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9 大明风华:咸鱼客串,仿朱棣笔迹的遗诏,秦朝历史穿越了?

《大明风华》迎来朱棣下线,太子爷上位的剧情,虽然剧情脉络还算忠于历史,但是细节处理上却有待商榷。

朱棣死于远征蒙古途中的榆木川,这次远征,朱瞻基和赵王汉王都随征,这个剧情安排是可以的,因为制造了夺嫡的紧张局势,但是历史上朱棣死在榆木川的时候,朱高煦还在南京玩儿,根本没有随征。其实就按照历史拍,也可以拍出当时夺嫡的紧张感,但是编剧把他们三个都安排在一起,然后朱棣还死了,就会引发连锁剧情,这个剧情就是非得来客串一把的咸鱼。

大明风华:咸鱼客串,仿朱棣笔迹的遗诏,秦朝历史穿越了?


这可是从秦朝穿越过来的咸鱼,多机位拍摄,以求咸鱼君不虚此行。

在皇位继承上,很多时候不是说平日里皇帝立了谁谁做继承人就会让这个继承人顺利继位,很多不确定的因素会导致遗诏上的继承人和实际继承人不一样,但在中国几千年的王朝更迭中,这不是常态。历史的常态是一般都会提前安排好后事,并且有各种保证,毕竟不是一般的普通人家,关系太大,为了家族和国家的安定,都会以最顺利的方式保证继承人继位。

大明风华:咸鱼客串,仿朱棣笔迹的遗诏,秦朝历史穿越了?


当然意外总是有的,比如秦始皇病逝出巡途中就是比较意外的事件,然后赵高伙同李斯修改了秦始皇遗诏,弃扶苏而立好拿捏的胡亥,扶苏和蒙恬被赐死。秘不发丧就是从这里来的,咸鱼体现出重要的历史作用也是在此刻。当时大家都不知道秦始皇已经死了,因为宦官还在轮流照顾皇帝的日常生活 ,好像皇帝还活着,但是回京路途摇远,又是七月的大夏天,秦始皇的身体很快就腐坏发臭,于是李斯命人弄来很多咸鱼掩盖尸体的臭气。

大明风华:咸鱼客串,仿朱棣笔迹的遗诏,秦朝历史穿越了?


其实大家看秦始皇东巡的路线图就可知,那一带靠近海,咸鱼应该是很容易获得的日常食物。那么再来看《大明风华》剧情,因为朱棣病死在榆木川,杨士奇和朱瞻基以及樊忠隐瞒死讯,为朱瞻基争取时间,好让他跑回北京去告诉太子爷赶紧准备登基事宜,然后他又跑回榆木川去把已经知道事情不对的二叔三叔给扣押了。

当然古装剧都会有的毛病,就是快马如闪电,朱瞻基骑马来回榆木川和北京要多久,小编没有骑过马,不知道,但是小编会百度地图,榆木川距离京城北京多远呢?我查了一下地图,大概700公里,驾车至少十个小时。当然榆木川还是明朝的那个榆木川,北京也还是明朝的那个北京。当然剧情里面时间给的非常模糊,就不去深究了。

大明风华:咸鱼客串,仿朱棣笔迹的遗诏,秦朝历史穿越了?


只是如果按照朱高煦不在榆木川而在南京的剧情来展开,朱瞻基和大臣们在只要隐瞒朱棣死讯等回到北京准备好登基事宜再下讣告那是不慌不忙的,也不用太孙一路奔袭累死累活了。而更重要的是,咸鱼君也不用从秦朝穿越过来客串了,因为把咸鱼放在皇帝帐前晒这个剧情实在是太不对劲了,一直阴险的朱高煦突然智商直线下降,看见自己病重的爹帐前晒满了咸鱼,第一时间联想起来的不是秦始皇的案例而是“没听说老爷子什么时候爱吃咸鱼啊”,阴谋嗅觉如此迟钝难怪连自己侄子都斗不过啦。

大明风华:咸鱼客串,仿朱棣笔迹的遗诏,秦朝历史穿越了?


历史剧情穿越的可不止此,赵高李斯用冒牌遗诏扶持胡亥的剧情在《大明风华》里也上演了,不过不是阴谋,而是让人感动的泪目场面。朱高炽想赦免靖难遗孤,因为自己威望不够,就想把这个事情写进朱棣的遗诏里去,这样既让朱棣矫正残暴的美名落幕,也让自己的洪熙新朝有一个慈悲立国的开端。但是实际上朱棣遗诏是没有写这个事情的,所以就得仿写一份遗诏,把赦免靖难遗孤这个事加进去。而这个任务就落到了不知为什么仿别人笔迹仿得出神入化的太孙嫔……不,是太子嫔身上。

大明风华:咸鱼客串,仿朱棣笔迹的遗诏,秦朝历史穿越了?


因为孙若微是靖难遗孤,所以感恩戴德,如若顺利,那么孙若微就可用一夜的时间来模仿朱棣的笔迹,再誊写一份加了感动天下百姓佐料的遗诏,再盖上放在一旁的玉玺印,嗯,反正都是一家人,玉玺谁要用就拿去用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