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糖尿病人吃山藥好不好?

喬鬆



糖尿病人適不適合吃山藥?主要還是要看山藥是不是犯了糖尿病人的禁忌。

糖尿病人的膳食基本原則就是控制碳水化合物,碳水化合物作為對糖類的統稱,食用過量自然對控制血糖不利。每100g山藥中含有碳水化合物12.4g,含量適中,適合糖尿病患者適量食用。

山藥的GI(升糖指數)為51,屬於低GI的食物,但是數值接近於中GI食物,食用量還是應加以控制。


對於糖尿病患者來說,山藥的烹飪方式也很有講究。雖然山藥的碳水化合物含量有限,但是做成菜餚食用的方法卻不太適合糖尿病患者。山藥的碳水化合物含量確實比穀物中的含量低,但是與蔬菜,尤其是綠葉蔬菜相比卻高出了許多。如果把山藥做成菜餚,再搭著主食一起吃,勢必會造成碳水化合物攝入過多的情況。與各種薯芋類食物一樣,山藥在糖尿病患者的膳食中同樣需要做到主食化,也就是把山藥當作主食來吃,以避免造成膳食中碳水化合物比例過大的現象。可以將主食去掉一部分用山藥代替,也可以只吃山藥不吃主食。山藥的烹飪方式以蒸製為佳,並且應避免蘸白糖食用。每餐山藥的食用量應控制在100g以內,避免過量食用。


綜合來看,糖尿病人吃山藥只要控制好量,還是絕對沒有問題的。但是因人而異,每位糖尿病患者的情況都各不相同,有的患者吃了高GI食物血糖波動也不大,而有些患者稍微吃點碳水化合物血糖就飆升。每個人的病情程度不同、體質各異,所以吃山藥到底行不行還是要聽從自己的身體。


丸子偶尼


糖尿病人吃山藥好不好?

對於糖尿病人來說,吃山藥還是非常不錯的選擇,主要是因為山藥對身體的好處眾多,而且山藥升糖指數低,不會導致糖尿病更嚴重。

右上角關注幫忙點一下,每天推送有意思有知識的文章給您!

山藥具有降血糖的功效



吃過山藥的人應該都知道,山藥表面有一層粘液,它富含豐富的粘液蛋白,具有降血糖的功效,因為這個多糖可以調節胰島素的分泌量,起到降低血糖的功效。

山藥可以保護血管



糖尿病的併發症主要傷害的就是血管,尤其是微血管,山藥中富含的氧化酶以及各種精氨酸,賴氨酸等等,可以起到保護血管的作用,對於控制糖尿病的併發症,是有好處的。

長期糖尿病的患者,對血管內膜傷害的比較嚴重,而山藥中所含有的成分具有修復血管內膜的功效,因此適量的吃一些山藥,對於長期糖尿病的朋友是有利的。

糖尿病患者吃山藥需要控制量



雖然糖尿病患者吃山藥利大於弊,但山藥的含糖量為10%,因此吃山藥不能吃太多,一次最多隻能吃500克,推薦吃250克左右,偶爾吃一會即可,不能太過頻繁,也不能一吃吃太多。

糖尿病患者吃山藥,需要辯證



山藥雖然功效很多,但山藥和土豆,地瓜都屬於粉狀的食物,就是澱粉含量高,這類食物吃多了容易氣滯,而且還比較嚴重。

因此,糖尿病患者,並且平時愛生氣,容易上火,粑伴有失眠多夢的症狀,這類人就不能吃太多的山藥,對身體不利。

山藥做粥健脾養胃



很多人的脾胃因為生活習慣都不是特別好,尤其是早上不愛吃早飯,經常熬夜吃宵夜的人,最容易脾胃虛弱。這類人,如果用山藥加小米熬粥,既可以健脾胃,又能穩定血糖,一舉多得。

喜歡的話,幫忙點一下關注。每天推送有意思有知識的文章給您!


養拉布拉多的老中醫


糖尿病人適合吃山藥、吃山藥好,好像是眾所周知的事情,只是不確定到底好不好!

