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雙方都在村裡住,但是戶口都不在村裡,這樣的住宅能確權嗎?

山澗溪在山那邊


如今在農村居住的人,很多都不再是農民了,因為很多人的戶口早就已經遷到城市了。那麼如果夫妻雙方都在村裡住,但是戶口都不在村裡了,那麼住宅下的宅基地還能不能確權呢?今天老農就來談談這個問題。

宅基地只有農村戶口可以擁有,戶口遷出無法宅基地確權

正常來講,如果你現在的戶口已經遷走了,更是成了城市戶口,那是不能夠再擁有土地跟宅基地了。而農村的房子是屬於自己的私人財產,所以宅基地使用權雖然被收回了,但還是可以一直居住到房屋倒塌的。

這種情況下宅基地確權的時候就無法確權了,能夠保留的也就是房屋的居住權而已。雖然一直都居住在農村,這些房屋更是祖上留下來的,但是一旦戶口離開了農村,農民的很多權力就無法再享受了,這點大家是需要了解的。

符合進城落戶規定,保留了土地跟宅基地,可以進行確權

當然也有一些特殊的情況是可以將宅基地確權的,那就是符合當地進城落戶標準,從而允許保留土地跟宅基地的,雖然戶口已經遷走了,但是土地跟宅基地還是可以進行確權的,因為村集體沒有收回這些權力,那住宅下面的宅基地自然還是你的了。

未來戶口雖然不在農村,但還是享有宅基地翻蓋重建等權利的,跟當地的農民是沒有什麼區別。當然這也只僅於這類特殊情況而已,一般都是戶口遷到當地的城鎮或者縣城,才允許保留土地跟宅基地的。要是自己主動將戶口都遷到異地甚至其它省份,這種情況還是會被強制收回土地跟宅基地的,未來農村的住宅是不能夠被確權的。

總之,不要以為房子是祖上傳下來的,自己一直居住,就以為能夠將宅基地確權了,其實關鍵還是看你的戶口的,戶口遷出了,大部分情況都不能夠確權了的。


老王談養牛


感謝提問!小周為您解答:

不少80後在當初上大學時,由於城市戶口的各種吸引力,把自己的戶口從農村遷到了城市,變成了城鎮戶口,但是他們農村老家的房子還在,逢年過節還會回農村團聚。而現在農村各地都在進行房屋確權,像這種戶口不在農村的情況,房屋確權還可以辦理嗎?有什麼相關的政策規定?

一、戶口不在農村房屋確權怎麼辦理?

合法取得的宅基地和農村房屋,房屋產權沒有變化的是可以進行確權的。

農村的宅基地是歸集體所有的,農民只擁有使用權,宅基地是保證農民居住生活的必要條件。雖然說戶口不在農村了,但是房屋的所有權卻還在,只要當地農村村集體出具證明材料且進行公告,所有村民沒有異議,就可以依法辦理土地登記,進行房屋確權。但是需要在《集體土地使用證》記事欄中註記“該權利人為非本農民集體成員”。也就是戶口不在農村了,擁有房屋的所有權,還是可以進行確權的,只要房屋不倒,依然可以繼續使用,但是不得改建和重建,房屋自然倒塌之後,宅基地要收歸集體所有。

二、戶口不在農村的房屋確權政策規定

1、非農業戶口居民原在農村合法取得的宅基地及房屋,房屋產權沒有變化的可以確權。

針對戶口不在農村,卻擁有農村房屋的非農業戶口居民,通過繼承房屋等合法手段取得的,經過村集體出具證明和公示後,可以進行確權。農村宅基地“三權分置”,宅基地歸集體所有,但是房屋屬於農民,並可以繼承,只要房屋不倒,非農業戶口可以正常使用。但是,一般宅基地的使用權不能確權給非農業戶口居民,所以在土地登記時必須標註權利人的屬性為非本村成員。

2、房屋自然倒塌後,宅基地迴歸村集體所有。

雖然說非農業戶口所擁有的農村房屋可以進行確權,且根據地隨房走的原則,也可以繼續使用宅基地,但是由於宅基地是歸集體所有的,且只有本集體組織內容成員才可以申請,所以非農業戶口人員不能重建或改建房屋。如果老家的房屋自然倒塌,那麼農村的宅基地就回歸村集體所有,和你就沒關係了;如果老家房屋能正常住人,那麼仍可以確權但必須標註權利人屬性,並且繼承者不能獲得確權。

從上述內容就可以看出,雖然戶口不在農村,但是老家的房子還是可以進行確權的,只要有村集體的證明以及村裡的人都沒意見。而且根據地隨房走的原則,宅基地也可以繼續使用,但是這些都是在房屋可以正常使用的情況下,房屋倒塌後,宅基地將被集體回收。


農鑑澤克周


可以肯定的是:能確權。這和你在村裡住不住沒有關係。戶口不在村裡,不等於房子就充公了,就算你移民國外,你家的老宅還是你家的,非農戶口在農村的房產,只能說沒有宅基地土地的繼承權,但是房子還是你的,而且地隨房走,只要房子不塌,就可以傳承下去。不管什麼時候,房子絕對不會因為戶口而充公,你想一想,有多少大小領導和各行各業的城市人,誰家沒有農村老宅,當然不能說都有,起碼有房子的不在少數,充公根本不可能。而且農村人口大幅度向城市流動,政策也會與時俱進。


夢繞丹陽湖


不可以,要戶口所在地才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