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二十年后,农村的70后老了,又不会种地了,该如何养老?

农夫也疯狂


楼主你好,养老这个问题实际上是我们老生常谈的一个问题,那么怎么样能够做到养老呢?实际上购买一份社保,就可以保证自己的晚年退休生活有一份最基本的收入,那么这个收入实际上就可以保证我们的养老退休生活,这个是毋庸置疑的。

我们作为企业的在职职工来讲,那么自己退休之后都会获得一份职工养老金的待遇,当然,作为农村老人来讲,他可能没有在企业单位工作过,那么这样一来的话就是享受不到职工养老金的待遇,但是也没有关系,因为专门针对于农村地区出台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那么这个养老保险是可以来办理的,专门针对于我们广大农村地区的群众。

那么我们办理了农村居民养老保险之后,就可以享受到居民养老金的待遇,虽然说这个居民养老金的待遇,没有我们职工养老金的待遇这么高,但是依然可以保证我们每个月都能有一个稳定的收入,那么这个稳定的收入就是我们作为退休以后最基本的一个生活保证。


懂社保


我是七零后的农村人,早些年在老家建有一栋三层楼的楼房,家里有几亩农田与自留地。二十年后,我不想留在城里生活,我会回到老家种点水果,再在门前的自留地上随便种点菜,院里养几只鸡来打发时间。

为了实现二十年后的小愿望,作为七零后的我,目前还需要在外拼博,努力赚钱供子女上学与给父母一点钱,又要留一点自己的养老钱,再加上六十五岁的年纪,在农村还是可以种一点田地赚些小钱,如此才不会分分钱都要伸手向子女要,才不会给子女添麻烦。

二十年后,我的兄弟姐妹也老了,到时大家能够一起回到老家(建房时,兄弟姐妹有约定,希望实现)来继续以前的打牌聊天的生活是最完美的,兄弟姐妹在一起生活也就相当于自助养老,城里的繁华就让子女自己去发展吧。

总之,农村老家的空气清新,从家里走路到镇集市也就是不到一公里的路程,往来荔浦市城也就是十公里,现在一天路过家门口的公交车都有二十多趟,如此出行、购物都方便的农村老家,不到万不得已千万是不会把老家的房子和田地扔了,这可是最好养老的地方。(图片就是我家的实景图)


荔浦青山


二十年后,农村的70后老了,又不会种地了,拿什么养老?



对于这个问题,其实提得有点多余,农村70后的人都是经过七八十年的,有困苦的生活,而且跟着父母学会了种地,学会了放牛,也学会了收庄稼,当然也吃过苦,也流过汗,也为生活拮据而努力着。

20年后,70后的人就老了,一般的也都60多岁了,的确老了。但70后的人不会种地应该是没有这个可能,就目前而言,所有种地的大部分是70后,六零后的人在是种地的主力军,所以对于这个问题是不必担忧的问题,或者是杞人忧天的问题。

对于70后现代一般是40多岁了,即便是79年出生的也快40了。那么20年以后,70的人老了怎么办呢?其实现在也可以考虑这个问题了,毕竟以后养老问题是一个大的问题,人无远虑必有近。



现在70后的人大部分40多岁了,正是购买社会养老保险的时候,而且农村的农民也以灵活就业的方式可以购买养老保险,如果按照社会养老保险法的规定,农民可以通过自己的劳动购买15年以上的社会养老保险,就能和城里人一样退休并且享受养老金的待遇。

这应该是70后大部分农民首选的一种养老方式,也是国家在大力提倡的一种养老方式。所以为了以后养老得到解决,最好70的人现在继续努力工作着,尽量缴纳社会养老保险,为自己的养老问题在努力着拼搏一下,这也是解决子女赡养的经济压力和国家的养老问题。



总之,对于70的人,20年以后就老了,如果没有买足够的社会养老保险,只能回到农村继续种地,来自行解决自己的温饱问题。当然对于70后的人的另一种养老方式就是儿女养老,这是我国自古传统的农民养老方式。

对于孤寡或者是五保户来而言,建议最好到公立的敬老院进行养老,这是那个社会唯一解决这部分人群的养老方式,而且也是一个幸福的归宿。当然国家可以提高农村养老金的标准,改善农民的养老问题。


宗元三农堂


20年之后农村的70后都老了,又不会种地了,该怎么养老?


