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河平原有什麼歷史?

獨行客地圖帝


我國有三大平原,從北往南分別是東北平原、華北平原、長江中下游平原。東北平原是三大平原中面積最大的,約有35萬平方公里。有意思的是,東北平原也是由三大平原組成的,從北往南分別是位於黑龍江省東北部的三江平原,黑龍江省西北部與吉林省西北部之間的松嫩平原,以及大部分位於遼寧省的遼河平原。

遼寧省面積約15萬平方公里,西南接河北省,西北接內蒙古,東北接吉林省,西南瀕臨渤海,東南瀕臨黃海。遼寧省的地形非常有特點,可以用“兩山夾一原”來形容。遼寧省東部有吉林哈達嶺、長白山山脈、千山山脈(一般稱為遼東丘陵),遼寧省的西部有醫巫閭山、松嶺、黑山、努魯兒虎山(一般稱為遼西丘陵)。遼東丘陵與遼西丘陵之間的平原,就是遼河平原。

遼河平原整體上來說西部高於東部,西部海拔有900多米,越往東地勢越低,遼河平原在遼河入海口處的海拔不足10米。說到遼河平原,自然要說到遼河。遼寧省的省名源於遼河,但遼河卻發源於河北省(遼河西源)。河北省承德市平泉縣西北七老圖山脈有一座光頭山,山腳下有一條小河汩汩向東流去,在黃土樑子折向北,這就是著名的老哈河。遼朝的時候,老哈河也稱為土河,遼聖宗耶律隆緒就經常駐蹕於土河岸邊釣魚。統和二十五年(1007年),中京大定府建成。中京大定府在哪呢?就在老哈河上游的西岸,七金山西南。中京是遼朝後期的重要城市,遼朝皇帝經常來到中京居住。

老哈河在內蒙古赤峰市寧城縣以北,成了遼寧與內蒙古的界河。老哈河在內蒙古通遼市以西地區與西拉木倫河會合,稱西遼河,經通遼市區、吉林省雙遼市,南下進入遼寧省。另外,遼河還有東源,也就是發源于吉林省遼源市東遼縣的東遼河。東遼河從吉林哈達嶺山脈流出,由南向北,再由東向西與西遼河會合,之後的河段就統稱為遼河,呈東北——西南方向匯入渤海。

除了遼河之外,遼河平原還有很多河流。比如發源於撫順市清原市的渾河,由西北向東南流去。遼寧省省會、清朝故都瀋陽(時稱盛京),以及著名的煤城撫順,都位於渾河岸邊。此外還有太子河、大淩河等河流。

由於遼河平原地勢低平,遼河水時常氾濫成災,但在古代遼河平原卻是東北地區重要的耕種區。遼河流域是燕山山脈以北漢文化比較發達的地區之一。東漢末年,天下三分魏、蜀、吳,實際上還有第四國,就是割據遼河平原的燕國。公孫度建立燕國,雖臣服於魏,其實是個獨立王國。直到公元238年,燕國才被魏國大將司馬懿消滅,首鼠兩端(向東吳稱臣又殺東吳使者)的燕王公孫淵被殺。魏滅燕後,設置省級的平州,包括遼寧省大部,半島西北部,平州的核心地區還是遼河平原。

五胡十六國時期,遼河平原又出現了一個燕國,就是鮮卑慕容氏建立的燕國(前燕的前身)。慕容氏佔據遼河平原,堪稱如虎添翼,燕國的實力大漲。

燕王慕容皝(慕容恪、慕容垂之父)把牛租給貧民,讓貧民耕種,收其利十分之八,剩下十分之二歸貧民。記室參軍封裕上書勸諫:“中原喪亂以來,中原人士避難遼東,導致遼東地窄人稠,有十分之四的人沒有耕地。”這句話說明早在五胡時期,遼河平原就得到了非常有力的開發。慕容皝聽進了封裕的建議,凡貧民沒有任何資產者,送牛一頭。遼東人口約有十分之四的人沒有耕牛,可見遼東的耕牛是非常多的。耕牛多,說明耕地自然就多……

唐朝末年,契丹人崛起於東北,佔據了遼河流域,建立遼朝。當時的遼朝還沒有拿下燕山山脈以南的幽雲十六州,遼河流域是遼朝為數不多的耕地較多、漢文化較發達的地區之一。遼朝為何定國號為大遼(有時也稱大契丹國),有很多學者認為遼朝的國號源於遼河。

遼朝統治者有意識地經營遼河流域。遼太祖神冊四年(公元919年),耶律阿保機下令重修遼陽城(遼寧省遼陽市)。天顯二年(公元927年),遼陽升為南京(後改稱東京),是遼朝的中心城市之一。遼陽市位於遼河平原與遼東丘陵的結合部、太子河畔,戰略地位非常重要。

到了明朝,因為北元(蒙古各部的統稱)的存在,以遼河平原為主的遼東是明朝在東北最重要的戰略堡壘。明朝控制遼東,可制衡大漠的北元、半島上的高麗、東北地區的女真。由於遼東人口較少,明朝沒在遼東設布政使司,遼東的百姓事務歸渤海對面的山東布政使司管理。清朝更不用說了,後金(清朝前身)定都的盛京就是遼河流域的重鎮瀋陽。

更多歷史地理文章,請關注微信公眾號:地圖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