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有种奇怪的虫子,见人就“磕头”,你碰到过吗?

农人答农事


磕头虫在我老家中原地区非常常见,全身黑色、灰色、黑灰、黑绿等等这些硬壳小动物。小时候我们经常抓了磕头虫玩耍,每次抓住磕头虫,它就会头和身体往下磕,就像是给我们求饶、投降一样。记得有一次淘气,欺负一个小朋友,就把磕头虫放到小朋友对面,让他们做“夫妻对拜”状,后来被老师知道了,让我们在教室外罚站了半天。

我奶奶以前说,磕头虫是最没骨气的虫子了,别的小虫子被抓到后,都奋力抗争,想要逃脱,唯有磕头虫被抓到后,不是装死,就是磕头。奶奶还一次次的告诫我们,不要成为磕头虫这样的懦夫。现在想来有点可笑,但却是奶奶教我们做人的一种道理。

(1)磕头虫。

磕头虫有个学名叫做“叩头虫”,倒是和磕头虫这样的俗语有异曲同工之妙。

其实这样的名字完全是与这种节肢昆虫的行为有关的,因为每当人们抓住磕头虫时,它的头和前胸就会像磕头一样不停上下动,也正因此才得名的。至于为什么磕头虫被抓到会做“磕头状”运动,后面慢慢聊。

成年的磕头虫一般不会很大,暗褐色的样子,在阳光下呈现反光。不够磕头虫的幼虫才是我们农村最痛恨的。因为那种黄色的小虫子它危害庄稼啊,以前农民种植技术落后,一旦被磕头虫的幼虫大量繁殖,对庄稼的破坏是非常巨大的。

(2)磕头虫的幼虫“金针虫”对庄稼的危害。

这种叫“金针虫”的磕头虫幼虫可谓是地下踏踏实实的害虫,我们华北平原,每年秋收之后,地里非常容易藏匿大量金针虫过冬,开春之后咬小麦等植物的根茎种子。

所以现在我们华北平原种地,到了秋收后不会像以前那样图省事,把秸秆打碎到地里不管了,要不就用一些手段将地里的碎秸秆彻底腐烂掉,要不就把秸秆拉出地里,免得滋生金针虫生长的暖巢。而且在秋收后还会翻地,除草,喷洒防虫药等防止农田被破坏。

所以,磕头虫和它的幼虫金针虫,对我们农业生产,绝对算得上十足的害虫。

(3)那么磕头虫为什么见人就“磕头”呢?

其实在我们生活中,很多昆虫都有这种类似的反应,比如我们小时候在地里抓蟋蟀,抓蚂蚱,当你用手抓住蚂蚱、蟋蟀的后腿后,它的头和胸就会做“点头哈腰”状,这不过是一种昆虫的本能生理反应。

同样的,磕头虫的“磕头”行为,其实也不过是一种本能的生理反应,在它们遇到危险时,首先想到的是逃跑,可是人抓住磕头虫后就迫使这种逃跑行为无法展开,但逃跑动作却在持续进行,也就形成了磕头的状态。

看了下磕头虫的身体结构,它的前胸腹面上有一个楔形突出物,正好能插入中胸腹里面的一个槽里,遇到危险后,身体鸡肉收缩想要逃走,被人抓住后,逃脱不了,却要本能反应,就呈现出这种“磕头”样子了。

不知道你们家乡的农村,有没有这种“没有骨气”的磕头虫呢?


李阿冰


刚看到这个题目,还以为题主说的是“东西南北”一种虫子,被人抓住后尾巴一直在打转,这种虫子最喜欢躲在玉米棒里,我们小时候抓了它,对它大声喊叫”东、西、南、北“这个虫好像听得懂人话一样,会不停地转动它的尾巴,尾巴的方向和我们喊出的方向有时候还一致了,所以我们一直叫它”东西南北”,后来我们才知道那个虫子名叫“蛾蛹”。


题主说的那种见人就“磕头”的虫子和蚕蛹不是一个虫,我们叫它打卦虫,就像古人帮人算卦一样,对着田地一顿摇晃,嘴里不知念叨着什么,然后就是一顿拜,估计大家就是因此才给它取名做打卦,而且它的外壳黑乎乎的和那个算卦的人那脏脏旧旧的衣服还挺像的,听说越是穿得老旧,别人才会信。

