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傣族過年放高升:幾十斤的火箭衝上天,比禮花要有氣勢


傣族過年放高升:幾十斤的火箭衝上天,比禮花要有氣勢


很多朋友看到西雙版納疫情清零的消息後,在我們官方微博上發信息,問什麼時候可以來版納。


如果不出特殊問題的話,再過幾天,大家就可以過來了。


也有朋友發信息,問我們版納潑水節除了潑水還有什麼好玩的。


傣族過年放高升:幾十斤的火箭衝上天,比禮花要有氣勢


其實,潑水節是傣歷年,與漢族過年一樣隆重。


潑水節好玩的事情有很多,潑水只是其中之一。


很多遠方的朋友只知道傣族有“水”的柔情,卻不知道我們也有“火”的激情。


聊到這裡,你們會想到,會不會是放禮花,放鞭炮?其實,比禮花、鞭炮還要刺激和好玩。


這就是放高升。


傣族過年放高升:幾十斤的火箭衝上天,比禮花要有氣勢


一聽“高升”很多公務員系統的朋友一定不淡定了。


不錯,這裡的“高升”與系統裡的高升是一個意思,也有類似的寓意。


只不過,一個是靠個人能力高升,另一個是靠火藥高升。


關於高升,先聊一個動人的傳說。


帕雅宛傳說


高升,傣語叫“棒菲”。


傳說放高升是為了紀念因查清人間災難根源而撞死在天庭門前的帕雅宛而舉行的。


帕雅宛在傣族的歷史中是傣族人民的英雄,傣語的意思是“太陽”。


在凶神捧瑪點搭拉乍降災人類時,他用木板做翅膀飛上天宮向天王英達提拉報告災情,揭露凶神惡行。


飛入天庭時,他不慎撞到天門而死,帕雅宛的靈魂便成為傳遞天地人間信息的使者。


傣族過年放高升:幾十斤的火箭衝上天,比禮花要有氣勢


每當新年來臨,帕雅宛都要帶著當年的氣候信息返回人間,使人們預知當年的氣候特點,據此安排好農事活動。


每年的潑水節人們都會通過放高升來紀念這位英雄。


高升的種類


高升是由竹子等天然植物和火藥經過多道工序製作而成的火箭。


傣族人民會在逢年過節和重要儀式上使用高升作禮花,增加節日氣氛。


傣族過年放高升:幾十斤的火箭衝上天,比禮花要有氣勢


以西雙版納勐遠仙境周圍村寨製作高升的情況為例,大致可以把高升的規格描述為:大的高升重數十斤,長7-8米,而小的僅有幾兩重,1米長。


傣族過年放高升:幾十斤的火箭衝上天,比禮花要有氣勢


同時種類根據個體可分為:單個高升和多個組合為一體的高升。


按引火點燃方式可分為:一次性引火點燃和多次竹筒內引火點燃的高升。


高升的製作方法


高升製作是傣族一項歷史悠久的傳統工藝,蘊含著傣族祖先們所創造的古老科技原理,體現著傣族先民的智慧和創造力。


傣族過年放高升:幾十斤的火箭衝上天,比禮花要有氣勢


高升製作要經過採竹料、曬竹料、捆紮竹管、填充火藥、安放導火線、捆紮尾竿等步驟。


(1)採竹料


做高升的主要材料就是竹子,傣族地區盛產竹子,所以竹料來源較充足,竹料一般要選用直徑在10 釐米以上,大小不等的竹子才能滿足製作高升的需要。


傣族過年放高升:幾十斤的火箭衝上天,比禮花要有氣勢


(2)曬竹料


砍來的竹子一般帶有水氣,較潮溼,因此要先晾曬。


傣族過年放高升:幾十斤的火箭衝上天,比禮花要有氣勢


晴天時,只需曬一天即可;若是陰天,就得好幾天,甚至要用火將竹料烤乾。


(3)捆紮竹管


用粗麻繩從頭到尾緊密纏繞在直徑為10 釐米、長約35 釐米的新鮮竹管上,這一步驟是為了防止填充火藥時竹管開裂。


傣族過年放高升:幾十斤的火箭衝上天,比禮花要有氣勢


(4)填充火藥


白火藥要經過捶打併摻入一定量的鐵渣和硫磺,通常是每公斤火藥放入2 公兩硫磺和少量鐵渣。


傣族過年放高升:幾十斤的火箭衝上天,比禮花要有氣勢


火藥要填充緊,因此要用一鐵圓鑽往竹筒裡壓碾、壓實。


高升能否升空最關鍵的就是這一步驟。


(5)安放導火線


填充好自制火藥後,就可以安裝導火線了。


傣族過年放高升:幾十斤的火箭衝上天,比禮花要有氣勢


導火線外面要用綿紙纏裹,以加快燃燒速度。


(6)捆紮尾竿


最後用粗麻繩將一根長約三四公尺的竹竿捆紮在竹筒尾部,起到平衡作用。


傣族過年放高升:幾十斤的火箭衝上天,比禮花要有氣勢


同時在竹筒周圍再捆綁五六個酒杯粗的空竹管,並安裝一個木製掛鉤以掛搭在高升架上。


這樣,高升就製作好了。


看似簡單,實際上工藝格外複雜。


在勐遠仙境的周邊村落,能製作高品質高升的匠人並不多。


放高升


傣歷新年前夕,勐遠仙境周邊的各個村寨都會提前到趕擺的地方搭起高升發射架,在趕擺的當天,人們都要穿上節日服裝,敲鑼打鼓,唱著高升歌,跳著傳統的民族舞蹈,抬著高升走入趕擺場,進行放高升活動。


傣族過年放高升:幾十斤的火箭衝上天,比禮花要有氣勢


放高升的時候以寨為順序來燃放高升,寨與寨之間相互比賽誰的高升放得更高、更遠和更響。


傣族過年放高升:幾十斤的火箭衝上天,比禮花要有氣勢


高升被點燃導火索之後,火藥燃燒產生了強勁的推力,將竹子推向高空中,可崩上數百丈的高度,竹子吐著白煙,發出嗖嗖的呼嘯聲,高升升空的瞬間,也在空中噴放出絢麗奪目的煙火,此時地面上人潮湧動,人們載歌載舞,歡度新年,熱鬧非凡。


傣族過年放高升:幾十斤的火箭衝上天,比禮花要有氣勢


人們希望災難和疾病隨著高升一起被帶走,而新的一年風調雨順,五穀豐登。


高升製作是傣族一項歷史悠久的傳統工藝。


每逢傣歷新年,放高升都是西雙版納傣族群眾必不可少的活動,在表達人們對新一年的美好祝願與期待的同時,也為節日增添了愉悅的氣氛。


傣族過年放高升:幾十斤的火箭衝上天,比禮花要有氣勢


隨著現代文明慢慢進入傣族村寨,製作高升的傳統匠人數量也慢慢少了。


為了保護這項傳統技藝,傣族高升於2009年入選了雲南省第二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傣族過年放高升:幾十斤的火箭衝上天,比禮花要有氣勢


經過十多年的努力,這項技藝依然在版納的土地上散發光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