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一年級的孩子需要上課外輔導作文班嗎?

週一80119708


一年級還沒必要上作文輔導班,因為一年級的要求是看圖寫話,實際上只需要寫幾句話就可以了。老師上課已經給孩子們講了基本的格式和寫法,如果孩子還是無法很好的學看圖作文,那麼家長可以試著給孩子輔導一下:

1、格式要求

開頭空兩格,標點符號要用對。一般常用的標點是:,。:“”!?

2、開頭第一句話怎麼寫?一般寫清楚以下幾點:

時間,人物(誰),地點(在哪裡),事件(在做什麼)。

3、豐富內容:人物之間的對話(需要合理想象),動作(描寫可以稍微細緻一些)。適當說一下心理活動或者心情如何。

下面舉一個例子:

一看:觀察圖片中有什麼人?一個小朋友(可以自己取一個名字,也可以用我來寫),媽媽

她們在做什麼?孩子在洗碗,媽媽告訴我應該怎麼做。

二想:想象一下這是什麼時間?什麼地點?週末,中午吃完飯。在廚房裡。

三說:說一說這件事情是如何發生的,兩個人都說了什麼。

四寫:把句子擴展一下。


範文如下:

星期六的中午,午飯過後,我主動要求洗碗。媽媽聽了很開心!

我學著媽媽平時洗碗的樣子,戴上手套,穿上圍裙。我小心翼翼地踩在一張板凳上,很認真地洗碗。媽媽在旁邊提醒我要注意安全!

我先用洗潔精洗了一遍,然後再用清水把碗沖洗乾淨。媽媽誇我做得很好!我心裡開心極了!


一年級的看圖作文要求不高,只要把事情說明白,語句通順就可以了。而且不會寫的字,孩子們可以用拼音代替。




翼翔老師的兒童教育


我女兒已經上二年級了,惟一讓我最欣喜有就是我女兒的作文,現在可以隨便寫幾百字,語言通順,前後邏輯緊密、四字詞語運用到位,我想在這方面做一些分享,還是非常有價值,也值得參考的。

說到這個問題,讓我想起不久前與鄰居的談話。他們家的女兒與我女兒出生就相差幾天,同是一個省級公立幼兒園畢業的(公立幼兒園都不教小學的內容),只是孩子們現在所在的小學不一樣。聊天時才知道,現在他們家的女兒週末都很忙,基本一天都泡在少年宮,不是作文班就是其他的提高班,無意中我問到,才二年級,需要這麼焦慮嗎?這時這位媽媽回答,說女兒上小學後因為沒有小學前的知識基礎,學習成績一直上下浮動特別大。

如何輕鬆培養孩子寫作能力?在這裡與大家分幾點:

一、培養鼓勵孩子的閱讀習慣

孩子愛看什麼書都不要緊,即使現在喜歡看圖多字少的(只要不涉及黃賭毒),孩子對文字的接受程序不一樣,允許孩子有適應與進步的空間;

二、培養鼓勵孩子寫寫畫畫的愛好

有些孩子喜歡寫,有些孩子喜歡畫,只要孩子願意表達就好,寫完畫完都可以鼓勵孩子用口頭表達出來;

三、多問孩子的感受與想法

讓孩子學會正確表達自己的感受與想法,也是打開孩子對語言運用的很好的方式;

四、多聽能激發孩子思考與想像空間的好故事

聽與看,是激發孩子想象空間最好的工具,少讓孩子看視頻類產品。很多故事是灌輸式的內容,選擇在故事的選擇上父母也得花點心思。我孩子是在一年級開始被【美可玩故事】(基於兒童發展特點而創作的故事)的原創故事所喂大的,在一年級下半學期,孩子在寫作方面就有很明顯的提升(我不幫孩子檢查作業,好與壞的結果都是孩子獨立完成的),孩子在寫作上面完成的速度很快,而且經常全對與拿到星星表揚,這讓我份外開心,也特別省心。


希望好的經驗也能分享給大家,讓大家與我一樣,育兒路上多點輕鬆,少點焦慮~


兒童心理18666828688


一年級小朋友完全沒必要上作文輔導班。

閱讀識字量大的小朋友,在家練習看圖寫話就可以了;

閱讀識字量小的小朋友,上了輔導班也消化吸收不了,建議多閱讀,多識字,再結合看圖寫話強化練習就可以了;

我給我家一年級小朋友精心挑選的《看圖寫話就三步》這本書,非常好用,您也可以試一下!



