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在如今战场中,步枪已经可以全自动射击,那机枪会不会被自动步枪所代替?

MC天际吖


应该不行,两者在构造上就不一样。至于大口径的机枪就更是别想了,因为大口径又还是全自动的那肯定是机枪,你见过有12.7毫米口径的自动步枪么?这种口径的武器完全就不是单兵能扛着到处跑的,除了大口径的之外,那些使用全威力步枪弹的全自动武器那也之能是机枪,为什么现在的主流步枪弹是中间威力型的和小口径的?就是因为全威力步枪弹威力过剩了,虽然这子弹的威力大,但是后坐力也大,同时子弹的体积和重量也更大,你能携带200发小口径步枪弹或者中间威力步枪弹,并不意味着你就带200发全威力步枪弹。


▲7.62x51mm NATO

现在也已经不是拉大栓的时代了,那个时候装上几十发步枪弹在战场上可能都用不完,毕竟栓动步枪的射速摆在那里,而今天的是自动步枪,没有一两百发子弹你怎么敢说在战场上就够用?所以,现在还使用全威力弹药的要么是机枪,要么就是部分狙击步枪,对于自动步枪来说全威力弹药在上个世纪就已经淘汰了,反正在今天是肯定没有人还会把使用全威力的自动武器称之为步枪的。下图是艾布拉姆斯上面的.50BMG(左)和M240机枪(右),其中右边的M240使用的弹药就是7.62x51mm NATO。

▲艾布拉姆斯上的.50BMG和M240

因此,今天的自动步枪再怎么说跟那些大口径的或者是使用全威力步枪弹的机枪是不沾边的,就更不用说是取代了,毕竟在威力、射程、火力持续性等指标上都跟人家差着十几条街。所以在机枪中,也就部分轻型的班用机枪能跟步枪沾点亲带点故,因为这班机其实我们完全可以看成是一款“升级”了的步枪,那么究竟升级了哪里呢?就是枪管、弹容量,以及多了个两脚架。比如相对于自动步枪来说,班用机枪的枪管更厚、更长,枪管厚,就意味着枪管的耐热性能更好、火力的持续性更长;枪管长,则意味着弹丸的出膛速度更快,射程更远,精度更高;至于机枪的两脚架,则是提高了稳定性和精度;然后在弹容量上用弹鼓或者弹箱(链)取代了弹匣,同样也是提高了火力持续性。

▲95式班用机枪

▲95式自动步枪

所以,跟自动步枪相比,班机的弹容量更大、精度更高、射程更远、火力持续性更强,与此同时就是班机的整体重量也比步枪要重一点,至于其他的,两者基本上没多大区别,最典型的就是95式班机和95式自动步枪,如上图所示,两者在外形上是差不多的,主要区别在于95式班机用了更长、更厚的重枪管、使用50发弹鼓供弹、同时多了个两脚架,因此,即使是和步枪最接近的班机,两者在构造上也有着本质的区别,步枪就是步枪,你要是换成了重枪管、加了两脚架、使用弹鼓/弹链供弹,那着玩意就成机枪了,跟步枪哪还有半毛钱关系?


哨兵ZH


答案是当然不会了。步枪和机枪本身在设计上就是有着不同的用处的。步枪即便可以全自动射击,但是它的弹匣容量有限,不会有长时间的持续火力。另外即便给自动步枪换装了大容量的弹匣,他的枪管也承受不了那么长时间的连续射击。同时全世界各国所装备的自动步枪,大部分都是不配备两脚架的,因此自动步枪在连续射击的时候,射击的精准度会大幅下降。这些特点都是自动步枪难以实现的反而是机枪自身的优点。


然后咱再说说战场需求问题。战场上士兵的负重是经过反复的一个科学计算和战场经验得出的结果。如果步枪用全自动射击来替代机枪的火力,那么子弹的消耗量会是一个天文数字,那么如果让一个正常的步兵去背负如此多的弹药来承受如此高的弹药消耗的话,那么自然而然他就会减少其他武器装备的携带。那对于一个正常的步兵班的火力需求的话,仅仅是有几把步枪或者是几把机枪是不能够满足的。还需要附加携带一些的攻坚火力,枪榴弹、手榴弹、烟雾弹等等。


