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二十年後,農村的70後老了,又不會種地了,該如何養老?

農夫也瘋狂


樓主你好,養老這個問題實際上是我們老生常談的一個問題,那麼怎麼樣能夠做到養老呢?實際上購買一份社保,就可以保證自己的晚年退休生活有一份最基本的收入,那麼這個收入實際上就可以保證我們的養老退休生活,這個是毋庸置疑的。

我們作為企業的在職職工來講,那麼自己退休之後都會獲得一份職工養老金的待遇,當然,作為農村老人來講,他可能沒有在企業單位工作過,那麼這樣一來的話就是享受不到職工養老金的待遇,但是也沒有關係,因為專門針對於農村地區出臺的城鄉居民養老保險,那麼這個養老保險是可以來辦理的,專門針對於我們廣大農村地區的群眾。

那麼我們辦理了農村居民養老保險之後,就可以享受到居民養老金的待遇,雖然說這個居民養老金的待遇,沒有我們職工養老金的待遇這麼高,但是依然可以保證我們每個月都能有一個穩定的收入,那麼這個穩定的收入就是我們作為退休以後最基本的一個生活保證。


懂社保


我是七零後的農村人,早些年在老家建有一棟三層樓的樓房,家裡有幾畝農田與自留地。二十年後,我不想留在城裡生活,我會回到老家種點水果,再在門前的自留地上隨便種點菜,院裡養幾隻雞來打發時間。

為了實現二十年後的小願望,作為七零後的我,目前還需要在外拼博,努力賺錢供子女上學與給父母一點錢,又要留一點自己的養老錢,再加上六十五歲的年紀,在農村還是可以種一點田地賺些小錢,如此才不會分分錢都要伸手向子女要,才不會給子女添麻煩。

二十年後,我的兄弟姐妹也老了,到時大家能夠一起回到老家(建房時,兄弟姐妹有約定,希望實現)來繼續以前的打牌聊天的生活是最完美的,兄弟姐妹在一起生活也就相當於自助養老,城裡的繁華就讓子女自己去發展吧。

總之,農村老家的空氣清新,從家裡走路到鎮集市也就是不到一公里的路程,往來荔浦市城也就是十公里,現在一天路過家門口的公交車都有二十多趟,如此出行、購物都方便的農村老家,不到萬不得已千萬是不會把老家的房子和田地扔了,這可是最好養老的地方。(圖片就是我家的實景圖)


荔浦青山


二十年後,農村的70後老了,又不會種地了,拿什麼養老?



對於這個問題,其實提得有點多餘,農村70後的人都是經過七八十年的,有困苦的生活,而且跟著父母學會了種地,學會了放牛,也學會了收莊稼,當然也吃過苦,也流過汗,也為生活拮据而努力著。

20年後,70後的人就老了,一般的也都60多歲了,的確老了。但70後的人不會種地應該是沒有這個可能,就目前而言,所有種地的大部分是70後,六零後的人在是種地的主力軍,所以對於這個問題是不必擔憂的問題,或者是杞人憂天的問題。

對於70後現代一般是40多歲了,即便是79年出生的也快40了。那麼20年以後,70的人老了怎麼辦呢?其實現在也可以考慮這個問題了,畢竟以後養老問題是一個大的問題,人無遠慮必有近。



現在70後的人大部分40多歲了,正是購買社會養老保險的時候,而且農村的農民也以靈活就業的方式可以購買養老保險,如果按照社會養老保險法的規定,農民可以通過自己的勞動購買15年以上的社會養老保險,就能和城裡人一樣退休並且享受養老金的待遇。

這應該是70後大部分農民首選的一種養老方式,也是國家在大力提倡的一種養老方式。所以為了以後養老得到解決,最好70的人現在繼續努力工作著,儘量繳納社會養老保險,為自己的養老問題在努力著拼搏一下,這也是解決子女贍養的經濟壓力和國家的養老問題。



總之,對於70的人,20年以後就老了,如果沒有買足夠的社會養老保險,只能回到農村繼續種地,來自行解決自己的溫飽問題。當然對於70後的人的另一種養老方式就是兒女養老,這是我國自古傳統的農民養老方式。

對於孤寡或者是五保戶來而言,建議最好到公立的敬老院進行養老,這是那個社會唯一解決這部分人群的養老方式,而且也是一個幸福的歸宿。當然國家可以提高農村養老金的標準,改善農民的養老問題。


宗元三農堂


20年之後農村的70後都老了,又不會種地了,該怎麼養老?