教書陪娃


一年級的小孩有必要上課外輔導作文班嗎?錢多的沒地方花的話,可以去看看。現在一年級的小孩才讀完上冊,才剛接觸看圖寫話。看圖寫話也沒有要求孩子要寫多華麗的詞藻。只要求孩子把圖意表達清楚,寫清楚時間,誰,在哪裡,幹什麼四要素。
我現在任教的是二年級,剛從一年級上來。在一年級的時候,我重點培養孩子的閱讀能力,讓孩子每天堅持閱讀繪本故事,並且每天堅持講一個故事,傳錄音到語文群裡。讓每個孩子分享閱讀,並且有競爭心理。到現在一年半了,孩子們養成了讀故事,講故事,分享故事的習慣。在閱讀課外書籍中,孩子們的認字量越來越多,想象力越來越豐富了。有時一幅畫能表達的非常棒,這些都源於孩子們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一年級的小孩根本不用去課外輔導作文,父母就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只要父母用心陪伴孩子閱讀,真心傾聽孩子的故事,開心分享孩子閱讀中帶來的快樂。引導孩子引用看圖寫話的要點,比起去輔導班有用多了。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天賦,都需要父母去正確引導。不放棄自己的孩子,讓孩子變得更加優秀的辦法就是陪伴。讓孩子在父母愛的陪伴中成長,在父母愛的叮嚀中優秀。
我是領悟教育,有關於一年級的寫作方法,我前面的回答中有詳細解說。您可以關注我,借鑑適合您小孩的方法。感謝您的閱讀,別忘了點個贊再走,謝謝了!


領悟教育


一年級沒有必要上作文輔導班

一年級的學生上作文輔導班有點過早。你的孩子如果是一年級的話 ,暫時不要考慮上作文輔導的問題。那麼一年級的孩子應該做些什麼呢?

一、要多認字

要教孩子多認識一些生字。為什麼要多認字呢?這也是為將來寫作文做準備。以後學作文,認字太少了,寫起作文來就比較吃力,寫一句話,就有幾個字不會寫,怎麼能寫得下去呢?

二、學習造句

一年級可以教孩子造句,要能把一句話說清楚,說明白。句子說明白了,將來寫作文,就有了基礎。因為作文,也是由一句話一句話組成的。如果連句子都不會造,怎麼能談得上寫作文呢?

三、學習標點符號

造句的時候,會涉及到標點符號,標點符號孩子也是需要了解的。什麼時候用逗號,什麼時候用句號,什麼時候用問號,什麼時候用歎號,什麼時候用冒號,什麼時候用引號等等,都需要明白,不然,怎麼去造句呢?

四、學習講故事

一年的學生,可以練看圖說話,如果能把一個圖上的人物、動物、景物說明白,也就很好了。還可以讓孩子學習講故事,孩子如果能把一個故事複述下來,將來寫作文,就能把一件事寫明白。

總結:

我的建議是,一年級先不要考慮學作文的問題,等到二年級下學期、或者三年級的時候再給孩子報作文輔導班也不遲。


閆老師教作文


一個人剛生下來不會走路,要不要給他柺杖呢?很顯然大家不會這樣去做,同樣一年級孩子處於學習語言的入門階段,家長多引導就可以,並不需要報課外班。一年級孩子的寫作內容是什麼呢?


