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电动机顺序起动控制,联锁互锁自锁,电动机绕组首尾端判断

一,学习目的

电动机顺序起动控制,联锁互锁自锁,电动机绕组首尾端判断


1,进一步提高按图接线的能力

2,熟悉异步电动机顺序起动控制的运行情况和操作方法。

3,掌握联锁控制触头的作用

二,控制原理

1,在装有多台电动机的生产机械上,因各电动机所起的作用不同,有时必须按一定的顺序起动或停止,才能保证生产要求合工作安全。这类控制方式称为联锁控制。

2,联锁控制可通过接触器常开辅助触头来实现。

电动机顺序起动控制,联锁互锁自锁,电动机绕组首尾端判断


三,电动机顺序起动控制电路实际接线

1,两台电动机全部为星形连接

2,主控制回路接线

电动机顺序起动控制,联锁互锁自锁,电动机绕组首尾端判断

A,三相电源通过电源开关QS,来到了熔断器FU,通过熔断器FU来到了接触器KM1,通过接触器KM1来到了热继电器FR1,通过热继电器FR1来到了电动机M1。

B,从接触器进线上端并三根电源线ABC,分别接到接触器KM2的上端ABC,通过接触器KM2,来到了热继电器FR2,通过热继电器FR2,来到了电动机M2。

3,控制回路实际接线

通过控制回路大家可以看到,KM2接触器线圈的上端串接有接触器KM1的辅助常开点,从这里可以看出,只有接触器KM1得电,KM1辅助常开点闭合,这时才能按下KM2起动按钮。

A,从C相熔断器的下端节电源线到总停止按钮SB,从总停止按钮SB的出线端,接到M1停止按钮SB4,从停止按钮SB4的出线端串接到M1起动按钮SB1,再从SB1的出线端接到KM1线圈,再接到热继电器FR1,从总停止按钮SB的出线端并一根电源线到接触器KM2的辅助常闭点,再接到接触器KM1的辅助常开点,再从SB4停止按钮的出线端并一根线到接触器KM1的辅助常开点,再把KM1辅助常开点的出线端接到KM1线圈。

从这里可以看出在接触器KM1自保持回路,串接了KM2辅助常闭点,也就是说如果你先停KM2,KM2辅助常闭点断开,但是接触器KM1可以通过SB4,的出线端并接的电源线,给接触器KM1提供自保持电源。

也就是说你先停止KM2,KM1还可以继续运行工作。

B,从KM2辅助常闭点的进线端,并一根电源线到M2停止按钮SB3,从SB3的出线端接到M2起动按钮SB2,再重SB2的出线端串接KM1辅助常开点,再接到KM2线圈,再接到热继电器FR2,再从SB3的出线端并一根电源线到KM2辅助常开点,再接到KM1的辅助常开点,(KM1先起动,KM2才可以自保持起动)

C,从FR1的出线端串接到FR2的出线端,再接到B相熔断器的出线端,形成控制回路。

接控制回路,接线时,先串联后并联。走线时,从电器得左端进,右端出。上端进,下端出。

3,接线完成后,自己反复检查确认没有错误后,合上电源开关,按下SB1起动按钮使电动机M1转动,(这时如果你先按SB2M2是不起动的,因为控制回路中串了KM1的辅助常开点)

按下SB2起动按钮使M2电动机转动,需要停止时,先按下SB3停止按钮使M2电动机停转,再按SB4停止按钮使M1电动机停转。

四,电动机定子三相绕组首端端的判断

定子三相绕组首尾端一般都有标志,如果标志不明,则需要测量来判定,分清各相绕组的首尾。方法如下

1,用万用表欧姆档先确认哪两个头属于一相绕组。

2,每相绕组中任选一个头连接在一起,再把其余三个头连在一起。然后将万用表的毫安档连在节点之间,用手转动电动机转子

A,若表针不摆动,表示两个节点分别为各相绕组的首尾。

B,如果表针摆动,表明节点中有首尾混在一起的,此时,可将任意相绕组的两个头对调,再测一次。若表针仍摆动,再将另一相绕组的两个头对调,再测。若表针还摆动则将第一次对调的两个头调回即可,直到表针不摆动为止。

关注,转发,评论,点赞,私信获取电工资料,电工基础课程,高低压成套技术公开试听课。

谢谢大家支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