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教師培訓」中小學教師培訓內容的選擇

中小學教師培訓內容的選擇

高江海

摘要: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培訓內容應圍繞學生學習的教材教師教學方法教學研究學生學習中的困惑來選擇內容。培訓要與教學密切相連,要注重實際效果一切落實到教學服務中

關鍵字:培訓內容 教材教法 教研解惑

進修學校(教師發展中心)的服務對象是中小學教師,一個縣域內教育的成敗,與進修學校有著密切的關係。怎樣搞好教師的繼續教育,選擇什麼樣的校本培訓內容,是進修學校值得思考的問題。多年來的實踐經驗,我覺得培訓內容應從以下方面選擇。

一、圍繞教材選內容

教師進修學校選擇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培訓內容(主要是指縣域內的繼續教育培訓),應當結合中小學的教學實際,圍繞基礎教育開設的課程,積極組織教師參加學科培訓,因為學科知識是教師在日常教學工作中必須掌握,並有效的傳授給學生的。2000年以來,伴隨著新課程的實施,教材中的信息儲量明顯增大,一個教師單憑在師範院校學到的知識和教學參考書上的內容,遠遠不能勝任教學。學習新知、增大信息儲備量,已成為中小學教師的首要任務。引導教師學習新知,幫助教師選擇課外讀物,進修學校責任莫大。

2001年,我們在組織全市中小學教師學科培訓中,採取了以教材為依據,給老師們提供課外讀物的"菜單"(一般每個學科要提供15本以上與課本關係密切的讀物),讓他們根據自己的興趣和需要進行選擇。例如,初中語文學科,我們給老師們提供了《中外作品導讀》《歷代詩歌選》《當代散文》還有四大名著中外著名作家小說散文等書籍30餘本,讓每人選取與所講教材內容有關的8本書,要求在年內讀完,進修學校負責給教師提供借閱圖書的方便。經過一年的運作,教師們反映效果很好。一致認為,讀書學了不少知識,豐富了自己的教學內容,積累了深厚的文化底蘊。

「教師培訓」中小學教師培訓內容的選擇

圖片來自於網絡

二、圍繞教法選內容

教學質量的高低,主要取決於教師的教學方法。新課程實施以來,不少教師感到越來越不適應新的教學要求。因為原來由教師為主體的課堂教學變成了學生為主體,教師變成了學生學習的引路人,這給教師的教學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挑戰,這樣在教法上要求必須創新

選擇什麼樣的教學方法,如何運用高效的教學手段實施教學,單靠教師自身的摸索和某一學校教師內部的交流,其效果不會太明顯,這就需要進修學校通過到外地學習參觀,取得經驗,然後把先進的教育方法加以推廣。

「教師培訓」中小學教師培訓內容的選擇

圖片來自於網絡

我們在這方面的做法是:先後派教師到外省市學習好的教學方法,曾經到洋思、北京、衡水、上海等地觀摩優秀教師的上課,然後把學到的好方法在縣域內試點推廣。幾年來,我們進行了自主學習、先學後教、探究式學習、問題學習、情景教學等教學方法的實驗教學,效果明顯。下一步計劃將這些教學方法進行分析總結,結合實驗情況編印成冊,發給中小學一線教師,讓他們根據自己的教學情況選擇適合自己的教學方法,並應用於課堂教學。年末,進校將通過觀摩聽課、教師本人說教、學生議教、校長談教等,對教師的教學進行量化,以此作為每位教師的繼續教育成績。

三、圍繞教研選內容

教研是教師教學實踐的探討和教學經驗的結晶。不搞教研的教師永遠是"教書匠"。對中小學教師教學研究方法的指導,也是進修學校的一項任務。現實中,有不少教師對教學研究很迷惘,不知道怎麼搞,也從不敢涉及,認為教學研究是一件高不可攀的事,甚至教書一生也沒有敢談過自己在教學上的某一點看法,唯書本,唯傳統,年復一年,日復一日。我曾經在一篇文章中說,

要想提高教育質量,唯一途徑就是讓所有教師都有課題,都能紮紮實實去研究。因此,這就要求進修校在選擇繼續教育校本課程中,要有科研的內容,要去指導中小學教師如何選題、如何調研、如何把理論用於課堂教學。"十五"剛開始,省教育廳發放了課題研究的指導綱要後,我們就把"如何搞課題研究"列為當學期的縣級校本繼續教育培訓內容,進校教師分片到各學校講解課題研究的有關內容,幫助各學校申報課題,指導他們選擇課題主持人和撰寫開題報告,並使得課題研究順利開展。當年的繼續教育考核也就根據參與課題的程度來考核。

「教師培訓」中小學教師培訓內容的選擇

圖片來自於網絡

四、圍繞解惑選內容

新課程教學開展幾年來,無論是教學內容的開發,還是教學方法的探討以及教學研究方面,可謂是收穫頗豐,但其中的困惑也有許多。許多地區都根據自己的實際,編寫了"新課程實施中的疑問"等類似的解惑書籍,以此搭建教師教學中疑難問題解決的平臺。在教師繼續教育中,選擇這方面的內容,無疑是為教師在課堂教學中疑難問題解決的良方。我校現在已著手思考這方面的問題,計劃用半年的時間,對全市中小學實施新課程教學情況進行調研,發動教師人人寫出自己在課堂教學中困惑,並提出自己解決困惑的設想,最好有成功的案例。然後我們將對教師們的困惑進行集中梳理,找出共性的、具有典型意義的問題,聘請經驗豐富的教師,尋求問題解決的辦法,然後把它印刷成冊,以此作為教師疑難問題解決的參考書,同時也是繼續教育的校本教材。

我認為,繼續教育校本教學內容的選擇應該是和中小學教學實際密切相關的,因問題、因需要而定,要切中肯綮,要直接有助於教師的課堂教學

。一般的講,上學期以教材、教法內容為主;下學期以解惑、教研內容為主。因為新學年開始,教師更多的是熱心書本的內容,感興趣的是教學方法,到第二學期,教師就積累了一些教學經驗,同時也有了諸多困惑,需要通過教學研究來分析總結。所以說師訓部門只有根據教學實際選擇培訓內容,才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參考文獻:

1.《走進新課程》朱慕菊主編 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

2.《特色成果交流專集》(下) 深圳市羅湖區教育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