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宋太宗摧毁的太原城

前言

前面一篇【杨家将竟是抗宋先锋】我们聊了杨令公杨业的一些故事,留了个坑,今天填一填。杨业的前半生一直为北汉效力,北汉的势力范围大致在今天山西省的中部和北部,跟北方的契丹族政权辽国走的比较近。北汉的国都就在今天的太原一带。

北汉,是“五代十国”中,十国的一个。至于“五代十国”这乱成一锅粥的时期,等我们把该填的坑都填完了再用简单的故事串起来,讲一讲。

太原,是山西省的省会,就在下图这个位置。简称“并”(bing,一声),别称并州。是中国北方军事、文化重镇。但在一千多年前遭受了巨大的伤痛。

故事要从北宋太平兴国三年(公元978年)说起。

被宋太宗摧毁的太原城

名城太原,有好多好吃的

要不要打北汉

北宋太平兴国三年,宋太宗赵光义完成了两件大事。先是迫使在福建的陈洪进,献出了漳、泉二州。然后一套操作,让吴越王钱俶也献出了自己的地盘。这块我们以后再讲。至此南方的割据政权已经全部解决。北宋在统一的道路上只剩下了北汉政权和幽云十六州。

安史之乱以后唐中央政府的权利被削弱,到了唐朝末年,又开始了五代十国的战乱。到了后周的时期,已经逐渐走向统一。到了大宋建立之后,这个统一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北汉是五代十国的十个割据政权中唯一存在于北方的国家。灭掉北汉是宋太宗赵光义超越他哥哥赵匡胤的一个绝佳机会。毕竟“斧声烛影”这事儿也才刚过去两年左右,宋太宗确实需要证明自己,也正在实行一系列去太祖化的行动。

对北汉用兵,有两次比较大的朝议。第一次在太平兴国二年五月,那次是议而未决。第二次在太平兴国四年的正月。这次围绕着两个问题展开辩论。第一,后周世宗柴荣和太祖赵匡胤,他俩是公认的强人,而且都曾攻打过北汉,为什么都没成功?第二,现在我们去攻打北汉,有没有成功的可能性呢?

宋太宗赵光义就问了枢密使曹彬(枢密使是北宋主管军事的最高军事长官,相当于国防部长),说,周世宗和太祖都去征伐过北汉,最后都没有成功。难道是太原城池太坚固了,根本攻不下来吗?

我们还是应该向曹彬学习,他回答道:

“世宗时,史超败于石岭关,人情镇恐,故师还。太祖顿兵甘草地中,军人多被腹疾,因是中止,非城垒不可近也。”《续资治通鉴长编》

意思是,当年周世宗柴荣时期,大将史超在石岭关阻挡辽国的援军,被干翻了,不得不撤退。太祖那会儿,驻兵在甘草地,士兵们得了腹泻,都拉虚脱了,根本没法再打了,所以也撤退了。并不是太原城池的原因。

秒级!曹彬讲了一圈,可以说,回答根本都不在点子上。不过,这也是曹彬聪明的地方。柴荣和太祖两人,都没打下北汉,特别是太祖,你总不能说太祖辣鸡,总要找些客观原因支撑一下。所以送命题被曹彬回答成了得分题。

这会儿宋太宗又问,那么我现在派兵去攻打北汉怎么样?曹彬又贡献了一个高分答案:

“国家兵甲精锐,人心忻戴,若行吊伐,如摧枯拉朽,何有不可哉。”《续资治通鉴长编》

说国家军事实力强劲,大家又众志成城,这会儿去打,就跟摧枯拉朽一般,怎么可能打不过。

没错,国家这会儿确实比柴荣和太祖时期有了发展和进步,但是大实话从曹彬嘴里说出,感觉就是不一样。让听的人浑身都舒服了。拍的好!

