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美國為何把放棄的部分庚子賠款投入到中國的教育上?

李飛


美國把部分庚子賠款用於我國教育,其實主要指的是美國在清朝給予美國庚子賠款的基礎上,拿出部分錢,創辦了清華學校,也就是現在的清華大學。



八國聯軍侵華以後,清朝賠償了包括八國聯軍以及另外六個趁火打劫的六個國家,賠償國家共計14個。其中,清朝賠償了美國7189萬兩白銀。在所有被賠償的國家中,美國得到的賠款排名第六。

由於清朝賠款太多,清朝並不是一次賠償的,而是分幾十年還清。其中,利息就佔了一半。也就是說,清朝賠償美國的7189萬兩白銀,實際上要賠償1.5億兩的樣子,這個數目的確也夠觸目驚心的。


清朝末年,清朝駐美大使梁誠認為清朝對美國的賠償太高,因此就與美國展開嗟商。在梁誠的努力,以及美國部分精英的支持下,美國同意歸還部分賠償。美國歸還的賠償金額其實並不高,只佔到了美國收到總賠款的三分之一左右。不過,這部分歸還的賠款,對捉襟見肘的清朝卻是鉅款。但是在美國的要求下,這部分歸還款用於支援清朝教育,以及興建清華學校。在美國的示範下,另外12個國家也歸還了部分賠款,只有日本一國未嘗歸還半文。

因此,美國歸還的賠償款,直接因素是駐美公使梁誠爭取來的。而美國指明用於教育,卻並不是完全出於支持清朝的教育,而是希望藉此培養親美人才。因為最初的清華學校,其實說得明白點叫做清朝留學美國的預科學校,是為留學美國做準備的,這是美國的一個長線投資。


蘇綻


我是薩沙,我來回答。

原因很簡答。

第一,美國佬不缺錢。

美國在20世紀初期超越了英國,成為世界第一經濟強國。

2000萬美元在我們看來還是鉅款,對美國政府來說算不了什麼。

稍後一戰中的1917年,美軍軍費開支就有700億美元。

第二,美國人本來沒準備搞中國。

連慈禧太后也承認,美國人和其他列強不同“素不多事”。

美國同英國、俄國、法國、日本都有很大不同,他在中國只是做做生意,賺錢而已。

此次庚子事變之前,美國同滿清根本沒有激烈矛盾。

英法日俄在之前都和滿清開過戰,唯獨美國從沒打過。

這次是慈禧太后頭腦秀逗,包圍美國大使館猛攻,又向全世界宣戰,逼著美國人非出兵不可。

第三,美國人將這筆錢用於中國教育,也是為了自己。

打個不恰當的比方。

薩沙所在的南京,曾經出現過一起滅門慘案。

蘇北沭陽縣的4個失業小夥(18至21歲),去住在南京的一個德國商人普方的別墅裡搶劫摩托車。

由於語言不通,德國商人只拿出錢包,沒有推出摩托車。

4個小夥緊張之下,持刀恐嚇,雙方發生搏鬥,普方和妻子都被殺死。

這4個人沒多久就被抓住,以搶劫殺人罪判處死刑。

然而,從德國趕來聽審判的普方母親,一個德國老太太,被這4個兇手驚呆了。

他認為,這4個人不但年輕,而且毫不強悍,連不良少年都算不上。

搶劫的原因僅僅是他們已經沒錢吃飯,只是想盜竊摩托車賣掉,誰知道最終演變為殺人。

普方母親後來才知道,這四名年輕人均為貧困家庭出身,沒有受過良好教育,其中3個人連小學都沒有畢業,也沒有正式工作。其中一個人做了一個短的廚師,還有一個擺過小攤配過鑰匙。

所以,普方母親曾請求不要判處這4個人死刑,但法庭沒有接受。

在離開中國之前,普方母親用兒子的遺產,聯合在南京的德國人,搞了一個普方基金。

這個基金的目的只有一個:蘇北貧困地區兒童的生活條件。該協會利用募集的捐款為蘇北貧困家庭的子女支付學費。他們希望能夠完成中國法律規定的九年制義務教育,為他們走上“自主,充實”的道路創造機會。

這就是:你殺我全家,我卻出錢讓你讀書。

雖然這個例子不見得符合庚子事變,至少體現了歐美人的一種思維。

至於章太炎這種贊成軍閥割據中國的無知老朽,沒有資格評價這種事件:民國八年(1919年),五四運動爆發,工人革命運動日漸發展,章太炎卻由反對軍閥割據逐漸演變為贊成軍閥割據。

