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盆前移≠骨盆前傾,容易造成關節損傷,3個動作教你改善

被眾多健身和體態科普文章洗腦,現在的人一看到小腹突出就說骨盆前傾。但作為一名懂體能的康復師,只能很遺憾的告訴你,骨盆前傾和骨盆前移,雖只有一字之差,但是其實差距很大。


骨盆前移≠骨盆前傾,容易造成關節損傷,3個動作教你改善

差距有多大呢?舉個例子來看其差別,骨盆前傾相當於地球的自轉,骨盆前移相當於地球的公轉,他們兩個不衝突並且相互影響;骨盆的前後傾是以骨盆自身為軸進行前後旋轉的動作,但骨盆的前移則是相對於上肢和下肢做相對的位移。

邁克爾傑克遜的標誌舞姿起始動作,就是一個誇張的骨盆前移狀態;骨盆本身應該在身體的中軸線上,由於我們各種不良的習慣導致自身重心相對向前移動。

骨盆前移≠骨盆前傾,容易造成關節損傷,3個動作教你改善

調理骨盆前移的體態要先對骨盆前移的問題調理好,因為只有骨盆在身體中線的時候,才能去做骨盆自身的前後傾問題。

骨盆前移的主要人群

1、肚子大的人群、肥胖人群、孕婦、蘋果型身材等;

骨盆前移≠骨盆前傾,容易造成關節損傷,3個動作教你改善

根據人體平衡結構來看,腰圍較大呈往前凸的狀態,而由於這種姿勢造成了身體重心在身體前側,為了節省大肚子對腹部肌肉的壓力,骨盆也會自然向前移動去更好的托起肚子,這些都是造成骨盆前移的原因。

2、低頭族

我們可以模擬一下,你想象自己在地鐵上,已經站了二三十分鐘了,還沒有空座位,感覺好累,你會怎麼選擇,一般都會依靠牆壁上或者身體放鬆頭搭在拉住把手的胳膊上,這是時候你看還想做一件事情,比如拿出手機,刷起了微博微信,看起來視頻,看著看著不有自主的是不是想要把肚子挺出去變成一下的樣子。

骨盆前移≠骨盆前傾,容易造成關節損傷,3個動作教你改善

為什麼會這樣的,其實大多數人的工作都是一坐坐一天,平時有缺乏鍛鍊,累了一天,還要在地鐵或公交上站很久,為了讓腹部放鬆一點,一般站著站著就會把肚子挺出去;或者在低頭刷手機的狀況下,人上肢的重心會前傾,為了保持好的平衡,也會把肚子挺出去。

骨盆前移的影響

在骨盆前移的狀態下,由於身體的重心的改變,容易產生以下問題。

第一,引起其他不良體態,向上會影響胸椎造成駝背,向下會引起膝超伸;

第二,長時間的不良體態下,髖關節,膝關節包括肩頸部分的肌肉張力會不協調,造成這些關節容易損失疼痛;嚴重甚至會引起頸椎病,腰椎間盤突出等症狀。

如何自測骨盆前移

給大家分享兩種簡單快速判斷自己是否有骨盆前移體態的方法。

第一種,放鬆狀態下自然站立,從正側面拍一張體態的照片,那到照片後觀察髖關節和踝關節的相對位置,如果出現髖關節明顯在踝關節前上方的話,就說明有骨盆前移。


骨盆前移≠骨盆前傾,容易造成關節損傷,3個動作教你改善

第二種,保持自然放鬆站立的狀態,低頭觀察兩個指標:

1、向前看,能看到前腳掌的大小,這個適合男生,或者胸圍和腰圍較小的女生,如果低頭看不到自己的腳面,很可能你就有骨盆前移的體態;

2、側面看,這個跟拍照片的的原理類似,在自然放鬆的體態下,你轉頭看你身體的側面,看髖關節大轉子的位置是否在腳踝的正上方,如果過前就說明有骨盆前移的體態。

前面已經說到了骨盆前移對於人體的影響,所以作為一名負責的康復師,我要教你們改善這種不良體態。

改善骨盆前移

當骨盆前移的時候,我們看到重心前移,所以後背和脊柱是承擔了過多的壓力的,長期的負荷讓脊柱變得僵硬,靈活性變差,所以我們要先改善脊柱的靈活性。

推薦體式——貓式


骨盆前移≠骨盆前傾,容易造成關節損傷,3個動作教你改善

雙手伸直撐地,雙膝跪撐,雙腳勾腳尖,慢慢吸氣的同時,向上仰頭,軀幹慢慢向下沉,感受頸部和背部的拉伸,稍作停留,然後慢慢呼氣同時,軀幹向上伸展,頭部向下沉,來回反覆20次一組,每天做3-5組。

骨盆前移勢必也伴隨著肌群過於薄弱的問題,當核心力量太差,骨盆前移也是會主動找上門的,所以激活核心力量非常重要。

推薦體式2——死蟲子

骨盆前移≠骨盆前傾,容易造成關節損傷,3個動作教你改善

仰臥在墊子上,屈膝屈髖90度,雙臂向上伸直,兩手掌掌心相對,腰部貼住地面,換伸直對側的手臂和腿,直到接近但不靠住地面,保持每側30秒一組,每側每天做3-5組;注意過程中,保持腰部貼住地面。

推薦體式2——鳥狗式


骨盆前移≠骨盆前傾,容易造成關節損傷,3個動作教你改善

手膝跪姿支撐,保持核心穩定,手掌向內,向前舉起手臂至與地面平行,然後慢慢向後舉起對側的腿部至於地面平行,過程中要腹部收緊,眼睛保持目視地面,每側保持一分鐘為一組,每天做3-5組。

總結:到骨盆前移最根本的問題是體態,所以平常生活中注意自己的姿勢,避免不良體態的出現,才能更好地預防骨盆前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