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没有像我们一样的,亲属太少,过年没有地方去,一家三口在家过?

浮夸1225


从湖南来到广州发展定居十多年,亲戚朋友都在老家,每逢过年过节都没有气氛,也不喜欢去别人家串门,不喜欢热闹。每到过年过节有几天假期,都会去外地旅游,已经习惯了这样的生活。



牵着蚂蚁去散步


今年也是我们一家三口在家过年,真是太太太爽啦!事出有因,往年都是带着孩子跟老公回烟台的公婆家过年,还得跟他们去走亲戚拜年,总共几天假期路上往返就得开两天车,在公婆家生活不方便也罢了,主要是公公有躁郁症,时时刻刻看他脸色,一家人提心吊胆,根本不是过年而是渡劫,老公过得也很难受。今年老公也算想开了,可能也是一直挺痛苦的吧,腊月里自己座高铁提前回去了一次,看望完他们,表了孝心(公公婆婆退休金很高,老公每年还额外孝顺二十来万)。然后年前就带我们飞广东玩儿了一圈儿,带孩子去了向往已久的长隆,年三十儿凌晨才到家,白天简单收拾一下,(出门之前就已经全都做完卫生了)。下午和老公一起准备年夜饭,三口人六菜一汤,全是硬菜,看春晚凌晨一点睡觉,初一自然醒,煮饺子,然后一家人瘫在沙发看电视 看电影,别提多爽了!本来初二还想再去趟北京 。所以拜年全部电话完成了 ,我娘家这边也说好了初六再回。结果一看北京人太多,懒的动弹了,就这样在家窝了六天,天天吃饱了看电影,这是我自从结婚后过的最舒服的一个年了。


mih0002


我真是太有资格回答这道题了。

我们家也是一样的,家里亲戚少,老家很多叔叔啊奶奶辈的我都基本不认识,我爷爷去世之前,我爸爸每年都开车带我回家过年,于是,我爷爷,我奶奶,我爸爸妈妈还有我,五个人吃了年夜饭,再坐在电视机前看春晚。

爷爷奶奶一辈子在农村,他们春晚看到九点多就去睡了,我们一家三口,确实是非常的没有意思啊。

后来爷爷去世了,我爸爸把奶奶接到城里来,每年过年的时候,就成了我们四个人一起。

奶奶照旧睡得很早,看会儿春晚,给我包一个大红包,然后便去睡觉。

我跟爸妈呢,其实连春晚都不怎么看,每个人手里都拿着手机,做什么呢,回复好朋友的“新年快乐”的短信,微信。

以前我好羡慕我的朋友们。

不止一个闺蜜告诉我,她家过年的时候,大年三十吃年夜饭,一个大桌子都是坐不下的,而晚上,也基本上是不睡觉的,通宵打牌,家里可热闹了。

每次翻到他们过年时拍的照片,我都能震惊到吃年夜饭竟然可以这么热闹。

我们怎么就过不了一个这么热闹的年呢?

后来我大学毕业,工作了。

我发现我们家这样过年,其实也非常不错啊。

我在一家国企工作,工作强度很大,尤其是年底的时候,都忙得四脚朝天了。

好不容易等到了过年,我真是哪儿都不想去,就想每天在家里吃吃睡睡。

而这个时候,亲戚少的好处,就体现出来了。

我基本上没有走过几家亲戚,过年七天假,几乎每天都能睡到自然醒,有很多时间去做自己的事。

我姥姥会做很多很多好吃的,睡醒以后去姥姥家,每逢佳节胖三斤是必须的。

而我的闺蜜,要跑各种亲戚家拜年,以前上学的时候,有暑假,自然不会觉得累,现在她在外地上班,回家也就五天时间,每天都在走亲戚,尤其是今年她结了婚,要去的亲戚家可就更多了。

初七,我送她去车站那天,她一脸疲惫的告诉我,真的好想好想再休息两天啊。

以前羡慕别人热热闹闹过年,现在却被人羡慕了。

这种感觉还蛮好玩儿的。

不管怎么说,像我们这种,过年冷冷清清,有好也有坏吧。

好的是,我们可以趁着小长假好好休息,没人打扰,也可以做很多自己的事。

不好的地方嘛……大概就是没有年味儿吧,过年,就是要热热闹闹的,不是么?