被宋太宗摧毁的太原城

美丽的太原

你应该懂老板的意思

回顾刚才曹彬的两番对答,清楚的摸到了领导的意思。其实太宗心里已经有了答案,就是打!他已经下定决心,需要百官的支持。不过,任何一个时代,都需要有敢说真话的人。他们的存在不是为了一味的泼领导冷水,而是为了将问题分析的更清楚,让做出的决定有更充分的依据。

在攻伐北汉这件事上,宰相薛居正带头反对。在为什么柴荣和太祖都没能灭掉北汉这个问题上,薛宰相说,

“昔世宗起兵,太原倚北戎之援,坚壁不战,以致师老而归”《续资治通鉴长编》

意思是,柴荣打北汉的时候,北汉依靠辽国这个强大的外援,充了钱,加了辅助,还一直躲在家里,把柴荣耗得不行,这才撤退的。

在我们现在能不能去打北汉这个问题上,薛宰相又说,

“及太祖破敌于雁门关南,尽驱其人民,分布河洛之间,虽巢穴尚存,而危困已甚,得之不足以辟土,舍之不足以为患,愿陛下熟虑之。”《续资治通鉴长编》

意思是,当年太祖把雁门关南边的老百姓整个都迁走了,就算拿到北汉这块地方也没什么收获,哪怕拿不到也没什么损失,要不要都无所谓。

薛宰相居正,劝说的同时,既讲了实话,还说的很巧妙。一块你拿不拿都无所谓的地方,咱们不值得打。

看得出来,薛居正很清楚之前一直打不下北汉的原因,无非就是太原城防坚固、北汉士兵死战(这里面有杨业的功劳,我们在上一篇讲过)、辽国外援强大。薛居正执掌朝政多年,知道不好打。再者,当今皇上不是打仗的料。太祖是武将,太宗是文人。顶尖的军事将领都没能打下来,你就别掺和了。所以他只好说,这个地方,拿下来也没啥用。

还是刚才那句话,你应该懂领导的意思。宋太宗心里是十分想打的。领导的意思是现在形势不同了,敌弱我强。而且,不能半途而废。雁门关的人迁都迁了

“徙其人而空其地者,正为今日之事耳”

我们当年把那个地方的人迁走,减少它的人口,减少经济收入,弱化它的国家,为的就是今天把北汉拿下来,来都来了,所以不能半途而废。

“朕计决矣,卿等勿复言”

非得逼得我撕破脸么?我意已决,你们都别叨叨了。

被宋太宗摧毁的太原城

美丽的太原

说打就打

宋太宗灭北汉的准备,还是比较充分的。首先是练兵。太平兴国二年的秋天,在京城开封的西郊举行了一次大型的阅兵典礼。由御前司都虞侯崔翰来指挥。队伍绵延二十里地。崔翰挥动五色旗,指挥禁军,前进后退步伐一致,太宗看了非常高兴。

到了太平兴国三年,又一次在讲武台举行大型军演,对军队的训练抓的很紧。不但组织这样的训练,还别出心裁,搞了一个特战队。挑了几百个壮士,统一教舞剑。把军事训练、武术、杂技结合到一起来了。这几百个人在训练的时候,把剑抛到空中,还要跳起来在空中接过剑。远处看是非常壮观的。

这个舞剑特战队,曾经表演过很多次。辽国使者来的时候,看过表演后脸都绿了。攻打北汉都城太原的时候,让舞剑特战队在太原城下,来了一个广场舞表演。表演之后,北汉的士兵“望之破胆”。

当然,事实证明,北汉的士兵在杨令公杨业的带领下,是死扛到底的。但是,我们也不能忽视,几百人在人家城下练舞,确实有一定的震慑作用。

其次是组织后勤保障。太平兴国二年,太宗就开始要求北方的州郡向边地输送粮食,加强武器和攻城装备的制造。

此外,加强和辽国的关系。从北宋建国以来,特别是到太宗初期,和辽国的关系呈现一种上升的亲密期。太平兴国元年到太平兴国三年,北宋至少有6次派了使者出使辽国。甚至从太平兴国三年开始,派出来了送伴使。

