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5 近在咫尺却遥不可及,日本为何对北方四岛牵肠挂肚

欺负人时快感,被欺负时憋屈。日本曾对邻邦展开了半个世纪的侵略,二战期间也曾风光一时占地无数,结果是天理昭昭,多行不义者必受严惩。战败的日本,除本土被美军驻守观察,周边领土也落入苏军手中。

对此日本耿耿于怀,一直找前苏乃至如今的俄罗斯“讨说法”,欲收回北方四岛。并频频祭出“利诱”大招:试图通过强大经济实力援俄,作为交换失土的条件。

近在咫尺却遥不可及,日本为何对北方四岛牵肠挂肚


不过俄罗斯亦将四岛问题当作筹码,以此吊住日本胃口,拒绝过无数次,但偶尔又会松动口风,给日本留一丝希望的门缝。

说到日本的北方领土,鼎盛时整个千岛群岛、包括库页岛南部都被其所占,为何如今不一体讨要,却只对四岛牵肠挂肚呢?

千岛群岛及北方四岛

在俄罗斯远东有一块突出部,称为堪察加半岛。从堪察加半岛到日本北海道之间,散布着大大小小56座岛屿,被称千岛群岛,总面积1.56万平方公里。

近在咫尺却遥不可及,日本为何对北方四岛牵肠挂肚

堪察加半岛

北方四岛是千岛群岛靠近日本北海道的四个岛屿——国后、择捉、齿舞、色丹,故此又称为南千岛群岛,国后(1500平方公里)、择捉(3200平方公里)两岛面积较大,合计约5000平方公里。

因该区域是太平洋暖流寒流交汇处,鱼类资源极其丰富,素有“海胆乱滚,螃蟹重叠”的美誉。而且极具军事价值,是进可攻退可守的屏障。况且数千平方公里的土地,对人多地狭的日本也颇具吸引力。

近在咫尺却遥不可及,日本为何对北方四岛牵肠挂肚


收之桑榆失之东隅

土地作为生存空间,是各国群起而争的目标,往往是强盛时抢夺、疲弱时被抢。

十七世纪时沙俄战败于雅克萨并与清朝签订《尼布楚条约》,其向南扩张势头被暂时遏止故而转为东北方向,随后侵占了堪察加半岛,并在一个当地部落中发现遇险流落到此的日本人传兵卫。

之后传兵卫被送往彼得大帝处,受洗成为东正教徒,并且有了一个俄国名字“加甫里尔”。颇具眼光和开拓意识的彼得大帝命人教授传兵卫俄语,还开办了日语学校,由此开启了以堪察加半岛为据点探索千岛群岛的历程。

近在咫尺却遥不可及,日本为何对北方四岛牵肠挂肚

千岛群岛岛链

千岛群岛的原住民是阿伊努人,自然无力抵御如狼似虎的沙俄探险队,被掠夺的命运已不可逆转。就这样在接下来的探险中,俄国人一直摸到了日本人的家门口,双方开始有了交集和碰撞。

1853年的黑船事件打开了日本国门,俄国趁机于次年同日本签订《日俄友好条约》,确定以择捉岛和得抚岛之间作为划分千岛群岛的边界。1875年日本用占据的库页岛南部,交换了俄占北千岛群岛,至此沙俄占据库页岛全部,而日本则将整个千岛群岛收入囊中。事还没完,日俄战争胜利后,日本又把换出去的库页岛南部抢回。

近在咫尺却遥不可及,日本为何对北方四岛牵肠挂肚

日俄战争时两国军人合影

一切在1945年画上句号,前苏出兵夺回千岛群岛全部,终结了百年来的纠缠。

人为造成的北方四岛问题

根据《雅尔塔协定》,整个千岛群岛归属前苏,将北方四岛并入版图本无悬念,斯大林对此也态度鲜明:“这是苏军用鲜血换来的战利品,没商量”,并视之为“远东永不沉没的四艘航母”。

近在咫尺却遥不可及,日本为何对北方四岛牵肠挂肚


随着日本谋求同前苏恢复正常邦交以及冷战期来临,情况有了变化。日本位属美国为首的西方阵营,一旦与前苏关系缓解,对美国并不是个好消息。于是美国以及日本亲美派策划了北方四岛问题,作为引发日苏矛盾的导火索。

如美所愿,围绕该问题,两国纷纷扰扰闹了几十年。

上世纪五十年代,为使美日间生出嫌隙,苏方表示:“愿意在签订和约后,归还齿舞、色丹两岛”。前苏很会算计,这两个小岛相比另外两个大岛可以忽略不计。这给日本人打开了收回北方四岛的希望之门,但在权衡后认为不划算,继而对择捉、国后提出主权要求。

近在咫尺却遥不可及,日本为何对北方四岛牵肠挂肚

北方四岛位于千岛群岛南段

到了六十年代,前苏对日美愈发亲善的现状极为不满,又增加了归还齿舞、色丹两岛的附加条件:“除签订和约,还需从日本撤走全部外国军队(针对美军)”,进一步提升了解决门槛。

前苏解体后,俄罗斯陷入经济困境,日本又适时打起经济牌,当然都是以“归还北方领土”为前提。这就像是在急需援助的俄罗斯面前,绑上一颗肥美诱人的桃子,看得到吃不到,让俄罗斯屡屡心灰意冷。

近在咫尺却遥不可及,日本为何对北方四岛牵肠挂肚


虽然俄罗斯经济状况不佳,但以该国一贯作风,“用土地换食物”的事绝难做出。北方四岛问题,同样只是被俄当作诱惑日本的筹码。

双方你来我往斗智斗力,四岛问题短期内难有突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