山藥為藥食同源的經典中藥,自古被視為物美價廉的補虛佳品,在中藥方劑及食療中均被廣泛運用。山藥性平不燥, 作用和緩, 對於平補脾胃虛弱, 不論脾陽虧損或胃陰虛, 皆可應用。尤其是山藥滋陰清熱而治療消渴病,在消渴病的治療中的運用由來已久,古今文獻均有論及。自古至今山藥已經廣泛運用於糖尿病(古時稱消渴)患者的中藥方劑以及食療中。


山藥對於糖尿病的治療作用在藥典中亦有提及:山藥性甘,平。歸經歸脾、肺、腎經。補脾養胃,生津益肺,補腎澀精。用於脾虛食少,久瀉不止,肺虛喘咳,腎虛遺精,帶下,尿頻,虛熱消渴

而且,近年來眾多專家學者對山藥中活性成分在降糖方面進行的大量的藥理研究及臨床研究表明,山藥水煎液及提取物能保護或修復胰島 B 細胞,提高胰島細胞敏感性,增強胰島的分泌功能,促進外周組織對糖的利用,從而起到降低血糖的作用。


山藥作為不錯的補虛兼營養佳品,好多養生專家在食療方中都有用到,今天我就摘錄了幾個糖尿病方面的食療方,供大家參考:

1、每日山藥 50 克,加水 1000 ml慢火煎至 500 ml可,少量多次代茶飲。有助於緩解多飲、多食、多尿、疲乏等臨床症狀。

2、山藥葛根粉:山藥 500g、葛根 500g,打粉混勻,每次 50~100 g,沖服,1 天1 次。用於糖尿病陰虛內熱患者,見消瘦、舌體瘦、舌幹少苔等症。

3、山藥芡實枸杞粥:山藥 100g、芡實 100g、枸杞子 50g,共同煎煮,食粥。常用於糖尿病見腎虛尿遺者,症見尿頻、腰痠痛、舌淡苔白等症。

4、山藥蓮子百合粥:山藥100g、蓮子 50g、百合 50g,共同煎煮,食粥。用於糖尿病患者陰虛內熱失眠者。

5、鮮山藥洗淨蒸熟,每日飯前適量食用,有助於穩定血糖。

等等,關於山藥的食療方還有好多,也不僅僅是用於糖尿病方面的,有需要或者感興趣的朋友可上網查閱山藥有關的一些文獻。


山藥雖好,但畢竟也含有澱粉,糖尿病患者對澱粉的攝入應有限制,所以山藥也不能過多食用,以免導致血糖升高,每次山藥食用以50g左右為宜,因為山藥本身也有澱粉,所以吃山藥的同時就不要再吃大米、饅頭等高澱粉的食物了,宜與高粱米、蕎麥等富含纖維粗糧同食。除了山藥像洋蔥、南瓜、、黃瓜、苦瓜、黑木耳對於糖尿病患者都是不錯的食物,平時可以搭配食用。糖尿病人也要均衡飲食,保證食物多樣化。

【注意】:溼熱寒邪以及患便秘的人等不宜食用本品。


宋藥師


糖尿病患者吃山藥適量那還不錯,吃過量那就不太好了,一方面山藥的營養價值較高,礦物質豐富,維生素也不差,適當食用補充多種有益物質,必然是好事,另一方面山藥的碳水化合物含量略有點高,如果吃多了則可能造成糖分攝入過量,將影響糖友的血糖,這就不好了。與山藥類似的薯類食物都是如此,適當吃則利大於弊,但過量吃就會影響糖友血糖,例如紫薯、土豆、紅薯,還有澱粉類瓜果,如南瓜、玉米。


雖然山藥也富含碳水化合物,但山藥是塊莖薯類食物中碳水化合物佔比相對較低的一種,糖友一定聽說過“用薯類食物代替主食”的說法,因為我們現在攝入的主食大部分屬於“細糧”,例如白米飯、白饅頭、白麵條等等,它們經過精細加工後才出場,加工過程中雖然除雜做得較好,但也因為除雜精細而損失了更多麥麩成分,麥麩成分中富含膳食纖維,也就意味著膳食纖維損失量較大,隨之損失的還有豐富的維生素B族,因此這些食物缺乏膳食纖維拖延消化速度,從而澱粉更容易轉化為葡萄糖進入血液,升糖速度也更快。這就體現出薯類食物的優點了,它們並不用細加工,保留了更全面的營養成分,包括個個都富含豐富膳食纖維,所以,薯類食物雖然普遍都是碳水化合物含量豐富的食物,但因為膳食纖維豐富的緣故,有助延緩食物消化速度,抑制葡萄糖的轉化,從而有助平穩餐後血糖。例如白米飯的升糖指數高達83,不過山藥在60~70左右(一般高於55屬於高升糖指數食物,雖然山藥也較高,但相對細糧來說要好不少) 。


