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班主任建的群裡家長都很客氣,家長另外建的群裡面有各種想不到的聲音,你如何看?

toniZT


孩子在老師那裡上學,就好比人質擱人家那兒了,能不客氣嗎?至少不敢表達真實的聲音,無論聲音正負。負的自然不用說,怕得罪老師;即使是對老師有利的部分正面聲,比如拍馬屁,至少也要在人後拍,要不被人見了多難堪!

記得我女兒讀一個私立幼兒園的時候,兩三千一個月的學費,按說配備的老師不應該太差。但一次家長會上,女兒班主任說出了這樣的“高素質”話:家長不是客戶,頂多是學校的客戶,至少不是老師的。家長與老師之間,只是合作者關係!

好一個合作者,聽得難免讓人一身冷汗——哪怕是說者無心,但聽者多少會有意!其言下之意無非是:如果不合作,你孩子還在人家那兒呢?

當然,我女兒老師的話只是說說而已。從後來種種表現看,那位老師並不差,只是覺悟低,教育醒覺意識不夠。但她的話,應該能夠代表相當一部老師的心理與價值觀。而且,觀念決定行為,在這種價值觀驅使下,難免不會出現與其匹配的行為。

這麼,最近新聞顯示,東北的一位教育界的女父母官,就“及時”為我們提供了一個鮮活案例:其下社區調研訪談,遭遇群眾家長質疑而惱羞成怒時,就拋出了這樣令人毛骨悚然的“錚錚鐵語”:“哪個小區的,記下來,查下她住哪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