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當山"飛來鍾"(吊鐘臺銅鐘)之謎——來自民間的考證與分析

近來翻閱《武當山志》(武當山志編纂委員會編纂,1994年出版),在"卷二""勝景擷秀"中看到了對"飛來鍾"的介紹。原來,武當山的傳說中不但有"飛來杉",還有"飛來鍾"。

武當山

九月三十日我們一家從南神道徒步攀登天柱峰過程中,在吊鐘臺曾經見過這口種,我曾和曉哲一起觀察過,辨認出了"敕建大嶽清微宮"幾個字。清微宮的鐘為什麼放在太和宮附近?這讓我們感到很奇怪,為此還發了一個視頻(見視頻 )。當時並不知道它還叫"飛來鍾"。

風景奇秀的吊鐘臺

吊鐘臺位於武當山主峰天柱峰西側朝聖門腳下,大蓮峰西、天合樓(故址)與天池樓之間的一個臺子上,距太和宮兩百米左右,南神道-清微宮-太和宮的石階步道從臺下經過。

武當山

吊鐘臺依一個自然巖體鑿平而建,石板鋪地,周圍有青石欄杆,但沒有配備鐘樓等建築,顯得過於樸素,加之地處偏僻,少有遊客光顧。事實上,也很少有遊客知道"飛來鍾"。

大部分遊客不到吊鐘臺來,不但看不到這口漂亮的、有故事的大鐘,也錯過了天合樓腳下險峰環峙、深溝高壑、清明爽照、幽靜雅遠的絕美風景。這裡地處太和宮西南,是武當山的後花園,風景和前山比,更為奇、秀(見視頻 )。

武當山

天柱峰西南風光

"飛來鍾"的傳說不靠譜

吊鐘臺上的這口鐘扣置在吊鐘臺上,據《武當山志》記載,高1.28米,口徑1.1米。銅鑄,通體黝黑,局部有銅鏽。鐘頂有龍形蒲牢鍾鈕(道教叫"釣手"),雙龍、四爪,承重懸掛之用,蒲牢(相傳為龍的第四子)的形態鮮活。鍾肩飾有八卦圖案,鐘身飾有金箍、方格、如意紋,方格內鑄有豎排銘文兩行,一為"敕建大嶽清微宮",一為"大明永樂十年吉日造",都清晰可辨,旁邊若干行小字,不太好辨認。鐘口由八瓣蓮花狀鍾唇組成,古銅色,呈微外擴的喇叭形,屬明清時期大鐘的典型形狀。由於常年處於野外,鐘身已有多處刮擦痕跡。《武當山志》上記載,鐘體有小窟眼一個,為文革時一干部槍擊造成。但我們沒發現這個彈孔。

武當山

“飛來鍾”與鐘頂龍形“蒲牢”

關於該鐘的傳說,除《武當山志》記載的外,還有一個傳說,大意是有兩口大鐘原來是兄妹倆,從四川峨眉山飛來武當山,哥哥飛到了吊鐘臺,妹妹氣力不支落地形成"掉鍾潭"云云。

"飛來鍾"的銘文已說明它並非"飛來",我感興趣的是,這些傳說是怎樣產生出來的。

本地鄉野有"拍古今"的習俗。冬春農閒時分,村民們圍在"火籠"(即地火坑)邊,烤著火,抽著煙,聽老輩子們"拍古今"(即講古今故事、奇聞軼事、誇淡話,類似北方"扯閒篇兒"),爺爺講給兒子聽,兒子講給孫子聽,口口相傳中不但添"油"加"醋","傳說"就形成了。武當山流傳的大部分傳說就是這麼來的。

因為傳說是老百姓在茶餘飯後的即興"創作",反映的是普通老百姓的心理與見識,因此故事的邏輯性是經不起推敲的。比如《武當山志》記載的"飛來鍾"傳說中,真武大帝到峨眉山去"吹"個銅鐘來,這與"搶"無異,與"北極玄天上帝"身份完全不相符,這種做法在古代鄉村倒是常見——老百姓以自己的見識替代了真武大帝的見識。再比如在該傳說中,身為道教北方大帝,真武居然到佛教道場(峨眉山為普賢菩薩道場)去搬口鐘到自己的道宮,宗教邏輯上也說不通。但"傳說"創作者們不管這套,符合大眾"口味"就行。

扯遠了,回到正題。

清微宮的銅鐘為什麼放置在吊鐘臺?