送伴使的意思是,你来了人到我家,吃完玩完后,我还得把你送回家。

这一通操作为的是,我动手的时候,你就别插手了。不过后来辽军接到北汉求援时还是插手了。

被宋太宗摧毁的太原城

美丽的太原

刀光剑影

攻打北汉是从太平兴国四年的正月开始,一直打到太平兴国四年的五月初六,总共四个多月。太宗任命潘美(杨家将里潘仁美的原型)为总指挥,作为北路都招讨制置使。先是逐步拿下太原周围的小城,使得太原成为一座孤城,然后四面围着打。

除了围城,还有打援。打援的将领是驻守北汉边境二十多年的郭进,在太原城北边五十公里的石岭关(太原北部第一个重要的重镇)候着。

北汉的皇帝刘继元在得知宋军攻打太原时,就向辽国求救了。辽国派了南府的宰相耶律沙,监军敌烈,从幽州(北京)出兵。当他们日夜兼程赶到石岭关的时候,郭进早就在那等着他们了。

当时辽国的两个主将意见不合。耶律沙主张等后续的援军到了再渡河,而敌烈急于冒进。结果敌烈带领部队抢先渡河。郭进在辽军渡河一半的时候突然攻打,直接干翻了辽军,同时也把敌烈给报销了。

杀了敌烈后,郭进并没有停止,追过去一直杀到辽国后续的援军到来,才停止追击。把第一次的援军打败以后,北汉的刘继元又派了一个使者,带了一封封蜡的信,又去求援。巧的是,求援的使者被大宋的军队抓住了,并且当着太原守军的面,在城下把这个使者当场杀了,断了北汉的念想。

到了太平兴国四年的四月底,宋太宗亲临城下,指挥攻城,昼夜不停的攻。北汉的军队和百姓就在城上昼夜的抵抗。我们在上一篇讲过,北汉的皇帝刘继元怂了,写信给杨业,说我都投降了,你们也别抵抗了。这样,才把太原城拿下。

北汉的皇帝刘继元主要还是担心,死扛之后被拿下的结果大概率是屠城。宋军这么强大,早晚会破城,然后就是泄愤,肯定惨不忍睹。

至此,北汉所管辖的10个州41个县全部归了大宋。除了幽云十六州之外,北宋在太宗手里算是完成了统一。彻底结束了“五代十国”这一中国历史上分裂动乱的时代。

被宋太宗摧毁的太原城

有着悠久历史的太原

抹掉太原

即使是投降了,也难以消解太宗心中的愤恨。所以,回到了我们本文的标题,太宗还是毁掉太原城了。

第一步,水火交融的太原城。

“尽焚其庐舍,民老幼趋城门不及,焚死者甚众。”《续资治通鉴长编》

“万炬皆发,宫寺民舍,一日俱尽。”《宋会要辑稿》

一把火把有着1500年历史(北宋初年往上数1500年)的太原城化为灰烬。

城内被烧了,城墙还在。攻城的那年由于水源不够,于是在第二年,太平兴国五年四月,太宗下令,把晋、汾的水堵掉,灌太原城。由于当时的城墙都是夯土制成的,泡过水之后就废了。

第二步,太原改称平晋县。

第三步,降级。把并州的中心迁到榆次,改名叫紧州军事,这块不再是并州的中心城市了。

第四步,新建。太平兴国七年,在唐明镇,重新建一个太原城。据说这个新太原在建的时候,所有的十字路口都修成丁字路口。丁同钉,等于是钉破太原城。同时把城外的系舟山山头削平。削去龙首,不想让太原城成为出现新的真龙天子的所在地。

大唐就是因为李渊在太原起兵。五代时期的有四个王朝发家都在太原,防止出现新的割据政权。

不过,毁掉太原也出现了新的问题。太原是大宋在山西一带防止辽国从北方入侵的一个重要屏障。辽军沿着山西南下的时候就没有可防御的重要据点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