接下来我们再说说战场上的消耗问题。美国前海军部长约翰.莱曼有句话“外行谈战略,内行谈后勤”。战争打的是什么?说到归根结底,其实战争打的就是钱。而说到钱,大家都会想一想,这笔钱花得是否划算,不论在任何方面上。而如果使用天文数字的子弹数量,却在战场上不能够得到有效的杀敌,那这笔钱就是极为不划算。而步枪在进行全自动射击的时候,它的精准度都会大大的下降。因此步兵在战场上大多数使用的射击方式还是单发或点射。毕竟士兵在战场上所背负的弹药数量是有限的,谁也不想早早的把子弹打光,然后等死嘛。因此得出结论,步枪虽然可以进行全自动射击,但是那只是在特殊情况下所需的特殊需求,它并不能完全替代机枪在战场上所带来的作用。

希望我的答案你喜欢,谢谢。


脸长君的装备库


在如今战场上,各国普遍装备自动步枪,步枪都可以全自动射击,那么,机枪是不是没了用武之地,会被自动步枪取代么?

目前还真的有机枪被自动步枪取代的这种例子,美国海军陆战队就是用M27 IAR自动步枪替换了包括M249通用机枪在内的枪支。

在2018年1月,美国海军陆战队宣布,M27 IAR自动步枪将正式取代M4A1突击步枪,成为海军陆战队的新制式步枪,同时它也将取代M249通用机枪,承担起火力支援的重任。

据悉M27 IAR自动步枪的采购数量将达到5万多支,美国海军陆战队花费10多年的时间,终于让M27 IAR自动步枪从小批量试用的自动步枪升级为全员列备的制式步枪。

M27 IAR自动步枪就是HK416突击步枪的重枪管型号,配备有两脚架的M27 IAR突击步枪能够同时胜任步枪、轻机枪和精确射击步枪多重角色,它的火力密度、准确性、可靠性都非常出色。它的全员装备也让美国海军陆战队“每个陆战队员都是机枪手”这个口号不再是一个传说。

M27 IAR自动步枪列装中最引人瞩目的一个消息当属它取代了M249通用机枪的位置,用自动步枪来替换通用机枪,美国海军陆战队此举还是非常反传统的。但是,美国海军陆战队的这个选择并非没有道理。

M249通用机枪的火力压制能力无可挑剔,有效射程高达800米的它能够很好的完成火力支援、压制任务。不过,它的重量超过10公斤,机枪手很难提着它和步枪手一起快速冲击。而且每当M249这种机枪开始射击时,它的火光、声音等特征就非常明显,阵地极为显眼,很容易遭到对方重火力的打击。

M27 IAR自动步枪的出现,则为部队提供了另一种选择。虽然M27 IAR自动步枪不是一款机枪,但是它的射速仍达到36发/分,远高于M4A1突击步枪,略低于M249通用机枪的50发/分。

在射速劣势不明显的同时,M27 IAR自动步枪的其他优点清晰显露出来,M27 IAR自动步枪的重量只有4.4公斤,比M249通用机枪轻得多,灵活性非常高,便于跟随班组快速冲锋。

而且更为重要的一点是,M27 IAR自动步枪的射击隐蔽性较M249通用机枪更高,由于它具备较高的射速,较强的火力压制能力,当所有的M27 IAR自动步枪一起射击时,敌人也无法区分出哪些是需要优先打击的主要火力点了。

考虑到M27 IAR自动步枪的列装数量、射击准确性明显高于M249通用机枪,所以美国海军陆战队换装后的火力密度、压制效果都大大增强了,这对于其他国家来说,未尝不是一个值得学习的办法。


