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不建议大多数孩子学Wonders?Wonders最大敌人是应试教育

我想,关注过英语辅导的家长,应该都听说过Wonders这套网红教材。

这套来自加州、原本是让美国孩子学母语的语文教材,能在中国红起来,说明现在的家长们对于英语学习的认知提升了不少。

期末考试满分?

能说几个简单的句子?

不不不,这都只是基本要求。你家孩子Wonders学到第几册?这才是牛爸牛妈们见面常聊的话题。

然而,Wonders真的适合大多数孩子吗?

今天就将给出家长们关心的答案。

1、为什么选择Wonders

我对孩子的英语培训比较早,孩子刚2岁,我就开始通过绘本、动画片、音乐,有意识地引导孩子学习英语了。

所以,孩子5岁的时候,听力词汇大概有2000左右,我觉得他可以去进行一些更系统性地英语学习了。

为什么我不建议大多数孩子学Wonders?Wonders最大敌人是应试教育

而当时去市面上看了一圈,发现包括新概念、SBS等绝大多数教材,其实都是以二外的形式去教孩子英语的。唯有Wonders不太一样。

我不希望孩子只是为了应试而去学习一门语言。

语言是思维的载体,如果孩子要花十年去学习英语,而不能用这门语言去进行思考。那样又有什么意义呢?

2、学习效果=时间、精力的投入

尽管我没有当老师,但我出生在一个老师世家。

我的妈妈、爸爸、奶奶都是教师。所以我很清楚,想要让孩子有好的学习效果,我们必须熟悉教材,知道这门教材的教学目标,和确切的使用方法

空有努力而不知道努力的方向,教不好孩子才是大概率事件。

在孩子开始学习之前,我对Wonders的教材做了更详细的了解。

Wonders最大的特点是庞大。除了主课本+Big Book+分级阅读4本以外,还有一大堆配套材料,比如音频、教参、照片卡片、常用词卡片、拼读卡片、视觉词汇卡片、复述卡片、互动式朗读卡片、练习册等等。

为什么我不建议大多数孩子学Wonders?Wonders最大敌人是应试教育

全套Wonders教程长这样


这些庞杂的材料构建起了以阅读为核心,融入了语法、自然拼读、高频词等知识点的学习体系。

而如何使用Wonders进行教学,这么说,你可能会明白一点:

Wonders教材的每个单元都有统领全局的大主题,而单元下每个Week的都有围绕大主题展开的周主题和Essential Question。

美国在使用这套教材进行教学的时候,孩子们不但要和老师讨论每周的主题和Essential Question,还要围绕着主题通过big book、分级阅读材料进行阅读拓展、听力训练,学会自然拼读、造句、掌握阅读和写作技巧

在学习之后,老师们还会使用复述卡片、写作、小组讨论等方式去检验孩子的学习成果。

Wonders的教学方式非常丰富,但,相应的, 学习需要花费的时间也更多。以一年级教参的学习要求为例,美国学生每周的学习要求是6个小时。

为什么我不建议大多数孩子学Wonders?Wonders最大敌人是应试教育

所以,我和孩子他爸一致认为,如果要保证学习效果,学时安排必须得看齐美国孩子,学习时间不能低于美国孩子,而且教学要求最好也要紧跟教参。

在制定孩子的学习计划时,考虑到自己的时间和精力不够,我们最后采取的方式就是3+3+2的方式,即3小时机构辅导+3小时课后引导+2小时教辅研究。最后的2小时,家长自己去研究教案,孩子并不参与。

在几次调整以后,孩子最后的学习安排是这样的:每周在机构上3小时的主课,而回家还需要花3小时以上的时间。

在我们的带领下,按照教参要求去做分级阅读、big book、文学选集、做课后练习、对高频词造句。

此外,从G1开始,孩子将开始练习写作技巧,我们还鼓励他去记录生活的片段和想法。

这种方式虽然耗时耗力,但它完成了一个学习-反馈的循环周期,保证了学习的质量和孩子对学习的兴趣。

3、辅导机构只起辅助作用

在得知我给孩子报了辅导班以后,一些同样在学Wonders的妈妈会问我,辅导班的作用怎么样?我的孩子适合报辅导班吗?

通常,我都会说,机构只能起辅助作用,真正的主力还是在家庭。如果抱着交给机构就能把孩子教好的想法,多半会失望。

作为一个对教学成果有明确要求的人,我曾问过某k12教育机构的教研负责人他们的教学安排是怎样的。

他告诉我,尽管他们引进了全套Wonders的课程体系,但因为绝大多数家庭只能让孩子每周接受2、3次英语课,他们必须得对教程大纲进行细化和调整。

而调整过后的Wonders,它的教学目标不是让孩子把英语当母语去学,而是提升中国孩子把英语当做第二语言的学习能力。

在这种情况下,大多数机构的教学都是以主课本为主,配合少量的阅读拓展、少量的简单对话,完全达不到Wonders原有的教学深度。

为什么我不建议大多数孩子学Wonders?Wonders最大敌人是应试教育

但,机构有局限,并不代表机构就没有任何作用。

Wonders教材和国内语文课本区别很大,他们鼓励思考,而且尊重差异。

为了鼓励小朋友去沟通想法、进行合作,课程中设计了大量讨论和互动环节。

提供同伴和讨论互动正是家长力所不及,而机构可以发挥作用的地方。

4、教育焦虑是普遍焦虑

然而,即便做了万全的学习计划,给孩子报了辅导班,自己也投入了足量的时间和金钱。

可是在孩子的学习上,我始终会焦虑。有些焦虑能够得到解决,但有些却难以得到解决。

能解决的焦虑,大多和孩子的学习状况有关。

比如从GK进入G1的学习,孩子发现自己学习起来没那么简单了,很快就哭着闹着不要去学习。

虽然,那个时候很焦虑,但是我明白孩子的学习问题多是因为遇到了瓶颈期。

这个时候,降低学习要求,陪孩子巩固以往学习的知识,等过1、2个月,孩子的学习能力更扎实了,突破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但有些焦虑,却是无法解决的。比如说自己的英语水平,又比如Wonders学习和学校学习的冲突。

