戒烟后身体总觉得冷,是为什么?

用户3488537403455


对于没有成瘾或烟草依赖程度较低的吸烟者,可以凭毅力戒烟,但经常需要给予简短的戒烟建议,并激发其戒烟动机;对于烟草依赖程度较高者,往往需要给予更强的戒烟干预才能最终成功戒烟。

戒烟劝诫

研究显示, 没有接受过治疗的吸烟者每年戒烟的平均比例大约为2%,而临床医生简短的建议就会使戒烟6个月或6个月以上的人增加2%。

2008年5月,在参考了8000多篇文献的基础上,美国公共卫生署颁布了有关烟草使用和依赖治疗的新版临床实践指南。该指南推荐了7种能够有效增加长期戒烟效果的一线临床戒烟用药,包括5种尼古丁替代疗法(nicotine replacement therapy,NRT)的戒烟药(尼古丁咀嚼胶、尼古丁吸入剂、尼古丁口含片、尼古丁鼻喷剂和尼古丁贴剂)和2种非尼古丁类戒烟药(酒石酸伐尼克兰片和盐酸安非他酮缓释片)。指南还推荐了2种二线戒烟药物,为可乐定和去甲替林,目前这两种药在临床上很少应用。

目前我国已被批准使用的戒烟药物有:

处方药:伐尼克兰(酒石酸伐尼克兰片)、盐酸安非他酮

非处方药:尼古丁贴片、尼古丁咀嚼胶

尼古丁替代疗法通过向人体提供尼古丁以代替或部分代替从烟草中获得的尼古丁,从而减轻尼古丁戒断症状,如注意力不集中、焦虑、易怒、情绪低落等。NRT类药物辅助戒烟安全有效,可使长期戒烟的可能性加倍,虽然并不能完全消除戒断症状,但可以不同程度地减轻戒烟者戒烟过程中的不适。

伐尼克兰(酒石酸伐尼克兰片)是一种新型非尼古丁类戒烟药物,在2006年已被美国FDA批准上市用于成人戒烟,推荐吸烟者使用的证据等级为A。在2009年发表的一项由中国、新加坡和泰国共15个中心参加的临床研究中,伐尼克兰戒烟疗效显著优于安慰剂,主要疗效终点第9~12周(包括第12周)经CO测量证实的4周持续戒烟率,伐尼克兰治疗组(50.3%)显著高于安慰剂组(31.6%)(P=0.0003)。关键及其他次要疗效指标在伐尼克兰组和安慰剂组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4]

盐酸安非他酮(缓释片)是第一种可有效帮助吸烟者戒烟的非尼古丁类戒烟药物,1997年被用于戒烟,推荐吸烟者使用的证据等级为A。盐酸安非他酮是一种具有多巴胺能和去甲肾上腺素能的抗抑郁剂,作用机制可能包括抑制多巴胺及去甲肾上腺素的重摄取以及阻断尼古丁乙酰胆碱受体。盐酸安非他酮为口服药,剂量为150mg/片,至少在戒烟前1周开始服用,疗程为7~12周。副作用有口干、易激惹、失眠、头痛和眩晕等。癫痫患者、厌食症或不正常食欲旺盛者、现服用含有安非他酮成分药物者或在近14天内服用过单胺氧化酶抑制剂者禁用。对于尼古丁严重依赖的吸烟者,联合应用NRT类药物可使戒烟效果增加。盐酸安非他酮为处方药,长期(>5月)戒烟率为安慰剂组的2倍。

联合使用一线药物已被证实是一种有效的戒烟治疗方法,可提高戒断率。有效的联合药物治疗包括:(1)长程尼古丁贴片(>14周)+其他NRT类药物(如咀嚼胶和鼻喷剂);(2)尼古丁贴片+尼古丁吸入剂;(3)尼古丁贴片+盐酸安非他酮(证据等级为A)。

在戒烟治疗的过程中,NRT类药物、伐尼克兰(酒石酸伐尼克兰片)、盐酸安非他酮是经常使用的药物。在戒烟的健康获益方面,这些药物是能够挽救生命的有效治疗手段,配合行为干预疗法会提高戒烟成功率,但单独使用戒烟药物仍然是有效的。吸烟常常被错误地视为单纯的个人选择,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在充分认识到了吸烟的健康危害后,多数吸烟者都有戒烟的意愿,但往往因为尼古丁的成瘾性而难以戒除。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同时使用戒烟药物治疗及戒烟劝导和咨询措施。

戒烟咨询及戒烟热线

戒烟咨询(无论是单独使用还是联合使用)是一种有效的戒烟方法,在给患者使用戒烟药物的同时给予咨询或是在进行咨询时给予药物辅助治疗都会使戒烟效果明显改善。 [5] 因此,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对有戒烟意愿的吸烟者应尽量联合使用戒烟咨询和药物治疗。显示的是一些常用的咨询技巧:解决问题/技巧训练以及在治疗过程中给予支持的方法。这些方法主要用于简短的戒烟干预治疗,同时是戒烟强化治疗的基础,戒烟热线是一种有效的戒烟治疗方法。