首先第一點哈,20年過後,很多事情都會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國家的政策,30年之前大家都到外面去打工,三四十年之後,他就會跑回到農村來創業,在農村安家,在農村找一些新的項目來進行合作。


關於農村養老的一個問題哈,是由來已久了,很多人都談過了,那我再再次來談一談,農村養老還基本上還是有2種模式在進行養老。


第一,叫做家庭養老模式。


居家養老也叫家庭養老,是中國延續了幾千年以來的這種家庭養老的模式,這種模式證明哈有非常好的社會基礎,也非常好的社會的風氣的支持,有非常良好的社會孝道文化,的這種根源和潛移默化的作用。


中國的法律,進一步對子女有贍養老人的義務和責任,這樣一個法律條件,來進行這個維護。不管農村以後的老人是怎麼樣一個情況哈。他的子女都會去盡到這種贍養的義務和責任,這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都是不用去太過擔心的問題了。


第二,這些年來國家的養老金(部分)


嗯,這些年來,中國對這些農村這些老人啊,特別上了年紀的老人60歲之間。那就是政策的,養老服務政策的這種養老金啊,儘管這種金額不多哈,但是好歹也是一種補充吧。

1,比如說像這個高齡的養老補貼啊,到了一定年齡60歲,70歲,80歲,90歲,都有不同的這種養老金的補貼。


2,就是我們所說的這種農村的,失去土地的這些老人的,這養老補貼根據你們家庭不同的失去土地的比例,來進行不同的這種晶體的話和安排。


第3種就是我們所說的,現在針對農村。跟這些老人的養老,不管你之前是買過,這種養老保險還是沒有買過,只要你到了60歲之後,都會有個基礎的社會養老金,就是每個月55塊。這些錢加起來並不是太多,但是,有總比沒有強吧。


第三,叫做五保戶養老的模式。


保護養老就是一個很特殊的這種社會養老模式,就是說這些無兒無女,沒有法律贍養人的這些老人,他們呢,以自己的這種農村宅基地,捐贈之後,他就進入,這個社會公辦的養老院。在這個社會公辦的養老院裡面,進行養老送終,的這樣一種特殊的養老模式。


模式制度在我們中國實行了幾十年,沒有受到太大的爭議,他的執行力也比較好的得到了這種貫徹。


綜合上述這些分析,所以說哈,農村以後的這些老人啊,你不用太擔心了,他的社會養老問題了,越是往以後走,社會農村的政策越來越好,這些農村養老的這些問題啊,社會的關心度會更高,會有更多的人,更多的資源,更多的一種財政安排,來進行農村社會養老的這種統籌的事宜。


本文原創於《三農創業坑》,三農創業活下去,是第一位,活不下去,別談夢想和情懷了,

小故事,大教訓,少走彎路,不掉進坑裡,是我們的初衷。

親愛的三農回鄉創業的朋友們,是否能給你提供一些幫助,如果能給你一些幫助,給一個點贊吧,

如果覺得能夠幫助到身邊的朋友,就轉發給他哦,這也就是《三農創業坑》的最初出發點,本文章原創,請監督版權,謝謝!


饅想你


這個問題提的很有諷刺的味道。不過我喜歡。

社會是發展的,人也是在變化的。70後不會種地嗎?好像會種地的人確實不多。但是你發現沒靠種地發了家,致了富的好像都是70後這幫不會種地的人。這到底是為啥呢?

這叫新時代的新農民。他們把種地當產業來做。不理解是吧?我給你打個比方。

比如我想種桃子致富,但我家只有十幾畝地,賺不了啥錢,而且我也不會種地。既然要賺錢我就得大面積,於是我承包了兩百畝桃園。這下該種了。第一我不會種,第二就算我會種,這麼大面積我也種不了。咋整。僱人種啊!你不會有人會吖。

我主要負責管理好桃園,銷售好桃子就可以了。管理桃園不懂技術,我請教懂得人吖,我百度進技術群研究學習吖。現在知識都共享了,我會利用吖。

最後銷售也學習吖,商業化運作。

一年下來一畝地賺個萬二八千多不存在問題。拋去人工費,種地費我依然賺大頭啊。

總比守著自己家那幾畝地種地強吧!所以你放心拉,一代更比一代強。上一代永遠看不慣下一代。 喜歡點點關注哦


小白尋味鄉村


問:20年後,農村的七零後,老了又不能種地了,該如何養老?

現在的七零後們,大概都是40多歲了,20年後,都是六七十歲的老人了。過去的農村人都說養兒防老。看來養兒防老這條路,在七零後的身上是不太可能的,因為七零後的家裡大部分都是一個孩子,很多家庭沒有兒子,所以靠養兒防老這條路,恐怕是有點兒行不通。


現在的七零後正值壯年,不管是出去打工,還是留在農村種地,這個年齡還算年輕,也還都可以。20年以後,老了不能種地了,養兒防老這條路又行不通,那麼七零後們靠什麼養老呢?我想辦法總比困難多吧,七零後不必提前發愁。

雖然說農村人沒有退休金,但是國家的政策這麼好,政府對農村人越來越關心,不用說等到20年以後,就是現在農村60歲以上的老人,國家每個月都有生活補貼。在我們這裡的鄉鎮60歲以上的老人,每個月國家發給160多塊錢的生活補貼。儘管錢算不上多,但是保證基本的溫飽應該是差不多夠了。到了20年以後,那時候的農村,肯定會有天翻地覆的變化,國家的政策肯定更利於農村人的生活生存。