就是看圖寫話,寫什麼?可以引導孩子觀察並回答圖上都有誰?在什麼地方?做什麼事?會說就會寫了。我舉個例子,如下圖

例文:星期天早上,天氣晴朗,小美和小杰去公園放風箏,風箏飛的很高,他們開心極了。


提高孩子的表達能力在日常生活中可以訓練孩子寫日記,每天寫一句話就行,也可以做造句訓練,給孩子一個詞如“美麗”“生氣”等很簡單的詞,說一句完整的話,意在訓練語言運用能力。

長此以往,再加上閱讀積累,孩子的語言運用能力一定會提高,併為今後語文的學習打下基礎。希望我的回答能幫到您。

——end——


我是胖達學園,小學教師,專注兒童教育、閱讀領域。感謝您的關注,歡迎在評論中發表不同意見。


胖達學園


經濟條件好而且孩子的課餘時間多的話,可以讓他去玩玩。個人覺得意義不大,還不如讓他學跳舞鋼琴之類的興趣班。要想讓小朋友的作文好,其實很簡單,家長平時注意培養小朋友的學習習慣就好了,比如讓他養成喜歡讀課外書的習慣,最好每天能夠有半個小時到一個小時,然後養成他每天寫日記的習慣,作文這種東西,剛剛開始的時候,多培養他敘述的能力,寫日記就是可以培養他這方面的能力,讓他把每天發生的事都記錄下來,自行組織語言,通過文字表達出來。只要他對你的這些安排不排斥不抗拒,每天堅持,作文能力是一定不會太差的。

只是小朋友才剛剛一年級,沒有必要花那麼多的時間和精力在作文上面,除非你今後想讓他從事寫作有關的工作,否則的話,只要作文不要太差,都沒有關係的,別讓他偏科就好了。


Emma老師的英語課堂


你好,一年級主要是看圖寫話。如果家長能教,肯定比輔導班效果好。有送孩子上輔導班的時間、精力和金錢 不如身體力行,自己教,下面青田老師教各位家長怎麼培養孩子寫作能力!

一:、激發學生讀書的興趣,。

豐富學生的寫作素材。

課外閱讀是語文學習的重要途徑。

對小學生來說,做好課外閱讀,不僅可以大大拓寬學生的視野,提高語文能力,還可以豐富學生的人文涵養,最重要的是能夠豐富學生的寫作素材。

新課標從低年級開始就對學生提出了大量課外閱讀的要求,這種要求旨在豐富學生的語言積累。

作文離不開閱讀,閱讀是寫作的基石。

古人云:“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

“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

所以要讓學生廣泛地閱讀,不斷增加詞彙量,並在積累中有所發現,有所創新。

低年級的學生由於識字不多,起初的閱讀離不開大人的輔導。

他們必須藉助大量片或老師及家長的講解來獲得書中傳遞的信息,隨著課程的進展,他們逐步看懂同時帶有拼音及漢字的一類書,獨自完成閱讀。

但不管是哪一種閱讀方式,能讓學生對閱讀產生興趣才是最重要的。

同時,低年級學生進行初步閱讀時,可以課本上的為例,由淺入深,逐步轉向課外的各類書籍。

為了讓學生感受的書的美妙,老師們想盡辦法把閱讀與多種實踐活動結合起來,以此來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

