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台半截沟揽胜


奇台半截沟揽胜

  庭州寻古哪里去?奇台半截沟是一个好去处,因为那里有一个疏勒古城遗址。

  疏勒古城遗址位于半截沟镇的麻沟梁村,它东临麻沟河,东面、南面是峡谷,北面是陡坡。这座古城城墙已经坍塌,但墙基痕迹明显,北墙长280米,西墙长155米。此遗址发现了大量汉砖、瓦当、盆、瓮以及大量的汉代钱币。最早对古城进行考察的历史学家薛宗正认为此遗址“无疑是山北麓地区最早发现的汉城,此前无论是天山北麓或是天山南麓从来没有发现过如此典型的汉城”。薛宗正根据出土的大量文物以及地形特点等理由认为,这个古城就是东汉名将耿恭抵御匈奴的疏勒城。

  叹《黍离》之愍周兮,悲《麦秀》于殷墟。历史的烟云已经散尽,昔日两军拼死争夺的要地已经变成麦田,游人到此,怎不动思古之幽情?

  如果那一家电视台要拍摄“探索与发现”之类的节目,我建议到半截沟去,因为那里有太多自然之谜、历史之谜。

  据史书记载,耿恭坚守疏勒城时,城中士兵有数千人,到中原汉军来接应时,城中只剩下26人。他们撤退时被匈奴前堵后追,自顾尚且不暇,哪有余力将同伴尸骨带回?那么,掩埋这些数千阵亡将士的坟茔在哪里?

奇台半截沟揽胜

  疏勒古城向南2公里处有一怪坡,车辆到此,下坡时需加油,而在空档的情况下,汽车会自动驶向坡顶,一些路段还呈现出水向高处流的现象。这个怪坡长290米,比长度为80米的沈阳怪坡还长210米。2004年,上海大世界吉尼斯总部对怪坡实地考察后颁发了证书,半截沟天山怪坡以其290米的长度获吉尼斯之最,成为世界第一怪坡。有人说怪坡是视觉误差,有人说是地磁现象,那到底是什么原因呢?

  怪坡东北3公里处有一个响坡。这面坡底有汩汩流淌的泉眼,泉眼向上60米,南北30余米,在方圆200平方米的范围内,人们只有一跺脚或者用石块撞击地面,就会听到地面有“咚咚”的声音,有些地方一跺脚,不仅地面有空洞的“咚咚”声,而且感觉到周围有震颤感,好像站在菜窖顶上跺脚。当地老百姓对响坡有许多传说,有人说响坡有守疏勒城的兵器库,有人说汉军将士的坟墓在下面。文革时期一直到前几年,有好事者到响坡挖掘,都被当地老人挡住了,老人们说,挖响坡不吉利。响坡为什么会响?这还是一个谜。

  半截沟镇马鞍山上有一片用石块堆成的“石圈”。“石圈”呈椭圆型,南北直径约50米,东西直径约40米,“石圈”由大小均匀,浮满红黄苔藓的白色石块堆积而成。“石圈”北边有一口直径约1米的水井,井口也用山石垒成圆形。“石圈”东西两侧是两座山峰,南面是峡谷。站在西面高处观看“石圈”,“石圈”像道家的太极阴阳图。令人不解的是,“石圈”北面有一个上百亩的草坡,草坡上布满了规则的沟棱,一条棱一条沟,每条土棱长100多米,如人工使然。“石圈”是人工还是天然?如果是人工,那么建于何时?何人所建?是何含义?“石圈”和草坡的沟棱又是什么关系?

  半截沟的山水不但神奇,而且更有惊艳之美。半截沟镇一位领导自豪地说,半截沟是摄影家的天堂。这话一点不假,因为有许多摄影者在半截沟拍摄的照片都在各种场合得了奖。

  如果有人问半截沟的风光哪儿最美?这还真不好回答,在江布拉克(意为圣水之源)风景区,你处处感觉到“人在山中行,宛如在画中”。

奇台半截沟揽胜

沿途中的绵延的万亩旱田,让游客叹为观止。

  刀条岭可以反映出半截沟的美。刀条岭的得名是因为这里的一些山脊像刀削过的一样。刀条岭有一种立体的美,在这里你可以欣赏到碧绿的草滩、茂密的松林、皑皑雪山,还可以体味哈萨克民族风情。6、7、8月的刀条岭最令人神往,山下暑气逼人,刀条岭鲜花遍野,气候凉爽,宛若仙境,让人流连忘返。

  江布拉克风景区有两颗璀璨的明珠,这就是黑涝坝与白涝坝。

  黑涝坝也叫美湖,有大小两处,俗称大涝坝、小涝坝,都在马鞍山下。大涝坝面积约300平方米,小涝坝约100平方米。小涝坝终年向外流水,流而不干;大涝坝有5个泉眼向外冒水,渗而不减。两个高山涝坝处在丛林中,由于绿荫倒映湖中,湖水看起来像是黑色的。当地人这样形容黑涝坝这对姊妹泉:姐妹泉,姐妹泉,看起黑,舀起白,大不满,小不干,饮不尽,喝不完,干旱年成也不浅。

  在半截沟南部天山海拔3000米处有一个总面积约8000平方米的天热湖泊,这就是白涝坝。白涝坝因为湖底有许多白色石块,又有雪峰倒映湖水中,湖水看起来是白色的,因此叫白涝坝。白涝坝湖水清澈透明,宛如明镜镶嵌在山腰,因此人们叫它为镜湖。

  多姿多彩的半截沟可以说是天山景观的浓缩。半截沟,一个让人神往的地方!(新疆资深媒体人 李云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