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山上野生水果,有钱也很难买到,你吃过哪几种?

种菜小哥


这个问题由乡下人来解答,才是比较合适的。我是土生土长的贵州黔东南人氏,从小到大一直在农村混日子,简称“混吃等屎”。

农村的野果种类繁多,我专门收集有农村的野菜野果之类图片,在做记录的同时,也可以供大家欣赏一哈,满足小小的回忆。毕竟年少的时候,满山遍野找寻野果,是我们都曾经有过的童年。

1、八月瓜,我们这里侗话喊“纳农”。实际在我们这里的山区,差不多在九月份才开裂,开裂才能吃,因为里面的果实成熟了,它才会裂开供你享用。它不开裂,你就只有等着。

2、鼻涕果,专业名称叫做南酸果。其实没有什么好吃的,核很大,果肉很少,并且很粘实,能吃到的只是一小部分果肉。因果肉很滑,小时候常吞下去,噎得要翻白眼。其实果核还是挺漂亮的,可以做手串,但乡下人不戴那个,累人,干活不方便。

3、薜荔@凉粉果。顾名思义,就是可以拿来做凉粉的,全生态的哟。我们这里能做凉粉的,还有腐婢树的叶子。这两种工艺差不多,但是口感不一样。告诉大家一个小秘密,拿薜荔做的凉粉,我也都没有吃过,果子倒是经常见到。

4、侗话喊做“边”,具体名字不详。小时候还摘下来搞成一把,嚼烂吸汁吐核。可惜没有果实的图片。它的枝头柔韧性比较好,是捆柴常用的小树枝。

5、地棯。拿草根串成一串,就可以拿回家来。想吃的时候,一撸到底,放到嘴里。多长在路边,常吃得嘴巴发黑。

6、枫树苞。这个是枫树叶子变异的产物,类似于油茶苞一样。但是枫树苞的口感极清新,有淡淡的清香味。数量极少。

7、拐枣,其实我们更喜欢叫做“鸡爪果”,因为形象相似呀。拐枣必须经过霜冻以后才好吃,里面的糖分才充足,要不然涩味很重,没有什么意思。据说拿来泡酒挺好喝,也能挺起来,不知道真假。

8、这玩意很少了,有叫鸡素果的,也有叫野荔枝的。小时候吃过,不能吃多,感觉有些晕头。但现在森林太密了,像这种好货在我们这里快变成灭绝师太了。

9、侗话喊做鸡头果。具体名称不详,有知道的烦指点。

10、金樱子。把鞋底把上面的刺搓掉,然后去掉里面的籽,只嚼果壳,挺带甜叶的。现在也有人拿来泡酒,酒的色调迷人,同时有滋补身子的作用。实际情况如何,只有吃了的人才知道。

11、毛花猕猴桃。这玩意才是真正的猕猴桃,全身上下有密密的绒毛。等到成熟的时候,连皮带毛剥下,只留下果肉,刚好一口一个,酸滑爽口,自然成熟的好东西硬是要得,好吃得不行。

12、黑老虎,我们这里喊做“人头果”。名字怪吓人,果实挺可爱,但实际中看不中用,吸上几口,一个果子就完蛋了。欣赏的意义远大于享受的意义,现在有规模种殖的,专门去哄钱多人傻的城市人。

当然还有很多很多的野果,就不一一例举了,省得大家流口水。流口水太多也容易造成身体有恙的,那就是我的罪过了,呵呵。


敬请关注右上角“侗寨那些美食”,我们一起探讨与记录渐行渐远的农村与乡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