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夫妻倆都接近70歲,手中積蓄已有70萬元,倆人月退休金8000元,還需要理財嗎?你怎麼看?

陽光


如果從生活角度看,夠了。

不過,要看您怎麼理解理財,以及目的是什麼。如果以增值為目的,最終受益人是子女,個人意見是理不理都行,因為70萬對於現在的孩子來說,不出2年就花光了,不會對他們有什麼意義。

如果是希望對社會有所貢獻,可以理財,設置個什麼基金類的,以特定人群為對象,比如老年看護,或者是孤獨症兒童救助。

理財。不是僅僅和錢有關,把自己一輩子所學昇華成文字,讓更多的人看到,也是精神財富的打理


喜TALK


接近70歲,手中積蓄已有70萬元,倆人月退休金8000元,還需要理財嗎?

不需要太複雜的理財了,買重疾險,醫療險就夠了。

除去看病,你要那麼多錢還能幹嘛?70萬加8000退休金,都夠你周遊世界了!

所以唯一需要保障的就是健康,加點保險。

如果買太複雜的理財,到時候萬一,有個什麼三長兩短,給孩子們都麻煩。

如果你愛旅遊,那總得找點事做,你要非說你除了賺錢就沒其他興趣,跟巴菲特大神一樣,那我也是沒話說,你該理財就理財,該炒股就炒股,權當是預防老年痴呆了。

所以其實不需要怎麼理財的,除非你熱愛,那是可以的。

人生可以有很多種活法,任何活法都是自己人生意義的達成,別人無法去評判你的人生,只有自己選擇的,才對自己有意義。別人的人生,對你其實沒太大意義,你的人生,對別人也沒太大意義。活好自己,就行了。

你看人家巴菲特和芒格,一個馬上九十歲了,一個都九十多歲了,不照樣還在做投資嗎?人家早都實現財務自由了,你能說人家看不透人生嘛?沒道理的,人家就愛賺錢,就愛這麼活著,這就是人生,這就是命。他賺的錢,最終也花不完,最後還是要捐給社會。所謂取之於民,用之於民,人生不過就是這般輪迴吧。


趙冰峰財經


個人覺得這些錢已經夠用了,養老金也挺高的,不需要特別理財,而應該更注重享受生命,畢竟已經年近古稀。

大家好,我是財經評論員思之想之,夫妻倆都年近70歲,手中積蓄已經有70萬元,兩人退休金8000元,還需要理財嗎?

目前中國人的人均預期壽命是77歲,按照這個年齡來算的話,如果你再活七年左右,積蓄一年花費十萬元,摺合每月花費8333元,再加上養老金8000元,也就是每月可以支配的有16000多元。

平均每個人的話,就是每月可以支配8000元左右,這個水平是屬於高水平了,要知道北京的養老金平均每月現在是4157元。

所以你這些積蓄和養老金,可以過一個,比較有質量的養老生活,不用愁吃穿。

至於是否需要理財,由於你年紀已經大了,所以應該有更多的精力去享受生命,需鍛鍊身體,維持身體健康。

就不用去再做什麼特別的理財了,尤其是不要購買一些高風險的理財產品,更不要購買一些,沒有任何作用的保健產品。

所以你可以選擇一些穩健型的理財產品,股票和股票型基金就不要買了,可以買一些國債,利率跑贏通脹水平就可以了。

也就是按照常規的中規中矩的理財就可以了,而且,現在理財市場還是比較有風險的,很多產品爆雷跑路,很多人一夜之間傾家蕩產,是你現在歲數大了,風險承受能力比較弱,所以還是要安全第一。

因為你們現在年事已高,承受不了太多的高風險,在最重要的是享受生命,保持身體健康,健康才是最重要的理財,才是最大的財富。

當然,還是要留出大病基金,一些應急的錢,歲數這麼大了,該自由享受生命了。

更多社保問題關注思之想之。歡迎點贊。


思之想之


這要看你怎麼想了,你是介意錢多,那就不用理財,不介意錢多的話還是理財吧。

比方說一些短期的,保本保息年利率7%左右的,70萬,每年也有4.9萬收益,每年拿著4.9萬旅遊阿,買點補品啊也不錯。

要是喜歡跳廣場舞也可以買好的喇叭,喜歡喝茶養生也可以買點好的茶葉。

如果懶得折騰,存幾年也夠孩子首付房子了,不想買房,也可以當做孫子讀大學的教育金。

反正我是不介意錢多,能賺幹嘛不賺,辛辛苦苦一輩子,多賺錢過得舒服點,花不完可以給家人,萬一有什麼磕磕碰碰也有錢解決。

都說技多不壓身,我覺得錢多也不壓身。

都接近70歲了,多賺點錢也可以任性瘋狂一點,做點想做的,吃喜歡吃的,去這個世界多走走多看看,好好回憶人生,好好欣賞花花世界。

如果我的回答對你有用,不妨點個關注支持一下[呲牙]