磕头虫头上要有触须,我们抓住它后会把触须给掐掉,把它放地上看着它使劲翻身,一翻身又被我们用棍子或者手指弄回原来的位置。或者直接用手捏住它的身子,看它想逃却逃不掉,头和身子像是有什么机关一样,不是很柔然,逃跑的动作看起来就很滑稽,活脱脱的像给人磕头求饶。

这就类似题主所说的“磕头”,但是不是见人就可,在不受外力的影响下,没有什么压制它的自由的话,它见人也不会有这个动作,当它感受到外壳有压力了,才会出现这个现象,这是昆虫的应激反应,和它的构造有关。

其实,打卦虫最受关注的不是它会“磕头”,而是它太坏了,从幼虫到成虫都要啃食农作物的根茎,特别是玉米花生刚发芽的时候,我们要经常到田里走动,一看花生玉米苗有点焉了就知道根肯定被虫咬了,又要赶紧补苗放药。

记得到了玉米苗期我们都要手动放“呋喃丹”进玉米苗内,每次用量很少就足够让地下的虫子消失,但是这个药毒性太大了,现在很少有人用。


农人春香


我广西北流民乐人,我家乡一带叫:打铁虫:常见有铜紫色、黑紫色、灰褐色几种,前兩种个头有手指一般大吧,后一种略小点,前两种通身光滑,闪闪反光的,后一种身上像有茸毛一样!是不是害虫不太清楚,都不善飞很容易捉的,小时候常捉来玩,抓在手里看它不停的打铁,或把它昂着放地上,它爪子抓不就物翻不过来一个鲤鱼打挺就翻过来了,很好玩的!😄😄😄


恋花蝶87


你所说的这种虫子在我们这里被称为“磕头虫”,我很小的时候见过,也玩过,不过,现在很少见到了。



“磕头虫”的学名叫做“叩头虫”,它的成虫呈暗褐色,身体略扁而狭长。 它的前胸很特别,当身体被按压住时,它的前胸和头部还能够作叩头状活动,所以被称为“叩头虫”。


上面我们已经说了,“磕头虫”的身体被按压住时,它才会“叩头”,而不是像你所说的“见人就磕头”。

磕头虫总共有近八百种,每一种可能在“长相”上会有细微的区别,但是,会叩头的特性是一样的。


记得小时候我们小朋友很喜欢捉磕头虫玩耍。三五个小朋友一人捉一只,并将他们“头对头”放在一起,让它们互相磕头,直让它们磕得精疲力尽不磕头为止。到了最后,自然让他们丧命。

长大以后,不知是因何缘故,已经很少见到磕头虫了。当然,这是“好事儿”,因为磕头虫是一种害虫,它主要以咬食植物的地下茎为生,见不到它,说明它已“消亡”,再也危害不到植物的根茎了。



据专家介绍,磕头虫“喜食”小麦、马铃薯 、高粱 、玉米 、棉花、花生、瓜类等农作物的嫩苗和根茎,曾经有因磕头虫咬食花生幼苗和根茎而使十亩花生近乎绝收的报道。可见磕头虫对农作物的危害是非常严重的。


那么,磕头虫应该如何防治呢?

磕头虫喜欢在草窠中越冬,因此,在冬季的时候,一定要清除田间杂草,并深翻土地。也可以用50%氧化乐果1200倍液进行毒杀,或者用辛硫磷乳油拌细土进行撒施,然后浅锄。也可以用黑光灯进行诱杀。

总而言之,磕头虫是一种危害植物安全的害虫,主要咬食植物的根茎和幼苗。如果虫害严重,就会使农作物减产甚至绝收。因此,一定要想方设法消灭它们,让它们断子绝孙为好。


老胡说三农


这种虫子在我们这边称为“磕头虫”,也俗称为“磕的虫(方言:kedechong)”,小时候抓住这虫子后能和小伙伴玩大半天,很有乐趣,当我们用手指捏住其身体时,它的头部和胸部就会做出磕头的样子,好像是叩头求饶,非常好玩!



事实上,这种奇怪的虫子之所以会做出“磕头”动作,主要是面对危险时的一种自我保护反应,其目的还是希望迅速逃脱!例如磕头虫遇到天敌时,它的身体会先伸缩,将前腹部向胸部靠拢,然后背部撞击地面后使身体弹跳起来向前方弹去,最后落入很远的地面上并迅速溜走!