临床戒烟的具体实施

烟草依赖具有慢性及高复发性的特点,医生需要不断努力,鼓励患者进行戒烟尝试。在进行戒烟治疗之前,医生应首先了解戒烟者戒烟的通常模式,包括思考期、准备期、行动期、维持期、复吸期。Prochaska和Diclemente采用该模式描述了戒烟过程的一系列阶段,在不同阶段吸烟者对戒烟的看法和认识是不同的,所以对处在不同阶段的吸烟者应采取不同的干预措施。 [6]

在这一模式中,处于思考前期的吸烟者不想戒烟;随着对吸烟危害认识的增加,吸烟者会进入思考期,这一阶段的吸烟者往往处于进退两难的境地,一方面认识到应该戒烟,另一方面仍与烟难以割舍;经过长期的思考,吸烟者将进入准备期,处于准备阶段的吸烟者开始计划戒烟;接着他们把戒烟付诸实施,即进入了行动期;紧随着行动期的是维持期,在这一阶段戒烟的行为得到巩固;如果这种巩固不能维持下去,吸烟者将进入复吸期,再次回到思考期或思考前期。如果维持期持续下去,他们将戒烟成功。

国外研究表明,即使是短至3分钟的干预亦能明显增加戒烟成功率。 [7] 简短的干预对于以下三类患者有效:有戒烟意愿的现在吸烟者,本次不打算戒烟的现在吸烟者和最近戒烟的曾吸烟者,详见以下几点内容。

1.对于有戒烟意愿的吸烟者

对于有戒烟意愿的吸烟者可以使用5A’s方案进行简短干预,包括:(1)询问患者是否吸烟;(2)建议他们戒烟;(3)评估他们的戒烟意愿;(4)帮助想戒烟的吸烟者进行戒烟尝试;(5)安排随访,预防复吸。这些步骤都很简单,一般耗时不超过3分钟。 5A’s方案与美国国家癌症中心、美国医学会以及其他的一些机构推荐的戒烟策略是一致的,可根据实际情况实施这些干预措施。

2.对于尚无戒烟意愿的吸烟者

对于本次没有准备好戒烟的患者,医生应该给予简短的干预使他们产生戒烟的想法。对于不想戒烟但经医生干预后产生戒烟意愿的患者,原因可能为:缺乏烟草危害健康及戒烟益处的知识;缺乏经济来源;对于戒烟存在恐惧或顾虑;由于之前的失败经历导致信心不足。动机访谈是一种以患者为核心的直接咨询干预方式,对上述患者有效。有证据表明这种方法能有效的使患者进行未来戒烟尝试。但是,对于那些已有戒烟意愿的吸烟者,尚不清楚动机访谈是否能增加他们成功戒烟的机会。

医生使用动机访谈策略的重点是探索吸烟者的感受、信心、想法以及价值观,以求努力揭示吸烟者的矛盾心理。一旦找出矛盾心理,医生就应该对患者进行选择性地引导、支持和强化以帮助他们改变(如戒烟的原因、想法、戒烟的意义等)和做出承诺(改变吸烟行为,如不在家里吸烟等)。研究发现,患者自己做出戒烟承诺比医生的劝告和争论都要有效,争论会增加而不是减轻患者对戒烟的抵触。

动机访谈有四个主要的原则:(1)共情;(2)发展差异;(3)处理阻抗;(4)支持自我效能。由于这是一种专业技能,因此需要对相关医务人员进行动机访谈的专业培训。咨询过程中可以使用5R’s方法:相关性(relevance)、危险性(risk)、益处(reward)、障碍(roadblocks)以及反复(repetition)见表8。研究表明,应用5R’s法可以增加吸烟者的未来戒烟尝试。

3.戒烟者复吸的预防

最近戒烟的患者将会面临较高的复吸风险。虽然大多数的复吸发生在戒烟的早期,但也可能在戒烟后数月甚至数年后出现复吸。目前提高长期戒烟成功率的手段是使用最有效的戒烟治疗方法,也就是在患者有意愿戒烟时给与他们使用经证实有效的戒烟药物及相对强化的戒烟咨询(如给予4次或更多的咨询,每次持续时间10分钟或更长)。

对于最近戒烟的患者,医生应肯定患者取得的成功,回顾戒烟的益处,帮助患者解决遇到的问题。医生对患者的关注会使他们在出现复吸时主动寻求帮助。对已经戒烟成功且不再需要进行戒烟治疗的患者,医生可以与他们探讨戒烟成功的经验。这些已经戒烟的患者也可能遇到戒烟相关的问题,医生应对这些问题进行干预。表9显示的是一些常见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强化治疗是指延长每次治疗时间、安排多次访视、由多位医生参与或进行综合治疗的戒烟治疗方法,适用于那些愿意进行此种治疗的吸烟者。戒烟强化治疗可由任何经过培训的临床医生提供。国外研究表明戒烟的强化治疗比简短治疗更为有效。另外,即使是那些不准备戒烟的患者也认为,随着戒烟咨询强度的增加,自己对医疗保健的满意度也随之增加。 [8]