科罗廖夫


那个,美军已经开始换装M27了,这枪就是HK416的重枪管机枪型。

还有毛子的RPK16机枪,其有两种枪管长度版本,短枪管的完全可以作为突击步枪使用

所以,机枪在美军里已经被自动步枪渐渐取代了。

事实上,现代的作战环境对机枪手十分的不友好,自动步枪上可以加装种类丰富的瞄准镜,可以有效提高自动步枪的精准度,战斗距离内作为精确射手问题不大。

看那机枪手,往往开不了几枪就被各路狙击手或者精确射手干扰,而美军就是因为战场需求才在一支队伍里整体上换装M27步枪,或者是其精确射手版本的M38精确射手步枪。

至于火力压制,打的准比乱打强。一群人打的准,那就很恐怖了。

图①是TA31型4倍加红点复合瞄准镜,就是吃鸡里的4倍镜,而且自带红点,M27步枪标配。

②机枪手被子弹掀翻脑壳的场面,战场上的机枪手越来越倒霉。

③手持MK20SSR精确射手步枪的美军特种兵,这枪可以连发,理论射速600发每分钟,精度次角分,跟26万射程相似但更准。

④AK用60发弹匣,7.62*39、5.45*39、9*19口径。

⑤满弹使用状态,已列装毛子部队。

⑥M38步枪,就是M27步枪换了个高倍镜加了消音器,使用MK262 MOD1这种专用狙击子弹精度能进次角分,射程和26万相似,精度更高,就是5.56mm子弹远距离侵透力不如7.62子弹,但打软目标一点问题没有,美军特种部队以前使用类似的MK12步枪在阿富汗用的相当爽。

⑦5.56*45口径100发大弹匣,装75颗用的舒服。

⑧60发容量的,装50颗用的舒服。

⑨毛子的12.7*55口径突击步枪,200米打装甲车一点问题没有。

随着自动武器的发展,逐渐的趋向于两种极端。

⒈更短更便携,取代冲锋枪的短突击步枪,AKS74U现代化改进型、MK18及HK416A5短枪管型、MCX Rattler、SCAR SC等短枪管在特种部队里被大量使用。

尤其是室内CQB型战斗越来越常见,而传统的AKM甚至是M4A1这类步枪在室内都会显得过于笨拙了。对了,我军装备95-1B,好枪。

⒉长枪管精确射手步枪,使用比赛级步枪弹可以在800米内进行压制性射击,甚至就当狙击步枪使。

事实上著名而且经典的SVD步枪在苏联时期的定位就是精确射手步枪,用来弥补AKM在阿富汗射程上的不足,想想下毛子拿AKM和98K怼枪时的憋屈,然后毛子拿SVD找回场子时的痛快感。

SVD步枪使用苏联时期的7N1型子弹的精度是1.5moa,我军装备的26万也是这精度,200米爆头没问题。使用90年代升级的7N14型狙击子弹精度能进次角分,也就是我军新的8.6mm口径步枪的精度,600米爆头没问题。

像美军装备的G28E,也就是HK417A2,精度能进次角分,还有特种部队的MK20SSR步枪,既能打连发,单发精度也能进次角分。当然,使用的子弹都是比赛型专用子弹。











睦健持兵


当然不会,机枪和突击步枪虽然都能自动射击,但是区别还是很大的,机枪根本不可能被取代。就好比虽然现在卡车和皮卡一样,虽然都能运东西,但是差别太大了。

如今的步枪之所以能够自动射击,主要还是提高火力的考虑,毕竟曾经的栓动步枪火力单薄,而半自动步枪面对自动武器依然吃亏,所以各国的突击步枪基本都具有自动射击能力。但是实战中,出于射击精度和节约弹药的考虑,训练有素的士兵一般都是以半自动模式或者点射来射击,只有在必要时刻才会自动射击。而且步枪本身就不是设计用来进行连续自动射击的,其散热能力等不如机枪。

但机枪就不同了,其设计用来就是自动射击的。最早的机枪由于散热问题,一般采用水冷,能有效控制住热量,让机枪持续射击,后来为了追求轻量化,让机枪能伴随步兵作战,才出现了轻机枪,轻机枪一般都是气冷设计。

如今的机枪都是气冷式设计,而且其枪管要求一般要比步枪枪管更高,厚度更厚,更能耐受住连续射击带来的热量,所以才能去干机枪的活儿。虽然在外观上有的机枪已经和步枪很相似了,但是本质上依然还是有很大的区别,所以步枪还是无法取代机枪的。


前沿阵地


美国海军陆战队大量列装的M27单兵自动步枪


对于班用机枪来说,自动步枪代替机枪是可行的。美国的海军陆战队就已经开始用M27步兵自动步枪来代替原来的M249型班用机枪。最开始陆战队只想一个班装备两枝M27,后来发现这枪射程远,精度好,无论是充当班用机枪还是自动步枪都很合适。因此决定为整个陆战队配发。

