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08 元宵节是中国惟一的情人节?有宋词和事实为证


元宵节是中国惟一的情人节?有宋词和事实为证

浪漫的情人节

说到中国的情人节,有人以为是“七夕”。理由自然是因为自古以来广为流传的牛郎和织女一年一度鹊桥相会的传说——可笔者以为:这不过是一个不识人间烟火的神话而已,而且充满了悲剧色彩,并不适合与温情浪漫的情人节划等号。而相比之下,元宵节的阖家团圆、男女三三两两,可自由结伴观花灯的热闹气氛堪称真正意义上的情人节。这里有宋词名作和具体事例为证:


元宵节是中国惟一的情人节?有宋词和事实为证

才子与佳人

首先值得一说的是,这是中国古代诸多节日中惟一 一个对女性解禁的日子。自古至唐,到了玄宗时被称为“放夜”(放假),为期三天。“放夜”期间,不分官民、百姓,男女老少尽可观灯取乐至达旦;到了宋朝假期延长至五天;明朝为八天——这在男尊女卑,男女授受不亲的封建社会,是不可多得的两性自由接触的机会。所以,北宋欧阳修有《生查子 元夕》名作盛传于世:“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此为求爱不得之名篇;而辛弃疾又有《青玉案·元夕》脍炙人口,词末有“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千古名句——为求得至爱之名篇。同时,又被后世王国维理解为治学上刻苦钻研,下足功夫后,终于达到顿悟的最高境界......


元宵节是中国惟一的情人节?有宋词和事实为证

元宵节美食

其次,应该提到的是,在这个充满浪漫气息的节日里,确实有青年男女借此良机相识、相爱并喜结连理。比如“千古第一才女”李清照,不但有“落日熔金,暮云合璧,人在何处”的《永遇乐》名篇流传于世,她与丈夫趙明诚的相识也正发生在17岁那年元宵节观灯的夜晚。当时的趙明诚还是汴京城国子监的一名太学生,父亲是大名鼎鼎的朝廷重臣趙挺之,是一名名符其实的官二代。他因仰慕李清照的才华,让学友李迥邀请其堂妹元宵节看灯。结果才子佳人,一见钟情。此后数日,趙明诚挖空心思地编出一副字谜向父亲谎称梦中所得,让其帮助破解,原句是:“言与司合,安上已脱,芝芙草拔”——即“词女之夫”。趙挺之当然明白儿子对他的耍的鬼把戏......结果一年之后,两人如愿以偿地结为连理,相携步入婚姻的殿堂,是谓一例;另外,还有唐朝的韦述在其著述的《两京新记》中有南陈的乐昌公主与丈夫徐德言生逢乱世,惟恐国破后两人失散,因而破一铜镜,各执其半,约定于次年的元宵节卖镜于都市,结果两人确实在战乱中走散,于元宵夜破镜重圆......

凡此种种,难道不正可看出:元宵节比“七夕”更加适合作为中国人的情人节吗?

今日元宵节,祝普天下的情侣相亲相爱,幸福美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