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9 大明風華:鹹魚客串,仿朱棣筆跡的遺詔,秦朝歷史穿越了?

《大明風華》迎來朱棣下線,太子爺上位的劇情,雖然劇情脈絡還算忠於歷史,但是細節處理上卻有待商榷。

朱棣死於遠征蒙古途中的榆木川,這次遠征,朱瞻基和趙王漢王都隨徵,這個劇情安排是可以的,因為製造了奪嫡的緊張局勢,但是歷史上朱棣死在榆木川的時候,朱高煦還在南京玩兒,根本沒有隨徵。其實就按照歷史拍,也可以拍出當時奪嫡的緊張感,但是編劇把他們三個都安排在一起,然後朱棣還死了,就會引發連鎖劇情,這個劇情就是非得來客串一把的鹹魚。

大明風華:鹹魚客串,仿朱棣筆跡的遺詔,秦朝歷史穿越了?


這可是從秦朝穿越過來的鹹魚,多機位拍攝,以求鹹魚君不虛此行。

在皇位繼承上,很多時候不是說平日裡皇帝立了誰誰做繼承人就會讓這個繼承人順利繼位,很多不確定的因素會導致遺詔上的繼承人和實際繼承人不一樣,但在中國幾千年的王朝更迭中,這不是常態。歷史的常態是一般都會提前安排好後事,並且有各種保證,畢竟不是一般的普通人家,關係太大,為了家族和國家的安定,都會以最順利的方式保證繼承人繼位。

大明風華:鹹魚客串,仿朱棣筆跡的遺詔,秦朝歷史穿越了?


當然意外總是有的,比如秦始皇病逝出巡途中就是比較意外的事件,然後趙高夥同李斯修改了秦始皇遺詔,棄扶蘇而立好拿捏的胡亥,扶蘇和蒙恬被賜死。秘不發喪就是從這裡來的,鹹魚體現出重要的歷史作用也是在此刻。當時大家都不知道秦始皇已經死了,因為宦官還在輪流照顧皇帝的日常生活 ,好像皇帝還活著,但是回京路途搖遠,又是七月的大夏天,秦始皇的身體很快就腐壞發臭,於是李斯命人弄來很多鹹魚掩蓋屍體的臭氣。

大明風華:鹹魚客串,仿朱棣筆跡的遺詔,秦朝歷史穿越了?


其實大家看秦始皇東巡的路線圖就可知,那一帶靠近海,鹹魚應該是很容易獲得的日常食物。那麼再來看《大明風華》劇情,因為朱棣病死在榆木川,楊士奇和朱瞻基以及樊忠隱瞞死訊,為朱瞻基爭取時間,好讓他跑回北京去告訴太子爺趕緊準備登基事宜,然後他又跑回榆木川去把已經知道事情不對的二叔三叔給扣押了。

當然古裝劇都會有的毛病,就是快馬如閃電,朱瞻基騎馬來回榆木川和北京要多久,小編沒有騎過馬,不知道,但是小編會百度地圖,榆木川距離京城北京多遠呢?我查了一下地圖,大概700公里,駕車至少十個小時。當然榆木川還是明朝的那個榆木川,北京也還是明朝的那個北京。當然劇情裡面時間給的非常模糊,就不去深究了。

大明風華:鹹魚客串,仿朱棣筆跡的遺詔,秦朝歷史穿越了?


只是如果按照朱高煦不在榆木川而在南京的劇情來展開,朱瞻基和大臣們在只要隱瞞朱棣死訊等回到北京準備好登基事宜再下訃告那是不慌不忙的,也不用太孫一路奔襲累死累活了。而更重要的是,鹹魚君也不用從秦朝穿越過來客串了,因為把鹹魚放在皇帝帳前曬這個劇情實在是太不對勁了,一直陰險的朱高煦突然智商直線下降,看見自己病重的爹帳前曬滿了鹹魚,第一時間聯想起來的不是秦始皇的案例而是“沒聽說老爺子什麼時候愛吃鹹魚啊”,陰謀嗅覺如此遲鈍難怪連自己侄子都鬥不過啦。

大明風華:鹹魚客串,仿朱棣筆跡的遺詔,秦朝歷史穿越了?


歷史劇情穿越的可不止此,趙高李斯用冒牌遺詔扶持胡亥的劇情在《大明風華》裡也上演了,不過不是陰謀,而是讓人感動的淚目場面。朱高熾想赦免靖難遺孤,因為自己威望不夠,就想把這個事情寫進朱棣的遺詔裡去,這樣既讓朱棣矯正殘暴的美名落幕,也讓自己的洪熙新朝有一個慈悲立國的開端。但是實際上朱棣遺詔是沒有寫這個事情的,所以就得仿寫一份遺詔,把赦免靖難遺孤這個事加進去。而這個任務就落到了不知為什麼仿別人筆跡仿得出神入化的太孫嬪……不,是太子嬪身上。

大明風華:鹹魚客串,仿朱棣筆跡的遺詔,秦朝歷史穿越了?


因為孫若微是靖難遺孤,所以感恩戴德,如若順利,那麼孫若微就可用一夜的時間來模仿朱棣的筆跡,再謄寫一份加了感動天下百姓佐料的遺詔,再蓋上放在一旁的玉璽印,嗯,反正都是一家人,玉璽誰要用就拿去用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