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跑出一匹最耀眼的GDP黑马!原来,安徽是如此的“低调”

最近,有几篇关于安徽的文章特别火,赢得了许多许多安徽人和在外地的皖人的津津乐道,比如,

智纲智库创始人王志纲先生的“存在感”论,他调侃安徽:在当今中国,好像只有评选哪个省最没存在感的时候,安徽才有那么一点存在感。读完文章,却发现有许多意想不到的“干货”,洞察细致入微,观点耳目一新,让人看得津津有味。

这两天,秦朔的自媒体文章《深藏功与名的安徽:2019年的最大黑马》,更是大火,在朋友圈疯传,给“疫”情下的辛劳的人们带来了一些亮色和底气。

文章诙谐幽默、信手拈来,言语中见真功、纵横间显笔力,细细一想,却极有道理——说出了“秘密”、看到了“真相”,点到了“穴位”,让网民有惊喜之感——原来类似GDP等如此“枯燥”的文章,还可以写的如此生动,如此清新,如此有亲近感。大赞!

国内跑出一匹最耀眼的GDP黑马!原来,安徽是如此的“低调”

可不是嘛。谁能想到广为瞩目的GDP排名,竟然一不小心冲出了一匹最耀眼的“黑马”——过去安徽经济领域的代名词,就是“农民工”输出大省,今天悄然华丽转身?我们景仰的“徽商”在新时代要重振雄风?

原来,安徽是如此的“低调”?!


如此的“低调”背后是“奢华”,不信用数据来说话。


敲黑板梳理一下:

2018年数据:安徽GDP核算修订后为34010.9亿元,比初步核算数增加4004.1亿元,增幅13.34%,增加绝对值排在全国第一,修订后安徽GDP一举超越了北京和河北,离赶超上海仅剩一步之遥。

国内跑出一匹最耀眼的GDP黑马!原来,安徽是如此的“低调”

2019年数据:安徽3.7万亿,上海3.8万亿,照这样的发展速度,两年内,安徽的经济总量排名可能再上一个台阶,跻身全国前十。

人均GDP数据:2005年安徽省人均GDP居31个省级行政区第28位,也就是倒数第四位。2019年,人均GDP居全国的第13位,如果去掉四个特殊的直辖市,安徽妥妥的全国前十,大家印象中声名不显的安徽竟然成了富省。妥妥的!

难怪,大家都在惊叹,安徽闷声发大财、深藏功与名!

我们常说,数据是枯燥的,数据是冷冰的。

而这里的数据,每一个皖人却读出了温暖,读出了激动,读出了惊喜,读出了信心!


如此的“低调”背后是“霸气”,十年都在磨一“剑”!


从戏称两个人拥抱的“合肥”,到今天的“霸都”,从被别人瞧不上的古代小“县城”,到今天的经济“超人气”,这些年,合肥一直都在“磨剑”,在“磨砺”,现在这把“剑”已经霜刃小试、锋芒展露。

“霸都”称号是有“资本”的:

2006年,合肥GDP刚过千亿,2019年,达9409亿元,名义增速9.35%,从24年前全国第97位逆袭成现在全国第21位,仅次于刚把莱芜揽入怀中的济南(9443亿元),排在其后的两个省会城市分别是福州(9392亿元)和西安(9321亿元)。

国内跑出一匹最耀眼的GDP黑马!原来,安徽是如此的“低调”


2020年,合肥跻身万亿俱乐部城市群基本已是定局,从千亿到万亿,合肥仅仅用了14年。论过去十年、二十年,发展最快的省会城市,非合肥莫属。

“霸气”侧漏需要“王牌”,合肥磨的这把“剑”就是一张独家秘笈的王牌——“创新”。

为了磨好这把“剑”,合肥拿出来洪荒之力——对于科技创新,合肥是发自内心的爱,对于科研项目,合肥是真刀真枪的干,对于科研经费,合肥是真金白银的投,于是乎招来的凤凰越来越多,引来的项目越来越广,产生的名气越来越大,结出的果实越来越丰硕。