最后,祝题主阖家欢乐。





是晚安君


看来您也是个喜欢热闹的人。其实这种情况因人而异。有喜欢清静的,反而喜欢家里人少;有喜欢热闹的,那就喜欢人多。

我的娘家亲戚多,热闹。婆家亲戚少,清净。我说说我对两种情况的感受吧。

我生在湖南,老爸七兄妹,老妈六姐弟。除外公六十多过世外,爷爷奶奶外婆都高寿。现在外婆92了,四世同堂。身体也健康,腿脚灵便,能自己买菜做饭洗衣,不让人帮忙。

俗话说父母在,家就在。外婆健在,过年我娘家亲戚都是回外婆家过年。六姐弟加上各自的另一半还有孩子孙辈,过年至少坐两桌,好不热闹。

爷爷奶奶还在世时,我们都是在爷爷家过年,然后初二去外婆家。爷爷奶奶家也是七大姑,姑伯全家都来的话得至少开三桌。

我老家的习俗是过年头几天就要开始准备,一些菜可以先做成半成品冻在冰箱里。到了过年那天,一大早大人们就忙上了,厨房里从早到晚火都没停过,咕嘟咕嘟的炖呀煮呀,丝丝雾气带着浓郁的香味,感觉这才是过年的气氛。

所以我是从小习惯热闹的人,当然也就养成了爱热闹的生活方式。

我老公家亲戚较少,他们大多在国外,留在国内的年纪也大了,加上北京地方大,平时也都忙,所以很少走动。过年就是我们一家三口加上公公婆婆五口人,对于我这样的爱热闹的人来说觉得有点冷清。

但我老公很喜欢这种清净的感觉。也许是他从小就习惯了这种安静的人少的生活吧。

现在我们轮流去对方家过年。比如今年在我家过年,明年就在他家。一年一轮,也解决了过年回谁家的问题。


芝麻辰小七


每天都在走亲戚,吃年例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720,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2e5e100087765ba5faf2a\

俩娃宝妈生活


我和你一模一样,大姑姐意外偏瘫,婆婆伺候女儿好多年了,一直住在女儿家,公公我结婚之前就去世了,老公家就他一个男孩子。婆婆我们请都不来和我们过年,她说要照顾女儿一辈子。娘家有个规定,女儿结婚不能回去过年,今年妈妈又去世了,爸和哥住一起了。婆家娘家我们都回不去,我们的婆家娘家都在外省,亲戚也在当地,所以我们过年就是一家三口,二十几年都习惯了,我觉得挺好的,过年都可以睡懒觉,想几点起来就几点起来,也不用考虑别人的感受,我也想通了,自己的家庭幸福就行了,人活着主要是自己的小家庭,其他的有更好,没有也无所谓,正月初三以后我们就得回老家去,看下老父亲,在去大姑姐家看看婆婆,还有老公的几个妹妹家里转转,其实说白了就是回去送钱的,他姐他妹每个人都有二个孙子了,我儿子还没结婚,我哥家里待一晚上就好,在住我嫂子眼睛都绿了,我妈在世的时候我们回去在妈妈家,与哥嫂无关,现在不一样了,爸在哥家里,唉,说多了就想哭……任务完成就回来继续过自己的日子,就这样吧!