首先第一点哈,20年过后,很多事情都会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国家的政策,30年之前大家都到外面去打工,三四十年之后,他就会跑回到农村来创业,在农村安家,在农村找一些新的项目来进行合作。


关于农村养老的一个问题哈,是由来已久了,很多人都谈过了,那我再再次来谈一谈,农村养老还基本上还是有2种模式在进行养老。


第一,叫做家庭养老模式。


居家养老也叫家庭养老,是中国延续了几千年以来的这种家庭养老的模式,这种模式证明哈有非常好的社会基础,也非常好的社会的风气的支持,有非常良好的社会孝道文化,的这种根源和潜移默化的作用。


中国的法律,进一步对子女有赡养老人的义务和责任,这样一个法律条件,来进行这个维护。不管农村以后的老人是怎么样一个情况哈。他的子女都会去尽到这种赡养的义务和责任,这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都是不用去太过担心的问题了。


第二,这些年来国家的养老金(部分)


嗯,这些年来,中国对这些农村这些老人啊,特别上了年纪的老人60岁之间。那就是政策的,养老服务政策的这种养老金啊,尽管这种金额不多哈,但是好歹也是一种补充吧。

1,比如说像这个高龄的养老补贴啊,到了一定年龄60岁,70岁,80岁,90岁,都有不同的这种养老金的补贴。


2,就是我们所说的这种农村的,失去土地的这些老人的,这养老补贴根据你们家庭不同的失去土地的比例,来进行不同的这种晶体的话和安排。


第3种就是我们所说的,现在针对农村。跟这些老人的养老,不管你之前是买过,这种养老保险还是没有买过,只要你到了60岁之后,都会有个基础的社会养老金,就是每个月55块。这些钱加起来并不是太多,但是,有总比没有强吧。


第三,叫做五保户养老的模式。


保护养老就是一个很特殊的这种社会养老模式,就是说这些无儿无女,没有法律赡养人的这些老人,他们呢,以自己的这种农村宅基地,捐赠之后,他就进入,这个社会公办的养老院。在这个社会公办的养老院里面,进行养老送终,的这样一种特殊的养老模式。


模式制度在我们中国实行了几十年,没有受到太大的争议,他的执行力也比较好的得到了这种贯彻。


综合上述这些分析,所以说哈,农村以后的这些老人啊,你不用太担心了,他的社会养老问题了,越是往以后走,社会农村的政策越来越好,这些农村养老的这些问题啊,社会的关心度会更高,会有更多的人,更多的资源,更多的一种财政安排,来进行农村社会养老的这种统筹的事宜。


本文原创于《三农创业坑》,三农创业活下去,是第一位,活不下去,别谈梦想和情怀了,

小故事,大教训,少走弯路,不掉进坑里,是我们的初衷。

亲爱的三农回乡创业的朋友们,是否能给你提供一些帮助,如果能给你一些帮助,给一个点赞吧,

如果觉得能够帮助到身边的朋友,就转发给他哦,这也就是《三农创业坑》的最初出发点,本文章原创,请监督版权,谢谢!


馒想你


这个问题提的很有讽刺的味道。不过我喜欢。

社会是发展的,人也是在变化的。70后不会种地吗?好像会种地的人确实不多。但是你发现没靠种地发了家,致了富的好像都是70后这帮不会种地的人。这到底是为啥呢?

这叫新时代的新农民。他们把种地当产业来做。不理解是吧?我给你打个比方。

比如我想种桃子致富,但我家只有十几亩地,赚不了啥钱,而且我也不会种地。既然要赚钱我就得大面积,于是我承包了两百亩桃园。这下该种了。第一我不会种,第二就算我会种,这么大面积我也种不了。咋整。雇人种啊!你不会有人会吖。

我主要负责管理好桃园,销售好桃子就可以了。管理桃园不懂技术,我请教懂得人吖,我百度进技术群研究学习吖。现在知识都共享了,我会利用吖。

最后销售也学习吖,商业化运作。

一年下来一亩地赚个万二八千多不存在问题。抛去人工费,种地费我依然赚大头啊。

总比守着自己家那几亩地种地强吧!所以你放心拉,一代更比一代强。上一代永远看不惯下一代。 喜欢点点关注哦


小白寻味乡村


问:20年后,农村的七零后,老了又不能种地了,该如何养老?

现在的七零后们,大概都是40多岁了,20年后,都是六七十岁的老人了。过去的农村人都说养儿防老。看来养儿防老这条路,在七零后的身上是不太可能的,因为七零后的家里大部分都是一个孩子,很多家庭没有儿子,所以靠养儿防老这条路,恐怕是有点儿行不通。


现在的七零后正值壮年,不管是出去打工,还是留在农村种地,这个年龄还算年轻,也还都可以。20年以后,老了不能种地了,养儿防老这条路又行不通,那么七零后们靠什么养老呢?我想办法总比困难多吧,七零后不必提前发愁。

虽然说农村人没有退休金,但是国家的政策这么好,政府对农村人越来越关心,不用说等到20年以后,就是现在农村60岁以上的老人,国家每个月都有生活补贴。在我们这里的乡镇60岁以上的老人,每个月国家发给160多块钱的生活补贴。尽管钱算不上多,但是保证基本的温饱应该是差不多够了。到了20年以后,那时候的农村,肯定会有天翻地覆的变化,国家的政策肯定更利于农村人的生活生存。


