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理解“一等人不用教,二等人用言教,三等人用棍教”?

手机用户500456兰


人要说不能分为三六等的,,但家庭教育的不同,也注定着孩子的不同,一个家庭对孩子的影响最大,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可是有的家庭父母不识字而且家庭贫寒,也没有给孩子带来什么值得骄傲的东西,但孩子就是那么优秀,那么挣气,我想说的是,有些孩子就是来报恩的。

大千世界,什么性格的人都有,有的孩子是哄大的,有的孩子是教育大的,而有的孩子是在抗衡中长大的。但不管怎样,我们都要尽到父母的责任,把孩子教育和培养好,“棍棒底下出孝子” 是我们这一代乃至上几代的教育理念,怎么教育孩子都是因人而异,什么都不能绝对,对待自己的孩子,打骂式教育多多少少是不可避免,时代进步了,现在提倡赞美式教育,夸奖式教育,科学育儿自然比打骂式教育要好得多。



善行天下3


一等人不用教,所谓的一等人,指的是有强大的内驱动力的人。他们有自己明确的目标,能自律,会主动去学习。

比如当年我上高中的时候,我们学校是省重点高中,我们班是所谓的零班。班级平均分接近600分的那种。学校周六下午和晚上不上课,周日上午也不上课。但不上课的时候,班上依然是座无虚席。学校上不上课这件事,没有给我们带来任何影响。班主任没要求我们留在班上学习,但老师们都知道我们会在。所以各科老师经常都会在周六中午丢一叠试卷在讲台上,我们来了就很自然地去讲台上拿。

因为我们是文科生,一上高三我们自己就把历史,地理,政治的所有教材背得滚瓜烂熟。我记得当年我跟同桌达成了背书搭档承诺,都是利用课后时间在背。老师讲题的时候问我们为什么选某个选项,我们可以直接报出知识点所在的页码。



二等人用言教,指的是有悟性,有基础,能奋进,但需要指点的人。这类人内驱动力需要唤醒,行为方式需要引导。

比如我曾经带过一个复读班。他们有强烈的想要考大学的欲望,但至于要考什么大学,他们没有具体的目标。他们有想要努力提升成绩的想法,但具体怎么提升,他们不清楚,找不到适合自己的方法。

因此,对于这样的学生,老师只要多跟他们聊一聊,聊理想,聊现实,引导他们树立明确的目标。讲效率,讲方法,引导他们按照方法去做,或者让他们根据自己历来的经验,总结适合自己的方法。在一年的梳理帮扶下,绝大部分同学都能上二本线。

三等人用棍教,指的是那些没有学习目标,不懂学习的意义,缺乏内驱动力的人。

他们在学校就是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分数这个东西,就是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算哪里。你跟他们讲道理,他们可能会听,但听不懂。也有人能听懂,但不去做。有些听懂了,也做了,但坚持不了一个星期。

对于这样的学生,老师必须全天候在场,盯着他们上课别睡觉,赶着他们交作业,追着他们去预习和复习。比如我现在带的一个班就是这样的,只要我在,他们都乖乖坐在教室里,只要一看停车场没我的车,立刻上房揭瓦,到处乱窜,就是不能安安静静地去学习。

我曾以为人分三六九等是歧视,是不公平。直到今天我才明白,人确实分三六九等。优秀的人都是相同的,不优秀的人各有各的不优秀,但有一点是致命的,那就是不主动,不负责,不坚持。


aiya钟玲


关于上面的问题,我有如下看法。

一,一等人不用教

这里所说的“一等人”,是指那些天资聪慧,且明事理,董道义的人,他们知道,不管条件如何,凡事要想获得成功,就必须付出加倍的努力。像古代的“凿壁偷光”,还有“头悬梁,锥刺骨”的典故,无一都是不需要别人教导,自己发奋图强,最终取得成功的典范,这样的人是值得赞赏的。

二,二等人用言教

用言教的意思是,本身对事物认识不清,模棱两可,或对有些事情的判断或做法举棋不定,犹豫彷徨。这时就需要一个明事理,董道义的人去指点迷津,从而让迷茫的人去树立正确的观念。所谓“言传身教”,就是这个意思,至少这种人还听话,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稍加雕琢便会成功,这是第二种人。

三,三等人用棍教

这种人就有点冥顽不化了,一切按自己的意愿来,且不明事理,一意孤行,我行我素,什么样的劝诫都不会听,油盐不进。对于这种人,就得用极端的手段去教育,如果放任不管,有的就会染上恶习,最后走上犯罪的道路。现在很多的少年犯就是这第三种人,“养不教,父之过”,古人已经敲响了警钟。

