殲16的性能如何?

貓耳洞


我大哥叫蘇-27,我二哥叫殲-11,自然要青出於藍而勝於藍

(圖片來源:weibo)


在8月末期,有消息稱殲-16多用途戰鬥機已經開始第5批次的生產,雖然是白色機頭雷達塗裝,但這並不是說明殲-16多用途戰鬥機要裝備海軍。而是殲-16多用途戰鬥機之所以更換有源相控陣雷達,替代之前據稱有可靠性疑慮的雷達,這也算是解決了影響殲-16量產的一個重大問題。

隨著殲-16多用途戰鬥機雷達、航電系統全面升級、更新,殲-16多用途戰鬥機所使用的機載武器也實現了升級換代,殲-16多用途戰機依靠強大的掛載能力,不論是載彈量還是武器掛載數量,都暫時是中國空軍最強的戰術打擊戰機。殲-16多用途戰鬥機在對空、對海作戰中都會表現的十分出色和優秀,甚至可以擔負一些四代機都難以完成的作戰任務。

殲-16多用途戰鬥機每一次的升級都說明問題,殲-16多用途戰鬥機換裝了全新的大直徑有源相控陣雷達後,對空探測能力已經達到了世界最先進的水平,基本上與殲-20隱身戰鬥機,更為強悍的有源相控陣雷達差不多,有源相控陣雷達在未來空戰中是具備壓倒性的優勢,因為其雷達擁有更大的發射功率,更遠的探測距離,並且雷達照射時間可以延長更久,殲-16多用途戰鬥機不單單是專職的對地攻擊機,還因為強悍的雷達,可以搭載遠程空空導彈,其空中作戰能力僅次於殲-20隱身戰鬥機。

殲-16、殲-20、殲-10C被譽為中國空軍三劍客,“三劍客”,如果說殲-20以為這中國空軍進入到了隱身時代,那麼殲-16多用途戰機就是宣告中國空軍的對地、對空多用途時代的來臨,實現攻防兼備。

以上內容僅為個人的一些簡單看法和資料整合,供拋磚引玉,歡迎更多討論和交流互動。如有轉載,煩請表明出處!

軍事天地


殲16目前是中國對地打擊第一、制空能力第二的戰鬥機,也是世界上綜合性能排第二的三代半戰機。

近期,中國空軍發佈消息稱中巴“雄鷹8”聯訓在西部某機場正式開始,這次聯訓中方派出殲16、殲10C、殲轟7等戰機參訓,這也是殲16首次參加與外軍聯訓。消息一出,殲16再次引起廣大軍迷的關注。

參加“雄鷹8”聯訓的殲16來自被譽為“霧都雄鷹”的西部戰區航空兵某團,作為我國西部地區的一支拳頭部隊,該旅的主要假想敵就是......咳咳,此次“雄鷹8”聯訓不針對任何第三方。

殲16是我國航空工業沈飛在引俄蘇30MKK的使用經驗基礎上,結合自身在殲11B等國產側衛的研製成果,依託國內航電、武器系統的快速發展,自主研製的一款兼具制空、對地打擊的多用途戰鬥機。雖然殲16被很多軍迷貶為“山寨蘇30”,但是根據《中國航空報》的報道,殲16結構部分有80%的更改或重新設計、90%的系統改進、首次應用無圖製造技術。該機最大的特點是採用以一臺國產大口徑、大功率有源相控陣雷達為核心的數字化綜合火控系統和先進電子戰系統,依靠新一代數字式電傳飛控系統和改進型“太行”發動機實現飛行-火控-推力一體化控制,是一款不折不扣的雙發重型多用途三代半戰機。

殲16於2011年首飛,在列裝部隊後解決了故障高發、可靠性較低的陣痛後,成熟起來的殲16列裝速度很快,截至目前除了空軍試訓、飛訓基地外,至少在5個空軍航空兵旅換裝,總生產數量超過100架。而且,殲16還在不斷升級、改進中,最新的05批次就進行了航電升級,綜合性能更加優異。在劃時代的四代機殲20因種種原因無法大規模生產之際,能夠利用沈飛殲11生產線大量生產的殲16成為某些空軍的新銳中堅。