山藥營養價值豐富,特別是鉀元素突出,100g能提供213mg鉀元素,山藥中還富含磷和鎂,能提供一定量的鈣質、鐵元素,還有鋅、銅、硒元素。山藥含有一定量的維生素C、維生素E和維生素A,豐富的維生素B族,總體來說,營養種類還是十分齊全的。作為一種藥食同源的食物,山藥在中藥學方面還有豐富的功效,日常適當吃山藥有助健脾和胃,山藥本是“甘”味食物,有助養脾,長期攝入能增強食物運化能力。山藥還能益肺補腎,對脾虛少食,久瀉不止的人群有改善效果。


王旭峰營養師


山藥,吃了好;糖尿病人,(適量)吃了更好!

山藥,古稱“薯蕷”,是薯蕷科植物山藥的根莖,生長在山坡、山谷之野外砂質土中,耐旱不耐澇。早在春秋時期,就是各諸侯國進貢周王室的“貢品”!它補中益氣、除煩安神、益腎健脾,因藥用價值高,被商人屢屢宣傳炒作,同是富含澱粉的食物,它的市售價格,遠遠高於紅薯、馬鈴薯、芋頭等“窮哥們”。

山藥,血糖生成指數為51。每百克熱量57千卡,含有84.8克水分(妥妥的蔬菜),碳水化合物12.4克,高鉀低脂,十分有益健康。

100克生的山藥的血糖負荷(GL)是:

12.4*51/100=6.32。

這個數據很小,是同等重量米飯、麵條等主食的幾分之一。但是千萬不要忘記:如果將山藥煮熟,GL數值還會進一步下降!

山藥色澤潔白,“肉質”細嫩,口感爽脆,除了飽腹感強,能替代部分主食,它最大的特點,就是含有大量的“黏液蛋白”——此蛋白,可以防止脂肪沉積在血管上,有助於預防心腦血管疾病。另外,山藥對於中老年男性易患的前列腺增生,有預防作用。

糖友,每餐可食用50-100克蒸煮的山藥;山藥可和木耳清炒,另外,山藥可和排骨、鯽魚等清燉,但是糖友須掌握火候,剛熟就好,不宜爛熟,否則對血糖不利。

用元代詩人王冕的一首“山藥詩”,來表達對它的熱愛!

《山藥》

山藥依闌出,分披受夏涼。

葉連黃獨瘦,蔓引綠蘿長。

結實終堪食,開花近得香。

烹庖入盤饌,不饋大官羊。


躍水營養


山藥含多種氨基酸和糖蛋白、黏液質、多酚氧化酶、維生素C等成分。

山藥性平,有健脾胃、補肺腎、止瀉之功。用於脾虛食少、久瀉不止、肺虛喘咳、腎虛遺精、帶下、尿頻等症。中醫認為山藥具有滋養肌膚、使人健美、補中益氣、健腦增記憶等功效。

《本草綱目》記載:山藥有耳目聰明、輕身、不飢、延年之功。

虛喘痰多者,可將生山藥搗爛,加入甘蔗汁半碗,和勻,燉熱服用。

新鮮山藥容易跟空氣中的氧產生氧化作用,與鐵或金屬觸碰也會形成褐化現象,所以切山藥最好用竹刀或塑料刀片,先在皮上畫線後,再用手剝開成段。切口處容易氧化,可以先用米酒泡一泡。然後以吹風機吹乾,促使傷口癒合,再用餐巾紙包好,外面包幾層報紙,放在陰涼牆角處即可保存。

山藥中含有一定量的澱粉,所以患者食用不要過量,以免影響血糖水平上升。


滿滿的健康


適當吃,沒問題,但是這個適當要自己掌握!

