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儿子怎么处理好父母的关系?

你好牛涛


还记得小时候吗?你刚出生时,你尿床了,拉臭臭了,他们不都半夜三更的爬起来给你换吗?

年长一点的时候,不管你怎么皮,不管你怎么闹腾,他们不曾嫌弃过你,爱你,包容你,还会把最好的给你。

现在,你长大了,他们也老了。有时候父母就像是你小时候的样子,跟你吵,跟你闹,就是不想让你远离他们,而是他们更加的需要你,更加的依赖你。

人生都是有轮回的。年轻的父母生你养你,新劳一辈子都是为了你。现在你的责任就是父母,你需要照顾他们,理解他们,爱他们。就像你小时候他们照顾你一样,照顾他们。



姓林字子涯


前天跟父母因为孩子教育的问题吵了一架,现在回头看看,我觉得吵的这架比较值。过去跟父母的沟通模式是,大家都忍着,有什么看不惯的,或者是不对的都不说。直到前天早上才爆发。当然,前提条件是我在沟通的这个过程当中沟通方式有问题,和你一样,我的性子也比较急。但是在争吵的过程当中,我给父亲和母亲明确了有一点,首先我们争吵是为了孩子的教育,让孩子变得更好。而父母跟我的矛盾点在于我过于严厉,比如说每天下班回来,孩子都很高兴的,到门口去迎接我,而我问的第一句话是作业写了吗?有没有玩iPad?孩子总是很害怕,父母总是很心疼。所以长此以往,就累计成了我跟父母之间的这种矛盾的爆发。当明确了矛盾点,下一步就是解决问题了,我告诉父亲,我们的脾气都不好,但是我们有统一的目标,要想解决问题,必须得进行良好的沟通。有什么事我不对的,你可以告诉我,结果就在昨天下班以后,吃完晚饭,父亲很郑重的跟我说,你不是说有什么事儿,我就直接说到你脸上吗?好,你现在有没有时间?我们好好沟通一下。然后就开始细数了,我的十大罪状,我基本没吭声,没申辩,只点头说是的是的,我错了!我这一番沟通,我明白了一个道理,为什么大愚治水能成功?在于疏,不在于堵!所以沟通、沟通、沟而不通是没有结果的,我们需要的是广开言路,心里无堵!这不,今天早上的早餐,很美好!父母都很高兴,统一思想很难,但是统一目标相对比较容易,我们共同的目标是把孩子教育好!有了这样的一个前提,沟通就不是障碍,就能有好的结果!希望能够帮到你!


烽火二月



用户59850146118


做为一个作者来说,儿子和父母的关系要怎么处理好。我觉得要怎么才能处理好。我自己也不怎么说。所以我说的是我父母的习惯和脾气都不怎么样好,因为我从小到大都看到我父母他们都在吵架也会打架。这些我也知道都是为了我们的事,所以就吵架打架。所以在我心里就是一个难题,我记得有一次我跟父母说都是为了我读书不好就吵。所以我慢慢长大了,也会看到他们脾气动不动就说。说话的声音大,说什么做什么只有父母他们有理。要是没有理脾气声音就开始大了起来,所以不管怎么样我和父母关系要是很好。不管我去外面工作哪里,都会打电话给我问侯。我感觉我好幸福,我感觉父母永远都在我身边。我什么都不重要,重要只要父母他们两个人老人身体健康才是我的快乐!我把我的想法一起分享给大家,有哪里没有做的不好。能够得到大家的帮助和参考,把你们想法留在评论区告诉我。也希望得到大家的点赞转发谢谢大家了,





苗乡小刘


最近由于疫情在家待了一段时间,也深有体会,和刚到家时父母的态度,和自己的表现,都会有很大的改变。

我也在思索这种心理变化所引起的原因,在这里总结下:

