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電動機順序起動控制,聯鎖互鎖自鎖,電動機繞組首尾端判斷

一,學習目的

電動機順序起動控制,聯鎖互鎖自鎖,電動機繞組首尾端判斷


1,進一步提高按圖接線的能力

2,熟悉異步電動機順序起動控制的運行情況和操作方法。

3,掌握聯鎖控制觸頭的作用

二,控制原理

1,在裝有多臺電動機的生產機械上,因各電動機所起的作用不同,有時必須按一定的順序起動或停止,才能保證生產要求合工作安全。這類控制方式稱為聯鎖控制。

2,聯鎖控制可通過接觸器常開輔助觸頭來實現。

電動機順序起動控制,聯鎖互鎖自鎖,電動機繞組首尾端判斷


三,電動機順序起動控制電路實際接線

1,兩臺電動機全部為星形連接

2,主控制迴路接線

電動機順序起動控制,聯鎖互鎖自鎖,電動機繞組首尾端判斷

A,三相電源通過電源開關QS,來到了熔斷器FU,通過熔斷器FU來到了接觸器KM1,通過接觸器KM1來到了熱繼電器FR1,通過熱繼電器FR1來到了電動機M1。

B,從接觸器進線上端並三根電源線ABC,分別接到接觸器KM2的上端ABC,通過接觸器KM2,來到了熱繼電器FR2,通過熱繼電器FR2,來到了電動機M2。

3,控制迴路實際接線

通過控制迴路大家可以看到,KM2接觸器線圈的上端串接有接觸器KM1的輔助常開點,從這裡可以看出,只有接觸器KM1得電,KM1輔助常開點閉合,這時才能按下KM2起動按鈕。

A,從C相熔斷器的下端節電源線到總停止按鈕SB,從總停止按鈕SB的出線端,接到M1停止按鈕SB4,從停止按鈕SB4的出線端串接到M1起動按鈕SB1,再從SB1的出線端接到KM1線圈,再接到熱繼電器FR1,從總停止按鈕SB的出線端並一根電源線到接觸器KM2的輔助常閉點,再接到接觸器KM1的輔助常開點,再從SB4停止按鈕的出線端並一根線到接觸器KM1的輔助常開點,再把KM1輔助常開點的出線端接到KM1線圈。

從這裡可以看出在接觸器KM1自保持迴路,串接了KM2輔助常閉點,也就是說如果你先停KM2,KM2輔助常閉點斷開,但是接觸器KM1可以通過SB4,的出線端並接的電源線,給接觸器KM1提供自保持電源。

也就是說你先停止KM2,KM1還可以繼續運行工作。

B,從KM2輔助常閉點的進線端,並一根電源線到M2停止按鈕SB3,從SB3的出線端接到M2起動按鈕SB2,再重SB2的出線端串接KM1輔助常開點,再接到KM2線圈,再接到熱繼電器FR2,再從SB3的出線端並一根電源線到KM2輔助常開點,再接到KM1的輔助常開點,(KM1先起動,KM2才可以自保持起動)

C,從FR1的出線端串接到FR2的出線端,再接到B相熔斷器的出線端,形成控制迴路。

接控制迴路,接線時,先串聯後並聯。走線時,從電器得左端進,右端出。上端進,下端出。

3,接線完成後,自己反覆檢查確認沒有錯誤後,合上電源開關,按下SB1起動按鈕使電動機M1轉動,(這時如果你先按SB2M2是不起動的,因為控制迴路中串了KM1的輔助常開點)

按下SB2起動按鈕使M2電動機轉動,需要停止時,先按下SB3停止按鈕使M2電動機停轉,再按SB4停止按鈕使M1電動機停轉。

四,電動機定子三相繞組首端端的判斷

定子三相繞組首尾端一般都有標誌,如果標誌不明,則需要測量來判定,分清各相繞組的首尾。方法如下

1,用萬用表歐姆檔先確認哪兩個頭屬於一相繞組。

2,每相繞組中任選一個頭連接在一起,再把其餘三個頭連在一起。然後將萬用表的毫安檔連在節點之間,用手轉動電動機轉子

A,若錶針不擺動,表示兩個節點分別為各相繞組的首尾。

B,如果錶針擺動,表明節點中有首尾混在一起的,此時,可將任意相繞組的兩個頭對調,再測一次。若錶針仍擺動,再將另一相繞組的兩個頭對調,再測。若錶針還擺動則將第一次對調的兩個頭調回即可,直到錶針不擺動為止。

關注,轉發,評論,點贊,私信獲取電工資料,電工基礎課程,高低壓成套技術公開試聽課。

謝謝大家支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