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都說前事不忘後事之師,然而日本91歲侵華老兵還對中國不死心

近代日本可謂侵略成性,隨著國家的日益強大,周邊鄰國也不斷跟著遭殃。從1879年併吞琉球起,魔爪便接二連三撲向近鄰,甲午戰爭、日俄戰爭、侵吞朝鮮半島等不一而足,1931年突然對華發動"九一八事變",6年後又挑起"七七事變",這樣全面侵華戰爭開始了。

在整個戰爭中,我們經過戰略防禦、戰略相持、戰略反攻三大階段,最終將日本侵略者趕出中國,而日本也在1945年8月15日宣佈無條件投降,這樣戰爭便畫上了句號。

常言道:前事不忘後事之師,日本既然吃了敗仗,勞民傷財,無功而返,就應該面壁思過,痛改前非,與周邊國家搞好關係,而受害國也已既往不咎,正是繼往開來,坦誠相待,互利合作的大好時機。

都說前事不忘後事之師,然而日本91歲侵華老兵還對中國不死心

然而,一位侵華老兵竟然口出狂言,毫無悔改之意,在大庭廣眾之下公開叫囂,如果兩國再起波瀾,兵戎相見,他將義不容辭,帶上刺刀攻打中國。這個老兵名叫八兒雄三郎,已經91歲,說句不好聽的話,都已是快進棺材的人了,為什麼還這麼頑固不化,對戰爭熱衷呢?

顯然,孤掌難鳴,有這種想法的人一定不止八兒雄三郎一個,必然有著一定的市場。而之所以這些頑固派還對戰爭執拗,對中國展現出咄咄逼人的架勢,應該是有因可循的。

首先,這些人還活在以往天皇的世界,願意為天皇而戰而死。早在1873年,明治維新第四個年頭,國家在推行全民徵兵制的時候,天皇便對海陸軍發出諭旨,諄諄教誨每一位軍人,要求他們以赤膽忠心和勇敢無畏報答君主。

在日本,天皇向來被灌輸為神一般的存在,是國家政治和統一的象徵,只要天皇在,國家和臣民就在。在此思想洗腦下,日軍就成了"皇軍",無條件服從服務於天皇,哪怕是非正義的侵略戰爭,也萬死不辭,衝鋒陷陣,赴湯蹈火。於是我們看到在日本發動的法西斯戰爭中,燒殺搶掠淫,無惡不作,給包括中國在內的廣大亞洲國家造成了無窮的災難。

都說前事不忘後事之師,然而日本91歲侵華老兵還對中國不死心

但是日本投降後,天皇在"玉音放送"中並沒有向受害國道歉懺悔,只是輕描淡寫地說,"然交戰四歲,雖陸海將兵勇戰,百僚有司勵精圖治,一億眾庶各各盡善奉公,戰局未必好轉,世界大勢未必有利於我",而敵方"殘虐爆彈"的威力巨大,"會招來我民族之滅亡"。這裡的"殘虐爆彈"指的是美國在日本廣島和長崎扔下的原子彈。在日軍看來,他們不是輸給了中國,而是迫於核武器的巨大殺傷力才投降的,故而才會對從中國敗退耿耿於懷,幻想著與中國再來一次交戰。

其次,這些人還被上世紀三四十年代的反動教育所左右。當時的日本老師會在課堂上拿出兩個一大一小的蘋果,告訴班上每一個學生,要想吃飽滿碩大的紅蘋果,就得去中國,將其佔領,那裡資源豐富,土地遼闊,而日本囿於四島,資源匱乏,地震、火山、海嘯不時光臨。在這樣的反動教育蠱惑下,深受其害的八兒雄三郎等上了年紀的人,他們自然刻骨銘心,企圖佔領中國的野心從來沒有死心。

都說前事不忘後事之師,然而日本91歲侵華老兵還對中國不死心

最後,這些老兵不但沒有受到審判,反而名利雙收。戰爭結束後,除了部分要犯被遠東軍事法庭處以極刑外,死去軍人的亡靈還被供奉在靖國神社裡,供世人憑弔,這就給了包括八兒雄三郎在內的極右翼分子以慰藉。並且多年來,這些僥倖存活的老兵每月還能鐵打不動地從政府領取相當於13萬人民幣的日元,這樣的優待自然激發了老兵的好戰熱情,以為"老驥伏櫪,志在千里",一旦中日有事,寧願戰死沙場。

然而此一時彼一時,中國早已今非昔比,不過中國不會國強必霸,我們是熱愛和平的國度,但誰要是敢再欺負祖國母親,雖遠必誅,必讓其不得好下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