儿子和父母之间也需要仪式感

这就是为什么刚到家和在家一段时间后的态度变化的原因,刚到家我们会发现,父母什么都不让孩子,由于长时间没见面,舍不得让儿子累。


但是正是这种暂时压抑自己的感受,儿子变得越来越不想干活,而父母则是感觉自己什么都干。

久而久之两极分化,加上该亲的时候也完了,于是就开始说孩子,要养成习惯之类的,但是儿子这时已经养成短暂的习惯,不想收拾家务,于是矛盾就产生了。

我最近在家深有体会。所以就需要仪式感,目的就是要有一定的距离感,相互体谅和理解,多站在对方角度看问题,双方都要做出点小牺牲。

一定要彼此尊重对方的观念

和父母之间的代沟不能忽视,明白这一点很重要,代沟就代表着不同的人生观、价值观,从而在看待和处理事情上会有很大的差异。

比如父母一辈人爱热闹,爱说闲话,是因为他们那个年代集体生活的观念形成的,那个年代所特有的,所以他们喜欢热闹,说说闲话也是一种大集体的交流方式。

但是我们这一代则是习惯单独过日子,喜欢简洁、独处,不喜欢太多礼节。

两种生活没有对与错,都是每个时代背景所造成的一种生活方式而已。

如果咱们双方都理解了这一点,那么就会和父母产生不了太多的摩擦。

一定要有各自的兴趣爱好,尽量不要相互干扰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消遣娱乐方式,不能过多干预。

比如父母爱打麻将,作为儿子就不能过多干涉,觉得打麻将对这不好对那不好,但我想问的是,如果不让他们打,你让他们做什么?作为儿子又不能整天陪在他们身边。

如果说怕父母身体不好,其实如果他们如果身体不好,比你还听话,到他们的那个年纪,他们对自己身体很关注,如果是因为打麻将怎么了,他们就会自动戒掉。


综上所述:儿子和父母之间不能因为太亲,彼此纵容,要有距离感、仪式感,不能忽视对方的感受,要换位思考,相互包容,才能组建和谐的家庭。


因为分享,所以更强。

关注我,一起成为更好的自己!


心理学分析


 对于家庭及亲戚关系的处理,我有一些建议:

  1、一分谦让,家庭成员之间不要事事针尖对麦芒,多给对方说的机会,多为对方着想,避免发生不必要的冲突,亲情无价。

  2、一分惊喜,制造戏剧化效果,往往很多矛盾在玩笑中灰飞烟灭。

  3、二分责任,承担自己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多为家庭做一点,少为自己考虑一些。

  4、二分沟通,很多矛盾都是由于家庭成员之间缺乏沟通从而使矛盾激化。

  5、四分豁达,人生短暂,应创建和谐社会、和谐家庭,凡事想开点,不要事事斤斤计较,不要勾心斗角,不要贪小便宜,心胸开阔一点,乐于感恩的人活得轻松愉快。

  相对于婆媳关系来说,其实涂磊的话对于家庭里面的任何一种关系和角色都可以实用。

  01、垃圾,是放错位置的珍宝。敌人,是站错立场的朋友。

  02、当有些人一出生就有的东西,我们要为止奋斗几十年才拥有。但有一样东西,你一辈子都不会有,那就是我们曾经一无所有。

  03、世界上最珍贵的东西都是免费的,空气是免费的,清风明月是免费的,爱情也是免费的,但我们就是不容易珍惜这些免费的东西。

  04、剥夺自己所爱的人爱自己的权利是一种非常残酷的行为,你所认为的快乐,不能是他的快乐;你所认为的悲伤也不一定是他的悲伤。

  05、做好自己就可以了,爱过了就好。





爱影先锋


儿子和父母的关系可以分为婆媳关系,自己和父母的关系,其中婆媳关系很重要能撬动,自己和父母的关系。那么怎样整好这层关系呢,儿子自身也得硬在很多方面,其次就是忽悠了,也称为和稀泥。婆媳之间哪有什么大是大非,大多数是鸡毛蒜皮小事,所以不想让她们有隔阂裂痕甚至矛盾就要靠儿子的,和稀泥的本领了。再说儿子对父母,要一视同仁给自己父母买啥,给岳父岳母也多少整点,毕竟人言可畏这都是话柄。时不时带着父母们聚个会增进下关系,还有就是强化自身多挣点钱,毕竟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觉得有道理关注一下。


传奇炸酱面


因为最爱的亲人关系,所以在自己深爱的家人面前,各种情绪是显露无遗,不需要伪装,也不需要顾虑,什么话都可以自由的说出来,相处时间越长越“亲密”。

试想一下:

为什么在外人面前我们就可以呈现出最好的自己?要考虑这句话说得是否恰当?对方是否可以接受?为什么在自己的父母面前,那个辛辛苦苦养育我们几十年的父母面前就可以毫无顾忌?

