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6 杨振宁有何贡献?加入美籍,与挚友决裂,却为祖国保住100亿不止

《时间简史》中说过这样一句:朝向终点的永恒永远仿佛无止境般漫长。

我认为这句话可不仅仅揭示着宇宙的奥妙,它还揭示了为什么名家的求学路永远持续到生命最后一刻。

因为终点永远在前方,所以道路没有长短之说;因为有所追求,所以永不疲惫。科学家和文学家,所以值得被人铭记的普通人,都是有自己的追求的,没有顾忌,没有人可以诋毁,没有困难可以止步,正是他们精神上给世界的贡献。

杨振宁,可以与世纪伟人爱因斯坦的成就比肩。他是前人基础上再创辉煌的一人,是能够在物理学界挥斥方遒的一人。他的不懈努力和刻苦研究,给他取得了在中国,在世界都瞩目的成就,可是却有人通过他的一些举动提出了质疑,杨振宁到底做出了什么贡献?

杨振宁有何贡献?加入美籍,与挚友决裂,却为祖国保住100亿不止

天赋极高的童年

杨振宁出生1922年,他天赋极佳,十分聪颖,其母亲在他4岁的时候,就开始早教的计划。4岁便开始认字的杨振宁仅仅用了一年的时间便学会了一千多个汉字,比大多数上小学的儿童都要厉害。

杨振宁的父亲同样是文化素养极高的人,1928年,杨振宁的父亲从美国回归,亲自带领杨振宁求学。同年,杨振宁跟随父亲前往厦门大学,读小学二年级。次年又因为工作原因,杨家举家搬迁至北京,居住在清华院中。

杨振宁的小学在厦门大学和清华大学两所顶尖的学府氛围熏陶之下,让他自己也对学习有了更高的追求。可是因为七七事变和日本侵华战争的影响,杨振宁小学毕业之后,就处在了生活不稳定,需要四处搬迁逃难的条件下。他们回归了合肥,又逃难到香港、广州,最终在昆明定居。

杨振宁的初高中生涯虽然插曲甚多,学习上却是一点没有耽误。1938年,定居昆明之后,杨振宁刚好上高二。那一年,他参加了自主招生考试,并且顺利通过考核,被西南联大录取。遵随父亲的意愿,在西南联大志愿上,杨振宁报考的是化学系。

只是说,杨振宁自己真正感兴趣的并且擅长的专业还是物理学,所以之后,又转系到了物理学院。能够整天和自己热爱的专业打交道,自然是一件乐事。杨振宁在物理系本科毕业后,又连读了物理学硕士,师从王竹溪教授。

1944年,杨振宁硕士毕业,涉足的领域也一直都是物理研究。他在粒子物理学、统计力学和凝聚态物理等领域上面都做出了里程碑式的贡献,直到1945年,奔赴美国留学,就读于芝加哥大学。

杨振宁有何贡献?加入美籍,与挚友决裂,却为祖国保住100亿不止

加入美国国籍

他在物理研究学上面的贡献就如繁星,不仅多而且每一项都闪耀!但是在1964年时,杨振宁却宣布加入了美国国籍,这一则消息迅速掀起了网友的热潮。

中国独立不久,身为国家的重要科学家却在这紧要的发展关头加入美国国籍,岂不是弃国家而不顾,典型的崇洋媚外?杨振宁出其不意的选择被广大的国民议论纷纷,引得大家嫉恨的同时,还被人质疑,杨振宁到底有哪些值得我们赞扬的贡献?

其实,提出这样质疑的,都是以偏概全,没能站在杨振宁的角度思考局势。杨振宁在物理学界的造诣和才华不仅有我们中国人赞赏,美国人同样惜才。在社会背景之下,那时的美国研究资源确实比中国先进并且完善,更何况美国还极力的邀请杨振宁加入。审时度势之下,加入美国国籍的确是杨振宁研究上最好的选择!

我想,如果是我们任何一个人,把学问放在首要位置的时候,都会做出和杨老同样的选择。

正是杨振宁当时被人非议的选择,才让他能够拥有最先进的研究方案和资源,助力他能够取得如今这样非凡的成就。每一件事情都有因有果,我们如今感念杨老,就不该再议论他的决定正确与否。

杨振宁有何贡献?加入美籍,与挚友决裂,却为祖国保住100亿不止

和挚友决裂

另外还有一件让学术界吃惊的事,那就是杨振宁和真挚好友决裂的事件。

高山流水,有伯乐相陪。知己一人,人生足矣。杨振宁也有他自己的伯乐。

杨振宁的这名好友叫做李政道,二人不仅是感情上的知己,还是学术上面力均匹敌的知音。只是这样完美搭档的两人,却好景不长的感情破裂了。

杨振宁和李政道最初一起携手,创造了不少让物理学界都乍舌的佳绩。强强联手的组合也让大家羡慕,甚至是他们所在的研究院院长都感叹道:最喜欢看到的景象,就是杨、李走在普林斯顿的草地上。两个人随时随地在一起做科学研究,不仅昭示着双方友情的深厚,更多的是在昭示他们能够创造的佳绩还会更多。

他们的研究成果是瞩目的,所以连带着他们友谊也被人广而知晓。之后两个人的神秘决裂才会被这么多的人感到惋惜和惊讶。

杨振宁有何贡献?加入美籍,与挚友决裂,却为祖国保住100亿不止

这对良人挚友在1962年的时候突然决裂,其中的原因没有人知道。但是因为实在太过突然,学术界的猜测声一直没有停过,大家猜测是因为诺贝尔奖的名声问题,也有人猜测是因为双方太太的原因,众说纷纭,杨振宁和李政道一直没有出面解释过。

杨振宁可以改国籍,可以和好友决裂,他也可以为祖国效力。

杨振宁的成就让中国子民叹为观止,大家都很期待杨振宁能够回归祖国,为中国发展提供更好的保障。杨振宁在美国,虽然处处的条件都是好的,但是仍旧思乡情切,哪里都没有自己的家乡温暖。所以杨振宁最终还是在中国飞速发展,正是需要人才的时候,赶赴回国了。

回国之后的杨振宁专注学术建设,迫不及待把自己多年的知识和经验传授给学子。他从未居功自傲,默默无闻的把毕生精血奉献给祖国建设。之后,杨振宁还在中国制造高能粒子对撞机一事上为中国节省了一百亿的开支。

高能粒子对撞机恰好是杨振宁的研究领域,他深知高能粒子对撞机的使命已经结束,中国如果这个时候制造这个,只会是劳民伤财!一句话,便阻止了一场徒劳无或的事业!

杨振宁有何贡献?加入美籍,与挚友决裂,却为祖国保住100亿不止

杨振宁对中国到底有何贡献?他对中国的贡献不止在节省的一百亿中,还在如今中国发展的任何一个小细节之中!他是高瞻远瞩的科学家,也是最深爱国家的一位国民,他证明了中华儿女拥有大智慧,彰显着中华民族的良好品德。以杨老为榜样,受益无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