二、指導學生看寫話,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

教材中都安排有“口語交際”,這是培養學生的觀察、想象、口頭語言和書面語言表達能力的,在導入新課後,老師可以針對上的景物提出問題,讓學生看思考。

上的故事發生在什麼時間、人物應該怎樣稱呼或起個什麼名字,人物在幹什麼、想什麼,表情如何、會說什麼。

上有沒有什麼字樣和物品,與意有什麼關係等。

領會的整體思想後,用什麼樣的語言來表達意,怎樣安排寫話的先後順序,都要給學生一一指導,真正讓學生心領神會。

讓學生觀察思考成熟後,老師可以有目的地提出幾個問題讓學生一一回答,並做好指導。

先讓學生自己說,接著同桌說,也可以指名說。

語言不要求千篇一律,學生思維不要限制,儘可能地讓學生展開想象,只求語句通順,符合意。

最後指導學生把自己有條理地寫下來。

此外,還找一些適合學生看寫話的畫讓學生練習寫話,教給學生寫話的格式。

這樣堅持下去,看寫話的能力就提高較快。

三、激發寫作興趣,培養學生初步的寫作能力。

蘇聯作家贊科夫說過:“只有在學生情緒高漲,不斷要求向上,想把自己獨有的想法表達出來的氣氛下,才能產生出兒童的作文豐富多彩的那些思想感情和詞語。

”因此,學生進行寫作,首先要引發學生的興趣。

低年級的學生,要藉助畫來寫作,降低難度。

作家秦牧曾說:“繪畫可以說是用線條和顏色來表現的文學,文學也可以說是用文字來表現的繪畫”。

看寫話就是讓學生把自己眼中的、畫面、生活,用文字描述出來。

畫鮮明、形象,豐富的內涵往往是對生活中某些現象的反映,能夠喚起學生對相似情景的回憶,也易於學生進行思維的拓展,解決他們作文沒東西可寫的難題,容易激起學生的寫作興趣。

低年級學生的寫作能力,就是讓學生多讀多寫,教會他們觀察事物,在觀察、閱讀中積累語言素材。

讓學生覺得寫作不是一件難事,這樣學生的寫作水平就會得到提高和發展。




青田老師


我是教了37年語文的人,輔導高三連續11年,就我自己見解,作文你們不要補課,要提高孩作文能力,應抓根本,培養孩子閱讀習慣,讀熟之後複述,每天一至二篇,這樣做的道理,一,進一步增多識字量,二,積累語言詞彙,三,提高口語表達能力,四,訓練思維,使之條理化。一個從小愛讀書的孩子沒有不會寫文章的,況且,讀書好處不只於作文,語文能力的提高,人文素養的形成,社會知識的積累,溝通水平的提高,高雅氣質的涵養,都從閱讀中來。這些好處的形成是緩慢且漸進的,潛移默化的,潤物無聲的,小學三年級開始寫作,若是一年級家長就抓,定大有成效。何止於小小的學生作文,當年我是這樣培養兒子的,現在培養孫子。依然有奇效。


用戶4722161176435


我們來看看語文課程標準對第一學段的學生制定的寫話目標:

1、對寫話有興趣,寫自己想說的話,寫想像中的事物,寫出自己對周圍事物的認識和感想。

2、在寫話中樂於運用閱讀和生活中學到的詞語。

3、根據表達的需要,學習使用逗號、句號、問號、感嘆號。

由此,我們知道,一年級孩子只要寫自己想說的話就行,有話則長,無話就短,沒必要條條框框來約束孩子。因為,一年級孩子剛入學,閱讀量有限,詞彙還不豐富,讓孩子到輔導班去學寫作文,腦子裡就沒有大量的詞彙,拿什麼去寫?

家長在家裡平時多和孩子交流,當孩子讀完一本繪本或故事書,讓孩子講講繪本里講了什麼?讀後有什麼收穫?故事書裡講了一個什麼故事?知道了哪些詞語?這樣來積累詞彙,鍛鍊孩子的表達能力,孩子會表達了,就會寫話了。寫話時可以寫兩三句或三五句話,也可以寫一段話,只要有內容有中心,記著加上標點就行。比如一個一年級學生寫的寫話:清早,天下著大雨。小云不怕風不怕雨,打著傘,揹著書包上學去。這篇寫話,雖然只有兩句話,但是有中心,有內容,記敘要素齊全,這就足夠了。

因此,一年級孩子主要是培養好的學習習慣,培養閱讀興趣,讀得多了,詞彙量豐富了,將來進入三年級學習,自然就會寫作文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