一切只因为我们知道,不管自己如何过份,那份亲情永存,你知道他们始终不会离开你,始终会守护着我们。为什么我们我们不能用对待别人的耐心来对待父母呢?也许你试试后,会有意向不到的效果,要知道父母陪伴我们的日子在一天天减少,好好珍惜吧!有时候父母也是个孩子。

曾看过一个故事,主人公父亲生病了,就问主人公1加1等于几?主人公回答三遍后,就开始不耐烦了,反问不是都跟你说了几遍了吗?父亲就再也没说话了,他躺在床上,说道:你小的时候,问了我几百遍呀!这就是耐心的不对等。

建议:

1、用孩子时父母对你的耐心对待父母;

2、用父母的爱来对待父母;

3、有问题请平心静气的沟通;

4、凡事以爱为前提;

多多谦让父母,多沟通,相信会处理好关系的,因为那个人不是别人,是自己的父母。



菜菜悟


你的性格是父母导致的吗? 该题目应是:子女如何处理好与父母关系。 从哲学方向上来讲,向外找问题的思路,能真正让自己成为生命的主人么? 同一个家庭出来的孩子,性格都一样吗?所以家庭真的是性格形成的主要原因吗? 心理学家对同卵双生的双胞胎进行了几十年的追逐,发现其人生差异巨大。 所以,我们的人生之路,并非是父母导致的。 大家可看上古时候舜帝的故事。他的养母是怎样对他的。一个种子最后长成什么样的果实是取决于种子自己还是取决于外在的环境呢? 所谓的童年阴影是可以通过爱来化解的 一块石头它只是石头,然而它是成为绊脚石还是垫脚石是取决于石头还是取决于人的想法呢? 所谓的童年阴影,有没有同样的经历的人,不但没有让这成为阻碍,反而成为自己人生的财富和宝藏呢? 随着心理学的传播,原生家庭成了典型的流行病。 这本是一个让你深入了解自己的入口,现在却成为了很多人停滞不前、拒绝成长和担当的借口。 生命是流动的,阻碍生命流动的,从来不是你的原生家庭,而是你的选择。理解父母,接纳自己,拿出成人状态应有的担当、勇气,这样的话,你所营造的家庭,才不会成为二十年后孩子心中所厌恶的原生家庭。 许多人说,小时候父母的一些行为、言语、神情,曾经给他们带来过多大伤害。即使到了今天,面对白发苍苍的老人,那些好像早已痊愈的伤口,稍有风吹草动,还是会隐隐作痛。 很多心理咨询师都认为80%儿童的问题缘于他们的父母,而他们父母的问题,又有80%缘于他们本人小时候自己父母的问题。 难道这个循环任谁都无法摆脱吗? 试图改变过去,是一件永远也不会成功的事情。即使那些来自父母的伤害确确实实存在过。那么接下来,我们要做的,也许不是逃避,抱怨,而是面对接纳,然后向前走。世界上从来就没有“完美”的父母 几乎每个人都能列出一张曾经被父母伤害过的清单。比如偏向、忽视、过度的责备、不切实际的期许,或者是,在我们的好朋友面前的一记耳光。小时候被父母当众打在他们眼里是件很平常的事,但是却深深地伤害了我们那幼小的心。父母总是希望我们按照他们的方式做事,但是却忽视了我们内心的需求。 就是这样,我们可以抱怨父母的事情实在是说也说不完,如今生活中遇到的很多问题,也很可能就是由于父母不够科学的教养方式造成的。但是,为什么我们可以轻易原谅理解其他伤害过我们的同学、同事、朋友甚至陌生人,却唯独不肯谅解父母呢? 这也许只是因为我们还没有摆脱掉“父母就应该无微不至地爱护我们”的想法。我们经常会忘记,父母都不是完美的父母。他们不过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人,身上具有各种各样的缺陷与不足。 他们在当子女的时候也体验过痛苦和埋怨,在为人父母之后也已经尽其所能。实际上,他们做到了能够做到的最好。为人父母,不可避免地会在孩子面前犯错误,甚至是非常严重的错误。要知道,即使是提出“幼年经验影响一生”的弗洛伊德本人,也是一个被自己的孩子责难批评的父亲。 一个不会游泳的人,老换游泳池是不能解决问题的; 一个不会做事的人,老换工作是解决不了自己的能力的; 一个不懂经营爱情的人,老换男女朋友是解决不了问题的; 一个不懂经营家庭的人,怎么换爱人都解决不了问题; 一个不学习的老板,绝对不会持续的成功。 我是一切的根源,要想改变一切,首先要改变自己!学习是改变自己的根本。其实,你爱的是你自己;你喜欢的亦是你自己。你爱的、你恨的,都是你自己。你变了,一切就都变了。 你的世界是由你创造出来的; 你的一切都是你创造出来的; 你是阳光,你的世界充满阳光; 你是爱,你就生活在爱的氛围里; 你是快乐,你就是在笑声里。 同样的,你每天抱怨、挑剔、指责、怨恨,你就生活在地狱里;一念到天堂,一念下地狱。你心在哪,成就就在哪! 所以在家庭上,在父母身上找问题,只会延续痛苦。 射不中大雁怪大雁飞的高,怪风大,对提高射箭的技艺有何帮助? 如果一个人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外在的环境上,那么可以确定的是,那么他就一直被外界环境左右他的情绪,以后结婚了又会怪伴侣,有孩子了会怪孩子不听话,怪社会,哪里会有他稳定的幸福? 只有把幸福建立自己身上,有没有这样的人无论在任何环境中始终都开心快乐,他的快乐不取决于环境,而是他的内心的智慧和安宁。 海乃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修通自己内心的境界,提升自己的幸福维度,当站在山顶看世界的时候,一览无余,海阔天空。 当父母关心,认为父母关心太多;父母忙于自己的工作,认为父母不关心。 20多年前,我也曾是这样想的,跟父母关系很不和谐,而且因此而吵架,把父母气病过。我从一个索取的巨婴,到现在感恩父母所有的付出,现在关系很好。感恩不是原谅对方,而是对自己灵魂的救赎。 你是愿意活在愤恨的地狱还是愿意生活在感恩的天堂呢? 日本大提琴家夏恩患癌后试图与疾病斗争,但感觉越来越糟。他调整心态,决定爱身体里的每一个癌细胞。他视癌症剧烈的疼痛为叫醒服务,致以祝福和感谢。他发现这种感觉很好。接着他决定爱生活的全部,包括每个人、每件事。 一段时间后,出人意料的是癌细胞竟全部消失了。后来他成了在日本家喻户晓的治疗师。这便是生命的本质——爱。 疾病源自我们身体内在对爱的匮乏和缺失,而疾病也终将在无条件的爱和爱心中被清理和治愈! 可见,积极乐观的心态,多些正面的念头,以及一颗慈爱的心,是健康不可缺少的因素。 如果你意识到你就是爱,这一切都不是问题!