但是,对于美国陆军来说他们并没有看中M27,而是选择等待下一代单兵武器。自然也就没有替换M249。所以说自动步枪替换班用机枪并不是什么难题,就看部队的需求。

升级版的PKM通用机枪


不过对于,通用机枪与重机枪来说就不是自动步枪能替换的。两者之间的弹药口径都相对较大,虽然通用机枪只有7.62毫米,但是它使用的子弹也是加长的弹药。威力和射程远超使用小口径子 弹的制式自动步枪,与制式步枪的小口径弹药也并不通用。因此通用机枪还是会继续执行它的任务至少在可预见到的时间内是不会被自动步枪所代替。而12.7毫米的重机枪无论是射程还是杀伤能力都不是班用步枪能比得了的。所以用自动步枪来替换重机枪是不现实的,也不太可能。并不是能全自动射击了就能搞定一切。像美国海军陆战队那样还是少数。

伞兵型M249班用机枪

M2HB型重机枪


陶德中士


二战时,尽管个别军工发达国家的军队装备了半自动步枪,在战场上占据了一定的主动权,但大都数交战国军队使用的依然是单发栓动步枪,步兵班是最基本的作战单位,由于缺乏有效的自动枪械,所以对机枪的依赖性非常高。

战后,步兵枪械发展很快,半自动步枪基本都已被淘汰了,装备的大都是自动步枪,且以小口径步枪居多,发射时不仅后座力较小,而且精度较高,所以对目标的命中率普遍提高了。


由于自动步枪以30发弹匣供弹,因此火力较之一、二战时的单发栓动步枪有了数量级的提高,且分量轻、动作可靠、射击精度高。

现在的步兵班除了自动步枪,还配备有自动榴弹发射器、单兵火箭筒等爆炸类武器,火力非常猛烈,相应地对机枪的依赖性下降了许多。

尽管自动步枪可以全自动射击,但目前来看,还是难以取代机枪在步兵班的位置,原因就是机枪是步兵班的压制火力,一般采用100-200发弹链或75发弹鼓供弹,且使用的是重枪管,具备比自动步枪更远的射程,更持久的火力,必要时现在的机枪还可以采用自动步枪的弹匣射击,所以机枪不用担心子弹,以及供弹具的问题。

现在的机枪,普遍采用气冷方式,重枪管型适合长时间射击,而无须更换枪管,尽管班用机枪在外观上和自动步枪相差不大,且子弹和弹匣都是可以统用,但机枪和自动步枪在本质上区别仍然很大,自动步枪一时半刻,还是无法悍动机枪在步兵班的地位。

由于机枪具有无与伦比的火力,持续射击能力,要远超自动步枪,因此自动步枪要彻底取代机枪在军中的位置,目前看来似乎比较难。

本文由“国平军史”发布。


国平军史


美国海军陆战队正尝试给每人都装备重管hk416(m27)。

优点是,根据现场需要,人人可以做机枪手,连发火力压制;人人可以做步枪手,跑位点射突击。

缺点嘛,想想也知道,重管步枪价格高,非土豪不能人手一只。说是步枪吧,又长又重,用于跑动突击不如m4系列轻便;说是机枪吧,30发弹匣的压制能力比不上弹鼓弹链。往好了说是兼具步枪机枪优点,往坏了说是两头顾,两耽误。

当然,兵器是死的,战术运用存乎一心,是活的。当年德国stg44战斗小组就逐渐取消了机枪。虽然理论家可以说stg44远距离不如机枪和全威力步枪,近距离不如冲锋枪,但通过合理把握交战距离,stg44一种武器就足够压制美苏的冲/步/机组合,开启了突击步枪的时代。全m27班组效果如何,可以注意观察,准备摸鹰过河。

个人认为这种组合确实适用于重视单兵战术,身体素质好,擅长渗透迂回破袭任务的精英轻步兵,例如海军陆战队和特种部队。

至于陆军的大头兵和国民警卫队,估计再等20年也配不起hk416。给训练程度一般的菜鸟配个机枪,扣住扳机不撒手,400发弹药不够打一分钟的。君不见美国陆军的大头兵,全自动都混不上,用的3连发。反正多数任务趴掩体里报坐标就可以了。

受口径限制,班机的穿透力怎么也比不上重机枪。尽管全用上班机,配上先进光瞄,理论上可以远距离杀伤对手,但是(1)对手武器差但有掩体依托,就是不露头,没有重机枪就只能靠突击,被对手拉入近身混战;(2)对手不是软柿子,轻重点面火力齐全,精度不够威力凑;以上情况都不是只靠班组武器能解决的。重机枪,火箭筒,榴弹发射器,还得有。