民國九年(1920年)11月,湖南通電湘省自治,章太炎隨即在北京《益世報》發表《聯省自治虛置政府議》,認為宜虛置中央政府,軍政則分於各省督軍。 接著,又主張使地方權重而中央權輕,各省自治為第一步,聯省自治為第二步,聯省政府為第三步,還必以本省人充軍民長官。這種聯省自治說,和孫中山的統一主張背道而馳。

民國十年(1921年)5月,孫中山在廣州就任非常大總統職,章太炎以為非法,並以“聯合自治不可反對為獻”。


薩沙


幾個強盜闖入你家裡,殺人放火,搶劫一空,還得要你賠錢,為了今後更好地奴役,壓榨你,給你留下一點口糧,不至於餓死你,而強盜的這一舉動,卻被某些受害者說成仁慈,仁心,仁義,把強盜吹成了救世主,我只能說這些人它媽的是非不分,和強盜一樣毫無人性。


國醫張大夫


回答這個問題,總是有些憤青的嫌疑,但是不吐不快

身邊有些有錢的朋友,每次吃飯時,他們爭著買單,不覺得有什麼,有錢人,花點正常

慢慢地就心安理得了,直到有一天,心安理得地讓人買單時,人家沒有動,只是問一句,憑什麼

是啊,憑什麼,憑什麼我們心安理得,就是因為人家有錢嗎?有錢憑啥給你花

美國人拿著我們的賠款,給我們搞教育,教育我們去打他們,這是東方人不理解的觀念

是我們習慣了做奴隸了嗎?我們從來都不承認,我們有悠久的歷史,我們有盛世王朝,我們世代英雄輩出,我們有一天會天下無敵

美國太遙遠了,總有一些醜聞,讓我們有些優越感,讓我們覺得,他們有點錢就得瑟,有些欠揍,有些囂張

其實,小民的心理都會有些忿忿不平,都會覺得,中國是不可戰勝的,有底氣,別人對我們好,一定會有什麼企圖

大鼻子藍眼睛,非我族類,其心必異。整得太假了,不大靠譜

其實,如果能取而代之,中國人也是一樣的,我們始終都在同情弱勢群體,罵了一輩子陳世美,誰也不願做秦香蓮。我們有傳統文化,我們勤勞善良

真情也好,假意也好,我們都願意有個公正的包公,有菩薩,我們都願意相信,善有善報

我們是善良的,從來不肯去欺負別人。我們還是寬容的,別人欺負我們,我們也以恩報怨,不去計較過去,不以牙還牙

我們都忘了為什麼活著,吹過的牛逼都不算數了,因為那時我們年輕,我們不知道,那個就是理想

我們像豬仔一樣自生自滅,我們不願像豬仔一樣自生自滅,所以,我們奮鬥

我們窮其一生,就想活得像個人,像個真正的中國人,不能驕傲



土命老蟻


看到過關於美國退還部分庚子賠款用在大清政府教育領域的介紹,簡單抄錄如下:

1908年5月25日美國國會通過向大清政府退還庚子賠款議案,授權美國總統全權安排。10月31日,兩國共同擬訂《派遣美國留學生章程草案》,對留美學生資格、選拔、專業及管理等問題達成基本協議。

在美國政府幹預下,大清政府同意將退款全部用於辦學(教育)。商定:“從開始退款之年開始,大清政府於前4年每年遣送100名學生赴美留學,自第5年起,每年至少選派50名學生赴美留學,直到退款用完為止。”

回答問題,為什麼美國將放棄的庚子賠款投入到中國的教育領域?

將退款用於辦學,幾乎是美國各界的共識。美國所接收的中國留學生太少,甚至不如歐洲小國比利時,美國將因此在精神領域失去對整整一代中國人的影響力。


伊利諾伊大學校長給羅斯福總統的建議:“哪一個國家能夠成功教育這一代中國青年,哪一個國家就將因此在精神與商業兩方面收穫最大的回報,如果美國在35年前(1870年左右)成功吸引中國的留學潮流並壯大規模,那麼我們此時就能以最圓滿的方式控制中國的發展,那就是以知識和精神支配中國領袖的方式。”“與軍旗相比,道義與精神將更有力地支配商業”。

試想一下,如果現在我們的上層建築裡的人都是信仰基督教的教徒,就職時把手放在一本聖經上,想想這個畫面,將會是什麼樣?


無名之地


1906年美國伊利諾大學校長詹姆士呈送給西奧多·羅斯福總統的備忘錄裡說:“哪一個國家能夠做到教育新一代中國青年人,哪一個國家就能由於這方面所支付的努力,而在精神和商業上的影響取回最大的收穫”。


1949年蔣介石敗退臺灣,毛主席天安門城樓上宣佈:“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於是美國政界一片驚呼:是誰丟了中國? 美國何以有這樣的思想?中華民國當時是安理會常任理事國,雖不是強國,可也是大國。美國何以如此囂張?