對於殲16,軍迷想到的首先就是其優異的對地打擊能力,很多軍迷稱其為“炸彈卡車”。

對於上圖由軍迷製作的”炸彈卡車“CG圖,筆者認為將殲16稱為”炸彈卡車“明顯是小瞧它了。雖然殲16承襲蘇27家族的整體佈局,是世界上載荷航程性能和掛載條件最好的戰術飛機,但是殲16的能力顯然不限於此。

憑藉自身優異的航電性能和近年來湧現的先進國產對地彈藥,殲16可以執行從防區外打擊、戰場遮斷、近距空中支援乃至高段位的防空壓制作戰在內的全部戰術對地打擊任務,在殲20逐步解鎖其潛力巨大的對地打擊能力前,殲16毫無疑問是國內對地打擊能力最強的戰鬥機。

除了拿手的對地打擊能力,殲16在制空作戰方面也是一把好手。

殲16裝備的大口徑、大功率AESA雷達據稱跟殲20同級別,賦予了殲16先敵發現的能力,而國產新型PL15空空導彈則使殲16先敵開火、先敵毀傷。在近距空戰中,殲16也有PL10這樣的空戰利器。

殲16的空戰能力在去年的金頭盔比賽中展現的淋漓盡致,作為首次參賽的殲16,在三代半組別的比賽中戰勝了殲10C,拿下改組別的冠軍和金頭盔。在目前的人民空軍序列中,論空戰能力,殲16僅次於殲20。

當然由很多軍迷認為蘇35的空戰性能會好於殲16,理由是擁有矢量推力發動機的蘇35綜合機動性能更強。但是蘇35使用的PESA雷達在探測距離、探測精度、抗干擾性能等方面都弱於殲16的AESA雷達,蘇35的最大上視距離與殲16的最大下視距離相似,如果再考慮到殲16更強的電子戰能力和PL15對R77-1的性能優勢,再超視距空戰中殲16的優勢更大。只有到了近距格鬥時蘇35的優勢才能得以發揮。考慮到當前及未來的空戰主要以超視距空戰為主,殲16的空戰性能優於蘇35。

除了兼具優異的制空、對地打擊能力,殲16作為重型戰機的巨大潛力還衍生出電子戰型號。多才多藝的殲16攻防兼備,是中國打造戰略空軍的重要型號。放眼全球,殲16的綜合性能也使其力壓陣風、颱風、超級大黃蜂等一眾好手,是僅次於F15QA/SA的全球第二強三代半戰機。


從此蕭郎是路人甲


殲-16是我國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的主力多用途殲擊機,也是我國基於殲-11系列深度改進而來的最好的一款戰機,也可以看作是中國蘇-27的巔峰之作。

在殲-16、殲-20沒有出現以前,引進的蘇-30MKK和蘇-30MK2在空軍內部一直被認為是最先進的戰機,得到海空軍的高度讚賞。

這一觀念的轉變開始於殲-16的研發成功,外界諸多觀點認為殲-16是蘇-30的仿製版本,而這個所謂的仿製版本綜合作戰效能完全超越了仿製藍本。

其實,殲-16和許多俄製蘇霍伊系列戰機都只是長的很像而已,就如同在兩個不同餐館吃同一道土豆絲,視覺效果相差無幾,但味道總有不同,這才是根本之所在。

殲-16的設計工作有一個獨特的背景,中國自上世紀九十年代引進蘇-27開始,有過了引進、國內組裝但仿製生產幾個重要階段,對於蘇-27系列戰機基本摸透、掌握。

進入本世紀後,我國航空工業技術經過長期積澱逐步進入一個井噴期,殲-16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大量運用成熟技術速成的一款優秀裝備。



殲-16從設計到製造都大量運用了新興技術,包括3D打印、新型複合材料等,其中部分技術引用了四代機的技術,主要體現在機載航電領域,並首次引入了低可視化塗裝,這在中國空軍尚屬首例。

殲-16裝備了一款尺寸僅次於殲-20的有源相控陣雷達,具備較強的超視距空戰和對海對地精確打擊能力,同時該雷達擁有一定的電子戰能力。戰機航電系統注重信息感知能力建設,具有看得遠、打的準的特點。