味冷


我认为并不会

机枪在自发明以来,其用途和形式已经发生了大幅度的改变。从最早的加特林手摇机枪改变战争格局开始,到枪管后座帆布弹链的马克沁机枪大规模应用,这段时间被称为机枪的早期时代。这一时代的机枪主要应用为定点防御,一战时期的重机枪大多射程远,威力大,标尺最大距离一般在2000米以上。

而在一战前期,以麦德森为首的轻机枪异军突起,这种能够伴随士兵冲锋陷阵的武器能够提供优秀的火力支援。在一战时期,真正意义上伴随士兵前进的M1918勃朗宁自动步枪被认为是间战期最优秀的轻机枪(自动步枪)设计。这一时代,轻机枪的主要任务是提供士兵伴随前进过程中的火力支援任务,甚至是突击任务。

在一战结束的1926年,捷克斯柯达兵工厂生产的ZB-26杀出重围,这种采用漏斗式弹匣供弹的轻机枪重量轻,可靠性高,近距离作战和中距离火力支援都能游刃有余。同时期的瑞士启拉利KE7机枪,刘易斯机枪,绍沙机枪均或多或少有着些许毛病。但值得一提的是,无论是在德国还是英美加拿大,甚至是日本这种国家都在二战时期生产了大量仿制于ZB-26的轻机枪。因为这款机枪实在是太可靠了,重量轻,能够伴随突击和火力支援,维护可靠,枪管还可以快速更换。即使同时期的美国M1918,德国的FG-42这种自动步枪也无法与ZB-26同台竞技。

而在机枪发展了百年之后的今天,机枪已经分门别类分为数个种类,以及数不清的型号。一般来讲,DShK-14.5和M2HB这类重机枪从诞生以来就肩负着重火力压制的作用,兼职反制轻型无装甲车辆。这类机枪无法被士兵所随身携带,一般采用车载或多人武器班组共同操作使用。也就没有被取代一说。

而以M240B和PKM为首的一批通用机枪在战争中的表现则非常出色,无论是单兵携行还是车载都非常的可靠实用。这一批通用机枪实用的均是大威力的全威力弹,其射程相比现在的常规突击步枪高出2-3倍以上,依旧是不可替代的。

至于说以M249和95班级为首的一批小口径班用机枪在现代战争中表现也非常出色。重枪管和大容量弹匣,两脚架的设计使得这些机枪拥有非常可靠的突击压制火力。在战场上M249作为美军步兵班的正面火力核心往往能一支枪压制一整条街区,而且更重的枪管提供的高精度火力持续能力使得该枪可以在架设完毕后更加稳定而持续。在封锁之后,美军班组的其他部队则展开迂回包抄,完成战术歼敌。

如果将班用机枪取消,就缺少了火力核心,虽然在战术分配上会提高灵活度,但是在缺少长时间的火力封锁能力的情况下,士兵往往会进攻受挫。

不过目前世界的主流趋势是逐步淘汰小口径的班用机枪,改用中口径的通用机枪作为火力核心,不仅射程和压制能力更强,在战术分配上也有了更多的选择。

可以看到,在我军,狙击手可以没有,但是机枪手和火箭筒是一定要有的。


利刃号


看战争形态吧,但我感觉依照目前的战争发展,步兵的交战往往以相对低烈度的治安战或者冲突为主因此班用机枪的必要性开始降低。


我们可以看整天仗打的最多的马润,也将原本的M249 SAW换成了M27 IAR。从某种角度来说,马润们觉得,M249虽然弹容确实大。火力持续性强,但也带来了机动性上的损失,而且现代战争比之前更强调机动性,一个固定火力点开火是很找死的行为,天知道什么时候一枚枪榴弹就砸过来。而要保持机动的话,弹容量这种东西其实意义不太大。


IAR毕竟也算个重管步枪,它的火力持续性和精度都要比M4这类卡宾优秀,虽然也丧失了M249的强大火力,但在精度上有一定弥补。


然后说回来,我上面强调了班用机枪的必要性降低。但这不是说通用机枪或者车载机枪被替代。这两都是全威力步枪弹(88通去死)或者大口径步枪弹,往往起到是600米之外的压制、打穿掩体、毁坏载具之类的任务,这些是小口径步枪没法做到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