总之,人分三六九等,对于第一种人,我们应该感到欣慰,而对于后两种人,我们就要负起责任,用我们正确的方式方法去引导他们,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去为国家和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


于洪峰


当今,在祖国大陆,好像没有一、二、三等人之分吧!只是在香港才常听到上等人、中等人、下等人之说法。

换个角度说吧,对三等人(实应为三类人)的教育引导方法,我以为:对聪明灵敏的人,不用多教;对相对迟钝的人,要耐心多教;对弱智痴呆的人,要反反复复的教,不过这类人不是读书的料。





夕阳初灯


人还是有资质区分的,包括理解能力、学习能力、适应能力等等,部分人天生会比大部分人聪明一些,接受力高出常人不少,往往看一遍甚至一遍就能明白,大部分人还是相对比较平常,努力学就能学会,还有一部人就天生接受能力弱,特别数学题上最能体现,不论怎么讲就是不明白。天赋这个东西真的是很不公平。


KigerT


我认为人之初性本善还是对的!至于说分三六九等不认可。因为一个人从母体降生到这个世界,无疑就是到了花花世界,他以后的成长中受到亲人和世间环境的影响,从而使他改变了原来的本性,才出现了各自的性格,这是不可逆转的。这个家庭在培养孩子的问题上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你出生在教养比较好的环境,可能会有好的发展,反之就可能会逆转,走向了一个自己认为的极端。

要想培养成一个好的人,一般来说需要三辈子人的努力,不然就是空谈。你想想头一辈子努力改变自己和家庭的传承,那么第二辈子人就会在原来的基础上有所进步,这就产生了气质,气质的升华使得这个家庭走了良好的环境,在这良好的环境下生长起来的孩子是不是就会自然而然的成了人人羡慕的一代人!?

当然在培养过程中由于溺爱等原因的放纵,使得孩子走向了让自己不愿意看到的一面。这就是所谓的造化吧!如此说来父母亲是孩子第一任老师。加上学习其间遇到的人和事,这就到了管理的层面上了!一棵小树任意生长,难免出现很多的枝杈,这时间就需要清理一下子,如果你执意不管他,认其自然就会影响到树干的挺拔,有时不得不下狠心去修理一下,让大树长得更好一些更高一些。这就是说在孩子生长的过程中,有时不得不用武力解决问题。但是要有理有据,让孩子知道这么做是错误的甚至于逆天,让他自己懂得人和事该怎么办了。这样教育出来的孩子就会在社会上站住脚了。千万不能无事生非的打骂孩子,结果你打骂了他而他还不知道错在哪里,于是就生出了逆反心理,久而久之,该怎么让他听你的话!听别人的劝诫。就是专家也解决不了问题。

综上所述人分三六九等只是后天形成的。不是生下来就有的,对于这个问题来说,孔子说得很明白,希望大家能够读读论语等著作,多读几遍自然就会有所体验。


诗书传千古


一等人不用教,说明他(她)聪明,悟性高,比较自觉,对自己是比较能控制的。

二等人用言教,说明他(她)也是比较聪明,听话,只要有好的师傅,需要引导,也是能修成正果的。

三等人用棍教,说明他(她)更聪明,有想法,有自己的思维,只是需要严管深教,就如同一颗小树,从小修理,它就直溜,管理好了,就能长成需要的材料。

我的理解是这样的




和平鸽6670


一等人,有本事,没脾气,二等人,有本事,有脾气,三等人,没本事,没脾气。

就是说最优秀的人有本事,有能耐,但是却很低调,没有脾气,不摆架子,最差劲的人,没有本事能耐还耍脾气摆架子…


大惊喜小人物


有生而知之的人吗?谁见过?至少鄙人没见过。

谁是不用教的?不用教也就是能自我教育,有足够大的自学能力吧。

孔夫子早说过,有教无类。教不好,不服教,只能说明执教的人能力不足吧。靠骂着打着教,好比寒风吹来,躲都不及,还会欣然接受吗?

所以,说什么一等人二等人,什么这样教那样教,都是在不无夸张地提醒执教者,根据被教育者的具体情况施教,才能收到好效果。


海上竹本堂


一等人不用教因为这样的人比较会来事,懂得察言观色知道身边人想的啥。二等人可能比较没心眼但是态度很好,自己想不到的事情别人提醒了会照做,三等人心里眼里只有自己,做出来的事情害了自己不算还常要连累到身边人,所以必须别人用强制措施控制ta们的行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