關於鍾,明代《天工開物》裡說:"梵宮仙殿必用以明謁者之誠,幽起鬼神之敬。"所以,名剎寶寺皆有鍾。道教宮觀裡的鐘一般分大鐘、報鍾、懺鍾、帝鍾四種。吊鐘臺上的這口鐘屬大鐘。一般道教宮觀是不能懸掛大鐘的,只有十方叢林(即宮觀主持邀請高道擔任,由官吏監督選舉產生,而非傳授給自己弟子的道教宮觀,以區別與“子孫廟”)才可以懸掛大鐘大鼓,用於召集道眾或朝夕報時,起開靜、止靜作用。清晨稱"開靜"(即打開一夜之沉靜),晚上稱"止靜"(即停止一天之活動復歸於寧靜)。清晨先擊鐘後擊鼓,晚上先擊鼓後擊鐘,故又稱之"晨鐘暮鼓"。大型道教宮觀都建有鐘樓、鼓樓,對稱佈置,鐘樓在東側,鼓樓在西側。

作為武當山"九宮八觀"之一的清微宮,位於太和宮西1.5公里外的華陽巖下,於明永樂十年(公元1412年)敕建,是朱棣大建武當山道場時首批開工的建築之一,銅鐘銘文"大明永樂十年吉日造"也佐證了這個時間。

這口銅鐘為什麼不在清微宮而在太和宮附近的吊鐘臺?筆者沒有查到相關史料來解釋這個問題,個人推測可能有以下原因:

  • 第一種推測:在建設過程中銅鐘因故沒有運到清微宮而遺留在天柱峰。網絡上有這種說法,認為這口大鐘從來沒有運到過,以至於這口鐘還得了個"從來沒有敲響過的大鐘"的諢名。但筆者分析,這種可能性基本不存在。原因在於,一則大修武當從明永樂十年(公元1412年)開始,到永樂二十一年所有宮觀全部竣工,其中清微宮於永樂十七年完工(據《武當山志.大事記》記載),這說明清微宮是建設完成的宮殿,並非半途而廢;二則當時徵發軍民夫達二、三十萬之眾,十個上百噸的龜駝碑都一一運輸、安裝到位,一個一噸左右銅鐘不會因運輸問題而擱置,作為皇家工程,軍民人等戰戰兢兢,誰敢馬虎?因此,銅鐘在建設時一定運到了清微宮,也就是說銅鐘應該是從清微宮搬運過來的。
  • 第二種推測:清微宮的銅鐘被太和宮佔用。永樂十年朱棣曾給孫碧雲下達聖旨說:"爾往審度其地,相其廣狹,定其規制,悉以來聞,朕將卜日營建。"(《太和山志》)。顯而易見,永樂大修武當山之前,是由專人進行過勘查、規劃的,並有大批建築設計者參與設計,不是臨時起意,也不是倉促上馬。作為武當山道場的核心建築,太和宮配備有鍾、鼓樓(位於目前朝拜殿前),鐘樓內懸掛著銅鐘一口,系永樂十四年鑄造的,高1.57米,口徑1.435米,是武當山現存體量最大、造型最美的一口鐘。道教宮觀建設規制為一鍾一鼓,超配不符合規制。吊鐘臺的大鐘在太和宮外西側二百米,位置也不對(一般鍾在東側鼓在西側)。因此,清微宮的銅鐘沒有被太和宮佔用的可能性。
  • 第三種推測:清微宮遭譭棄後銅鐘被運至天柱峰保護。據考證,宋、元年間著名高道葉雲萊創立清微派,並在此廣授門徒(率眾建成南巖宮的武當著名道士張守清就是其中姣姣者),使清微派成為當時武當的重要流派。清微宮在元代就有了相當的規模。明永樂十年(1412年)建玄帝大殿、山門、廊廡、方丈、道房、齋堂、圜堂、廚堂、倉庫等計31間,擴建完成後,永樂皇帝親賜宮額為"清微天宮"。在其後的數百年裡,清微宮成了武當高道雲集之地,是清微派北方的傳播中心。後因年久失修以及其他一些尚不清楚的等原因,清微宮逐漸毀廢(毀廢年代不詳),大部分建築成為殘垣斷壁,目前僅存有大殿、配房十數間,以及琉璃化紙爐等少數大件器物。由於清微宮地處後山,山路狹險,人煙稀少。因此,清微宮毀廢后將銅鐘轉移至太和宮附近保存,這種可能性是很大的。從大鐘位於清微宮-太和宮路口這一位置來看,也支持這種推測。當然,筆者目前沒有找到相關史料做支撐。
  • 綜上所述,第三種推測的可能性最大,即清微宮遭譭棄後銅鐘被運至天柱峰附近保護。

