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3 袁克定给袁世凯墓取名“袁陵”,全国反对,徐世昌改一字皆大欢喜

袁克定给袁世凯墓取名“袁陵”,全国反对,徐世昌改一字皆大欢喜

1916年6月6日,袁世凯在国人的一片谩骂中病死,终年57岁。袁世凯生前留下遗嘱,“余之死骸勿付国葬,由袁家自行料理。”鉴于袁世凯的影响力,黎元洪还是为他举行了堪比皇帝般的葬礼。

关于墓地,袁世凯临终前也有安排,“扶柩回籍,葬我洹上。”可能有人会说,袁世凯老家在项城,结果他却葬在了安阳。要知道两地相距近800里,为何不葬回老家?据袁世凯的三女儿袁静雪在《我的父亲袁世凯》中给出的答案,

原来跟袁世凯的母亲有关系。袁世凯做山东巡抚时,母亲刘氏病死在天津。叶落归根是中国人的传统愿望,当刘氏灵柩运回项城之后,袁世凯同父异母兄长袁世敦认为刘氏不是正房,不准从正门出殡,致使母亲灵柩也不能埋入祖坟。最后,袁世凯只得另买了新坟地安葬。受此影响,袁世凯不愿再回项城老家。

袁克定给袁世凯墓取名“袁陵”,全国反对,徐世昌改一字皆大欢喜

1908年溥仪登基后,袁世凯被摄政王载沣免职,随即移居安阳洹上村。在袁世凯看来,安阳洹上村是自己的福地之一,于是决定把墓地选择在这里。众所周知,袁世凯的墓地名为“袁林”,这与“陵”读音一致。事实上,袁世凯长子袁克定强烈希望将父亲墓地命名为“袁陵”,这样自己“皇太子”身份就实属名归。

从袁克定的立场来看,他这样说也没有问题。袁林始建于1916年6月,历时2年时间,总耗资75万块银元。规格是“仿明陵而略小”,总体风格是采用中西合璧。

袁克定给袁世凯墓取名“袁陵”,全国反对,徐世昌改一字皆大欢喜

从航拍的照片来看,袁林从南到北的建筑主要有:土照壁、糙石桥、青白石桥、牌楼、望柱、石像生、碑亭、值房、大门、配殿、景仁堂、铁门、石五供和墓冢。如果大家对明清皇陵的建筑布局有所了解,就知道袁林无论从哪个方面来看,称“袁陵”也并不过分。

那么,袁克定命名的“袁陵”怎么最终成为了“袁林”呢?还是那句话,袁世凯死后袁克定没有任何权力,何况袁世凯称帝倒行逆施,受到国人一片痛骂唾弃。同时,时任大总统的徐世昌也不同意。

袁克定给袁世凯墓取名“袁陵”,全国反对,徐世昌改一字皆大欢喜

就在双方为此争执时,徐世昌想到了一个办法,把“陵”改为“林”。徐世昌给出的解释是,“项城生前称帝未成,未曾身居大宝,且已取消洪宪年号。此时若采取袁陵之名,实为不妥。林与陵谐音,《说文解字》上所载陵与林二字又可以互相借用,避陵之名,仍陵之实,一举两得。

不得不说,徐世昌确实有两把刷子,他这样一改,再也没有人反对。值得一提的是,袁林至今保存完整,即便当年特殊时期也没有遭到破坏。尽管袁世凯已经去世一百多年,可对他的评价依旧没有盖棺定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