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19 區劃為五個地區的惠州

惠州背靠羅浮山,南臨大亞灣,境內東江蜿蜒100多公里,屬珠江三角洲、粵港澳大灣區東岸。惠州毗鄰深圳、香港,北連河源市,東接汕尾市,西鄰東莞市和廣州市,是珠江三角洲中心城市之一。轄惠城區、惠陽區、惠東縣、博羅縣和龍門縣,設有仲愷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和大亞灣經濟技術開發區兩個國家級開發區。惠州又是廣東省的重點發展地區,經濟發展迅速,成為珠三角東部新興的工業化城市。

區劃為五個地區的惠州

惠州作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惠州在隋唐已是“粵東重鎮”,一直是東江流域政治、經濟、軍事、文化中心和商品集散地,素有“嶺南名郡”、“粵東門戶”、“半城山色半城湖”之譽。惠州還是客家人的重要聚居地,和集散地之一 ,旅居海外華人華僑、港澳臺同胞居客家四州之首,被稱為客家僑都。

惠州處在客家文化、廣府文化和潮汕文化的交匯地帶,各種文化相互交融、兼收幷蓄,廣東漢劇、漁歌、山歌、舞龍、舞獅、舞春牛、瑤族的舞火狗等各種文化活動盛行。廣東三大族群客家人、潮汕人、廣府人融合得最為成功的地方,客家人是惠州人中人數最多的群體。

區劃為五個地區的惠州

惠州從唐到清末1000多年間,共有430多位中國名人客寓或臨履惠州,留下了許多讓世人為之驕傲的歷史文化遺產。

惠州市境縣以下的基層行政區劃,秦代縣以下設鄉、裡、亭,10裡為亭,10亭為鄉。漢平南越後,縣以下設鄉、亭。晉代,縣以下有鄉、裡,無亭。隋代,縣以下為保、裡、族。唐代,縣以下設鎮和鄉、裡,但在廣東此時鎮的建置尚未形成定製。唐武德中,令天下4家為鄰,100戶為裡,5裡為鄉。邑居者為坊,野居者為村。宋代,縣以下設鎮(人口達到100戶即為建鎮的最低人口限度),鎮以下為鄉、裡。宋熙寧間,改鄉、裡為都、保。宋元豐間,廢都、保,而復鄉、裡。元代,縣以下基層建置仍為鎮和鄉、都,後改鄉、裡為都、圖;城區仍為附廓。明代縣以下政區是鄉、裡、甲制,鄉下設都,都下設圖,裡圖之下為甲。以110戶為裡。推丁糧多者10戶為長,餘100戶為10甲。甲凡10人,歲役里長1人,甲首1人,董1裡1甲之事(《明史.職官志》)。

明代惠州府設有鄉里192裡(顧祖禹《讀史方輿紀要》);在城區,則實行朝邑制,城內曰坊,附城曰廂,為城市基層行政區劃。清代縣以下農村實行里社制,110戶為1裡、裡下為甲,後又規定10戶為1牌、10牌為1甲、10甲為1保;城市則仍照明代坊廂制。1909年(清宣統元年),清廷頒佈《城鎮鄉地方自治章程》,規定府、州、縣、廳治所駐在地的城廂為城,城廂以外的村鎮屯集圩等聚落,5萬人以上者為鎮,5萬人以下者稱鄉。

民國時期廣東省縣以下基層政區,按1931年國民政府規定,實行區-鄉-裡制,以25戶為1裡,40~100裡為1鄉鎮。區公所為縣政府派出機關,按地方範圍大小、戶口多寡、經濟能力強弱,分為甲、乙、丙3類。1937年開始,實施縣-鄉(鎮)二級制,縣為一級,鄉(鎮)為另一級,而區為虛級。鄉(鎮)以下設保、甲,屬治安管理性質組織。在城市則實行區坊制,500戶為1坊,10坊為1區。

2003年6月,惠陽撤市設區,調整了惠州市行政區劃,原惠陽市的陳江、潼湖、潼僑、瀝林、水口、馬安、橫瀝、矮陂、蘆洲、大嵐等10個鎮的行政區域劃歸惠城區管轄,博羅縣仍圖鎮劃歸惠城區後撤銷併入汝湖鎮;惠陽區轄下的鎮有淡水、秋長、新圩、鎮隆、沙田、永湖、良井、平潭共8個鎮,惠陽區的霞湧、澳頭辦事處暫屬惠州市大亞灣經濟技術開發區管轄。至此,惠州市轄下有的行政區域有惠城區、惠陽區和惠東、博羅、龍門共2區3縣

區劃為五個地區的惠州

惠州市位於廣東省中南部,地處低緯度,北迴歸線橫貫惠州市。雨量充沛,陽光充足,氣候溫和,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區。年降水量2200毫米,年平均氣溫22度,7、8月份惠州降雨較多,9、10月份天氣晴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