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雄猫”与“终极鞭挞者”在金兰湾上空的邂逅

1961年5月5日,在美国印第安纳州的里士满,只有5岁的乔纳森·施赖贝尔,正盯着黑白电视机,电视新闻中的模糊图像显示美国正在佛罗里达州发射美国的第一艘载人太空船,海军飞行员小阿兰·谢泼德中校转身走向宇宙飞船的情景。虽然这次太空飞行只持续了几分钟,但坚定了乔纳森·施赖贝尔长大后要当一名宇航员的信念,并且决定以先成为一名海军飞行员的方式去实现。

25年后的1986年5月,乔纳森·施赖贝尔 如愿以偿的当上了一名海军F-14“熊猫”舰载战斗机的飞行员,虽然他最后没有成为宇航员,但却驾驶着“雄猫”在金兰湾上空邂逅了“终极鞭挞者”。

1987年5月26日,完成训练后的乔纳森·施赖贝尔被分配给VF-2“赏金猎人”中队,该中队当时装备的是F-14A“熊猫”舰载战斗机,搭载在“突击者”号常规动力航空母舰上。

“雄猫”与“终极鞭挞者”在金兰湾上空的邂逅

VF-2“赏金猎人”中队,该中队当时装备的是F-14A“熊猫”

几个月后,VF-2中队随“突击者”号去了越南海岸附近的南中国海执行巡逻任务。那天,施赖贝尔负责驾驶一架五分钟警戒飞机(Alert 5),飞机在需要时能在5分钟内起飞。这通常发生在紧急的情况下。当五分钟警报拉响时,VF-2中队中队长和施赖贝尔正在弹射器上待命,在不到五分钟的时间里升空了,他们被告知一架米格-23正向航母飞来。

当时苏联在越南的金兰湾设有大型海、空军基地,是苏军在南太平洋的重要战略据点,常年驻有太平舰队的一支分舰队,在岸基还有驻扎有一个混合飞行团,装备有米格-23MLD“鞭挞者”战斗机,这是米格-23战斗机的最后改进型,此外该团还装备有图-142海上侦察机和图-16。

“雄猫”与“终极鞭挞者”在金兰湾上空的邂逅

驻扎在金兰湾的苏军米格-23MLD侧视图,垂尾上的海豚标志是其独有的标志

由于是以和平时期飞行,所以施赖贝尔的任务是阻止“鞭挞者”接近航母。在“鞭挞者”飞向航母的过程中保持监视。由于起飞地点位于金兰湾以东约160公里,这意味着除非“熊猫”放油,否则在与“鞭挞者”交汇时机身会相当沉重,这种重量将把“熊猫”在交汇时的机动性限制在约1.5g。转向西后不久,中队长用雷达锁定了目标,施赖贝尔在平显的目标指示菱形框中看到一个小黑点,距离大约32公里。将在一分钟后交汇。施赖贝尔在大约1500米的高度向“鞭挞者”迎头飞去,双机在彼此左侧近距擦过。“鞭挞者”向右反向转弯并拉起爬升。施赖贝尔继续向左转弯并稍稍拉起机鼻以获得高度优势,并希望能跟“鞭挞者”后面一点。在完成了约180度的转弯后,施赖贝尔已经高过“鞭挞者”300米,位于他翼尖连线后方一点。一切进展顺利。

“雄猫”与“终极鞭挞者”在金兰湾上空的邂逅

驻金兰湾的苏军图-142拍摄的VF-2中队的F-14A。

F-14在转弯中的表现远超“鞭挞者”。“鞭挞者”的飞行员再次向相反方向转弯,“熊猫”则做了一个四分之三副翼滚,然后一个右转继续贴住他。“鞭挞者”拉高了一点机鼻,F-14最后进入一个剪刀机动,两架飞机都基本维持着中立位置,向西南方向拉出了一个交织的螺旋航线。转了几圈后,“鞭挞者”改平飞向陆地。中队长和施赖贝尔跟住正向基地返航的“鞭挞者”。用电视摄像系统(TCS)对米格-23大拍特拍。

“雄猫”与“终极鞭挞者”在金兰湾上空的邂逅

滚转剪刀机动


“雄猫”与“终极鞭挞者”在金兰湾上空的邂逅

用电视摄像系统(TCS)拍下米格-23MLD

施赖贝尔接近“鞭挞者”,与他并排飞行并拍几张特写照片,米格飞行员开始把发动机推力从加力减至慢车,减速板不断张开闭合,机翼扰流板和副翼也在忽上忽下,似乎在发出一个明显的信号:“滚开,美国佬!”。施赖贝尔后来回忆道:“我看到这位‘越南‘飞行员大约身高1.8米,有着红色的头发,留着小胡子,确实相当上镜。”

“雄猫”与“终极鞭挞者”在金兰湾上空的邂逅

施赖贝尔拍下的米格-23MLD,注意垂尾上的大海豚标志

这种状况持续了一段时间,直到“熊猫”接近19公里红线而不得不离开,转向东南飞回国际空域。然而没多久,E-2C“鹰眼”报告说“鞭挞者”再次向航母飞去。施赖贝尔只得向右急转再次跟住“鞭挞者”,又经历了一番相同的舞蹈:迎头对冲,滚转剪刀,向着海滩纠缠而去,不得不脱离,米格然后又重新对准航母,施赖贝尔又重新驱赶,直到第三次也就是最后,“鞭挞者”没油了,最终离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