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4 比艾滋病、黑死病還可怕,這瘟疫能輕易摧毀人類文明……

比艾滋病、黑死病還可怕,這瘟疫能輕易摧毀人類文明……| 尹哥書評

比艾滋病、黑死病還可怕,這瘟疫能輕易摧毀人類文明……| 尹哥書評

書名:《大流感:最致命瘟疫的史詩

譯者:鍾揚 趙佳媛 劉念;校對:金力

出版機構: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類別:病毒學

尹哥評分:8.5

“七年磨一劍”。在本書後記中,作者特別描述了這一點,原計劃三年寫完的書,最後卻用了七年時間。在閱讀的過程中,你會發現,這是一部史料翔實、誠意滿滿的大作,一百多年前的細節故事,如果不是經過反覆查證,是難以寫得如此豐滿而發人深思的,堪稱病毒學相關的大作。

《哲人石叢書》這一套書經典頗多,所以譯者也都相當出名,比如業內欽佩的復旦大學的鐘揚老師(可搜索“鍾揚 種子”看其對植保工作做出的貢獻),校對工作則由大名鼎鼎的復旦大學副校長金力院士完成。這樣的團隊,確保了

全書行文無論是準確性或是文采都是上佳之作。

大流感指的是1918~1919年橫掃世界的那次流感大流行,亦稱“西班牙女郎”。過去估計這次流感導致的全球死亡人數約2000萬,而隨著越來越多資料的問世,目前權威估計數字為5000萬至1億。這個數字不僅高於歷年來命喪艾滋病的人數總和,更遠超中世紀黑死病所造成的死亡人數。知道這段歷史的人很多,描述這段故事的書籍也不少,但在這本書前面,似乎還是單薄了些。曾自以為很瞭解這段歷史的我,也依然從中又知曉了很多故事,亦受到了很多啟發。

全書約500頁,十個章節:鬥士、蜂群、火匣、起始、爆發、瘟疫、競賽、喪鐘、苟延、終場。與其他描述方式相比,這本書有所不同,不是一開頭就引入到這次瘟疫本身,也不是像一般的敘述方式那樣從歐洲談起。筆者恰恰是從美國開始著筆,從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醫學院的建立出發,通過闡述一次大瘟疫的前因後果,展示了二十世紀前後三十年內人類醫學史的進步歷程。從巴斯德到弗萊明,這半個世紀,是人類認知真實世界微生物的時期,歐美群星璀璨,發現日新月異。

從疫苗到抗生素,這些生物技術帶來的是人類壽命的普遍提升,每每讀起這一段歷史,猶如閱讀生命科學的《三國演義》,時時酣暢淋漓又不免偶爾扼腕嘆息。

以下列舉幾個精彩點:

P104-105,用非常形象而簡練的語言描繪出流感病毒入侵細胞並進行復制、擴散的微觀狀態,真乃科普語言之“絕妙好辭”。

P189,“世界第一次人體實驗”,嚴格來說是為了公眾或科研目的的第一次試驗;如果說第一次人體實驗,據我所知,至少在康熙得了瘧疾之時,就已經有小太監們“以身試瘧”再服用奎寧(金雞納霜),先行試藥才敢在龍體上使用。

P271開始,講述了菲佛發現了流感嗜血桿菌的故事,這裡還特別加了一句“他已經60歲,變得有些傲慢了”。他確實在很多流感病人身上都發現了流感嗜血桿菌,但今天我們知道這次流感的起因是流感病毒而不是細菌,這僅僅是併發或者關聯關係。想想2003年的SARS,一開始我們也因為發現了支原體而沒有懷疑是病毒,從而走了幾個月的彎路,歷史何其相似!“科學讓我們保持懷疑”,“愛吾師,但更愛真理”。

P368,在病因未明之時,一堆名醫也是拿著化學、草藥甚至巫術一頓亂治,我相信今天的腫瘤治療也依然存在此類亂象。

P381,“在短短几個星期的時間內……文明將輕易地在地球上消失。”

P486,“當權者必須珍惜公眾對他們的信任。正途就是不歪曲真相,不文過飾非,也不試圖操縱任何人”——用林肯的這句話,概括出政府在公共衛生危機中應持有的態度。

因為此書成書於2004年,中文版首印是在2008年,所以部分內容需要稍微更新下:比如流感目前已經從ABC三型,擴展到ABCD四型(中國稱甲乙丙丁,其中丁型目前僅在豬牛間傳播),而最嚴重的甲型流感其病毒亞型也從原來的15種HA(血凝素)基因和9種NA(神經氨酸酶)基因,擴展到了今天的18種HA基因和11種NA基因(包括從蝙蝠體內鑑別出來的)。

【聲明】生命科學與基因技術正在高速發展,針對同一研究課題,不同團隊的研究結果存在差異甚至相悖的可能。另受本人知識結構及參閱資料準確性的侷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歡迎讀者隨時糾錯並參與討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