戒烟的益处

烟草几乎可以损害人体的所有器官,而戒烟则能够有效阻止或延缓吸烟相关疾病的进展。研究发现,戒烟1年后冠心病患者死亡的危险大约可减少一半,而且随着戒烟时间的延长会继续降低,戒烟15年后,冠心病患者死亡的绝对风险将与从未吸烟者相似;戒烟和防止二手烟暴露是防治COPD的最重要的手段,戒烟是目前证实的能够有效延缓肺功能进行性下降的唯一办法;戒烟还可以减少脑卒中、外周血管性疾病、肺炎及胃、十二指肠溃疡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因此,戒烟是治疗各种吸烟相关疾病的重要组成部分。戒烟还可减少周围人群尤其是家人和同事二手烟暴露的危害。

各年龄段戒烟均有益处,而且“早戒比晚戒好,戒比不戒好”。无论何时戒烟,戒烟后均可赢得更长的预期寿命。一项对英国男医生进行的为期50年的前瞻性随访队列研究发现,吸烟者与不吸烟者相比,平均寿命约减少10年,60、50、40或30岁时戒烟可分别赢得约3、6、9或10年的预期寿命。并且,戒烟后所增加的寿命年数为“健康的生命年数”。与继续吸烟者相比,戒烟者更少伴有疾病和残疾。

戒烟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降低因吸烟引起的各种医疗费用及保险成本。有研究表明,2005年我国因吸烟导致的直接经济损失为1665.60亿元人民币,间接经济损失为861.11亿~1205.01亿元人民币,总经济损失近3000亿元人民币,约占2005年国民生产总值的1.5%。

此外,吸烟者的戒烟行为还会对家人、朋友、同事起到示范作用,特别是会影响青少年对吸烟的态度。

戒烟认知误区

1.烟草“低焦油”危害低

吸烟者在吸“低焦油卷烟”的过程中存在“吸烟补偿行为”,包括用手指和嘴唇堵住滤嘴上的透气孔、加大吸入烟草烟雾量和增加吸卷烟的支数等。吸烟补偿行为”的存在使吸烟者吸入的焦油和尼古丁等有害成分并未减少。 [9]

2.“中草药卷烟”危害低

由于焦油量降低后,烟叶原有的香气受到影响,所以烟草业额外向卷烟中加入各种香料、添加剂或中草药。但迄今为止没有任何证据证明这些是安全的。

不存在无害的烟草制品,只要吸烟即有害健康。烟草业加入中草药等添加物的目的在于提高卷烟的吸引力,从而诱导吸烟或削弱吸烟者戒烟的意愿。

3.限量法戒烟

很多人说,戒烟需要慢慢来,但往往会因每一根“限量”的烟唤起戒断反应,让你时刻在渴望那一根“限量烟”。

4.零食替代法可戒烟

如果零食可以替代尼古丁的话世界上就不会有这么多烟民了。


坚若顽石


戒烟后身体总是觉得冷,这是为什么?现在我国的烟民比例仍然居高不下,青少年吸烟的比例逐步上升,虽然各个地方都在提倡戒烟,但是效果不是很明显,其中的原因就是很难戒掉


身体会觉得冷,是因为机体的免疫系统在逐步恢复,才会导致这样的现象出现,这是一个慢慢适应的过程。当然戒烟后的症状不止这一个,大致有如下几个

嗜睡

香烟中的烟碱有提神的作用,当戒烟后,机体没有受到烟碱的作用,会产生一定的困意,戒烟是一个需要慢慢来,所以产生睡意是很正常的

产生饥饿感

香烟中的有害成分会影响我们的食欲,所以在抽烟时我们不容易感受到饿,当戒烟后,没有有害成分对机体的影响,我们的食欲会比之前好很多,所以会产生饥饿感。

容易咳嗽

这是因为我们的纤毛排送系统在逐步的恢复,排除有害物质,在排出有害物质的过程中,会刺激到气管,容易咳嗽,所以有咳嗽这个现象是比较好的,说明机体还有一定的自愈能力。

戒烟的好处

1)会感觉到呼吸比之前更加轻松了,这是因为肺里面有害物质在慢慢的排出去。

2)头脑比之前更加清醒了

3)牙齿变白,没有烟雾污垢沉积在牙齿上,所以牙齿会变白

4)节省一笔开销,可以用这笔钱去做自己想做的事。

5)对家人的健康危害小了,减少了二手烟的吸入量。

戒烟小妙招

第一招,烟瘾来的时候深呼吸,嚼口香糖

第二招,分散注意力,在烟瘾来的时候可以去打扫卫生,跑步,带孩子等等

第三招,多吃水果,多准备小零食,时刻不让嘴巴停下来,坚持一周左右烟瘾会小很多


小医迷


其实这是戒烟后免疫系统下降后的反应,尤其是在戒烟初期,可能是因为你吸烟是时间较长,戒烟后身体没有调节过来的缘故,这也和你本身的身体素质有关指导意见一定要多喝水,促进身体内部的循环,加快尼古丁的排出,还要多吃富含维生素B、C的水果,戒烟的全过程最好都这样.这些是戒烟之后需要注意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