清微宮銅鐘搬運至吊鐘臺時間的考證與分析

承接上文,現在我們來探討一下清微宮的銅鐘搬運至吊鐘臺的時間。

筆者通過查詢,限於資料太少,沒有找到這個時間記載。筆者認為,可以通過查詢"吊鐘臺"這個景觀出現在史書、典籍、山志中的時間,倒退銅鐘放置在吊鐘臺的大致時間。通過查閱,有些收穫。

  1. 關於銅鐘放置在吊鐘臺的時間下限:

《武當山志》(1994年出版)在"卷二"中介紹了"飛來鍾",因此"吊鐘臺"出現的最晚時間應該在1994年之前,即1994年之前清微宮的銅鐘已放置在吊鐘臺。

2.關於銅鐘放置在吊鐘臺的時間上限:

  • 《續修大嶽太和山志》(出版時間:民國11年即公元1922年)在"卷二.山水"的第33頁有"臺"的統計,"臺"這一條目中分別記述了飛昇臺、更衣臺、誦經臺、望仙台、天馬臺、朝聖臺、禮斗臺、賜劍臺、瓊臺共九個臺,沒有吊鐘臺與"飛來鍾"的記載。在"卷三.宮殿"的21-24頁中記述了太和宮的相關建築、景觀,以及瓊臺、摘星臺、試劍石等周邊景觀,也沒有吊鐘臺的記述。該條提到清微宮為太和宮所領二宮一廟之一,但沒有清微宮是否譭棄的記載。總之,《續修大嶽太和山志》沒有"飛來鍾"與吊鐘臺的相關記載(以上通過國家數字圖書館讀者門戶"數字方誌"查閱)。
  • 根據《歷代武當山舊志考述》(張全曉,2014)一文,在《續修大嶽太和山志》之前的山志為《大嶽太和山紀略》(刊刻時間:清乾隆十年即公元1745年)。在《大嶽太和山紀略》"卷二.山水"的第33-35頁關於"臺"的統計、在"卷三.宮殿"的23-26頁中關於太和宮的記述,與《續修大嶽太和山志》基本相似,均沒有"飛來鍾"與吊鐘臺的記述(以上通過國家數字圖書館讀者門戶"數字方誌"查閱)。
  • 因此,通過以上資料考證,可以推測出清微宮的銅鐘放置在吊鐘臺的時間上限應該在民國11年即公元1922年之後。

綜上所述,可以初步判定,清微宮的銅鐘放置在吊鐘臺的時間應該出現在《續修大嶽太和山志》出版之後、《武當山志》編纂之前,即1922年(民國11年)——1994年之間的72年間的某一年。至於具體時間,還需要進一步瞭解或者尋找其他資料佐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