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学过西医又学中医的人,你觉得西医的哪些学科、知识对学中医的帮助最大?

洛雅水晶


中医西医或者其他什么医,都是目标治病救人,介入点不同,理念不同,都有效的解决了一些病症,都有无力改变的东西,中医治疗为主要手段的可以借鉴一下西医的生理解剖,病理诊断治疗,医药等,但是学中医必须转变思路,把人当成一个整体,与天时地利人和有关,知道人的正常状态,通过四诊觉察不正常状态,把人体不正常的利用针灸按摩药物调理祝由等调理正常,


l678


俺表哥学的西医骨科,刚刚回来参加工作时非常看不起民间土方,每每有农村人边用土方边找他治疗时就非常生气,后来被打过几次脸后再外面虽然还嘴硬,但跟我们一起吃饭的时候倒是实话实说,说传统医学还是有些门道的。到后来居然买了几本中医骨科的书在家自学,现在已经是科主任了,但中医的功底还是不扎实,(估计是一直用西医的思维学习中医,学中医可要深厚的传统文化基础。),永远只能开三个固定的药方,有一个方子居然是用大量绿豆,这是一个农村人教他的,据说对伤后抑制肿涨痛疼和恢复效果明显。不管怎样,中医已经在他的认知中是接受了的。


鬼谷子大人


首先我要说,中医与西医两个系统,不能混为一谈。中医是治病救命,西医是治病救人,这两个关键词很为复杂,既不能说破,又不能不说。但是你要说到学过西医又学中医的人,我敢肯定的讲,此人一生西医西医不成,中医中医不成。你要问说为什么?西医与中医结合不治病很好吗?其实不是这样说的,所谓西医的理论,头疼治头、胃疼治胃、脚疼治脚,一个西医大夫学了一辈子,干了一辈子西医,还是专家,或者是院长,直至到死他都不会知道他的病是怎么得的,为什么要有这样的病,为什么造成这样的病。但真正的中医治病,首先要治的就是为什么造成这种病的根源,一般的情况来讲,头痛意味着肝、胃、脾功能有问题,这问题解决了,病也就好了。

为什么说学过西医的人再学中医,学不了,或者是说西医也不成,中医也不成呢,因为一个人学东西,基础理论知识,已经灌满了他的思想理论概念,你再想用新的知识,正确的理念往里灌,就灌不进去了,即便是硬装进去,也是个乱七八糟的概念了,所以说我还是劝他最好还是做好西医吧,起码几十年之内西医不会灰飞烟灭的。如果说你非要学中医,那我就劝你找一个医术比较高明的民间大夫,学习一技之长就可以了(按西医的话分内科,外科,妇科,皮肤…)。


饒通州


解剖学,统计学。英语。哲学

中医需要更多支持。但是同敌人战斗需要武器啊。统计学,英语就是武器。

一般来讲,要想真正学好中医要彻底把以前学过的东西忘掉。因为中医是我国先民在与疾病斗争中形成的自成系统的体系。

学过西医的人的毛病就是凡事喜欢问个为什么。

然而中医恰恰是多问几个为什么,就学不会了。因为你的信念不够坚定了。在临床的时候,动作就会变形。

我因为家里都是西医,所以下定决心要跟他们不一样。

即便转学了中医信念也很坚定。所以这关过的很快。

然后我就发现解剖学有大用。这里的解剖学,不是课堂那种。看看书就可以。而是要实际剖死人。分析患者死因,及变化规律。大概剖个几十人吧。功夫就练成了。

现在好多医生练不出来,也和这个事情有关系。我后来接触到了一些民间高手,才知道民间也是要过这关的。反而是学院派,中医药大学的学生失了精髓。(要一边剖,一边思考,大卸八块谁都会)

统计学和英语是武器。他们是没有偏向的。

最后的哲学,则是西医没有,中医有。并且最终的pk

哲学的终极问题是我是谁,我在哪里,我要到哪里去。

要想知道中医在哪里需要一个参照物,原先我们是跟自己比,跟汉,唐,宋,明,清比。

现在有了现代医学,很多事情就很清楚了。


逍遥药师


中西医结合之路,现在一些人觉得西医可以开中药方,或中医可以做开西药就是中西医结合了,我认为这是个误区,比如,恶寒发热,咳吐白沫,体痛无汗,乏力,中医以麻黄,杏仁,桂枝,党参,生姜,干姜治疗,而如能西医就可以简单的服用阿斯匹林加B1就可以起同样作用。而中医诊断气滞血瘀形成良性肿瘤也可以用西医摘除。这才是中西结合,发挥西医优势,总之很多方面,在此简单一说,希望中西互借优势达到治病目地。