糖尿病是最典型的慢性病,慢性病顧名思義暫時沒事,控制血糖是王道,血糖值高對身體就有影響,拿我為例:

作為一個二型,看到這種問題,我只想說,如果你真是糖尿病,就去試試,即使一兩次血糖升高也不會有任何影響,每個人體質不大小相同,想吃就吃點,什麼都不可以過量,達到自己想吃的最舒服的狀態,然後餐後兩小時去測試一下,不升糖就吃吃,血糖高了就少吃或者不吃。

別自己把自己嚇趴下!!!


糖人傑


山藥的升糖指數51,每100g山藥含蛋白質0.7g,糖類碳水化合物5.3g,脂肪0.1g,熱量22千卡。山藥屬於低糖、低脂、低熱量食物,適合糖尿病人食用。

山藥自古以來就被當成治療“消渴症”的良藥,現代也用於糖尿病治療,是糖尿病人的食療佳品。

山藥降糖的關鍵營養素是山藥中的黏液蛋白和澱粉酶消化素以及膳食纖維素。

1、黏液蛋白有抑制作用,對胃腸有保護作用,促進消化,預防便秘。黏液蛋白的抑制作用,類似於燕麥果膠的功能,進食後延緩身體吸收糖類,抑制餐後血糖急劇上升。

2、山藥中的澱粉酶消化素,能夠促進糖類分解,使得人體血液中的糖類物質積存減少。

3、山藥中的膳食纖維豐富,進食後有飽腹感,有助於延緩或減少進食,控制體重及血糖值。

山藥澱粉含量高,進食山藥的同時應減少主食進食量。每餐進食不超過90克。


控糖俱樂部


很多糖友都學會選擇更適宜的食物來代替“細糧”,如用粗雜糧混合飯代替白米飯,用薯類食物代替主食,這樣的確有助平穩糖友餐後血糖,而且由於它們膳食纖維保留也更豐富,餐後飽腹感強,能量分解緩慢,還有助預防糖友發生低血糖。所以如果糖友願意用山藥代替主食也是不錯的選擇,山藥屬於薯類食物,澱粉含量也不低,自然能提供葡萄糖能量,但山藥比起米飯來說澱粉佔比更低,而且膳食纖維更豐富,有助延緩升糖速度,自然是更好的選擇。



糖友會問,從沒聽說過用山藥做主食,米飯換成兩根山藥真的靠譜嗎?當然靠譜,例如白米飯的升糖指數高於80(升糖指數代表食物單位時間升高血糖的速度指標,一般高於55屬於較高升糖指數食物,高於70屬於高升糖指數食物,所以米飯可以說是爆表了),而山藥的升糖指數在50~60,兩者相比,山藥雖然升糖指數也較高,但可以被列為“較高”的行列,比起白米飯的“爆表”來說,自然對血糖要友好多了。山藥中有粘液質,這些粘液質是植物多糖混合一些礦物質、維生素成分組成,它們有粘著性還能大量吸水,能附著在消化道,吸附一些澱粉、膽固醇等成分,拖延它們的吸收,可見山藥的控糖效果還是不錯的。



那山藥做主食能給我們充足的能量? 100g山藥能夠提供56大卡能量,碳水化合物11.6g,100g米飯能提供116大卡,25.6g碳水化合物,可見山藥提供葡萄糖的效率比米飯可要少一倍,不過,這剛好就是我們需要的那樣,降低一些糖分攝入,提高一些飽腹感,對於需要控制體重的糖友來說還能幫助減肥。當然,可以不完全用山藥代替主食,推薦一拳左右的薯類食物,然後一捧粗穀物類(生),這一餐的主食就算是很完善了。山藥的營養價值可不低,豐富的礦物質,特別是鉀元素含量較高,豐富的維生素成分,特別是維生素B族,山藥的粘液還能保護粘膜,它也是傳統醫學上利五臟的優秀食物,山藥屬性溫和,可以和多種食材一起烹飪,味道也不錯,適當吃點山藥,可以說真的對糖友是利大於弊的選擇。


袁欣營養師


山藥也叫做淮山,和木薯是一個科的植物,含有很豐富的澱粉。糖尿病人不要多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