黛婳


作为一个孩子,理性地处理父母的关系只用聆听,不用劝解。 我这么说是因为大部分中国家庭尊重传统,把家庭中的圆满二字看地高过一切,圆即父亲、母亲、子女、甚至子女的配偶,这些人和关系齐了就是一个圆,圆了则没有缺陷,无憾,哪怕中间有些关系已经出现严重问题。 你不得不承认,这是很多人深入骨髓的信念——对家的一个固有情结,来自教育,来自中国文化,来自我们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逐,即使现在已经逐渐开化的年代,对许多人而言,家仍旧是个封印,它被许多人坚信:不能动的,动了就碎了。所以你总能从身边的案例里发现,当朋友、亲戚的家庭一旦开始闹离婚和分家时,就有长辈咂嘴:谁不这样呢,忍忍其实就过去了。 站在我是我爸妈孩子的角度,当父母的关系有问题时,作为子女,我第一直觉好像也是很难逃过家的魔咒。

父母年纪大了,除了我的照顾外,越到后面他俩越需要相互扶持;父母都是我爱的人,所以我们要尽力解决问题,减少他们的摩擦;父母只是时间相处太久,耐性失去一些,我相信我能帮助他们意识到这点,其实他们只是把问题放大了;父母之间已形成亲情,亲情怎么能随便割舍? 看到没有,你可以为父母很自然地联想出“的确为他们好”的各种立场,这背后的逻辑实际还是一点,家的完整性不可被打破,所以驱使你这么去理解父母之间的矛盾,而为了延续这种完整,子女很容易拿自己对他们的爱去消解父母之间的矛盾,也很想当然以为在两头各自论证这种家庭的大爱,这种“圆满”就能被留存。 不是说这种初衷一定是错的,本该鼓励,我担心的事仅仅是当父母双方足够成熟独立而矛盾激烈,我怕你被“家的完整性”蒙蔽身心,从中耗费大量精力去“戕害”你的父母。 每个有矛盾的家庭形态有千百种,而其中有一种很寻常很基础的家庭矛盾比较普遍,尤其当我们越来越大,父母越来越老,