在孩子进入3年级以后,我发现自己已经无力去辅导孩子了。

要想继续辅导孩子,我得花费更多时间在提升自己英语水平上,而工作并不允许我做出这样的牺牲。

与此同时,孩子在学校的学习也越来越难,要花费的时间越来越多。最后,我们甚至不得不应为学校的教育,放弃Wonders的学习。

5、Wonders最大的敌人是应试教育

说来很讽刺,我是因为不想孩子太应试了才选择的Wonders,但是

最终放弃的原因是应试。

虽然一开始我们就预料到孩子进入小学之后会时间紧张,但根本没有想过,孩子的时间会紧张到这个程度。

孩子上了3年级,语文、数学、英语、自然、体育、乃至美术都有自己的独立作业,每科作业都需要家长亲自去打卡签字。

为什么我不建议大多数孩子学Wonders?Wonders最大敌人是应试教育

孩子每天晚上写作业至少要忙到晚上8点过。有时候,作业多起来,写到10点过也是常事。

孩子的英语成绩的确很好,但是数学只能考80多分,奥数根本学不懂。

照这样下去,如果他考不上重点初中,那么该怎么办?

这个时候,我突然发现自己在孩子英语学习规划上犯了一个很大的错误。

在孩子才开始学习英语的时候,我们所考虑的事情是如何如何去学好英语。

但小朋友是否要出国,是否要留在体制内,我们根本就没有清晰的想法,也没有做好相关的学习规划。

因此,我们根本意识不到Wonders的学习可能会和未来学校教育有冲突。上了3年级后才发现这个问题,实在是太迟了。

首先,转校不太现实,普通小学担心教育条件不好,而好一点的融合学校一名难求,根本转不进去;

为什么我不建议大多数孩子学Wonders?Wonders最大敌人是应试教育

其次,把孩子初中就送出国去也不太现实,毕竟3年级才开始做出国准备的话是不充分的,不是每个孩子都有很强的适应能力,适应能力需要早早培养。

而这两条路都走不通的时候,我们的选择只能是继续留在应试教育中。在除去作业以后,孩子剩余不多的时间里,孩子必须牺牲学习Wonders的时间,把弱势科目的补起来。

停止学习Wonders这件事,对我们和孩子的打击都很大。孩子好几次拿着课本要我们重新教他。

但是,我告诉他,放弃Wonders的学习,是必须的。不然你考不上好的初中,到时候你会更难过的。

有时候,我会想,如果我当初能更理性地将孩子的未来和英语学习做好规划,孩子的英语和学业选择是不是会更轻松一些呢?

毕竟,学好英语很重要,但把英语和升学放到同一个天平上做比较的时候,英语还会有这么重要?

6、关于Wonders,最后的学习建议

不得不承认,Wonders的确是不可多得的好教材。但是,我觉得在下决定要上Wonders之前,我们需要先扪心自问真正想要的是什么

一旦选择了Wonders,你要做好孩子会牺牲其他科目学习时间的心理准备

打算出国的自然不用说,但目标是体制内的升学考试的话,只有家长的眼光和目标超越高考,且愿意为此付出代价的情况下,Wonders方能发挥出它真正的作用。

好了,如果以上问题依然没有打消你对Wonders的热情,那么这3点建议请牢记:

  • Wonders的学习最主要的是靠家庭,只有家庭才是真正帮助孩子实现刻意练习的学习场地。
  • Wonders的学习,父母的成长也很重要。毕竟Wonders的难度决定了,如果你想让孩子持续性、系统性学习下去,自己的英语老本吃不了太久。稍不注意,自己就会成为孩子的天花板。
  • 选择机构的时候,一定要管理好自己的预期,同时尽可能不要报一对一的辅导班,这门学科的性质决定了要沟通、互动、讨论。

7、最好的教育,一定因人而异

关于Wonders,鱼sir在好几期内容里都有提及。

因为它真的好;也因为它真的难。

难,意味着它不但要孩子难学,还意味着家里要给孩子准备极好的英语环境,更意味着它要消耗孩子大量的学习时间。

不是不能学,只是家长在学之前要想想清楚,多做斟酌,切莫跟风。

教育这件事儿,不光要因材施教;还要因家庭条件施教、因学习计划施教。这样的孩子,在课外学习的路上,才会最大化的避免走弯路。

我是鱼sir,持续关注我,让我来给大家带来更多教育干货。

如果你在挑选课外辅导机构或者各种学习APP上,有任何问题,欢迎在头条留言置顶处或者私信跟我交流,我会根据孩子的真实情况,为你进行更专业、更个性化的推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