用户9610265037192


把西医学好,尤其是解剖学,神经解剖学,生理学,免疫学,病理生理学,中医学基础,大内科大外科,放射诊断学,超声诊断学,化验诊断学,急诊医学之后(平均分要88分以上)。再学习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针灸大成,易经(至少10年)。要有高人代教,聪明头脑,大爱精神。


姚研究


如果一个临床西医执业医师要学中医肯定是西医的250,如果一位宇航员要去学赶牛车,肯定他永远不会再飞兰天。


医林剑客


朽翁是学西医的,但又自学中医。朽翁对中西医都赞许。但学医的必须明白,西医的名词概念与中医并不等同,不可胡塗混用。西医的免疫力与中医的气机畅通不是一回事。这如同西方水粉画、油画与中国文人画的审美属性不可用同一概念肯定与否定一样。如果想当好一名真正能熟练驾于及应用西医与中医治疗手法的名医。那就必须明白,耍将中医与西医在概念上的差异时刻理清,切不可混为一谈。学中西医就象学美术画画。必须釆用潘天寿的中国画与西洋画门派不同,两派应拉开距离,按各自门派行事。否则就谈不上中国画与西洋画互学交流了。这就是为何,解放后,周恩来总理将绘画分为西洋画为主的中央美术学院与传统中国画为主流的中国画院。同样,医院也被分为西医医院与中医院。但当代中医学教育失败,毕业后的医生都亲西医鄙中医、中西医概念混乱,普遍用西医术语套述中医,导致现在的中医院只是掛着中医牌子,但实质已被西医彻底蚕食化的西医医院而巳。这是中国传统医学的悲哀啊?在当今,学医者若西医中医治疗手法都通都会用,就必须理清门派,否则就只是一名中西不分的胡塗医罢了!


随心所欲不系舟


作为中国医生应该都要掌握中医和西医,诊断用西医方法,治疗药用中药,用西医理论指导中医,用中医原理服务西医。西医诊断以细胞水平,经常误诊,中医症状诊断水平,从来不误诊,症状治疗不错。很多病西医无可奈何,中医几天就治好了,如口唇炎,盗汗,干燥症等。为什么中医生越来越少呢?中医学院教育有问题,培养学生考医师资格证是可以的,诊治确不如意,找工作难,改行多。


用户1667712437391


现代医学是一门建立在“自然科学”体系基础上的”生命科学”的知识体系。它涉及到“数学丶物理学丶化学丶生物学和人体生理结构”,也包括”伦理学丶心里学”等社会科学(或人文学科)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知识体系。

”传统中医”是建立在“阴阳五行”为主的古老哲学体系之上的,别的我就不多说了,以免陷入没必要的争论。那么在中国特色的人文环境和浓厚的传统文化丶民族情感等因素作用下,”西医”(现代医学)学点“阴阳五行”的中医观还是有很多好处的。

其一,在沟通上医患双方更易相互理解。比如,患者是上呼吸道感染,别管他是啥感染,细菌还是病毒,你用一堆科学术语很多人也弄不明白,还生出奇奇怪怪的问题一大堆。你看中医师,摸摸脉丶看看舌,”受寒”丶”伤风”或“暑湿”丶或“阴虚”丶或“阳虚”等,你说怪不怪,就两字,患者就理解了,没有一大堆问题纠缠你。又比如,口腔等炎证丶溃疡,还是两字“上火”,原来”上火”,牛黄解毒片,部分患者自已都知道买啥吃了,多简单。

其二,医学术语更易接受,比如上面说的“上火”丶”有寒”丶“湿气”丶阴虚丶阳虚等等,它不科学,但历经数千年文化传承,但是大字不识的老农都懂。尽管你仍然让他去拍片丶CT丶化验,也乐意接受,也不拒绝吃西药,还美其“中西医结合”疗效显著。

够了,这两点就够了,哈哈哈,好处不就在这里么?所以,现代医生们学点“中医理论”用“中医术语”好处大大的,有西医大夫的朋友们去体会下吧。而中医师学现代医学,用现代医学手段治病都能得到双方满意的结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