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桥关村,曾经的草桥已不存在,为何人们还在叫此名?

在甘肃省白银市会宁县北部的河畔镇,出了韩家砭的山谷口,有个叫峡门的村子,此村还有个俗名叫草桥关。说到草桥关的村名由来,还有个这样的历史故事。

草桥关村,曾经的草桥已不存在,为何人们还在叫此名?

草桥关村

元末明初,明朝开国大将军徐达率军在陇西打败了蒙古大军,紧接着,来了个火烧连营,从陇西城烧到大漠,烧死了大批的元朝残兵,有一小部分借助山势的险峻逃脱了。这些残兵在陇上一带烧杀掠抢,激怒了明太祖朱元璋,责令大将军徐达再次率军出征,肃清元军残部。

徐达大将军帅军来到陇上,分部分路追击,元军残兵逐渐减少。一天,残余的元军进犯陇东粮仓董子塬时,被徐达率领的大军包围,不料,有一部分突出包围圈,一路向西逃窜。徐达责令精兵奋力追赶。想不到,接连追了四五天也没有追上。

草桥关村,曾经的草桥已不存在,为何人们还在叫此名?

大雨如注

这时,天色昏暗,雷电交加,随即下起了瓢泼大雨。元军残兵被追到了祖厉河边,明军远远的看到了他们的马匹。徐达将军见此,知道对方已身心疲惫,疲于应战,于是下令继续追击。当他们追到祖厉河岸边时,元军残部已逃过了河,沿着对岸的川道往北一路逃窜。暴雨注入祖厉中,河水猛涨,以前浅浅的清流,霎时变成了波涛汹涌的大河,其势不次于滚滚的黄河水,洪水逐渐淹没着草地和川道。先遣部队中已有几个人被洪流卷走了。徐大将军来到了岸边,眼看着元军残兵逃去,自己率领的大军被洪水挡住不能行进,心急如焚,不禁望洋兴叹:“唉,难道是上天有意让这些元鞑子逃脱,今后继续糟害我我陇右百姓?今日徐达奉天承命,恢复汉家河山已大功告成,何以为一股残匪所困?苍天呀,就保佑我明朝大军旗开得胜吧!”

此时,忽然得到消息,在下游不远处聚着不少冲下来的树木,还有椽梆檩条,而且在水面上形成了一座桥。徐达喜出望外,策马扬鞭,火速赶往下游。在翻越了几道山梁后,只见从河的东西两岸确实有一座草木泥水搭起的自然桥,但是它随着水流下泻,期间不断有柴草树枝和泥巴搭到桥上。徐达打量着这座桥,觉得它不稳固,有可能会垮塌,人马上去不妥。

这时,有几个勇敢的士兵扛着兵器试探着上了桥,结果,平安到达彼岸。一个、两个,接连好几个过去了,还有人试探着骑着马上了桥,也过去了。看来这座草桥还比较稳定。见此,徐大将军放心地下令,大军列队过桥,都顺利地过了桥,铆足劲追击元军残兵。

草桥关村,曾经的草桥已不存在,为何人们还在叫此名?

徐达画像

残兵们以为恶劣的天气挽救了他们,放松了警惕,就在僻处安营扎寨。没想到,明军像天兵一般降下,将他们全部歼灭。从此,稳固了大明江山。

那座自然形成的草桥完好的保留下来,一段时间,一直都是连通祖厉河两岸的通道。后来。后来,为提防河套一带的元军残部进犯,在此又筑了一道关卡,常有重兵把守,此关被命名为草桥关。

那座自然形成的草桥不知什么时候就坍塌了,但是,草桥关这个地名却一直流传下来。后来虽然草桥关虽然改名为峡门,为何人们还是叫此名?因为在当时,那座草桥太重要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