除了優異的航電系統之外,殲-16因其載彈量大而被譽為“炸彈卡車”,據悉,殲-16的載彈量超過10噸,是目前僅次於轟-6K的型號,幾乎可以攜帶空軍現役所有的空面武器,主要掛載霹靂-10近距格鬥彈、霹靂-12中距彈和霹靂-15遠程空空導,擁有完整的近距格鬥、中距空戰以及遠程截擊打擊體系。

霹靂-10是我國第四代近距格鬥彈,擁有大面積的紅外成像導引頭陣列,抗干擾能力達到世界前列水平;霹靂-12是我軍當前主力中距彈,基本性能與美製AIM-120C相仿;霹靂-15採用新型火箭衝壓發動機,射程得到大幅提升,有效射程超過百公里,具備較大的不可逃逸區。



最後,殲-16繼承了殲-11系列戰機大航程、大作戰半徑優勢,且通過大比例使用複合材料,降低機體結構重量,強化機體結構強度,使得作戰航程進一步拓展,載彈量也達到了空前。


鷹鴿分析


中國殲16戰機的出現和服役,對於實現中國空軍轉型具有重要意義。從定位角色上,傳統殲轟-7A已經與亞太地區其他先進戰機存在代差,已經無法滿足中國空軍由國土防空到攻防兼備的戰略空軍轉變需求,雖然在1996年以來,通過引進蘇-30MKK戰機,解決了殲轟7空戰能力差的的問題,但蘇-30MKK也存在較大的缺點,諸如發動機推力不足,超視距空戰能力差等問題,同時蘇-30MKK在中國空軍服役年齡長,已經進入退役期,而新一代殲16的出現能夠切實解決殲轟7和蘇30MKK的問題。

從研發進程看,殲-16是以蘇30MKK為藍本基礎,頗具沈飛的“蘇霍伊”特色,對於縮短研究進程起到不小作用,從2011年首飛到2014年交付可以看出這一點。在短期內就實現了三代半“飛躍”的殲16戰機,實力不容小覷。

在動力方面,實現大載彈量,發動機起到關鍵作用,當前殲16配備渦扇10A太行發動機推力達到11噸到12噸之間,如若配備新型渦扇10B,其推力能達到13噸,相對於原先蘇30MKK有不小提升,這也使得殲16的翼下能夠配備多達12個武器外掛點,這顯著地增強了殲-16的空戰能力。除空戰能力外,殲16顯著的能力對地攻擊能力,能夠搭載綽號“海上屠夫”稱號的鷹擊83反艦導彈、KD88空地導彈及“雷霆”精確制導炸彈。

而在機載雷達方面,殲16搭載了AESA,即有源相控陣雷達,這相對於蘇30MKK的N001VE脈衝多普勒雷達,具有明顯有勢,使其擁有蘇30所沒有的超視距的空戰能力,並且超越了蘇30MKK機載雷達追蹤15個目標和打擊4個目標的能力。殲16配備了還EOST 電光瞄準系統,集成了自動跟蹤,紅外搜索,激光指示等多項功能,這對於應對亞太地區的F15和F16等三代戰機具有無法比擬的後發優勢。

但殲16的定位不止做一架強悍的“炸彈卡車”,新型的殲16電子戰型飛機也在當中。電子戰型的殲16定位類似於美國EA-18G咆哮者戰機,包括取消機關炮等設備,換載新型電子干擾電艙,搭載AG -79有源相控陣雷達,使其擁有了壓制敵方指揮系統、雷達偵察系統和數據鏈通訊的能力,同時通過電子干擾,突破敵方防空火力也是其重要技能之一。在未來信息化的複雜電子戰中,殲16將起到重要作用.

更突出的是,隨著近年來,我軍在新材料上的突破,採用低可視化塗裝,原先的“八一”標準不再明顯,這提高了殲16的視覺隱蔽效果。

從戰術角度講,殲16不但在空軍擔當多重角色,從“小型彈藥庫”到“電子戰能手”都能擔當,更重要的是能與4代機的殲20實現聯和作戰,在殲20突破敵人防空網,奪取制空權後,殲16可發動對敵軍地面目標的縱深打擊。

