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各地都出现了“高级技工荒”,为什么呢?

我国高级技工缺口两千万,有的地方月薪万元都招不到合适的技术工人,这不是笑话,而是现实!


大家都知道,德国制造意味着高质量、高精度、高水平,为什么德国制造业如此强大,与德国整个社会奉行的工匠精神是分不开的。在德国,一个高级技师的工资可以超过一个大学教授,甚至比总经理还高。不仅工资高,技术工人的社会地位也是很高的,不但没有人歧视,反而受到普遍的尊重。


在日本,也是如此。任何有特殊技能的工人,他们都称之为“匠人”。在日本企业和社会各各行业,匠人不但可以挣到满意的薪酬,而且还可以享受很高的荣誉和地位。这也是日本制造业在二战后迅速崛起的重要原因。


而我们呢?虽然倡导“工匠精神”,实现产业转型升级,打造工业某.0,让中国制造业从“制造”,走向“创造”和“智造”,可是现实却是,没有人愿意当工人,全国各地都出现了“高级技工荒”,为什么呢?


一,工人待遇低。在德国,一些具有特殊技能的高级技工,待遇堪比总经理。而我们的企业呢?一个普通产业工人月薪三四千元,企业高管年薪动辄上百万,甚至千万元量级,收入差/距几十倍!如此大的反差,谁愿意进工厂下车间做工人呢?没有源头活水,哪有技工传承!


二,职业教/育/薄弱。说到技术工人青黄不接,不得不说一下职业教育。制造业立国,应该是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双管齐下,齐头并进。而我们却是高/等教/育一枝独秀,职业教育基础薄弱。大家都削尖脑袋考大学,没有人读技校,哪有什么匠人。


三,浮躁的社会心态。现在人们的心态是浮躁的,到处充斥着急功近利和一夜暴富。在很多人眼里,当工人是没出息的代名词。家长从小教育孩子就是“你如果不好好学习,将来只能当工人”。在这样一种文化熏陶下,工人成为每个国人迫不得已的职业选择。一个人对一份职业,连基本的激情都没有,怎么可能有工匠精神!


四,我不说,你也懂得。几十年前,八级工资制时代,一个高级技术工人,一个月可以拿到七八十块钱,比企业的中层干部还要高,比厂长低不了多少。那时,工人有干劲,也喜欢钻研技术,发明创造也是层出不穷。有的劳动模范,因为技术好,表现好,企业想把其调到科室做干部进行培养,工人还不愿意呢?为什么?因为干部工资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