另外,现在的农村人除了出去打工,还有很多人在经商,或者自己再干一些小买卖,其实现在很多农村人手里的钱,并不比城里人少,很多的农村人已经利用手里的钱买了保险,也有的人眼光长远,自己交钱买了退休,和上班的人一样,每个月都有退休金,他们根本不担心20年以后的养老问题。再说了,现在很多的人到城里打工,就是为了将来有一天,自己老了以后生活有保障。

在我们村里还有这样一种情况,就是村里发动所有的村民交保险,村里负责一部分,村民自己负责一部分,这样等到60岁以后,村民们每个月也可以领到一部分的钱。再加上国家每个月统一发放的老年人生活补助,所以将来就算老了,没有能力干活了,基本生活应该没有什么问题。


一品小十六


农村的养老问题一直都是受关注的,可以说农村养老难不是简单的一句话,而是一个很大的问题。那么二十年后,农村的70后老了种不了地了,他们能够解决养老的问题了吗?

二十年后,农村的70后老了,又不会种地了,该如何养老?

可以说现在的70后也是40多岁了,虽然现在还看起来是比较年轻的,但是再过二十年也到了退休的年纪了,到时候地是种不了了,摆在他们面前的问题就是养老了。

要说他们要如何养老,相信肯定是比现在的农村养老条件要好了。如今农民还是靠着养儿防老的,这种思想还是根深蒂固。而到了二十年后,70后开始养老的时候,可能这种情况就会改变了。

要知道现在的70后也是已经跟城市接轨了,很多人都跑城里打工了,也懂得了社保的重要性,可以说很多人都是交社保的。等过了20年后退休,可以说完全是交够了15年的社保了,到时候是可以靠着年轻时交的社保领着养老金了。

虽然可能一个月也是领不到太多的养老金,但是到那时候相信一个月一两千块钱还是可以拿得到 ,那样也是够农民退休后的生活所需了,不用像现在这样只能够依靠儿子来养老了。

再者就算是现在的70后还是呆在农村务农,如今也是有农村养老保险是可以交的,就算是从现在交起,也是够时间交够15年的,等到了20年后照样是可以领得到养老金的。

所以说二十年后,70后干不动活的时候,相信养老会变得更加容易一些,也要相信国家会变得更好,说不定直接就是帮农民养老了也说不定的,大家是不需要太担心的。


深山老农民


二十年后,农村的70后老了,最大的不过70岁,六十几岁的人,如果愿意种地,是还有力气种的。谁说的70后不会种地?不说70后了,80后也应该会种地,不会种地的,应该是90后还差不多。


我出生于一九七O年,老家在重庆一个偏僻小山村。但是这些年来,家家户户都通了水泥公路,网络也牵了。家乡山也青水也秀,我还很想回农村去养老呢。不单我一个人这样想,我们有些高中同学,大学同学,还设想大家一起找个地方,抱团养老。

我的初中同学大部分没有固定工作,但是因为改革开放,很少有人一直死守在山村。大家都外出打工,挣钱养家。现在孩子已经大了,有的还抱上孙辈了。每家人都在县里或市里买了房子,农村老家也建起新房,大部分人还买了小汽车。现在夏天就呆在农村,清爽凉快,天气转凉又回城里住,小日子过得逍遥自在。

咱们70后,能吃苦耐劳,又遇上了好的时代,不管种不种地,养老问题不是问题。


乡村放歌


其实农村的大多数70后都是会种地的,而且还是将来种地的中坚力量。虽然说现在以打工为主,但是他们小时候假期都要去田地里劳作,即使当时不是主力,耳濡目染总是要会一点的吧。

我小时候放暑假都是到田地里帮我妈妈种地,因为我父亲的工作单位并不放假,只有我和我妈妈种地。因为那时候种小麦要划沟,但是因为我们两人没有办法划沟,只好把麦种洒在地里,后来每年都是如此种小麦。直到我到外地工作,而家里也并没有土地了,所以也就没有再种过小麦和玉米。

农村的70后和80后大多数都是会种地的,所以也没有必要担心未来怎么种地,毕竟70后和80后的农村人或多或少的都种过地。

其实70年是承前启后的一代人,刚刚步入社会后也是发展最快的时候。如果在那时经商,大多数都过的比较富裕。如果仅仅只是打工,那时的工资真心不高。如果没有算错,那时70后上家高中或初中步入社会的是大多数,仅有极少数的人才可以考上大学。而步入社会打工的时候工资也不过二三百元。


十方印记


农村的六零后柒零后老了种不了地了怎么养老,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最起马社会还或多或少给了一些平台比如土地包产到户从一零年开始有了交新农保的政策,到老了也有一二十年的个人帳户的养老金,再加上这些年他她们也有些收入,养老的问题不太大吧,你应该想想.说说三零.四零.五零后的老农民现在怎么养老,过去的几十年里他她们在大集体里生活基本上过的是吃不饱肚子的艰苦生活,社会也没有给他她们交养老金的平台,个人帳户的养老金微呼其微,怎么解决才是当前农民的最大的难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