當前,在F-15K、F16V 戰機、陣風戰鬥機等先進戰機紛紛在亞太地區部署服役的背景下,殲-16的服役極其重要,是實現中國空軍戰略轉型的關鍵型武器之一。


科羅廖夫


殲一16是一款性能很好的重型戰機,其實殲一16就是中國改進版蘇一30戰機,本身蘇一30就是一款非常強大的戰機,再加上中國先進的電子技術,有源相控陣雷達,掛載8枚導彈,超視距作戰能力,還具有一定的隱身能力,屬於三代半戰機,擁有強大的空戰能力,足以傲視整個亞州,不遜於歐美。



用戶63669642468


在7月30日的慶祝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90週年閱兵在朱日和聯合訓練基地隆重舉行。在這次的閱兵式中,空軍的殲-20、殲-16等多種裝備接受了檢閱。儘管殲-20的出場十分震撼,但也不能掩蓋殲-16出現帶來的激動。殲-16是我國瀋陽飛機公司在殲11戰機的基礎上發展改進而來的第四代多用途雙座雙發殲擊轟炸機,第一次試飛在2011年,2013年首次被公開得到正式承認。

殲-16雖然來源於殲-11戰鬥機但不同於殲-11,其是一款最新的戰鬥轟炸機。對於戰鬥轟炸機來說主要任務是在戰時突擊地方縱深的地面和水面目標,而且要求其本身具有相當的空戰能力,籠統的說就是同時具有戰鬥機和轟炸機的部分特點。首先其速度是快於普通轟炸機的;其次火控系統更先進,精確打擊能力更高;並且該種機型對機場的要求更低,能在更惡略的戰場環境使用;而且因為來源於戰鬥機平臺,機動性遠優於轟炸機,所以不需要戰鬥機護航。

而我國此次亮相的殲-16戰機裝備有最新的相控陣雷達,具有強大的對海和對地打擊能力。其與我軍目前所現有的殲轟-7相比,無論是載彈量還是機動性等方面都有著質的飛躍。最大載彈量達到了12噸,並可攜帶鷹擊62和鷹擊83空對艦導彈以及各型對地彈藥等。並且殲-16裝備了國產的太行渦扇-10發動機,這對於國產戰鬥機來說非常重要,意味著我國戰鬥機不再受制於國外發動機的供應了。儘管殲-16並不具備隱身能力,但是其具備氣動外形優異,載彈量大,航程遠等優點,綜合作戰能力應不弱於美國F-15E戰鬥轟炸機。


利刃號


J16戰機是沈飛在J11B以及J15之後又面試的一大力作。J16的定位是三代半的多功能戰鬥機,注意是戰鬥機。朱日和閱兵的時候J16第一次被官方曝光,且解說是殲擊機。不過當時曝光的是J16的後繼型號,目前這種後繼型號到底是J16B還是J16D還沒有確認。我們可以確認的是,J16不是大家想的那樣類似美國F15E的戰鬥轟炸機,而是具備對地能力的多用途戰鬥機。

在之前,很多人喜歡把諸如SU30MKK,SU30MK2這樣的雙座重型機叫做戰鬥轟炸機,或者殲轟。然而根據SU30配備給海航,而且將日本人的F15J逼得打紅外干擾彈丟掉全部外掛來說,這種戰機是形容詞而轟炸機是主語的定位顯然是不合適的。在中國SU30一直就是多功能戰鬥機的定位,至始至終都是制空為第一目標的定位。而作為繼任者的J16比SU30是有相當的進步,在多功能戰機的角色上能與之匹敵的機型目前還沒有出現。

首先是其優秀的航電,J16基本型是目前技術的第一梯隊的有源相控陣雷達。而最近曝光的J16操控界面和控制檯也是讓人耳目一新。J16和J20的搭檔定位以及J16曝光的時間和J20相當近,我們可以大膽猜測其實J16很多配置和J20相距不遠。有些子系統說不定比J20還先進。雖然J16依舊保留了減速板成為眾多沈黑噴子的黑點,意圖說沈飛的飛控不夠成熟還需要減速板。不過曝光的J16滾筒高危動作異常流利順暢的畫面簡直讓人下巴著地。這種操控性的飛機展示出的是戰機的硬件和軟件都非常優秀。