合肥拥有中科大、中科院合肥物质研究院、量子卫星、新型显示、新能源汽车、机器人等高科技资源和项目,2000年科技研发经费是7.88亿元,2018年达256.65亿元,是18年前的33倍,年均增长21.4%。

国内跑出一匹最耀眼的GDP黑马!原来,安徽是如此的“低调”


在英国《自然》增刊“2018自然指数”全球科研城市50强评选中,合肥位列榜单第27位。

2017年,合肥成为继上海之后全国第二个获批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城市。截至目前,全国仅有四个城市获此殊荣,其余三个是北京上海和深圳,可见这份荣誉的分量。

“王牌”让合肥开始扬眉吐气——“大湖名城、创新高地”成了合肥的一张最靓丽的名片。十几年间,合肥迅速迈向“创新之都”。


如此的“低调”背后是“硬气”,安徽跑步进入了长三角!


过去,安徽属于华东地区,又是中部地区,地理上“不南不北”,“不东不西”,地位尴尬,虽然资源丰富、人文禀赋十分了得,却经济相对落后、囊中比较羞涩。

现在这一情况正在悄悄发生变化——

借助于长三角一体化的机遇,安徽正在谋求从“打工者”转型成为“合伙人”,要变“配角”为“主角”,昂首挺胸踏上发展的快车道。

当“合伙人”需要有“硬气”。“硬气”,源于从不服输的志气,有志气,才能实现梦想。安徽举全省之力,坚决拥抱长三角,坚持融入长三角,坚定建设长三角,孜孜不倦,从未放弃,丹心可鉴。

“硬气”,源于“不破楼兰终不还”的“硬核”——从思想认识主动对接长三角,到高铁交通一体化建设,从G60科创走廊到全力打造战略性新兴产业,从“一干三枝”到“芯屏器合”欣欣向荣、惊艳四方。

敢想、敢干、敢担当,大手笔、大气魄、大项目,我们明白了安徽GDP这匹黑马是怎么跑出“旋风”加速度的!

国内跑出一匹最耀眼的GDP黑马!原来,安徽是如此的“低调”


翻开地理的版图——安徽已经全境纳入长三角城市群,市市通高铁,目前全国高铁运营总里程的冠军省份竟然是安徽,1903公里,超越了2017年的冠军广西。

翻开发展的版图——科技之花结出产业之果,安徽在全省设立24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基地,其中合肥新型显示器件、集成电路和人工智能3个产业集群入选第一批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名单,入选数全国城市第4位、省会城市第2位,并获科技部批准建设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

最有特质最有看点的是“芯屏器合”——“芯”光灿烂、“屏”步青云、“器”势磅礴、智同道“合”。

“芯”——芯片产业。合肥集聚包括长鑫存储在内的186家集成电路企业,致力于打造世界一流的存储产业集群。

国内跑出一匹最耀眼的GDP黑马!原来,安徽是如此的“低调”

“屏”——新型显示产业。合肥有世界最大平板显示基地。京东方在合肥建设了全球首条最高世代线——第10.5代TFT—LCD生产线,且已实现满产,在65英寸、75英寸市场全球出货量排名第一。

“器”——装备制造及工业机器人产业。当前,安徽的六轴机器人产量已居全国第一位。

“合”——人工智能和制造业加快融合。比如,脱胎于中科大的科大讯飞已经是中国最重要的人工智能企业。合肥打造的“中国声谷”已集聚包括科大讯飞、华米科技、海康威视、寒武纪等在内的600余家企业,形成了国内最具代表性的人工智能产业生态圈。

“芯屏器合”星光灿烂的背后,是“心平气和”的“发家致富”,是“心无旁骛”的“深耕细作”——高位推动、错位发展、进位争先、快速崛起,让中国“好邻居”赞不绝口、纷纷竖起大拇指。

历史上,安徽就是让人魂牵梦绕的好地方。汤显祖曾说过,“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

其实,未来的安徽更加值得期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