓層按開電梯領取。由此,實現居民購物從“移動配送”升級到“零接觸配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