J16作為多功能戰機其實很多用途和J11B重疊,J11B和J16都是重型殲擊機。而J16為雙座版本,目前曝光的J16改進型號被官方證明了特意加強了電子戰能力,而其電子吊艙和美國獨家技術EA18非常相似。因此可以確定,J16這種信號之後將會更多的被賦予反艦或更加複雜任務或者改進成為包括電子戰機的特種飛機。而J11B則是繼續在單座重型戰鬥機的道路上越走越遠。之前有曝光過J11D的型號,不過最近有消息說J11D下馬,而J11B的後繼改進型將吸收J11D的不少技術。

所以我們可以大膽推斷,以後J11B是最先進制空的重型戰機,J16是任務複雜的最先進多功能戰鬥機。而有和J16有競爭力的只有SU30SM,和J11B有競爭力的只有SU35。


區域拒止


殲16戰鬥機是以蘇30為基礎研製的一型四代半多用途戰鬥機,被稱為國產蘇30,這款戰鬥機的戰鬥力被譽為我國僅次於殲20,裝備了先進的我國國產相控陣雷達,而且其優異的武器掛載能力使其在戰鬥中能夠佔據非常大的先機,無論是制空還是對地打擊火力都非常強大。


殲16的武器掛載量達到12噸,可以搭載KD88空對地導彈,也可以搭載霹靂系列對空導彈,擁有12個複合武器掛架,從2015年開始批量化列裝我國空軍,對於該機的發動機也是採用的我國國產的發動機,在未來將會是替代殲轟7和蘇30MKK的主力機型,從實戰能力來看,可以比擬2-3架蘇30MKK。


綜合而言,尚未大批量服役的殲20、大批服役的殲16和殲10被稱為我國空軍三劍客,形成高中低的搭配。將承擔起我國未來國土防空的重擔,而殲16現在的意義是非常重大的,既能制空又能對地,且技術成熟非常可靠,是我國空軍當前當之無愧的中流砥柱。


標槍毒刺


殲16戰機性能較為出色,在接下來很長一段時間之內殲16戰機都將是我國空軍的主力戰機之一。

殲16戰機在2011年進行首飛,2016年服役,成為我國空軍大家庭中的重要一員。

殲16戰機作為一款三代半多用途戰機,這款戰機克服了前幾代戰機的缺點,例如殲轟7,雖然這款戰機飛行性能好、載彈量大而且航程還遠,但是一旦遇到空戰,自我保護的能力就比較差。

而殲16戰機不僅具備低空飛行、載彈量大和航程遠的性能,更是有著優越的空戰能力,能夠進行全天候作戰,極大的增強了空軍的實力。



殲16戰機上裝備先進,有源相控陣雷達雷達、光電瞄準系統等,能夠同時跟蹤多個目標,然後引導戰機搭載的空空導彈對敵方進行打擊。殲16載彈量更是驚人,機身外部擁有十二個外掛點,載彈量可以達到驚人的12噸,名副其實的“炸彈卡車”,可以搭載鷹擊系列反艦導彈對海上目標造成威脅,同樣也可以搭載霹靂-15和霹靂-10空空導彈進行空中作戰。

殲16也有美中不足,我國航空發動機方面比較薄弱,採用的是兩臺WS-10A發動機,推力雖只有13噸,但足以滿足殲16戰機的機動性作戰任務。相信以後隨著國家航空發動機事業的發展,這些戰機可以更加出色,如虎添翼。





殲16即將成為中國空軍對地打擊的主力,當然不僅僅是對地打擊,同樣可以對海打擊以及制空作戰。殲16的出現是我國空軍實力更上一層樓的具體表現。


Global防尉


殲16戰鬥機是剛剛和殲20一起並列寫進《國防白皮書》,成為我國空軍主力的戰鬥機,他的造價和殲20戰鬥機差不多,作為一款第四代半雙座重型多用途戰鬥機,殲16戰鬥機也剛剛在去年的空軍“金頭盔”競賽中擊敗了連續奪冠多年的殲11B,拿下了“金頭盔”冠軍。

圖為殲16重型雙座四代半戰鬥機,他屬於類似於“空中巡洋艦”的遠程交戰、縱深打擊的設計。

殲16戰鬥機是我國在引進蘇30MKK後,根據其概念進行進一步的升級改造而來的。蘇30MKK在我國大量服役於海軍航空兵部隊,長期被作為“炸彈卡車”,也就是對地、對海打擊型飛機來使用,但是事實上,蘇30在俄羅斯的體系中可不是這樣的,蘇30SM戰鬥機是俄羅斯空天軍的遠程殲擊機之一,但是他是多用途飛機,在制空作戰和對地打擊上都比較強大。