其實美國從1901年庚子賠款甚至更早洋務運動時唐紹儀、詹天佑等第一批留美學生就開始佈局中國了,清華大學這個最早叫留美預備學校的機構,實際上最先不過是美國企圖培養自己代言人的地方,而協和醫院則是以先進醫療技術為吸引配合傳教(宗教或者邪教傳教都是這個套路)。 如此,我們就該知道為何美國會退回庚子賠款,並將之用於創建清華大學前身留美預備學校了,美國🇺🇸狼子野心至今未變,意識形態領域的鬥爭進而顛覆其他國家,是美國百年來一直未變的思想。看看美國搞的橙色革命、茉莉花革命,如今的烏克蘭、伊拉克、肯尼亞、敘利亞就知道了。只是美國低估了有深厚文化基因的華夏民族,事態的發展並不都如其所願,70年前他們敗了,70年後的今天特朗普歇斯底里,結局還是一樣。



總的看:國與國之間的交往本質上是利益,一切的其他因素都必須以此為根。很多人以為美國是好人,似乎是在無償幫助中國🇨🇳,實際上美國表面幫助中國🇨🇳,中國雖有小利,但更大的利益卻是被美國佔了,這就是新型帝國主義。不過這也正常,一個不為自己國家民族謀福利的領導人本身就是不道德的。在此只是希望大家能夠明白,看清實質與大局,100年前如此,100年後的今天依然未變。千萬別形勢不明、思路不清,真以為美國是上帝,最後白替別人數錢尚且不知,成為一個可憐的買辦就悲劇了!


聖哲同學


關於這一問題,我們就要談到一個人就是賽金花。

賽金花是一個花船上的藝妓,碰到了回家省親的狀元郎。兩人結婚,後隨作為大清國駐歐洲4國的公使的丈夫來到德國,學會了德語,並與當時的德國皇帝成了朋友。

回國後丈夫病逝。由於藝妓出身,不被家族所容被趕了出來。

後到北京開妓院。

八國聯軍在北京火燒圓明園,進行大規模的燒殺擄掠。

賽金花憑藉自己會說德語的優勢,見到了八國聯軍的德國司令官,並勸說他要約束手下的士兵,不要濫殺無辜。還真起到了奇效。八國聯軍停止了殺戮。賽金花也被大家尊稱為護國娘娘。

老佛爺慈禧一生只召見過兩個女人,一個就是小白菜,一個就是賽金花。

由於計算出錯,庚子賠款美國得到了3200萬兩白銀。

當時的賽金花給美國總統羅斯福(不是二戰中)寫了一封信,痛斥了美國的強盜行為。

後在當時的美國的國務卿與中國駐美國的大使梁成的見面中,提到了退回部分庚子賠款用於發展中國的教育,包括每年大清國派出100名赴美留學生,在中國組建8所大學。

當時的美國奉行孤立主義,軍事實力還不強,他們更多想的是與中國進行通商,來擴大在華的利益。


茶煙裡


1908 年 ,美國向中國政府聲明,將美國所得“庚子賠款”的半數退還給中國,但是不是直接現金支付,而是成立一個退款基金,作為資助留美學生之用,最有名的產物就是--清華大學是由美國“退還”的部分“庚子賠款”而建立的留美預備學校。

說道庚子賠款,不得不提提該賠款的歷史背景。1900年(干支紀年庚子年)大清帝國藉助義和團的力量同時向11個國際列強宣戰,結果義和團和清軍不堪一擊,八國聯軍佔領了北京紫禁城皇宮。一年之後(干支紀年辛丑年),中國和列強達成了屈辱的《辛丑條約》。條約規定,中國從海關銀等關稅中拿出4億5千萬兩白銀賠償各國(時傳為了懲罰中國,按中國當時人口4億五千萬每人罰一兩白銀),這筆錢史稱“庚子賠款” 。

歷史上,由戰敗國償付戰勝國的戰爭損失與軍事開支,都是被視為天經地義。但在對華索求賠款的談判中,美國顯然是一個異數,它最大的訴求並不是儘量榨取中國,從遠交近攻的角度來說,美國在儘可能壓制自己的盟友,減輕中國的賠款負擔。

所以才有了文章一開頭提到的美國政府的聲明,這筆庚子還款,即使到現在,新竹清華大學每年還收到庚子賠款支票。這是因為1949年,清華校長梅貽琦前往美國處理“清華基金”保管運用事宜,然後在臺建校後,梅貽琦借用清華基金利息補貼教授薪水,並興建宿舍。 外界常以為清華基金是兩岸清華各取一半,但根據清華前校長顧秉林的確認,證實這筆基金只是撥給新竹清華。

以上。


包大人玩科學


要搞清楚什麼叫做庚子賠款。

要搞清楚八國聯軍進北京都幹了什麼?