所以说,磕头虫完成跳跃动作并不是靠脚部,主要还是靠头部与身体形成的三角形,然后靠身体撞击地面等硬物完成弹跳动作!另外,当这种虫子四脚朝天时,它也可以将头部用力向后仰以便拱起身体,在身体下会看到一个三角形空区,然后再猛地收缩体内的背纵肌将重心迅速向下加速,使得背部猛烈撞击地面而受到反作用力弹向空中,最后再落到地面后就四脚朝地逃跑了,据了解,这种虫子最高可以弹跳到24厘米高度左右,也是它们翻越障碍或求偶时的一种表现方式!



不过,磕头虫是一种可恶的农业害虫,其幼虫体细圆而长,为重要的地下害虫,会咬食发芽的农作物种子、幼苗的根系和茎杆地下部分,从而造成田间缺苗现象!一般对于小麦、玉米、马铃薯、高粱、棉花、花生、瓜类等农作物都会造成危害!

另外,磕头虫也是一种中药材,在传统医书《本草纲目》、《中华本草》等典籍中均有记载,可以在春天到秋季捕获,在开水中烫死后晒干入药,据说可以强壮筋骨、治疗酸痛、疟疾和行动不便等症状。这样看来,这种奇怪的磕头虫也需要两面性看待,虽然是农业害虫,却在古时也可以入药治病,同时,却也是很多农村年轻人小时候的一种童年乐趣!(以上仅为个人见解)


龙百晓生


这种虫子叫“磕头虫”,并不是见了人就磕头,是你捉住它以后,它为了逃跑挣脱控制的一种反应。前几天我还见到过一个,已经没有兴趣玩了,看着它爬入了草丛中。。以前,农村的孩子没有多少玩具,很多小虫子,小动物就是最好的玩具。磕头虫,土鳖,蚂蚁 小麻雀等等都是。在农村的田间路上或家中院子中,经常碰到“磕头虫”这种虫子不咬人,也不飞,小时候经常捉住拿着玩。

这种虫子长2厘冰宽4毫米左右,身体上下两部分,符合黄金切割比例。小时候,都说“磕头虫”能预报有雨没有雨,大雨还是小雨。就是捉住碰头虫后,用姆指和食指捏住,大姆指卡在它的脖子下面,它就扬起头来,嘎巴磕一下,嘎巴又一下,有时能磕出水来,大人就说要下雨了,水多下大雨,水少下小雨,磕不出水来的时候多。

如果把磕头虫反过来放在地下,他也会仰起头,卡巴一下,武术中的“鲤鱼打挺”一样,弹起十来公分高,一下就反过来了。玩一会,往草里一扔。

这种虫子还有,只不过很少了。


南极冰火


在农村夏天经常可以看到这种虫子,它的学名就叫做“叩头虫”,这种虫子可以飞的很高,经常在野外工作的朋友都应该见过它。

叩头虫的外表虽然没有什么奇怪,但一旦将它捉在手里,它的前胸就会弯下,头部也会垂下,然后过一会又会突然伸直,同时会发出一种奇怪的声音。这种动作会反复进行,看起来就像在叩头一样,所以它才有了这个名字。

农村小孩非常喜欢捉这种虫,弄起来非常好玩。虽说叩头虫玩起来非常搞笑,但它却是地里的重要害虫之一,它的幼虫靠汲取植物的根茎生存,所以有叩头虫的地方庄稼一定生长不会太好。


帮帮拜思特集团



说到“磕头虫”又勾起了我童年时的回忆,小时候生活在农村,感觉一切东西都是那么的好玩,哪怕是一堆土或者一只小虫子,都可以使我高高兴兴的玩一天。

磕头虫到底是什么样子?



很多生活在城里的小朋友肯定没有见过磕头虫,我就说说我所知道的磕头虫吧!磕头虫是一种全身黑黝黝,如同葵花子般大小的样子,身上的铠甲十分坚硬而且光滑无比,想用手捏住磕头虫真心不容易,太光滑了根本捏不到手里,不过好玩极了!

为什么要叫磕头虫呢。


名字为什么要叫磕头虫这是有原因的,因为当你抓住它的时候,它就会拼命挣扎,挣扎的时候头部就会上下用力,想将身体从人的手中挣扎出来,所以就看起来磕头似的,人们就叫它为磕头虫。



可能因为已经长成大人的原因,对小虫子不再像小时候那么在意了,近几年很少见到磕头虫,不过我相信在小孩子的眼中,磕头虫一定很多。


阿祥生活录


叩甲!

有些地方也叫叩头虫,我家乡有的老人叫它们打卦虫。这是一种农业上的害虫,幼虫叫做金针虫,是危害植物根系的地下害虫。


安利马乔


虽然在农村长大,

你所讲的这种虫子,我还真没见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