勵志的阿超


二老年近七旬,有8000元的退休金,生活質量是很不錯的。有70萬的積蓄應付一些意想不到小風浪沒問題。

關於需不需要理財的問題,我認為以安穩為妥,不易冒風險。年近七旬不算很老 ,但畢竟年齡大了,腦袋比年輕人還是要遲鈍些。這個70萬,是二老撐腰的錢,這個錢要是有些損失,那二老的腰桿子就硬不起來了,對二老來說就像塌了天一樣。一般理財都是有風險的,難保萬無一失,如果都投進去理財,一但失誤那後果是不堪設想的。因此像炒股,炒基金等這種風險大的理財是不易做的。

要想不讓手頭的錢貶值 ,可以做一些利不太大 ,稍微高於定期存款的產品,要能做到穩賺不賠。比如買國債,和到銀行打聽這類產品。生活不缺錢,也沒有必要去傷腦筋賺很多的錢。

知足常樂,隨遇而安。安安穩穩的度晚年。不亦樂乎。(完)

2020——81


用漢橋


雖然從您的介紹來看,老人家有一定的積蓄,而且每月的退休工資也不算低,足以滿足日常的開銷,但我仍想從以下幾個方面回答您的問題:

1.財富是可延續的,即使老人家的生活可確保無憂,但為人父母總是為子女考慮的更多。在現今社會若後代子孫不爭氣,這些錢真的不夠幹什麼。即使後代子孫生活的不錯,老人也願意為子孫留下更多。

2.生活中的不確定,雖然我希望老人家能身體康健,但現實情況確難以預料。雖然現在國家的醫保福利不錯,但畢竟有些醫療費用是不能報銷的,還需防患於未然。

3.晚年生活質量提高,辛勤一生,晚年需要亨受一下,在身體允許的情況下多旅行,多參加老年活動。多吃有機蔬菜,多吃水果。你會發現,手裡的錢在合理計劃下,也就是夠用而已。

4.若老人不善於理財,則不予建議。

具體情況還要結合您的自身實際來確定。


心裡的陽光


我認為不用也沒必要再去理財了,有70萬的存款,每月還有8000的收入,這麼大歲數吃也吃不多,穿也穿不多了,花錢才花多少,錢是賺不完的,勞累了一輩子了,該好好享受剩餘的時光了,不用再去費力去理財了,要說給後代留一些錢,我認為沒必要,應該他們贍養老人,再就是兒孫自有兒孫福,兒孫的事讓他們自己去解決吧,這麼大歲數了,精力也跟不上了,好好享受剩餘的人生,養養花,遛遛狗,打打太極,跳跳廣場舞,充分享受生活,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



點金聖手001


從介紹來看,兩位老人有一定的積蓄,而且退休金也不錯,滿足日常生活開銷是沒有問題的,但是理財是一輩子的事情,手上有70萬積蓄畢竟放家裡也不安全,做一些簡單的理財是可以的,但主要目的是不是追求收益,而是要穩健,風險小,操作簡單不復雜。

1.如果老人懂理財產品的話,建議購買貨幣基金就行,現在貨幣基金的收益普遍不是很高,大概都在2.5%左右。但主要是看中貨幣基金有很好的流動性,如果有需要可以隨時取出來,操作也方便簡單。一年下來收益也大概有個2萬元左右。

2.不建議購買一些收益高的理財產品:高收益伴隨著的一定是高風險,收益高的理財產品需要很專業的理財知識和辨別能力。年紀大了沒有必要去追求這些高風險高收益的理財。能做到兼顧本金安全,有一定的基礎收益就行。

3.如果以上都不懂的話,建議可以直接存銀行活期就行,年紀大了難免有些身體狀況,如果不能在醫保保險的範圍內解決的話,還是需要有可活存活取的資金儲備,這樣才能防患於未然。

4.可以於家中孩子商量來共同決定這筆積蓄的理財方式,但是一定要記住切莫聽信他人一味追求高收益,高回報。

年紀大了,存點前不容易,即使想理財,一定要充分考慮本金的安全性,同時兼顧流動性強,收益安全風險小的理財項目。最後祝您身心康健。


經營觀察


肯定需要理財!20萬可以放在零錢通,年利率2.4%左右,每年收入4800,並且可以隨時取出,做日常應急使用!50萬如果不放心,可以放在四大銀行做低風險理財投資,按定期一年算利率4.5-5%,有2.25-2.5萬左右


建築業財稅諮詢


首先,現在的生活中理財是必要的,這和年齡無關,因為物價上漲的太快了,錢存在銀行裡面等於貶值,理財的目的也是儘可能的減慢我們辛苦賺的錢的貶值速度!

其次,理財也有很多種方式。70歲的老年人,不建議投資風險大的理財產品,本身這個年齡了,隨時都有可能會用錢,所以做的投資也要是能隨時取出(最起碼短期內能拿出一部分來取出)使用,還有,因為隨時可能用錢,所以理財的錢不能放在一個籃子裡面。

第三,老人倆人一個月還有不錯的退休金,這部分錢最好不要做什麼投資了,這個就定存起來以防萬一備用,其餘的七十萬拿去理財投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