要搞清楚八國聯軍在北京燒殺姦淫了多少中國人。

要搞清楚八國聯軍在略搶偷竊了多少國寶。

要搞清楚庚子賠款是根據什麼來算的數字。

要搞清楚美國多要了多少賠款數字?

要搞清楚他們的陰謀怎麼被中國人發現的。

要搞清楚多要的部分,中國怎麼努力追回。

要搞清楚美國怎麼賴著不減少賠款數字。

一夥強盜在你們家燒殺姦淫後。要求你們家賠償他們的出工出力費用。並且在他們花費的基礎上。加大了幾十倍上百倍。

最後拿出一點錢來。培養你們家的兒孫。到他們那兒學習西方文化,以達到奴役控制之目的。

讚美西方強盜吧。

”文明”的西方,與”野蠻”的東方相遇。”野蠻”人是不知道報恩的。所以留下了一個百年滑稽的命題。


健康生活1960


【“祥說近代史”問答團隊·祥哥】

這個問題還可以換個更宏觀的問法:為什麼西方傳教士到中國以後,並不單純傳教,而是推廣西方文化?如辦報紙、印書籍、辦學校、搞醫療、搞慈善等等。

將庚子賠款拿出來用於改變中國教育,其實正是上述文化滲透的一個組成部分。

其實,當時的外來傳教士,像明代一樣,也存在兩種宣傳策略,一是耶穌加孔子,一是耶穌或孔子。前者佔了主流,比較有名的像英國傳教士理雅各、李提摩太,德國傳教士花之安、衛禮賢,美國傳教士衛三畏、林樂知、李佳白、丁韙良等,其中以林樂知最具有代表性。(林樂知極其勤奮,有同事勸他休息,他說;“體內無一懶骨。”)

他們認為,要想傳教取得大的突破,必須研究中國社會,而從文化角度來說,中國社會的核心階層是什麼呢?是信仰儒學的士。首先要和他們搞好關係,改變他們的思想認識,所以有名的傳教士都和官方保持聯繫。

士最主要的文化體系,是通過經學(漢代解經盛行,一句話解釋出2萬字)和史學建立的,所以有兩條途徑:

1、經學:三綱五常等比附基督教義,比如美國傳教士李佳白傳教的時候一手拿《聖經》,一手拿《四書》,人稱“李夫子”。但是,終究不太好融合。

2、史學,就不一樣,容易被人接受,所以後來傳教士開始大批量印刷西方史學書籍,所以,近代學術的革命,首先是從史學開始,然後往外蔓延的。梁啟超說的最經典:“史界革命不起,則吾國遂不可救。悠悠萬事,惟此為大!”

通過單純的比附,很難徹底掃除中國人信奉基督教的思想障礙。傳教士認為,問題的癥結在於,中國人,包括知識分子,對現代科學文化缺少了解,對自然的定律和哲學,以及化學、天文學等一竅不通。為了傳教,首先應打破中國知識界的落後狀況,讓他們具有現代科學知識和現代觀念,能夠有西方人的現代思維和新的價值取向。

也就是說,讓中國人走出中世紀的矇昧狀態,徹底實現“西化”,讓中國變成美國式的“新大陸”後,基督教文化即可在中國暢行無阻。從這種推理出發,他以傳播西方先進的科技文化為手段,通過辦教育、建醫院、辦報紙等途徑提高中國人的素質,擴大基督教文化的影響力,吸納更多的華人入教。

所謂文化滲透,其實就是一種文明的輸出,就是要同化你,中國古代也是這麼做的,只不過不是主動輸出,而是努力提高自己,自然就會“四夷賓服”、“萬國來朝”。孔子說的“遠人不服,則修文德以來之。”西方人呢,是主動輸出,認為“商業追隨精神上的支配,比追隨軍旗更為可靠”。

所以,他們就把《辛丑條約》規定的庚子賠款剩餘部分拿出來,用來在中國教會大學以及資助中國人赴美留學,目的就是要培養美國式的人才,進而影響中國。庚子賠款培養了許多後來鼎鼎有名的大人物,他們被稱為“庚子生”。

從那之後,赴美留學逐漸取代了赴日留學,成為主流,而中國引進西學的對象也由日本轉向了歐美。當時,很多國家都效仿美國,把庚子賠款退還給中國用於留學和辦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