另外,現在的農村人除了出去打工,還有很多人在經商,或者自己再幹一些小買賣,其實現在很多農村人手裡的錢,並不比城裡人少,很多的農村人已經利用手裡的錢買了保險,也有的人眼光長遠,自己交錢買了退休,和上班的人一樣,每個月都有退休金,他們根本不擔心20年以後的養老問題。再說了,現在很多的人到城裡打工,就是為了將來有一天,自己老了以後生活有保障。

在我們村裡還有這樣一種情況,就是村裡發動所有的村民交保險,村裡負責一部分,村民自己負責一部分,這樣等到60歲以後,村民們每個月也可以領到一部分的錢。再加上國家每個月統一發放的老年人生活補助,所以將來就算老了,沒有能力幹活了,基本生活應該沒有什麼問題。


一品小十六


農村的養老問題一直都是受關注的,可以說農村養老難不是簡單的一句話,而是一個很大的問題。那麼二十年後,農村的70後老了種不了地了,他們能夠解決養老的問題了嗎?

二十年後,農村的70後老了,又不會種地了,該如何養老?

可以說現在的70後也是40多歲了,雖然現在還看起來是比較年輕的,但是再過二十年也到了退休的年紀了,到時候地是種不了了,擺在他們面前的問題就是養老了。

要說他們要如何養老,相信肯定是比現在的農村養老條件要好了。如今農民還是靠著養兒防老的,這種思想還是根深蒂固。而到了二十年後,70後開始養老的時候,可能這種情況就會改變了。

要知道現在的70後也是已經跟城市接軌了,很多人都跑城裡打工了,也懂得了社保的重要性,可以說很多人都是交社保的。等過了20年後退休,可以說完全是交夠了15年的社保了,到時候是可以靠著年輕時交的社保領著養老金了。

雖然可能一個月也是領不到太多的養老金,但是到那時候相信一個月一兩千塊錢還是可以拿得到 ,那樣也是夠農民退休後的生活所需了,不用像現在這樣只能夠依靠兒子來養老了。

再者就算是現在的70後還是呆在農村務農,如今也是有農村養老保險是可以交的,就算是從現在交起,也是夠時間交夠15年的,等到了20年後照樣是可以領得到養老金的。

所以說二十年後,70後幹不動活的時候,相信養老會變得更加容易一些,也要相信國家會變得更好,說不定直接就是幫農民養老了也說不定的,大家是不需要太擔心的。


深山老農民


二十年後,農村的70後老了,最大的不過70歲,六十幾歲的人,如果願意種地,是還有力氣種的。誰說的70後不會種地?不說70後了,80後也應該會種地,不會種地的,應該是90後還差不多。


我出生於一九七O年,老家在重慶一個偏僻小山村。但是這些年來,家家戶戶都通了水泥公路,網絡也牽了。家鄉山也青水也秀,我還很想回農村去養老呢。不單我一個人這樣想,我們有些高中同學,大學同學,還設想大家一起找個地方,抱團養老。

我的初中同學大部分沒有固定工作,但是因為改革開放,很少有人一直死守在山村。大家都外出打工,掙錢養家。現在孩子已經大了,有的還抱上孫輩了。每家人都在縣裡或市裡買了房子,農村老家也建起新房,大部分人還買了小汽車。現在夏天就呆在農村,清爽涼快,天氣轉涼又回城裡住,小日子過得逍遙自在。

咱們70後,能吃苦耐勞,又遇上了好的時代,不管種不種地,養老問題不是問題。


鄉村放歌


其實農村的大多數70後都是會種地的,而且還是將來種地的中堅力量。雖然說現在以打工為主,但是他們小時候假期都要去田地裡勞作,即使當時不是主力,耳濡目染總是要會一點的吧。

我小時候放暑假都是到田地裡幫我媽媽種地,因為我父親的工作單位並不放假,只有我和我媽媽種地。因為那時候種小麥要劃溝,但是因為我們兩人沒有辦法劃溝,只好把麥種灑在地裡,後來每年都是如此種小麥。直到我到外地工作,而家裡也並沒有土地了,所以也就沒有再種過小麥和玉米。

農村的70後和80後大多數都是會種地的,所以也沒有必要擔心未來怎麼種地,畢竟70後和80後的農村人或多或少的都種過地。

其實70年是承前啟後的一代人,剛剛步入社會後也是發展最快的時候。如果在那時經商,大多數都過的比較富裕。如果僅僅只是打工,那時的工資真心不高。如果沒有算錯,那時70後上家高中或初中步入社會的是大多數,僅有極少數的人才可以考上大學。而步入社會打工的時候工資也不過二三百元。


十方印記


農村的六零後柒零後老了種不了地了怎麼養老,也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情,最起馬社會還或多或少給了一些平臺比如土地包產到戶從一零年開始有了交新農保的政策,到老了也有一二十年的個人帳戶的養老金,再加上這些年他她們也有些收入,養老的問題不太大吧,你應該想想.說說三零.四零.五零後的老農民現在怎麼養老,過去的幾十年裡他她們在大集體裡生活基本上過的是吃不飽肚子的艱苦生活,社會也沒有給他她們交養老金的平臺,個人帳戶的養老金微呼其微,怎麼解決才是當前農民的最大的難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