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为什么有人说双离合的车子不好?

隋勇亮


因为容易坏,所以不好,

其实好的双离合换挡很快也很省油,开起来相当的有乐趣,但是就是容易坏,这和双离合本身的结构有关,市面上大众集团的双离合做的最好,早期干式双离合由于在低速频繁换挡时产生许多热量得不到冷却,时间长了容易出问题,现在湿式的要好很多了,

至于其他品牌特别是国产双离合还是做得不够好,因为这种变速器门槛低,成本也不高,所以很多车企要不选择了它。


战火飘香qwer


其实对于双离合变速箱来说的话,即使到现在仍然有很多人会觉得双离合变速箱可靠性会比较差,故障率比较高

首先为什么会有人觉得双离合变速箱的车子不好,其实主要就是由于双离合变速箱在最开始甚至是现在它的故障率都偏高

比如在最早的时候搭载双离合变速器的大众汽车,就经常出现特别严重的问题!比如换挡严重顿挫变速箱,异响变速箱跳档,甚至有无法挂入档位,车辆无法正常行驶等等问题

当然这是大众总理和变速器最早期出现的一系列故障现象,但是在现在都慢慢的得到了解决,现在随着双离合变速箱技术的改进,双离合变速器也变得越来越稳定了,所以我们很多人觉得搭载双离合变速器的车不是很好,就是因为早期双离合变速箱故障比较多,给人们留下的印象不好而已

但是现在对于性能最好的变速箱来说,还是只有双离合变速器属于第一梯队!它有着非常快的换挡速度,非常高效的传递效率!能够让我们的汽车达到更高的性能!

但正因为这样双离合合变速箱它的保养成本会比较高,我们需要在一定的时间内去匹配已经磨损的双离合片,否则我们的离合片有一定磨损之后间隙就会变大,换挡就会出现顿挫,而且我们高效的双离合片是需要进行更换的!

所以在我们装了以后变速器早期的非常多问题出现,以及它的不稳定性,不可靠性,加上他后期的维修保养费用比较高,所以让大多数人都觉得双翼和变速器不是很好用,因为大多数的车主来说的话,还是想要一个比较稳定可靠,自己使用起来一劳永逸的汽车系统,而双离合变速器经常出问题,后期还需要经常的去维护保养,所以就让大多数人都觉得双离合变速器不是很好


汽车风云榜


双离合变速箱的“形象”差是必然的,扭转形象需要时间

DCT双离合是一种比较特殊的自动变速器,是基于AMT机械自动变速箱打造的升级版,而AMT是基于手动变速箱打造的入门级自动变速箱。所以分析双离合的优缺点需要从手动变速箱着手,关键词为「干摩擦式离合器」。


第一节:手动变速箱传动与结构特点

MT_manual transmission释义为手动控制变速器(箱),换挡的方式非常简单,只需要踩下离合器分离发动机与离合器的连接使变速箱失去动力,此时通过换挡杆操控齿轮组切换档位实现不同的传动比。整个操作流程的关键点在于离合器踏板的控制,在正常释放状态下实际为离合器最“紧密”的结合状态,通过离合器压盘压住离合器片与发动机飞轮结合;在重压之下两者之间的摩擦力会非常强,发动机飞轮主动动力输出端则能带动离合器以相同的转速旋转,通过离合器输出轴的转速将动力传递给变速箱,这是正常的传动流程,结构参考下图。

众所周知MT变速器的离合器总成是损耗件,之所以会损耗是因为起步时需要半联动。所谓半联动指踩下离合器踏板使其分离之后缓慢抬起,抬起的动作是逐渐释放离合器压盘压力的过程;而压盘压力越大则飞轮与离合片的摩擦力越大,直到完全松开踏板才能实现两者同速转动。

半联动则会使两者以不同的转速运转,飞轮作为动力轮则等于在打磨离合片,离合器正是这样损耗的;至于为什么需要以损耗离合片的半联动方式起步,简而言之是因为起步时发动机转速低,瞬间输出的扭矩无法驱动车辆行驶;需要以打滑传动的方式缓慢蓄力克服行驶阻力,实现平顺的起步。


第二节:AMT机械自动变速箱与双离合变速箱的关系

手动变速箱的操控是有一定技术难度的,如果控制不好半联动的时间与强度,离合器片则会快速的磨损。为了延长离合器的使用寿命,同时为降低变速器的操控强度,AMT变速箱出现了;这种机器是通过电机电控系统综合多个传感器实现自动换挡,其原理为变速箱TCU控制程序仍为应该换挡时,通过电控系统控制电机分离离合器并操控齿轮组换挡,说白了就是用机器替代人工的换挡操作。

AMT变速箱的原理就这么简单,但是能够做到合理的控制起步半联动时间,以相对笨拙接近新手司机的稳健换挡状态切换档位并控制离合。这种设定能有效延长离合器使用时间(针对新手),同时也还是先了RNDM的自动操作方式。只是AMT为了保证稳定与足够理想的耐用性,其换挡积极性总被调校的很低且换挡速度比较慢,这就导致了换挡过程中发动机转速快速下滑,切换前进挡之后出现瞬间的发动机低转速制动(顿挫),AMT的用户体验确实一般,于是出现了DCT。

