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著名科学家、北京理工大学教授于美文先生逝世,享年97岁

著名科学家、北京理工大学教授于美文先生逝世,享年97岁

著名科学家、北京理工大学教授于美文先生逝世,享年97岁

  我国著名光学信息处理学科专家、我国光学仪器学科奠基与开拓者之一、北京工业学院军用仪器专业(现北京理工大学光电学院前身)创建者之一、北京理工大学光电学院教授于美文先生因病医治无效,于2020年3月3日21:32在北京逝世,享年97岁。

  于美文,女,中共党员,1922年5月出生,山东省安丘人,1948年10月毕业于西北大学后参加工作,任甘肃科学教育馆干事,1950年9月进入华北大学工学院(后北京工业学院,现北京理工大学)工作,1953年参与军用仪器专业创建工作,历任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1978年开始招收硕士生,1983年由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聘为全国第二批军用光学(现光学工程)学科博士生导师,1984年开始培养我国学位制度恢复后的早期博士生;长期从事物理光学和光学全息学科的教学与科研工作。1986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91年9月退休。

  于美文先生热爱祖国,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忠诚党的教育事业,长期在一线从事教学、科研工作。她对工作认真负责,刻苦钻研业务,理论联系实际,一直坚持在实验室从事全息实验工作直到退休。她工作中勤奋求实,作风严谨,已于律己,时刻以国家、学校和集体利益为重;她个人生活俭朴,和蔼可亲,平易近人;她视教书育人为天职,关心青年教师成长,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优秀学子,1983年获“国家机械委教书育人优秀教师”光荣称号,1991年荣获“国家教委从事高校科技工作四十年成绩显著”表彰证书,1992年开始享受国家特殊津贴。

  于美文先生所创建和领导的光学全息教研室(403教研室)在国内全息学研究方面处于领先地位,在国际上也享有声誉。她主持研制的JJY型全息摄影光学玻璃均匀性检查仪,为我国首次将全息干涉法用于测试仪器,于1983年获兵器部科研成果四等奖;所研制的索列尔补偿器填补了国家空白,于1979年获北京市科技成果三等奖;领先于国外两年,创造性地将维格特效应用于黑白图像的假彩色编码,于1983年获北京市科技成果二等奖;构建完成大面积全息图像处理系统,在将彩虹全息术应用于图像显示方面开创了新的途径,于1990年获机电部科技进步三等奖;她领导实验室研制了当时国内最大的彩虹全息三维显示图。

  于美文先生全身心投入教学和科研工作,主持完成多项研究课题并多次获奖,在国内外著名期刊与重要国际学术会议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于美文先生自1955年开始编写《物理光学》教材,1964年被全国光学仪器专业仪器教材会议评为通用教材蓝本,80年代在国内最早编写《光学全息及信息处理》和《全息显示技术》两部研究生教材,是国内光学全息术领域最早的专著,其中《光学全息及信息处理》1988年获国家教委优秀教材奖。于美文先生曾担任国家科委发明评选委员会评选委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光学学科评审委员、中国光学学会全息与光信息处理专业委员会委员。

  于美文先生为我国光学信息处理与全息学科领域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为我校光电学院与光学工程学科的创立、发展和壮大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奉献了毕生的精力。她的助手与学生为推动我国全息防伪产业发展、最早引进大规模全息防伪生产线以及在国家高端印钞防伪技术发展所作的贡献,也无不凝聚了她的心血。

  于美文先生病重期间及病逝后,光电学院领导和于美文老师的同事与学生们曾多次前往探望并对其家属表示慰问。遵照于美文先生生前遗愿,丧事从简,不举行遗体告别仪式。

  于美文先生的不幸病逝,使我们失去了一位优秀党员、优秀老师、优秀同事。她高尚的科学品德与思想境界、深厚的学术造诣、对教育事业所倾注的毕生心血,将永存我们的心中。她的精神与学问是我们永远的财富,我们永远怀念她。

  于美文先生安息!


北京理工大学光电学院

于美文先生治丧小组

2020年3月4日


著名科学家、北京理工大学教授于美文先生逝世,享年97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