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正在消失的家鄉傳統習俗——喪葬習俗

現在的喪事多以新辦,火化屍體,開追悼會。舊的喪禮和婚禮一樣非常煩瑣。但由於喪主的經濟狀況不同,亦有繁簡。普通治喪的禮俗是:

守靈:人死後沐浴更衣,移於靈床上(一般放在高粱秸稈打成的箔上),隨後點上香擺供品、倒頭飯(飯上直插筷子一雙),其子女換上白衣守候在前,並在一天內分早、午、晚三次去土地廟送漿水(有的在靈前奠漿水)。

入殮:人死後的當天下午(有的次日),其子女以新絮蘸酒將死者面部灰垢擦淨(俗稱淨面),將屍體移於棺內。

殯典:即給死者餞行。第二天下午舉行殯典禮,意思是送死者靈魂到西天去朝佛。由長子“指路”,腳踏高杌(有的站在桌上),一聲高一聲的大喊“上西方路”,並呼稱謂。同時大門外燒倒頭馬,在土地廟設祭,鄉親、至親、族人都擺供行禮餞行,並由吹鼓手奏樂。最後喪主祭奠,供100個水餃,祭後分給執事人,不能帶回,同時燒轎、馬、紙槓。女喪另燒紅線。

治喪:多用排三、排五、排七不等(即死者死後第幾天)。時間短,貼喪啟或報喪(面報),時間長散喪啟。喪主請熟悉喪事者一、二人辦理喪務,名叫“總理”。

開喪:多用卯時,開喪前先由執事人發梆(即敲木梆)請孝子(本族遠房晚輩等人),迎靈(迎歸先亡的配偶)、安靈(喪主對死者的祭奠),再由助理喪務人員進行參拜,諸事完畢,再招待外賓。

殮棺:喪主將棺材內的事項整理妥後,由幫忙喪事之人將棺材封閉,準備起棺外抬。

發引:即啟棺。多用未時,棺材抬出以後,出門不遠,女婿有迎靈祭,在村頭上鄉親、至親、朋友有路祭。孝子(長子或長孫)手執白幡,率眾孝子披麻戴孝冠,拄哀杖頭前引路,外甥執花幡跟隨。當棺材出門落地再抬起時,長子或長孫打瓦(瓦上畫有符)。

安葬:多在申時,子婿進行墓祭,其孃家人等進行墓祭。

謝悃(kun三聲):出喪後第二天,喪主設宴請辦理喪務人等。有的對前來弔喪鄉親進行面謝,張貼弔喪單。另外,發喪的第三天(有的第二天),子女親屬去墓地整理墳,俗稱圓墳頭。30天以後、35天之前的幾天之內燒五期。三個月後做百日,叫燒百日紙,至此喪事完畢。有早五七晚百日之說,早晚幾天據說和亡者兒子多少有關。 建國前,各鄉村多有“老人會”(或稱孝帽會),由幾十家或十幾家聯合而成,在遇到喪事時進行互助。其具體辦法:參加者共同議定,會內成員遇有喪事,每家拿幾元錢、幾斤煎餅、幾斤豆腐不等,並推出一會員負責催斂和管理,用於治喪開支。另外還有附有“人份”的,即一家有喪事,會內每家各出一人幫助處理喪務。其他如木頭、桌椅、盆碗等傢俱互有幫助,至入會者各家都經過一次喪事,此組織即告解散。建國後,老人會組織很快消失,且現在喪葬風俗也不想原來那麼繁瑣。

說到喪葬習俗,特別要說一下家鄉的哭喪習俗。幾年前,有關專家已經認定家鄉為孟姜女傳說的起源地,所以,據說家鄉的哭喪習俗就與孟姜女哭長城有關。哭喪是一門藝術,原來家鄉的年齡大的婦女都會。在喪事活動中,參與的婦女一邊哭一邊拖著唱腔,基本模式是:俺那苦命的...,你木撈著一點好呀!你咋狠心丟下俺呀,你再也不用受罪了呀...呃。那時的孝子不哭是會遭人笑話的。家鄉流行一個小故事,一群送殯的婦女走在路上,拖著唱腔哭著。這時前邊一人唱哭到“前頭有排牛屎”,後面一位接上“俺看見嘮”。可能是個笑話,但也反映出當時的哭喪習俗非常普遍。遺憾的是,現在提倡移風易俗,原來的喪葬習俗包括哭喪習俗都消失了。但我想作為一項非物質文化遺產,趁著還有一些會唱哭的老年人還健在,有關部門是不是應該發掘整理一下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