DCT_dual clutch transmission,释义为两组离合器的变速箱,这是区别于AMT的定义。因为AMT与MT手动变速箱相同,只有一组离合器;而双离合则是由两组离合器控制两根输出轴,在不同的输出轴上安装1/3/5/7和2/4/6/8奇数与偶数前进挡。在换挡时会让两组离合器同时半联动并控制输出轴动作,在分离前进挡的瞬间做出预结合的动作,也就是说分离的瞬间后就能结合新的档位,这会大大缩短换挡时间,理论上换挡自然不会有顿挫了,但这也带来了严重问题,参考下图。

两组离合器同时做出半联动动作,等于两组离合器的同步磨损;而为了实现高效传动又刻意提高了换挡积极性,于是半联动的频率也会比AMT变速箱高很多。结果则导致了离合器快速磨损并产生高温,温度超过200摄氏度会降低离合器摩擦片的摩擦系数,此时换挡顿挫与动力损耗会很严重;温度超过300摄氏度则会对摩擦片造成不可逆的损伤,但在拥堵道路中高频率半联动与换挡可使离合器轻松超过300摄氏度,于是双离合器的耐用性则变得非常非常的差。

自此双离合变速箱的口碑雪崩了,即使换挡速度快能实现平顺,但在低速驾驶时一旦离合器高温则会出现更严重的顿挫;同时离合器总成的损耗速度过快,更换总成的成本又比较高,用户体验可以说是非常的差。不过这些都是老黄历了,因为双离合变速箱的离合器不仅只有干摩擦式了;为提升离合器的耐用性,全新的双离合变速箱将离合器固定在油腔内,通过变速箱油的流动实现润滑与散热,自此离合器总成的耐用性有了倍数级的提升;那么在耐用性足够理想且温度可控的前提下,DCT自然能体现出换挡速度快的优势,对于车辆加速的流畅性会有很大程度的提升。

总结:DCT双离合变速器早期的口碑差是因为离合器为干式,后期升级为湿式后则成为优秀的自动变速箱;但因为早期干式的影响实在太大,且现阶段仍有少数低级车企还在使用这种变速器,所以双离合口碑仍旧不是很好。只有到干式双离合完全绝迹之后,湿式双离合才能成为继AT之后第二大被普遍认可的类型。




天和Auto


任何的新鲜事物都不会被人们所看好的,这是必然,想让人接受需要过程,以及自身的不断更新换代,力求完美,这样才不被世俗淘汰。

7速DSG大行其道时at变速箱还是保持在6档,到DSG逐步成熟了,6档at变速箱就是淘汰之时了。其实at与dsg的换挡模式和原理是大同小异的,可以说dsg是升级版的at变速箱。早期由于干式和硬件设施跟不上配套所以导致了很多的毛病,旧款的途观一度要换装6at变速箱了。大众最终还是坚持了下去。

就好比三缸发动机一样很多人都吐槽,什么物理性质,和天生抖动,等等。我承认我也有吐槽过,目前我还不会接受三缸发动机,但是这并不阻碍三缸发动机的发展啊!福克斯一样的买,英朗还是一样大卖。

双离合变速箱是我开过这么多车当中提速是最好的没有之一,1.4T的奥迪A4L很多人都以为奥迪太不厚道了,是有点不厚道,但是它这套动力总成把A4L的售价拉低了入门啊!而且完全感觉不到是1.4T的小排量发动机。我开车比较毛躁,天籁是我最不喜欢的车型之一。我开过的日系车中基本都是大踩油门有迟滞的。






用户127193481485447


双离合又是大众为国内用户量身定做,无底线秀下限的东西,特别是干式双离合,大众都可以这样,国产为什么不能跟风呢?带坏了行业风气。原理真不愿意再说了,楼上有好多解释的很清楚的帖子。我再就给大家介绍省钱路吧,大众车主完全可以买手动挡,再去某宝买个自动档把头,省钱又有面子反正双离合堵车也是要手动换挡城市你就放二挡轰,高速又不需要频繁换挡,即使车里油人也看不出来。


善言者蔽


第一,低速容易有顿挫感

第二,干式传动效率最好,成本低。但堵车时温度容易过高,降低摩擦片寿命。有条件还是考虑湿式的吧!

大众在双离合里走的比较远


芙蓉胖胖


双离合多半是中低档的车,所以大家感觉不好,其实它有好多优势,个人家庭用经济实惠


20多年修车经验的李子


不是有人说双离合不好,是双离合不好才有人说。


用户796667834269


到了保时捷级别就不会说双离合不好了,特别是f1,杠精就说这价钱能不好吗?一个变速箱都能买你不止一辆车


金毛猫猫sunny


听蝲蝲蛄叫就不种地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