圖為我國海軍航空兵的“白頭海雕”蘇30MKK多用途戰鬥機,在我國被當做戰鬥轟炸機使用。

在我國,蘇30MKK戰機之所以成為炸彈卡車,主要因為他的航電設備比較落後,空戰導彈性能較差,俄羅斯原版老舊的R-27和R-77、R-73等導彈遠不及我國殲11B使用的PL10、PL12等導彈,倒是蘇30MKK較強的突防能力和機動性能對於他執行遠程打擊任務很有幫助,所以如果要對FBC-1飛豹、蘇30MKK進行換代,如果要給我國空軍裝備一型真正的縱深打擊型多用途戰機,殲16目前的狀態就是最好的選擇。

圖為使用了低可視塗裝的殲16重型戰鬥機,他外形使用了一定的隱身設計,突出物相比於過去的蘇27系列戰機都要少得多,主義和尾翼外緣基本平行,有一定的隱身突防能力。

殲16戰鬥機裝備有新一代大孔徑的有源相控陣雷達,其雷達的孔徑在我國應該是最大的,具備很強的對空、對地、對海探索能力,同時殲16戰鬥機換裝了和殲20戰鬥機一樣的WS10B發動機,單發推力為14噸,超過了原版蘇30MKK使用的AL31F發動機的13噸推力,使得戰機的推重比更大,載彈量更強,殲16可以掛載10噸的彈藥,這一數據直逼轟6K戰神轟炸機,殲16作戰半徑可達1200公里以上,可以執行向海方向、陸地縱深的機動和打擊任務。

圖為殲16戰鬥機掛載7米級超遠程空空導彈起飛的照片。

殲16裝備了一種長達7米、射程最少在300公里的超遠程空對空導彈,外形類似於一枚空射型的紅旗9防空導彈,意味著殲16在對大型目標,比如轟炸機、預警機、加油機、電子戰機、偵察機、運輸機等目標的探測和打擊距離可達300公里,在敵人戰機建立起來的空中交戰線上,就可以完成對其後方的預警機等航空體系支撐裝備的打擊,甚至可以繞過交戰線,使用超遠程空空導彈和對地打擊導彈武器,實現對敵人機場、倉庫、地面雷達、空中預警、偵察、加油等體系的打擊,等打完了這些體系,敵人的戰鬥機就成為無本之木,根本無法繼續作戰。

圖為在空軍一線部隊的殲16戰鬥機,根據沈飛公佈的數據,殲16在2018年一共生產了45架,這個生產速度在世界上的四代半戰機中,算是非常快了。

因此殲16是一種立足於遠程機動和縱深打擊的戰鬥機,他為了突破敵人的交戰線,實現更深度的打擊,還專門設計製造了電子戰版本,掛載有2部電子戰吊艙,這樣同屬於一個型號的殲16戰鬥機就可以完整的組成一個突擊編組,由電子戰版殲16負責壓制敵人的預警、偵察飛機,壓制敵人的地面防空雷達,由掛載制空導彈的殲16戰鬥機負責為其餘攻擊戰鬥機護航,使用新型超遠程空空導彈壓制和打擊敵人的預警機、偵察機,由掛載對地打擊武器的殲16負責對縱深敵軍地面機場、雷達等設施的打擊。

圖為電子戰型殲16戰機,他可以用強電磁壓制掩護一起突防的友軍戰機。

同一型號戰機的編組有效提高了作戰效率,他們可以在統一的高度、速度上行動,可以方便後勤保障,還能靈活配置各種任務戰機的數量,因此殲16戰鬥機本身就是一種在應對強大敵人攻擊時的有效反擊和壓制戰鬥機,完全符合我國空軍攻防兼備、空天一體的作戰思路,今後在殲20率先撬開敵人空防體系的前提下,殲16的集群突擊,還可以起到更大的作用,也能夠更加安全的執行作戰任務。

圖為殲16戰鬥機。

所以說,殲16其實就是一款性能強大、符合並且發展了我國空軍戰役編成的戰鬥機,也是一款讓敵人頭疼的戰機,因此空軍才願意每年花費巨資去採購這種戰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