时间煮雨30627828


我们家就是这样的,过年的时候,觉得非常的孤独。


我从小是出生在山东的,父亲一直在成都工作,当初也是比较辛苦,所以我就由爷爷奶奶一直带着,他们在成都经过几年的打拼,差不多站住脚了,而我也刚好到了读书的年纪了,也不太听话了,综合了各种因素,爸妈就把我带到了成都了。

我们一家可以说完全是白手起家的,父亲是从一个学员开始做起来,慢慢的一点一点学习,从当兵到后来考大学,从单位的机关办公室开始工作,从一点一滴的基础开始了自己的工作。如果我不来,那父亲应该会在机关呆上一辈子,也是非常轻松的。


但是我还有个妹妹,我父母当初来成都的时候因为妹妹太小了,就带她来了。我比较大就暂时留给爷爷奶奶了。如果我们家只有一个孩子,不管是我还是妹妹,那生活还是很滋润的。

但是,两个孩子生活压力还很大,当初母亲也没工作,等于父亲要养我们4口人,当时的工资也很低。没办法,父亲只能去跟着做项目,这样收入会多一点,但是就没有了家人陪伴。但是没辙。只能如此。

就这样一过就是二十年了。我们算是背井离乡了,这边也没有亲戚,每到过年的时候,能回山东老家都回,回不去了就是我们4个人一起聚会。


虽然清苦,但是自在,当然也有苦楚。


老王侦查记


我是正好相反,亲戚太多,但不想去。


过节送礼三大件:鸡蛋,牛奶,油,每年春节之前我们去超市就跟批发的似的,买这些东西两个购物车都不够用。


然后春节从初一开始就是各家串亲戚,感觉每年聊的话题都差不多,然后就是中午那顿饭,因为大家都回家过年了,所以春节期间还开着的饭馆很少,所以每年吃的都是那几样菜,吃到快上班的时候,脸都绿了,看见饭菜恨不得咬舌自尽的心都有了。春节过的比上班累,每天都得赶场子。

所以近些年我们春节都安排旅游了,出去休闲一下,换个心情。


一久夏


好羡慕啊。我们为了躲着婆婆家的亲戚。每年都是春节死贵死贵的价格出门旅游。

你是没看到乡下一群亲戚名义上说拜年 带着熊孩子进门后。熊孩子申手要钱 拉着买东西 从吃到玩最后还有衣服。她们走后 婆婆家就像被日本鬼子进村打劫过一样。

结婚第一年还傻吧垃圾让他们来自己小家吃饭。后来发现少了几个封好的红包以及手链一条戒指2个。果断报警。第二年告诉婆婆 出门旅游 素不接待。

平时来看病 公公婆婆乐意招待排队挂号。她们自己去做。婆婆的亲戚婆婆自己去疼。


熊孩子死干净


我家就是这样过的,感觉挺好呀,安静、随意、自在。其实不是没地方去,而是反季节出行。逢年过节,或者就去遥远的地方、别人不常去的地方,不与人挤交通挤酒店挤景点,或者哪里都不去就干脆呆在家里,自己舒服,也不给社会添堵。

在过年之前,我们兄弟姐妹们提前聚会吃了年饭,提前上坟看望了过世的亲人。然后就按各自的时间表走各自的路线图,该出国旅行的出国旅行,想窝在沙发上追剧追电影的也挺好。早就去南方猫冬的也不必回来,继续呆在温暖的地方享受阳光。

没有人打扰,不用担心时间到了必须做这样必须做那样,想什么时候睡觉就什么时候睡觉,每天早晨自然醒来,赖赖床先数数窗外的树叶和阳光,多好。想吃什么,大家商量着一起做,做得好与不好,互相打趣一下下,有点小小的奖励或惩罚,多好。

家人之间也需要聊聊天谈谈心的,平常忙心情不一定那么放松,也没那么多悠闲的时间,春节正是聊天谈心的好时光。自己做点零食囟菜,开瓶红酒,坐在沙发上边看电视边天南海北地聊。微醺,敞开心扉,身心都十分舒畅。

我们就这样在家里过完了2019年的春节,哪儿都没去。即使没有亲戚可走,也不外出旅行,怎么可能没地方去呢?江边河边田野边,不是更好的去处?电影院剧院书店,不是更好的去处?山间树林花丛中,不是更好的去处?茶室咖啡屋啤酒馆,不是更好的去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