便是以关心为出发点引发争执。 父亲抽烟喝酒,母亲觉得不好劝断戒,父亲敷衍甚至不应,母亲心脏不好却爱打牌,父亲担心病情劝断戒,母亲敷衍甚至不应,双方各自指责,闹得鸡飞狗跳。在这个案例里,父母双方绝对清楚对方是为自己好,但是爱很玄幻,以关心的名义也能引发互相伤害,所以我说如果你要以爱的名义去改善协调父母的关系,不见得是行为正确。 另外一点,当有这样一对父母,他们通过各种方式折磨彼此数年时,他们所处的状况只与他们是何种人有关,有折磨许多年但心里就认定这是爱的,吵完就算了,床头再吵不一会又床尾和了,他们心里有个共识,即使是这样我们不会分开。有折磨许多年一直想解脱的,双方都认定彼此有错性格不合,但他们在等待一个终极导火索,

一个大时机,就可以把离婚手续办了。 造成以上差异的,基本来自于俩人对婚姻的认识程度、自我的成熟程度、两人在婚姻关系中的相对位置。 你替他们想明白这些的时候,你想要改变现状,却发现举步维艰,因为改变别人——很难。然而某些开化的父母也想明白了这些,却发现自己三观已经建立,脾气性格已经定性,他们想要改变,却发现寸步难行,因为改变自己——太痛苦了。 最好选择聆听,尽管很难去做点什么改善关系的实际行动,事实上也有自身状态很糟糕的父母,将孩子作为一个情感武器,从发泄到刺激孩子去有所作为,孩子在他们那儿成了缓冲带,如果你不帮我去搞定你爸/妈,我这辆车就要失控了。 我一直以为一对成熟的父母,他们之间的矛盾(情感上的)应该由他们承担风险与责任,由俩人之间去私下交涉,不要将孩子卷入其中,因为孩子的两难和焦虑只会让整件事件的情绪更显负面。我这个年纪的那一代父母估计很难做到,他们不懂爱需要有界限的,爱不是所向披靡,他们潜意识大都认定爱是武器,爱无所不能,

有了爱就有了一切理由和借口。 如果父母做不到,那么作为一个孩子,我既不能表现地我已经知道这一切最后的结果终究还是改变你们很难让你们改变自己很痛苦,我也不能心情沉重地拉起一道虚拟的警戒线和父母说:对于你们的事,我听了只会更难过,请不要求助我,聆听和抚慰大概是你最明智的尽孝办法。 可以抱以最大的耐性和一定的焦虑,但试图插手绝对又是以爱之名做地一件浪费时间的蠢事。 除了对父母改善关系没什么卵用外,你在这个拉锯战里,消耗的是自己的内力,对父母双方的爱,在持久的维和战里,有一个很容易发生的心理现象:你越来越力不从心,耗费了大量的心力并且开始厌恶所有人,包括自己。 当我长大后,我越发认识到父母这个家庭充斥了很多不容易,但父母在我心中依旧是一座大山一条大河,我当然希望他们水天一色又山高水长,当山想移走,水往东流且是非要不可的时候,我不会成为愚公或者精卫,把山移到水处,又填住水远去的支流。 当你认同父母双方各自都开心大于一切时,你也会认为父母在不在一起没那么重要,

如果分开都能各自成为风景,我们没有理由去阻拦父母分开。 家常在的。 家的概念不是表面上的身份维持,而在心中,就算父母分开来,只要他们彼此认为现状舒适,俩人比从前也能更心平气和甚至可以做朋友,他们对你的爱没有变,你对他们的爱从未减少,这个家还是在的,只是以各自舒服的方式。 不要总是拿爱的名义去绑架一个家,爱不仅是盾牌,它固若金汤,又堪比长矛势不可挡,爱是矛盾,有长矛也有铁盾。爱的两面性能护人也能伤人,而我们总爱忽视亲情中的警戒线和痛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